书城自然科学自然奥秘大百科
15509600000023

第23章 真假始祖鸟

如今,连中学生也知道,始祖鸟是爬行动物向鸟类进化的过渡类型。始祖鸟的化石为这种进化提供了有力的证明。可是,始祖鸟的地位如今受到了挑战,挑战者是两位英国人霍尔和维克拉马辛。这两位英国人认为,所有的始祖鸟化石都是伪造的,所有关于始祖鸟的假说都是站不住脚的,事情果真如此吗?

博士的发现

1861年,德国医学博士卡尔·哈白林,在巴伐利亚州索伦霍芬附近的印板石石灰岩中采集到世界上第一块始祖鸟化石,化石上始祖鸟的形态清晰可见。哈白林根据化石推测,这是一种最原始的鸟类。这种鸽子般大小的鸟类,生活在中生代侏罗纪末期,身上覆盖着羽毛,已经进化成翼的前肢上可见到3个分开的指骨,“手指”的前端还长有爪子。始祖鸟的尾巴特别长,这种尾巴是由20个尾椎骨组成的,飞行时很不方便。令人惊讶的是,始祖鸟还长着牙齿,这个特点则是其他任何鸟类都不具备的。始祖鸟化石被发现后,哈白林医生一时间成了名人,整个科学界都在谈论他和他的始祖鸟。

在以后的100多年时间里,人们又陆续发现5块始祖鸟化石。科学家一直把它们当做是介绍达尔文进化论的最好素材。始祖鸟化石为什么如此珍贵呢?这是因为鸟类的骨骼非常脆弱,很难形成化石,而始祖鸟化石的发现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白。

始祖鸟化石是伪造的吗

天有不测风云。当时代的车轮滚入1985年时,考古界陡起风波,英国加的夫考古学院的两位科学家霍尔和维克拉马辛,在仔细观察了以色列物理学家史培纳拍摄的始祖鸟化石照片后,对始祖鸟化石提出了疑问。他们认为,所谓的始祖鸟化石,只不过是在爬行动物化石上人为地配上美丽的羽毛。由于伪造的手法实在不很高明,所以化石上留下了明显的胶水痕迹。在化石中央有一道裂缝,可以看出它是用工具人为敲出来的。而且,始祖鸟化石上根本看不出有龙骨突和胸骨的痕迹。这就说明,原先关于始祖鸟已经初步适应了飞行生活,前肢特化为翼的论断是很成问题的。

霍尔和维克拉马辛的论点引起科学界一场激烈争论。科学家们自然而然分成两派:一派赞成,一派反对。赞成霍尔和维克拉马辛观点的有英国伦敦自然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查利基,他甚至在公开场合表示,不理解过去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把始祖鸟的生活描绘得如同亲见,或许他们正是利用人们的好奇心导演了许多闹剧。

但是,霍尔他们的观点受到了收藏始祖鸟化石的英国伦敦自然博物馆两栖、爬行及鸟类馆馆长克利格的反击。克利格正式撰文反驳霍尔和维克拉马辛的观点,他认为德国医生哈白林采集的始祖鸟化石决非赝品,因为在显微镜下,根本看不出化石上有任何胶水印痕。况且,化石标本上的裂缝几乎成一直线,人工是绝对敲不出来的。用紫外线摄影检测,整个化石的晶体结构和分布是均匀的,根本不存在拼装的可能。

祖鸟化石的研究发现它有类似兽足目恐龙的爪子。

正当人们为始祖鸟化石的真伪争论不休时,美国布里格姆·扬大学的詹姆斯·詹森却发现了一块可能比始祖鸟更原始的鸟类化石。

1 9 7 7 年夏天,詹森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东部的一个石矿中找到了这块化石。在同一地点他发现了恐龙和翼龙的化石。后来,詹森把这块鸟类股骨化石交给美国著名古生物学家约翰鉴定,约翰认定这确实是一块与始祖鸟同时代的鸟类化石。根据这块化石上股骨较小的特点,人们认为,这是一种比始祖鸟更为进化的鸟类。

关于始祖鸟化石真伪的争论,由于英国伦敦自然博物馆不肯外借化石作鉴定而只能暂时作罢。但分歧依然存在,人们相信,只要假以时日,始祖鸟化石的秘密终将会被揭开。

鲸不是鱼

从前的人因为鲸的形状很像鱼,以为它是鱼类,就把它叫做鲸鱼。其实,鲸是生活在海洋里的大型哺乳动物。鲸分为好多种,我们经常在图画中见到的蓝鲸,是地球上最巨大的动物,身体能长到30多米长,体重达到180吨以上,是30头大象加在一起的重量。鲸和鱼最大的区别是鲸和人一样有鼻孔,用肺来呼吸,鱼类是用鳃呼吸的;鲸的皮肤很光滑,没有鳞片,鱼类一般都长着鳞片;鲸是温血动物,鱼是冷血动物;鱼是卵生的,鲸直接生下幼鲸来;母鲸在肚子下面有两个乳房,幼鲸靠吃妈妈的奶长大,它们饿了的时候,就用嘴去擦妈妈的乳房,母鲸用强力将乳汁直接喷到幼鲸的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