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自然奥秘大百科
15509600000004

第4章 “小人国”之谜

《格列佛游记》说到,格列佛立志周游世界。一天,他到了著名的小人国,只见小人国的臣民都是些身高6英寸(合15.2厘米)的小人。世界上真的有小人国吗?

令人恐怖的“小人”

1934年,美国的落基山脉迎来了一个不平常的冬天,两位采金者在某处山洞里竟然发现了一个令人恐怖的“小人”。

事情是这样的。一天晚上,阴云密布,伸手不见五指。两位采矿人冒着凛冽的寒风,悄悄地来到一座陡峭的山岩前。

白天,他们早已在这里安好炸药,只等夜深人静便准备引爆。时机到了,他们点燃了引线,躲到一边。只听得“轰隆”一声巨响,烟雾散去,岩石崩塌的地方露出了一个黑黝黝的山洞。两人胆战心惊地打开手电,一前一后地踏着满地碎石,走进了这个1米多高的山洞。

山洞里的气氛阴森恐怖,又暗又湿的洞顶不断向下滴水。他们克制着内心的恐惧,硬着头皮朝前走。幸亏这山洞并不深,不一会儿,两人便隐隐看到了尽头。采金者们这才松了一口气。不料,电筒的光柱下竟然出现了一具尸体。

那是一个侏儒,端端正正地坐在那里,睁着一双空洞的眼窝盯住他们“看”。两人吓得魂不附体,转身就逃。可逃不了多远,发现并没有什么异样,这才转念一想,活人还怕死人不成?于是便返身回去仔细察看。

采金者们小心翼翼地走到侏儒面前,横下心来,用手巾将干尸包出了洞,连夜送往卡斯帕市医院,请医生们作出科学的鉴定。

鉴定的结果令人大吃一惊。原来,那干尸生前竟是一个60多岁的老人,身高只有48厘米,犬齿较为发达,从这一点来看,他很可能是个嗜食生肉者。

干尸的发现轰动一时,人们蜂拥而来想看个究竟。然而,干尸是看到了,心中的疑团却始终未能解开:难道世上真有“小人国”?

“又现小人”到了20世纪50年代,此类的怪事又出现了。一天,几位地理学家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脉考察。一位学者猛然抬头望去,看见前面山崖上隐隐绰绰出现几个小黑点。他一时性起,便招呼同伴,攀上山头去看个究竟。他们扒开乱草,循着一条隐约可见的小路艰难地朝上走。走着走着,黑点慢慢清楚了,原来,那居然是一个个1米多高的洞穴。他们佝偻着身子,进了山洞,山洞的尽头几个精心摆放的干枯人头赫然在目。他们抑制着内心的激动,带回了人头。

经过生理化验,这些比拳头略大的人头竟是成年人的头颅。于是便旧话重提:难道美洲地区真的存在“小人国”?

一位医学家为了弄清“小人国”的秘密,曾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厄瓜多尔密林去考察。结果,他发现,所谓“小人头”是印第安人缩头术的产物。当地的希巴洛斯族盛行一种奇特的殡葬仪式,人死以后就让祭师将头割下,浸在一种名叫“特山德沙”的草药里,一段时间以后便缩制成拳头大小的人头,再也不会腐烂了。

除了这位医学家,挪威学者托尔·海尔达尔也曾深入美洲丛林,了解有关“小人头”的事。1947年,海尔达尔约了5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乘一只木筏横渡太平洋。行前,他们到厄瓜多尔丛林去寻找制作木筏的木头。一位朋友曾劝他别在雨季进入热带森林,因为当地印第安人有猎取人头的习惯。那位朋友还有鼻子有眼地说,曾经有10名美国人为此而丧生。他们被森林中的印第安人抓住,砍下头来,死得不明不白。印第安人将这些头骨砸碎,掏去碎骨片,再装上热沙,整个人头便缩小成拳头般大小。

“小人国”的迷踪

弗格留申和海尔达尔,到底谁的说法更有道理?眼下,大部分学者同意后者。因为人的头骨非常坚硬,光用药水是很难将它们泡小的。而敲碎头骨,掏空头颅,再装上热沙就不同了,因为热沙能把头颅炙缩到最小限度。如此一来,出现拳头般大小的人头就不足为奇了。

在这方面,人们举了秘鲁国立人类学和考古学博物馆库房中所陈列的几个拳头大小的人头来说明问题。那些人头中有一个生前是西班牙人。它留着八字胡须, 秃顶,满脸怒气,一眼看去就是经过特殊方法加工而成的。

为了证明剥开头皮、敲碎头骨、再用热沙炙缩的方法切实可行,20世纪70年代中期,曾有两位医生试着用动物头骨做成了缩小的兽头标本。

那么,我们再回到前面那个话题,除了将正常人头缩小外,世界上到底有没有“小人国”?

科学家告诉我们,世界上虽然没有身高6英寸的小矮人,但确实存在个子矮小的民族。以往,人们公认最矮的“小人”是住在非洲中部热带丛林里的俾格米人。俾格米人平均身高只有1.2~1.4米,他们的皮肤呈暗灰色,头大肚凸,臂长腿短,鼻子和嘴唇都十分肥厚。俾格米人过着游猎生活,与外界接触很少。

近几年来,人们又在南美洲的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交界处的一个山谷中发现了一群比俾格米人还要矮小的矮人,这群人自称是尤卡斯人,身高只有0.8~0.9米。他们虽然矮小,但肌肉发达,手脚大而长。

现存的尤卡斯人只有300多人。他们过着原始的生活,吃的是野果、兽肉和玉米,披的是树叶和兽皮,唯一的武器就是弓箭。

人们最近还发现,生活在非洲赤道几内亚、喀麦隆、刚果和加蓬四国交界处的一个无名民族,是更为矮小的民族。这个民族的男人只有0.6米高,女人只有0.5米高。

无名民族善于制造毒箭,搭建既矮小又简陋的住所。他们还用枯枝、藤条编结成60厘米长的茧状小床。有时为了防备野兽袭击,他们还在大树上筑巢居住。

目前,科学家正醉心于矮人问题的研究,他们想方设法寻找引起矮人矮小的原因。

俾格米人、尤卡斯人以及非洲四国交界处发现的不知名的矮小民族,他们为什么会那么矮小?

有些科学家认为,这是环境造成的。热带丛林中炎热潮湿,环境很是恶劣,加上俾格米人、尤卡斯人和无名民族全都过着原始的捕猎生活,由于蛋白质来源不能充分保证,所以身材长得矮小是必然的。但是,这些人的说法受到了挑战。有人就问,同样是生活在热带丛林里,为什么俾格米人、尤卡斯人和无名民族的成员要比他们邻近部落的成员矮小得多?

另一些科学家则认为,身材矮小是由遗传因素决自然奥秘小知识根据等压线判断风向的步骤:①高压垂直指向低压;②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③画出合力。海平面等压线与风力大小:低压中心,高压中心。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定的。父母的个子高大,生出子女的个子当然也高大,父母的个子矮小,子女的个子也矮小。如此遗传,一代又一代,俾格米人、尤卡斯人和无名民族成员的个子便越来越矮小。但是,这种说法也有不足之处,即很难说明为什么俾格米人、尤卡斯人和无名民族他们的祖先个子会那么矮。

现代科学的研究使得人类对这个问题有了新的解释。许多科学家发现俾格米人也好,尤卡斯人也好,无名民族也好,他们的体内都存在一种叫类胰岛素的生长激素含量不足的问题。在平常情况下,矮人体内这种激素的含量只及正常人的1/3,而类胰岛素激素则是人体生长的调节剂,缺少了它,生长就会缓慢,甚至停滞不前。遗憾的是,科学家现在还没弄明白,为什么俾格米人、尤卡斯人和无名民族的成员会缺少这种类胰岛激素。

不会飞的鸟——鸵鸟和企鹅世界上最大的鸟类是非洲鸵鸟,但鸵鸟是一种不会飞的鸟。鸵鸟虽不会飞,但跑得非常快,能追过良种赛马。不会飞的鸟还有企鹅。企鹅的翅膀已转化成一种特殊的鳍脚。因为生活环境的影响,企鹅的翅膀已不再是飞行的工具,而是企鹅在水中游动时的“双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