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要想有面子,就要不怕丢面子。孔子说:过而不改,斯谓过矣。意思是说:犯了一回错不算什么,错了不知悔改,才算真的错了。
人无完人,没有人不犯错误,有时甚至还会一错再错。既然错误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可怕的并不是错误本身,而是知错而不肯改,错了也不悔过。
事实上,有勇气承认自己错误的人,也可以获得某种程度的满足感,这不仅可以消除罪恶感和自我保护的辛苦,而且有助于解决这项错误所制造的问题。卡耐基告诉我们,即使傻瓜也会为自己的错误辩护,但能承认自己错误的人,常常会获得他人的尊重。
喜欢听赞美是每个人的天性。忠言逆耳,当有人尤其是和自己平起平坐的同事对着自己狠狠数落一番时,不管那些批评如何正确,大多数人都会感到不舒服,有些人更会拂袖而去,连表面的礼貌举动也不会做,常常令提意见的人尴尬万分。下一次就算你犯更大的错误,相信也没有人敢劝告了,其实这是做人的一大损失。
当我们错了——若是我们对自己诚实,这种情形十分普遍——就要迅速而真诚地承认。这种态度不但能产生惊人的效果,而且比为自己争辩还要有趣得多。
如果你总是害怕向别人承认自己曾经犯错,那么,请接受以下这些建议。
假若你必须向别人交代,与其替自己找借口逃避责难,不如勇于认错,在别人没有机会把你的错到处宣扬之前,对自己的行为负起一切责任。
如果你在工作上出了错,要立即向领导汇报自己的失误,这样当然有可能会被大骂一顿。可是上司却会认为你是一个诚实的人,将来也许会对你更加倚重,你所得到的可能比你失去的还多。
如果你所犯的错误可能会影响其他同事的工作成绩或进度,无论同事是否已发现这些不利影响,都要赶在同事找你“兴师问罪”之前主动向他道歉、解释。千万不要自我辩护,推卸责任,否则只会火上浇油,令对方更感愤怒。
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尤其是精神不佳、工作过重、承受太沉重的生活压力时。偶尔不小心犯错是很普通的事情,关键是犯错后要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它,“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只有放下面子,不再固守所谓的自尊,人才能坦诚地面对自己、面对别人。坦率认错,首先为自己树立了敢做敢当的形象。承担责任,不推诿过失,上级放心,下属尊敬,同事喜欢,认一个错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其次要勇敢地面对错误,今后才能避免错误,从而及时提高自己的水平和能力,错误反而成了上进的磨刀石。最后,你的坦率承认,虽然受到了上级的批评,你无形中处在受难者的地位,而众人从心理上往往是同情受苦受难者的,你获得的是人心。
所以,人不怕犯错误,就怕犯了错误以后不认错、不改错。你坦率地承认,想办法补救,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便会得到人们的认可和信任。
如果我们想改变自己的世界,首先就应该改变自己的心态。心态是正确的,我们的世界也会是正确的;当我们抱着积极心态时,遇到的一些困难与挫折便会在我们面前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