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好心态带给你好生活
15512700000113

第113章 宽容是一种智慧

宽容是人生的一种智慧,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法宝。

曾读过这样一篇文章:一位画家在集市上卖画,不远处,前呼后拥地走来一位大臣的孩子,这位大臣在年轻时曾经把这位画家的父亲欺诈得心碎而死。这孩子在画家的作品前流连忘返,并且选中了一幅,画家却匆匆地用一块布把它遮住,并声称这幅画不卖。

从此以后,这孩子因为心病而变得憔悴,最后,他父亲出面表示愿意出一笔高价。可是,画家宁愿把这幅画挂在自己画室的墙上,也不愿意出售。他阴沉着脸坐在画前,自言自语地说:“这就是我的报复。”每天早晨,画家都要画一幅他信奉的神像,这是他表示信仰的唯一方式。可是现在,他觉得这些神像与他以前画的神像日渐相异。这使他苦恼不已,不停地找原因。然而有一天,他惊恐地丢下手中的画,跳了起来:他刚画好的神像的眼睛,竟然是那大臣的眼睛,而嘴唇也是那么酷似。

他把画撕碎,高喊道:“我的报复已经回报到我的头上来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若心存报复,自己所受的伤害会比对方更大。报复心会把一个好端端的人驱向疯狂的边缘,还能把无罪推向有罪。现在有很多刑事案件就是因报复而引起的。

经心理学专家研究证实,报复心理非常有碍健康,高血压、心脏病、胃溃疡等疾病就是长期积怨和过度紧张造成的。有一位好莱坞的女演员,失恋后,怨恨和报复心使她的面容变得僵硬而多皱,她去找一位有名的美容师为她美容。这位美容师深知她的心理状态,中肯地告诉她:“你如果不消除心中的怨和恨,我敢说全世界任何美容师也无法美化你的容貌。”

哲人说,宽容和忍让的痛苦,能换来甜蜜的结果。这话千真万确。古时候有个叫陈嚣的人,与一个叫纪伯的人做邻居。有一天夜里,纪伯偷偷地把陈嚣家的篱笆拔起来,往后挪了挪。这事被陈嚣发现后,心想,你不就是想扩大点地盘吗,我满足你,他等纪伯走后,又把篱笆往后挪了一丈。天亮后,纪伯发现自家的地又宽出了许多,知道是陈嚣在让他,心中很惭愧,于是主动找上陈家,把多侵占的地统统还给了陈家。

《寓圃杂记》中记述了杨翥的两件小事。杨的邻人丢失了一只鸡,指骂被姓杨的偷去了。家人告知杨翥,杨说:“又不只我一家姓杨,随他骂去。”又一邻居,每遇下雨天,便将自家院中的积水排放进杨翥家中,使杨家深受脏污潮湿之苦。家人告知杨翥,他却劝解家人:“总是晴天干燥的时日多,落雨的日子少。”

久而久之,邻居们被杨翥的忍让所感动。后来,一伙贼人密谋欲抢杨家的财宝,邻人们得知后,主动组织起来帮杨家守夜防贼,使杨家免去了这场灾祸。

忍让和宽容说起来简单,可做起来并不容易。因为任何忍让和宽容都是要付出代价的,甚至是痛苦的代价。人的一生谁都会碰到个人的利益受到他人有意或无意的侵害。为了培养和锻炼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要勇于接受忍让和宽容的考验,即使无法控制感情时,也要管住自己的大脑,忍一忍,就能抵御急躁和鲁莽,控制冲动的行为。如果能像陈嚣、杨翥那样再寻找出一条平衡自己心理的理由,说服自己,就能把忍让的痛苦化解,生出宽容和大度来。

生活中有许多事当忍则忍,能让则让。忍让和宽容不是懦怯胆小,而是关怀体谅。忍让和宽容是给予,是奉献,是人生的一种智慧,是建立人与人之间良好关系的法宝。一个人经历一次忍让,会获得一次人生的亮丽,经历一次宽容,会打开一道爱的大门。

与同事们相处时,我们要有一颗宽容之心,遇事不能斤斤计较,时时以微笑面对同事。

笑容是最犀利的武器。当你拜托同事把文件做妥,说声“麻烦你”,加一个笑容,他会被你的友善感染,特别努力;或者同事把做好的计划书交给你,你别忘记谢谢他和微笑一下,这不但是礼貌,亦是感谢的表示。任何人都喜欢得到赞美。说一些别人爱听的话,只要不是谎话,便不算埋没良心。切莫对同事大叫大嚷,这不但不礼貌、不友善,反而表示你缺乏信心。

即使你遇上难解的死结,情绪低落极了,也需要微笑,抛开烦恼,跟同事们谈笑,借此冲淡恶劣心情,使精神集中于工作。还要注意不要自扫门前雪,若同事需要你的帮忙,不应吝啬,尽力而为吧。这样即使不会立刻获得回报,但你的投资是不会白费的,起码他会认为你是个好人。

如果你做错了事,且影响到别人,赶紧道歉。勇于认错的人并不多,这样做自然会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处处设身处地去感受他人的心态,再给予支持,没有人会不喜欢你的。如果有人招你烦,你也大可不必理会。假设出差时你的同事从中间挤牙膏,这让你无法忍受,于是经常在闲谈中提起此事,而他或她还不改变,就随他去吧。一管牙膏,无论从中间挤得如何不像样,都是可以校正的。拧紧帽儿,从底部往上挤,把牙膏从管末挤到管上端;你也可以买一个金属装置连到牙膏管的一端,随着牙膏的使用,用它来卷起用完部分,不断减少你的同事从中间挤牙膏的可能,这样就能够消除麻烦。

有时候,在工作上造成了一次严重的冲突,例如跟某同事大吵大闹起来,对你的专业形象和信心会有无形的破坏,因为这显示了你对控制人事问题还欠成熟。

该怎样去补救呢?以下是一个比较普遍的例子。你与同事在某事上持不同意见,又互不相让,以致言语上有冲突,你自问是过分坦白累事。而你最失败的一点是,曾列写了过去三个月来,这位同事做过的所有错事。如今,你感到后悔不已,希望扭转糟糕情况,并愿意向对方道歉,可是,同事似乎仍处于极度失望和苦恼当中,使你歉疚更深。

其实,最佳和最有效的策略是,向他简单地道歉:“对不起,我实在有点过分,我保证不会有下一次。”

如果你重提旧事,企图狡辩些什么,只会惹来另一次冲突,同时,显得你缺乏诚意,人家日后再也不会相信你了。记着,你的目标是将关系缓和下来,与同事化敌为友。所以,最好静待对方心情好转或平和些时,正式提出道歉。

所谓冤家路窄,你的死对头,或者曾经结怨者,被调派到你部门来,且和你的工作关系密切。事实既然摆在眼前,就得慎重处理。

无论哪一次结怨,谁是谁非,也不要介入工作的讨论范围里,从此只字不提,以免双方公私不分。要是对方先触及疮疤,请你平心静气,紧盯着他道:“我不会记着过去不愉快之事,尤其是在工作时间内,避免影响自己情绪。”

摆出大公无私之态。或许你过去与搭档工作,一切讲默契、讲信赖,但对这位新同事,就必须事事讲清楚,以免有所误解,导致不愉快事件的发生,或心病加重。例如交代一件任务,必须清楚指出任务的目标、完成日期和报告书的规划等等,切莫想当然。记住:宽容是与同事关系融洽的粘合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