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海洋未解之谜
15513200000025

第25章 关岭古生物群灭亡之谜

贵州关岭,一个令世界考古界都感到惊奇的地方,这里集中埋藏着亿万年前不同生活环境的生物化石,且保存极为完好,一切宛如生前。是什么使这些生活在深海、浅海以及陆地的生物都选择这里作为生命的归宿?在贵州关岭的大山深处,有一个地方叫卧龙岗。这里的人们有一种特别的营生:挖海百合的化石。这种远古时代的生物化石非常好看,当它从岩石中被剥离出来的时候,便成为一种好卖的只能在“地下”交易的商品。1998年的某一天,两个农民在挖海百合化石的时候,挖到了另一种化石。在当地,没有人见过这种既像鱼又像龙的东西。很快有人出价300元收购了这种化石,紧接着,一个不明身份的人用20万元的价钱把它买走。这个价格惊动了当地村民,当地政府得知后,立即找来了考古专家,经考古专家证明这是生活在2亿年前的古生物:鱼龙。

并不需要作更细致的研究,考古学家们依据这些化石残片就做出了判断:关岭,存在着极其丰富的生物种类。随着调查的深入,人们发现离卧龙岗不远的地方,几乎整座山头都被生物化石填满。漫山遍野的化石,让科学家仿佛置身于一座巨大的远古生物坟场,尸体密密层层,望不到边际。从关岭挖掘到的化石种类来看,除了少量陆地植物外,更多的是具备游泳特质的水下动物化石。两亿多年前,当这里还是一片汪洋的时候,众多生物便已经在水下沉睡了。

地质学家得出结论:像关岭生物群这种保存十分完好、种类异常丰富的远古化石库在世界上还是首次发现,尤其是生物群中种类和数量都十分丰富的鱼龙,在其他地方更是近乎绝迹。关岭究竟具备什么与众不同的特性,才使得众多亿万年前的生物聚集于此呢?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这些生物本来分散在各处,只是在死亡的时候才来到关岭。如同传说中的海龟,死亡时要接受神秘的召唤,游到一个只有它们知道的埋葬场一样。神秘的关岭,果真能安置这些生物的魂灵吗?

地质学家们在实验室里模仿关岭生物群的生存环境,建造了一个喇叭口状的地貌,以现代海洋动力学的原理模拟海水流动,试图揭开关岭生物合葬之谜。在水流的作用下,代表关岭的拐角处把冲刷进来的泥沙杂物等保留下来,这很像海洋中的回水湾现象。回水湾中很少会见到动植物。即便是死亡,水下动物被卷入海湾后被海水腐蚀,骨骼也会因水流冲击而无法完整地保存。也就是说,这些活跃的鱼群根本没有让自己的身体永垂不朽的条件。

然而,在关岭的生物化石中,即使看起来最不经风浪的海百合,也依然能够完好地保持它生前的形态。海百合纤细的茎干、柔软的冠部提醒地质学家:即使轻微的海浪拍打,它们死后的身躯也承受不了多久,想变成化石,就更是奢望了。

就在地质学家为此困惑不解的时候,一块在同一地方发掘到的菊石化石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放大镜下,可以清楚地看到菊石修长的身材。这种现象表明:这个能看到全部身躯的菊石,是竖直地停留在它的水下坟地里,直到亿万年后变成化石。

依据地质学的观点,水的动力一定会在岩石上留下痕迹。考古学家王尚彦认为:岩石中有许多水平层理,这种水平层理是由于沉积物悬浮状态经过极其漫长的时间沉积下来的。

为了破解谜团,考察小组开始剖析岩石的物理成分。这时,一个重要的发现浮出了水面:断层中有一层岩石的颜色非常深,明显含有炭质,跟普遍存在的淡黄色岩层有着明显区别。经过分析确认,这是典型的缺氧环境的表现。

大部分鱼龙化石都是尾部松弛下垂,肢体平摊,头部自然俯卧,看不出痛苦,更没有剧烈挣扎的痕迹。而云岭化石中却有一条鱼龙化石呈现出肢体扭曲的奇异死亡图景,这曾让地质学家费尽猜疑。然而,水下缺氧环境的发现,最终使他们找到了这条鱼龙离奇死亡的答案:窒息而死。

从窒息死亡的角度推断,这片水域应该是安静到了几乎没有流动的程度。只有这样,水下生物才会出现因缺氧而窒息的现象。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么关岭就不是一个开放的海湾,而是一片封闭的水域。为了进一步求证,地质学家将科学统计得来的资料输入电脑。结果,果真出现了和预想相吻合的一幕。

关岭的远古生物,原来是在这样一个完全封闭的环境中生存。于是在关岭之外很少看到类似的生物化石这一现象也就不难解释了,因为它们根本就无处逃遁。沿着这个线索,专家们反复考证,这个隐藏了亿万年的动物坟场的秘密,终于揭晓了:两亿多年前,关岭一度与大海相连,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海水逐渐退去,关岭最终变成了一片完全封闭的水域。封闭的环境使得水下空间变得拥挤不堪。一些如鱼龙之类的深海动物,便因此窒息而死。同样由于缺氧的缘故,沉积在海底的生物腐烂速度变得极其缓慢。骨骼还没来得及被分解,新的沉积物就又覆盖上来,使其有效地与氧气隔绝,从而被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从化石的残片上可以看出,关岭生物已经发展成熟,但从生物的进化规律来分析,它应该有一个逐渐衰败的过程,但为什么会没有任何先兆地突然消失了呢?

关岭生物群产生于两亿多年前的三叠纪。关于三叠纪的开始要从二叠纪的结束说起。

二叠纪末期,一颗陨石撞向地球,飞溅的尘埃弥漫在空中,火山、海啸、山崩相继爆发。也有人怀疑那颗陨石是否存在,但学界公认的一个事实是:那个时代,地球上的确发生过一场空前绝后的灾难。物种的灭绝为生命的重新滋长提供了空前辽阔的空间。在沉寂了长达近两亿多年之后,三叠纪生物开始爆发般地生长。是什么因素让关岭生物走向终结?地质小组的成员偶然间发现一段岩壁上的石头形状非常奇怪:两块岩石本来是一个层位的,现在却像大饼一样被卷了过来。这在地质学上叫做滑塌构造,包卷层理。产生这种构造一定是岩石在水下时曾经发生了强烈的震动,巨大的动力把岩石掀过来,后来水慢慢地退去,泥土变干就形成了包卷层理。可以断定,是一场毁灭性的意外导致关岭生物群迅速走向了终结。在这场意外中,关岭生物群全军覆没。这个热闹了近100万年的地方,在两亿年后,变成荒凉的群山。

19世纪中叶,西方考古学界传来了一个消息:大西洋的渔民在一次出海中,捕捞到了一种酷似百合花的生物。经过鉴定,这就是被普遍认为早已灭绝的海百合的后裔。一种出现在两亿年前的远古生物,居然存活到了今天。这个发现让地质学家十分困惑。为什么海百合的生命力强悍到可以抗衡地球演变史上无数次毁灭性的灾难?

长久以来,学家们一直倾向于认为,海百合是以固定在一处而不四处迁移的方式生存,但又无法解释为什么定居的海百合能遍布世界各个角落。

至今,古生物学界还没有找出一个最合理的解释。什么是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指一个科学推论——地球在变暖,一些科学家认为温室效应是由不断增加的CO2 引起的。CO2 本来是在大气中产生的,碳循环首先开始于植物的腐烂、海洋释放出的碳(比如通过火山喷发)以及动植物的新陈代谢;但人类也会生产CO2—— 通过燃烧树木和化石燃料(如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