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运城名人
15521900000014

第14章 重耳

晋文公(前697—前628年),姓姬,晋献公次子,晋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

献公时,讨伐骊戎,得美女骊姬。晚年,献公欲立骊姬子奚齐为太子。废嫡立庶,引起晋国朝政混乱宫廷不安。献公二十一年(前656),献公听信骊姬谗言,杀害太子申生,重耳及其弟夷吾被迫出逃。

重耳在外流亡长达19年之久。在此期间,周游列国,备受艰辛,屡遭坎坷,不同的待遇及挫折,使他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同时也坚定了他复国兴邦的决心。公元前636年,重耳在秦国军队的护送下回到晋国。接管晋军,朝谒祖庙,即为晋君,是为文公,时年已62岁。

文公即位后,首先重用功臣,把长期随其在外流亡、患难与共的名士赵衰、狐偃、贾佗等人封官加爵,委以重任。君臣一心,励精图治。即位第二年,周王室内乱,狄兵攻打襄王,文公认为“取威定霸”时机已到,遂出兵击溃狄兵,迎回襄王。接着,晋文公又纵横捭阖,远交近攻,联强攻弱,使晋国地位日益强大。公元前632年,晋文公与当时的“霸主”楚国交战于城濮,大胜楚国。而后大会诸侯于践士(今河南濮阳一带),周天子亲自到会,便命晋侯为“侯伯”。此后,晋文公便成了中原的盟主,成就了霸业。

重耳在位9年而卒。9年中,伐曹、卫、胜楚、救宋、服郑、威秦,收到了“惠此中国,以绥四方”的效果。文公死后,葬于绛县城北的下村西岭。坟冢刻有“晋文公墓”的石碑,至今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