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运城名人
15521900000003

第3章 女娲

传说在黄帝以前的很早年代,地球上还没有人类之时,就有一位伟大的女神——女娲氏。这位女娲氏,在中国远古传说的文荟《风俗通义》中,被称作地皇。万荣后土祠中有一通明嘉靖丙辰年重刻的《后土祠庙像图》,这个图上称后土圣母的“后土皇地祇”。祇是土神,这里又称她为皇,无疑她也是一位地皇。这样女娲和后土就被“地皇”二字串到一起了,说明女娲和后土是同一位土地皇的两个称呼。

《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义》云:“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絙于泥中,举以为人;二是炼五色石补天。”《淮南子·览冥训》云:“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鳖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女娲为风姓,女娲陵在今之风陵渡。清光绪《永济县志》载:“女娲陵,在城西南60里,黄河洲渚上,今风陵渡其遗处也。”《水经注》、《元丰九域志》、《元和郡县志》、《山西通志》、《平阳府志》、《蒲州府志》等,亦谓之女娲陵在今之芮城风陵渡。昔时,运城有些县域还建有女娲庙。如安邑县辛卓村就存女娲庙,庙中碑石中还述刻着补天之神话等。

女娲故事的渊源地传说各异,补天中有记载说是冀州。运城古称河东,古河东即为冀州地,传说女娲的活动地在古河东之地。今万荣县黄河边上的后土祠,就是从黄帝扫地为坛开始,后为历代帝王祭拜女娲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