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运城名人
15521900000037

第37章 裴秀

裴秀(224—271年),字秀彦,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裴柏村)人,魏末晋初的著名学者。

裴秀出身望族,少时聪敏好学,情操高尚,8岁时就能写文章,10岁时已崭露头角。由于他“孝友著于乡党,高声闻于远近”,时人敬重,朋辈佩服,故有“后进领袖有裴秀”之誉。裴秀是西晋王朝的一位开国功臣。魏末,司马氏建立晋朝,裴秀为晋王朝贡献了智慧和力量,晋封为鲁阳乡侯。司马炎称帝,拜裴秀为尚书令,加左光禄大夫爵封郡公。裴秀生活于战乱时期,多年的戎马生活,给他丰富的感性地理认识,也使他十分懂得地图的重要意义,有了精确而详明的地图,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才成为可能。这标志着当时地图学的科技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划时代的高度,这是一个比较科学的理论体系,因此,裴秀被地理学界推崇为中国传统地图理论的创始人,在世界地图学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人们把他同欧洲学者托勒密并称为世界古代地图史上东、西辉映的两颗明星。

裴秀以我国早期地理著作《禹贡》为依据,对全国地理逐一作了详细的查对核实。他在总结前人制图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绘制地图的六项原则,这就是著名的“制图六体”。他还把一幅比例尺较大的旧天下大图缩制成为一幅比例尺小的“方丈图”,编制了“禹贡地域图”十八篇。他的成就,不仅当时是空前的,就在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也没有出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