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运城名人
15521900000067

第67章 文皓

文皓(1459—1517年),字孔暘,号西泉,明绛州垣曲(今山西垣曲)人,宋代鲁国公的后裔。文皓少年时才气很高,7岁时就能读诗写文章,但他家庭贫寒清苦,白天拾柴卖薪,供养父母亲,晚上乘着月光刻苦读书。功夫不负有心人,明弘治九年(1496年)文皓进士及第,授平原县令。

文皓为官时,能体恤人民的疾苦,对于多年的积案,都予一一查清,了结案情,深得人民信任,声誉大大提高。因其政绩显著,弘治十七年(1504年),授文林郎。在此期间,奸贼刘瑾专权,他位高权重,把握朝政,结党营私,陷害忠良。满朝文武敢怒不敢言,凡出外回家,都小心翼翼去拜见。独有文皓秉公执法,不卑躬屈膝,并多次上奏弹劾刘瑾。刘瑾怀恨在心,屡屡寻找事端加害文皓。大家都为之担惊受怕。文皓则毫无惧色,把生死置之度外,绝不向刘瑾屈服。正德四年(1509年),文皓的父亲病故,他穿着孝服入朝,揭发了刘瑾党羽一帮的罪恶行为,第二年刘瑾就被罢官治罪,广大民众都为文皓表示庆贺。

后来,文皓改任河南按察副使,督理河道水利事业。文皓就任后,命令五里以内的乡民要出工筑堤,五里以外的民众要出银两。这样,工程修好后,远近的民众都很满意,水患也被解除。后来又奉命任提视学政,分管大梁等地,判决了久积的疑案数十起,群众称他为青天神明。以后年老体弱,辞职还乡。在他的家乡西泉(今垣曲古城西南)筑有房舍,与亲族故友,饮酒咏诗,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