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趣味经济100问
15525100000018

第18章 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物品——“公共物品”

都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然而免费,终究是一个让人一听就兴奋的词语。所以,如果有的话呢,你会拒绝吗?特别是在创业初期,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怎样才能利用免费的东西,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来使得利益最大化呢?

我们生活中的绝大部分物品是由市场来进行配置的。买者得到这些东西要支付费用,卖者提供这些东西要得到收入。但是,我们生活中的有些东西确实是免费的。比如大自然提供的阳光、空气以及政府提供的城市绿化、国防安全等。对免费东西的使用是没有排他性的。就像搭便车一样,当某个人使用它们的时候,不能阻止任何其他人同时使用它们。想要充分利用这些免费的东西,就需要我们了解一下公共物品的有关知识了。

经济学把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物品称为公共物品。公共物品一旦生产出来,每个人都可以消费它。于是每个人都希望别人来提供公共物品,那么自己就可以免费享用它了。当一个人真的这样做时,他的行动就被称为搭便车。换句话来说就是你看到一个很好的东西,而你不用花费任何的代价,就可以享用到好处,同时这种行为并没有损害别人的利益。因为你的行为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效应的减少,所以你获得的利益是最大化的。伊利集团就在这个方面做得很好。

2004年年底,伊利集团的上层发生了剧变——潘刚出任该集团的总裁。为了扩大伊利的二级市场,他将在全国百强县中选出产品销售的一个重要阵地。但是他面临着一个难题:如果让一个企业来调查中国哪个县的经济实力较强,对每一个企业来说都是一个不现实的事情——花费太大,而且投入产出比太低。那么应该怎么办才能降低成本呢?其实,这根本不是问题,因为百强县的评定结果是由国家发布的,对于国家提供的这个信息,潘刚并没有为此付任何费用,伊利就像搭了国家的便车一样。而正是这么一个消息,潘刚的选择进攻目标才显得更有价值,战略进攻手段才让人觉得更加可行。

究竟这样的选择能够给伊利增加多少收入我们无从得知,但是它给伊利带来巨额的利润则是毋庸置疑的。

看到了搭便车的好处了吧?当国家给我们提供公共物品的时候,我们都享受到了这样的便利,但是怎样才能做一个经常搭便车的人呢?要想成为一个具有搭便车能力的人,首先我们要知道便车是怎么产生的。“搭便车”行为的实质便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了公有物品部分私有化。

可见,要想实现搭便车的行为必须要具有以下三个条件:首先,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如果每个人都知道了这个便车的产生能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便车就无从产生,信息的对称将会使搭便车的行为消失;其次,必须是公有物品,这样你使用它才不会有像使用私有物品那样有很多产权的麻烦;最后,是部分私有化,因为你不可能将便车完全变为自己的,但便车部分的私有化却可以给你带来便利。

接下来了解一下公共物品的特性。

公共物品都不具有消费的竞争性,即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向一个额外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成本为零,就好比一辆车在一定的人数限制内,多上一个人并不会造成额外的损失。

另外,公共物品还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即任何人都不能因为自己的消费而排除别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就像你坐公交车并不能拒绝别人一起乘坐。

其次,公共物品还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公共物品是向整个社会提供的,整个社会的成员共同享用公共物品的效用,而不能将其分割为若干部分,分别归属于某些个人、家庭或企业享用。例如一辆车是大家共同乘坐的,而不能把车分割为几个部分。

最后,公共物品具有消费的强制性。公共物品是向整个社会供应的,整个社会成员共同享用它的效用。公共物品一经生产出来,提供给社会,社会成员一般没有选择余地,只能被动地接受。特别是在互联网流行的今天,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来获得一些有用的资源,比如相关网站上发布的资源和信息。

说到这里,我们还应该看出搭便车有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两种结果,如果大家都来搭便车的话就会最终导致便车的消失。所以在我们搭便车的时候应该趋利避害,像潘刚一样选择能迅速给企业带来效益的产品去推销自己的东西。这样,既节省了费用又给自己带来了方便,何乐而不为呢?因此,我们要利用公共物品的正外部性,并且避免导致公共物品负外部性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