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红色文丛-回首红色影视(上)
15525800000016

第16章 《青年刘伯承》

剧情简介

青年时代的刘伯承在反袁救国的斗争中,屡建战功,为四川反袁各派所瞩目。丰都战役中子弹从他右眼射进又从太阳穴穿出,可他却大难不死,成为一名传奇的军神武将。

经过艰难曲折,刘伯承回到了四川讨袁总司令熊克武身边,率部横扫北洋军,连克诸城。

1916年夏,四川反袁起义军总司令熊克武率军进入重庆。他派人去找刘伯承归队。但嫉妒刘伯承才能的副官章雅光拒不引见,想用几块银元打发他,刘伯承愤然离去。

刘伯承流落街头,在破庙里结识了以乞讨为生的孤女小川香,两人相依为命。刘伯承的悲壮的《满江红》的箫声引来了他当年的部下王小刚,从此,刘伯承才又回到了熊克武的部队,率领第九旅征讨北洋军。他指挥的部队连克大足、渠县、新都等重镇,屡建奇功,使北洋军望风丧胆,被誉为当代刘伯温、川军一条龙。

蔡锷将军在日本逝世,滇军大乱,北洋军卷土重来。刘伯承指出川军应与滇军联合起来共同对抗北洋军,并自告奋勇与滇军谈判,取得成功。

1917年,孙中山发起护法战争,川军与滇军向成都挺进,刘伯承任先锋营营长,率先攻入成都,孙中山来电嘉奖。刘伯承遭到章雅光等人的排挤,只被任命为副团长,他安之若素。

1919年秋,参加孙中山军政会议的四川代表吴玉章回来,刘伯承冒雨去见吴玉章,两人共同探讨救国救民的真理,吴玉章介绍刘伯承读《共产党宣言》,两人谈得投机,都深感相见恨晚。

1920年,云南军阀唐继尧入侵四川,形势危急,熊克武任命刘伯承为第二混成旅前敌总指挥,并解刀相赠,刘伯承率部与川军各部协同作战,粉碎滇军进攻,夺回成都,收复重庆。

1921年,川军内部有人投靠北洋军,刘伯承奉命打败杨森和赖心辉,在激战中刘伯承左腿中弹被送回成都。刘伯承厌倦了军阀之间这种无意义的征战,他看到打来打去,民众深受其苦,战士们的血也白流了,他谢绝了提升,不再出战,他要寻找一条新的革命道路。

王小刚与小川香在武侯祠为刘伯承送行,刘伯承决定与吴玉章同去上海考察革命形势,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感召力使一代英才刘伯承找到了自己人生的终极目标。

影片以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和激烈的战斗场面、雄浑凝重的音乐气氛,艺术地再现了刘伯承青年时代英勇善战、屡建奇功、追求真理、最终走上共产主义革命之路的战斗历程。

影片拓展

红色儒将刘伯承元帅的生平

刘伯承(1892-1986年),原名刘明昭,四川开县人。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时,在四川万县参加学生军。1912年春,刘伯承考入重庆陆军将弁学堂。年底提前毕业后被编入川军第5师任见习排长,随部参加了反袁世凯的“第二次革命”。在战火中,刘伯承因功被提升为连长。1915年12月,刘伯承在涪陵成立了四川护国军第四支队,参加了第二次反袁战争,即护国战争。

1916年3月,在攻打丰都的战斗中,刘伯承头部连中两弹,右眼受重伤。当德籍沃医生为他摘除右眼球时,为保护脑神经,未用一点麻醉药。他扶着柱子,满头大汗,没吭一声。沃医生不禁为之动容:“你不是军人,而是军神!军神!真有三国关云长刮骨疗伤的气概!”他在反袁世凯的护国战争中,率部浴血奋战,骁勇异常。他多谋善断,治军有方,被誉为“川中名将”。

1926年12月,刘伯承与朱德等人组织领导了泸顺起义,起义部队被武汉国民政府编为国民革命军暂编第15军,刘伯承就任军长。1927年3月,刘湘军队分路围攻泸州,刘伯承率部进行了167天英勇的守卫战,至今留下了“一代名将战孤城”的佳话。1927年8月,刘伯承参加了南昌起义,并任起义最高军事决策机关——军事参谋团参谋长,作为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而永载史册。1927年11月,刘伯承被派往苏联先进高级步兵学校学习,后升入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

1930年8月回国后任中央军委参谋长兼长江局军委书记。1932年1月任红军学校校长兼政委,6月兼任瑞金卫戍司令。10月,刘伯承升任中央军委总参谋长,协助朱德、周恩来指挥第四、第五次反“围剿”。1934年12月,刘伯承再次任军委总参谋长并兼任中央纵队司令员,指挥先遣部队强渡乌江、智取遵义、抢夺娄山关。1935年5月,刘伯承任红军先遣队司令员。在率部过彝区时,他与彝族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使得红军大队和平通过彝区,留下一段千古美谈。

1937年,“七七”事变后,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刘伯承任第129师师长。1940年8至12月,刘伯承率129师及晋察冀军区一起,共同实施了举世闻名的“百团大战”。抗战胜利后,刘伯承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

1945年8月,国民党军队阎锡山部进攻上党地区。9月,刘伯承发起上党战役。10月,刘伯承又组织和指挥了邯郸战役。1947年6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率12万大军以迅猛之势揭开了战略大反攻的序幕。8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1948年5月,刘伯承任中原野战军司令员。5月至8月,刘伯承先后指挥了宛西、宛东和襄樊战役,其中襄樊战役被朱德誉为“小型模范战役”。10月,刘伯承参与指挥了淮海战役。接着又指挥中野主力在双堆集围歼了黄维兵团。

1949年4月,刘伯承参与指挥了渡江战役。南京解放后,刘伯承任南京市委书记、军管会主任兼市长。11月,刘邓率部向大西南进军,一举解放重庆。12月解放成都。1950年2月,刘伯承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组织指挥了艰苦的剿匪战斗和进军西藏。1950年9月,刘伯承回北京主持筹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工作。1951年1月,刘伯承任院长兼政委。1955年,他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9年9月,任中央军委战略研究小组组长。1966年1月起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他还是第二届至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6年10月7日,共和国元帅刘伯承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刘伯承以足智多谋和以伤残之躯指挥作战屡建奇功而闻名于世,是解放军杰出的军事家和军事理论家。其主要军事论著收入《刘伯承军事文选》,另有《合同战术》《论苏军合围钳形攻势》等大量译著。

影片资料

影片名称:青年刘伯承

影片类型:故事片

色彩:彩色

出品年份:1996年

导演:赵为恒

编剧:刘蒙毕必成王志刚刘永泉

主演:孙松杜雨露

制片公司:长春电影制片厂

获奖:

1996年华表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电影技术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