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红色文丛-回首红色影视(上)
15525800000006

第6章 《雷锋》

剧情简介

雷锋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运输班长,优秀的共产党员。星期天,雷锋和班里的战士王大力、吴奎在公园散步,遇到李老师带领学生们跳集体舞。在李老师和学生们的邀请下,雷锋给同学们讲起了自己童年的往事。

雷锋生长在湖南农村,解放前他的爸爸被日寇打死了,后来12岁的哥哥给别人做工累死了,不幸的小弟弟还不会走路就被饿死了,妈妈因交不起租被地主逼得上吊了,家里只剩下孤苦伶仃的雷锋了。同学们被雷锋一家人的悲惨遭遇所感动,同时也深受影响。

又是一个星期天,雷锋因感冒到医院去,路过一个工地,工地广播说砖不够用了,雷锋立即参与到了运砖队伍。广播站的记者来采访他时,他不肯说出自己的名字。他参加义务劳动的事迹,在工地广播传出去的时候,激励了整个工地的工人,他们的劳动热情顿时高涨起来。

在雷锋回连队的路上突然下起了大雨,忽然远处传来孩子的哭声,他看见一个老大娘身上背着重重的包袱,后面还跟着个孩子。大娘十分焦急地和雷锋说了她的情况,原来要到朱家屯看闺女,天黑了没有车。雷锋立刻抱起孩子,一直把大娘送到了10公里以外的闺女家,大娘回到家,刚要转身说谢谢,雷锋早已离开了。雷锋回到连队已经很晚了,但指导员和战士们都没有睡。

原来工地的老大爷在雷锋衣袋中发现了王大力的信,便以为参加义务劳动的是王大力,然后工地代表敲锣打鼓地来到连队感谢王大力,弄得王大力特别难为情。后来雷锋向指导员和王大力说明了事情的全过程,才化解了这场误会。战士们也被雷锋带病参加义务劳动和助人为乐的精神深深打动。

东北辽阳地区发生水灾,雷锋把平时自己节约下来的100元钱全部捐给了灾区。王大力在回辽阳老家探亲时,母亲说她每月都能收到大力寄回的钱。王大力这时才发现雷锋每月省吃俭用是在给自己的母亲寄钱,他特别感动。大力立即决定赶回连队参加救灾工作,在返回连队的途中,意外地发现报纸上报道了雷锋不幸逝世的消息,当时他十分悲痛,热泪夺眶而出。国防部命名雷锋生前所在班为“雷锋班”。

1963年毛泽东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

该片具有特定的宣传教育意义。它集中体现了雷锋认真学习毛泽东思想,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成长过程,以及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所创造的不平凡的业绩。

影片取材于一些平凡小事,借助朴素的白描手法,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主人公大公无私、艰苦朴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这种艺术表现风格与雷锋的性格是相吻合的。人物内心世界的表现,使影片更具有感染力。

影片拓展

雷锋生平简介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雷锋,1940年12月18日出生,从小生活在湖南省望城县简家塘村的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不满7岁时就成了孤儿。

1949年雷锋参加了儿童团,担任儿童团长。1954年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1956年在乡人民政府当通讯员。不久,调到中共望城县委当公务员,被评为工作模范。1957年2月8日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1960年雷锋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调入工程兵某部运输连四班当汽车兵,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入伍不到三年的时间里,雷锋荣立过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被评为节约标兵,荣获模范共青团员称号;出席过沈阳部队共青团代表会议。1961年雷锋被选为抚顺市人民代表,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

1963年1月7日国防部命名雷锋生前所在的班为“雷锋班”,同年3月5日毛泽东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周恩来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朱德题词“学习雷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

影片资料

影片名称:雷锋

影片类型:故事片

色彩:黑白

出品年份:1964年

导演:董兆琪

编剧:丁洪陆柱国崔家骏冯毅夫

主演:董金堂杨贵发

制片公司:八一电影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