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生物进化密码
15527300000048

第48章 熊猫

大熊猫身上有独特的黑白相间毛色,憨态可掬,活泼喜人。大熊猫的种属是一个争论了一个世纪的问题,最近的DNA分析表明,现在国际上普遍接受将它列为熊科、大熊猫亚科的分类方法,目前也逐步得到国内的认可。国内传统分类将大熊猫单列为大熊猫科。它代表了熊科的早期分支。成年熊猫长约120~190厘米,体重85~125公斤。大熊猫与熊科其他动物的区别在于,它拥有大而平的臼齿,一根腕骨已经发育成了“伪拇指”这都是为了适应以竹子为食的生活。大熊猫和太阳熊都没有冬眠行为。

熊猫

物种历史

据科研人员调查,大熊猫的祖先出现在2~3百万年前的洪积纪早期。后来同期的动物相继灭绝,大熊猫却孑遗至今,并保持原有的古老特征,所以,有很多科学价值,因而被誉为“活化石”,中国把它誉为“国宝”。如今大熊猫分布范围已十分狭窄,仅限于中国的秦岭南坡、岷山、邛崃山、大小兴安岭和凉山局部地区。大熊猫栖息地的巨大变化近代才发生。近几百年中国人口激增和占用土地,很多栖息地消失了。之前大熊猫栖息的低山河谷现已成了居民点,所以它们只能生活在竹子可以生长的海拔1200~3400米之间。

外形特征

大熊猫的形体肥硕,头圆尾短。头部和身体上的毛色绝大多数为黑白相间分明,即鼻吻端、眼圈(呈“八”字排列)、两耳、四肢及肩胛部(横过肩部相连成环带)为黑色,其余即头颈部、躯干和尾为白色。腹部淡棕色或灰黑色。其体长120~180cm;尾长10~20cm,白色;肩高一般为65~70cm;体重60~125kg。前掌除了5个带爪的趾外,还有一个第六趾。背部毛粗而致密,腹部毛细而长。现今已知大熊猫的毛色共有三种:白色、黑白色、棕白色。栖息在陕西秦岭的大熊猫因头部更圆而更像猫,被誉为国宝中的“美人”。

生活环境

大熊猫生活在长江上游的高山深谷里,那里气候温凉潮湿,其湿度常在80%以上,故它们是一种喜湿性动物。它们活动的区域多在坳沟、山腹洼地、河谷阶地等,一般在20°以下的缓坡地形。这些地方通常土质肥厚,森林茂盛,箭竹生长良好,构成为一个气温相对较为稳定、隐蔽条件良好、食物资源和水源都很丰富的优良食物基地。

生活习性

大熊猫除了在发情期外,其他时间多独栖生活,昼夜兼行。巢域面积为3.9~6.4平方千米不定,个体之间巢域有重叠现象,雄体的巢域略大于雌体。雌体大多数时间仅活动于30~40公顷的巢域内,雌体间的巢域不重叠。大熊猫的食物主要是高山上的竹类,偶尔也食用其他植物,甚至动物尸体,日食量很大,每天还到泉水或溪流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