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的能源问题一直是困扰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的一个课题,后来英国著名的天文物理学家爱丁顿提出太阳里面的能量是来自核聚变。如果太阳的核心真的在进行着大规模的热核反应,那就理应产生大量的中微子。
为了证明太阳模型的正确性,科学家们设计了仪器去测量太阳中微子的实际数目。“捕捉”中微子难乎其难,为此科学家巧设“陷阱”。
设在美国南达科达州的“陷阱”,由化学家戴维斯主持,他们在地下深达1.5千米的金矿里,安装了一个大罐子,里面装有38万公升的四氯乙烯溶液,用它来俘获中微子。1968年,奇迹出现了,中微子探测器给出了信息。实测结果表明,实际的太阳中微子数目远远小于理论值,只有理论预言的1/3。大量的太阳中微子失踪了!这样太阳中微子之谜变成太阳中微子短缺之谜。
那么到底是谁错了?天文学家错了?太阳能量不是来自核聚变?还是物理学家关于中微子的理论错了?
后来物理学家改进了中微子的测量方法,日本科学家小柴昌俊就是其中之一。
当中微子进入装有重水的容器后,碰到重水的原子核后会被弹开;然后碰到另一个重水的原子核后会与之发生反应,变成氚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一些γ射线。通过测量γ射线的数量,科学家就可知道有多少中微子存在。小柴昌俊还利用位于日本神冈町地下的中微子探测装置探测到的一次遥远超新星爆发过程中释放出的中微子。
目前科学家一致认为太阳活动的理论模型并没有错误,太阳里能量的确是来自核聚变;而关于中微子的理论则需要修正:中微子是一种不带电的、但是有质量的(虽然质量极小)、穿透力极强的基本粒子。研究人员将新的数据与以往研究成果相结合,发现太阳释放出的电子中微子在旅途中有一部分转变成了其他类型的中微子,而我们目前的测量手段只能测电子中微子,这样就很好地解释了太阳中微子短缺之谜。
但是到目前为止关于中微子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比如,中微子质量到底是多少,以及不同种类的中微子之间是怎么转化的。
由于中微子不容易和其他物质发生相互作用,所以最遥远宇宙中产生的中微子都可以在地球上探测到,这对于了解宇宙深层次的东西非常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