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成功后,不要忘了是下属把你推上去的,也要给他们成功的机会。曾国藩就是这样,以宽广的胸怀,放开下属的手脚,鼓励他们独立发展。其实,他自己不但没有损失,反而由于他们的实力增强,也大大地加强了自己的力量。这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曾国藩刚开始进入军界的时候,奉行的是“不妄保举,不乱用银钱”的原则。本来用意是好的,但结果却导致“人心不附”的局面,对湘军的壮大和团结非常不利。咸丰四年(1854),湘军打败太平军,收复武汉,是一次影响全局的大胜仗,但是曾国藩只保举了300人,受到奖励的人仅占百分之三。咸丰五、六两年保奏了三次,总共加起来也仅几百人。和他不一样,胡林翼在攻占武汉之后,一次就保奏了3000多人,受到奖励的人数达到百分之二三十。这个消息一传开,很多人就认为,要想得到升迁,应当投靠胡林翼,这样许多人纷纷投奔到胡林翼门下。曾国藩当时并没有发现其中的奥秘,还以为是自己的德行不足以服众,后来才明白,是因为自己保举太少,使手下感到升迁无望导致的。
由于曾国藩的这种做法,很多较早投靠他的人反而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如郭嵩焘、李元度、甘晋等,长期和曾国藩患难与共,因为他不轻易保举,结果长期沉于下位。为此,曾国藩的好友刘蓉曾向他多次进言,并举楚汉之争为例,劝他改变做法;曾国藩的心腹幕僚赵烈文也恳切进言,劝他“合众人之私以成一人之公”。曾国藩自己也认识到,自己成功,也要让别人成功正是驭下的硬道理。从此,曾国藩一变前志,从咸丰十一年(1861)起,开始效法胡林翼,积极主动地保举手下人。这就形成了一种特别的现象:最早追随曾国藩的,升迁得不快,而后来加入的,如左宗棠、李鸿章、沈葆桢等,却在几年中迅速崛起,纷纷成为封疆大吏。
曾国藩的保举也很有特色,他举荐手下,主要有汇保、特保、密保三种方式,各不相同,各有侧重。其中密保最为关键。
汇保一般只能得到候补、候选、即用、即选之类的虚职,只有密保才能得到实缺。曾国藩对于重要的情况,一般采取密保的形式。咸丰十一年(1861)奏保左宗棠、沈葆桢和李鸿章等人,他的考语极有力量,他说李鸿章“才大心细,劲气内敛”,说左宗棠“取势甚远,审机甚微”,并说其“才可独当一面”,说沈葆桢“器识才略,实堪大用,臣目中罕见其匹”。由于他采用了密保的方式,又有很高的评价,朝廷很快批准:左宗棠出任浙江巡抚,沈葆桢出任江西巡抚,李鸿章出任江苏巡抚,李续宜出任安徽巡抚。这样两江四省,全部成了湘军的势力范围。
不过,曾国藩在保奏实缺官员的时候,仍然十分谨慎,他按级别大小大体分为三个层次,分别采取不同办法。保奏巡抚一级官员,曾国藩只称其才堪任封噩,并不指缺奏保。对于司、道官员则指缺奏荐,不稍避讳。对于州县官员更有不同,曾国藩不仅指缺奏荐,且对因资历不符而遭吏部议驳者,仍要力争。
为了使广大候补府县均有补缺之望,他还特别制订委缺章程,使出类拔萃之才早得实缺,一般人才亦有循序升迁之望。对于幕府的保奏,曾国藩实际上也采用此法。追随曾国藩多年的幕僚,才高者如李榕、李鸿裔、厉云官等早已位至司道,而方宗诚等则到同治十年(1871)才得任实缺知县,大概这就是区分酌委与轮委的结果。这就使中才以下只要勤勤恳恳,忠于职守,人人都有升迁之望。尽量做到,让每个人都能分到实惠。
在保奏的同时,曾国藩还鼓励下属走出去,独立发展。这是曾国藩高出同时代人的卓识之一。早期在事业刚刚起步的时候,他坚决反对另立山头的情况,为此,他把不服调遣的王璞山开出门户。但是随着事业的发展,他却改变了这种做法,开始鼓励有能力的下属独当一面。左宗棠投入他的门下时,没过几天,他就命他回乡招募军队。左宗棠回乡后,以王璞山的旧部老湘营为基础,拉起了一支5000人的队伍,由王璞山的侄子王开化等统领。这5000人初战告捷,还为曾国藩解决了一次重大危机,令曾国藩刮目相看。后来这支军队就成了独立于曾国藩系统的武装,虽然接受曾国藩的统一节制,但实际上的领袖是左宗棠。在镇压太平军的过程中,转战江西、浙江、福建等地,迅速壮大,最后发展到七八万人。这就是左系湘军。后来镇压捻军和回民起义,以及平定新疆,都是靠了这支军队的力量。由于有了这支力量,左宗棠才成为几乎和曾国藩并列的中兴名将。
曾国藩让李鸿章编练淮军,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淮军的发展远远超过左系湘军,甚至最后也超过了曾国藩本人的曾系湘军,成了晚清政局中的主导力量,也是李鸿章政治活动、外交活动的基础。
后来曾国藩还把这种经验传授给李鸿章,他曾致信李鸿章说:“昔麻衣道者论《易》云:学者当于羲皇心地上驰骋,无于周孔脚跟下盘旋。前此湘军如罗罗山、王璞山、李希庵、杨厚庵辈皆思自立门户,不肯寄人篱下,不愿在鄙人及胡、骆等脚下盘旋。淮军如刘、潘等气非不盛,而无自辟乾坤之志,多在台从脚下盘旋,岂阁下善于制驭,不令人有出蓝胜蓝者耶!”提醒他要放开下属的手脚,让他们能独当一面,自己发展,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曾国藩倡导“自立门户”,鼓励下属独立发展,由此可见他的胸怀之宽广。其实,从曾国藩的经历中也可以看出,放开下属的手脚,自己不但没有损失,反而由于他们的实力增强,也大大地加强了自己的力量。这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应当说,这是曾国藩的驭下之道中最高明的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