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离婚中年
1553500000059

第59章 不眠夜 (3)

赵佳在报告里告诉他,地产市场即将面临天大的危机。因为目前国内各地已经透支了未来很长时间的市场资源,种种炒作也已到了强弩之末,即便对房价进行再乐观的估计,也不会有谁敢说还有多少上升空间。而作为一种在短期内爆炒起来的概念,若让人没有了对其未来升值的预期,那就只有一种选择:向下,而且是暴跌式地向下,而绝不会是仍在高价位上徘徊。

伟东不解,问赵佳:“现在各地不还是一片繁荣景象吗?”

赵佳道:“我本来也不太敢相信这一点,是请教了好多个业内的前辈,才咬着牙写出了这个结论。地产市场看上去繁荣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因为政府需要它繁荣,地产商也需要它繁荣,还有些被收买的经济学家,同样会昧着良心当吹鼓手。而这些舆论导向,从来都是可以被控制的。”

伟东不由打了个冷战,脑海中仿佛又呼啸起了1993年时的楼市狂跌风暴。难道自己会在同一个领域里栽倒两次吗?他摇了摇头,对赵佳道:“我经历过十五年前的那次地产整顿,但眼下跟当时恐怕有很大不同。当时是中央下决心抽紧银根,导致我们这儿本来还不算高的房价,也一下落到了谷底。但现在却是政府都把房地产当成支柱产业,它总不能一直鼓励着房地产发展,同时又釜底抽薪吧?”

赵佳道:“政府当然不会阻碍房地产发展,但眼下是市场自身需要调整。可以说,我国的地产市场,还从来没有过一次像样的自发性调整。这种调整一旦来临,不会像股市那样,几天就跳水很多,毕竟有房的人可以选择不卖,从而营造出一种虚假的市场价格状况——有价无市。但越是这样,调整期就将越长。”

伟东认真想了想,又问赵佳:“你觉着从舆论角度看,距离这种调整的公开化,从时间上还会有多久?”

赵佳道:“这不好说,因为政府还是可以左右舆论环境。但楼盘一定会越来越难卖,那些沿海大城市的一些风吹草动,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给内地中小城市带来很大的影响。”

伟东面色冷峻:“那好,现在我的手续已经办得差不多了。即便存在像你说的那些危险,现在我加快开发节奏,总还是有机会吧?”

赵佳道:“机会当然有,但你一定不要贪心,不妨随时准备出手。”

伟东严肃点头:“谢谢,真的谢谢。”

赵佳却笑道:“最好我这是杞人忧天,但愿一年后你会发现,我只是给你带来了一场虚惊。”

伟东道:“那我也要谢你,因为你提醒了我的危机意识。以前我可以说干什么都是走一步看一步,眼睛光盯着眼前的这个领导那个部门,决断全凭直觉,基本没什么宏观头脑。”说着痛心不已,连连摇头。

赵佳则恢复了平静,淡定的面庞上,像是笼着一层圣洁的光泽。

晚饭后,我走出门外。附近就这几条大小街道,早都被我转遍了。

如今我已对做家务乐在其中,拼命激励自己说,这就是生活,这里面就有真谛,能干多少就干多少吧,傻小子,就你这岁数,奉献不了几年了。眼下就是将碗筷尿布皆已洗完,再出外信步一游,岂不远胜过终日埋头在案卷里面变成书虫!

小童近来对我的态度同样有所转变,大概没有了我老家那种暗示她的环境,每天能看到的只有单纯傻卖力气的我,也让她没法再把人往坏处想。毕竟她的本质还是好的嘛,而且如今看来,不让两家父母过来也是对的,两人之间的问题,就该在彼此间单独解决。若再掺个老人在里面,即便积怨暂时不爆发,也会越攒越多,早晚都是后患。

路边一个广告牌上留着联系电话,号称是“倾城热线”,唉,如今的人怎么推广点什么都这么夸张。

身边偶有年轻男女经过,嘴里哼着“你这该死的温柔”。这歌在我印象中,原本该是有点伤感惆怅风格,但从他们口中却听不到半点失落感,好像在他们的这般年纪里,连遗憾都那么好玩。记得几年前曾有过一次,坐在伟东的车上,见路边有男孩染着黄头发,他却并不是像惯常的成人那样鄙视,反倒以挺羡慕的口气说:“你瞧这岁数的小孩多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一点都不用考虑别人怎么说。就咱现在,别说染头发,剃个秃瓢都不行。”

一家临街的小卖部门口,围了一圈人在打扑克。其中有几位,每甩出一把牌,便抓起地上的一瓶啤酒朝嘴里灌一口。看来这是该店的经营新招,一晚上下来,也能喝掉不少。

还有两个遛狗的中年男女,正站在马路牙子上,一脚高一脚低的,交流养狗心得。只听那男的一本正经道:“您这是个小母狗吧?嗯,该让它生一次,那样有益于它的身体健康。动物跟人一样,在生理机能方面都是相似的,什么事该有却没有,那就不正常。”

女的则频频点头,也不知将这话里的丰富含义理解到了第几层。

我拿出手机,翻看一会儿,忽然没来由地拨通了一个电话。

“喂,我以为你把我电话给丢了呢。”海韵在耳边道。

我不由得心生惭愧,想我也真够不解风情,按说自从一年前初次去过她那里之后,就该经常光顾才对,否则岂不等于是对人家没兴趣。这在女人的观念中,恐怕也近乎侮辱了。当然细想一下,主要也是那后来马上发生了老妈生病、小童激情探望等事件,才令我身不由己,再入围城。

但还是赶紧组织了一堆理由讲给她听。

她只是轻笑,既不评价更不挑剔其中疑点。随后说:“你这个电话打得倒正是时候,再晚几天,我就要离开南山了。”

“哦,去哪儿?”我挺意外。

“反正是国内的另一个城市吧,还没最后确定。你不来跟我告个别吗?”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答应了她。犹豫自然是因为小童,但我实在很想最后了解一下这个海韵的身世。

她仍以那天深夜同样的方式来迎接我。本来我还以为自己会有分寸,但到了她面前便马上明白,其他选择都是徒劳,她是无可抗拒的,只要她打算诱惑一个男人的话。

还是在平静下来后,并肩躺在她的床上,才开始慢慢讲话。

“告诉我,你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我说。

“你猜呢?”她道。

“我猜第一种可能是,你并没离婚,故意注册成离婚,是考虑到若说是已婚,就不能在征婚网上发布信息,在QQ一带地方还会招来些找情人的网友。而在离婚状态下,则会碰到态度很认真的未婚男人。这些男人要真是优秀呢,便可以考虑先发展成好朋友,甚至情人;如果优秀得实在太厉害,也不排除你这边慢慢地着手离婚。”我边想边说。

“你替我想得真周到。”她笑着说,“请继续,还有种可能呢?”

“还有种可能,就是你虽然单身,但有情人,不过他能来陪你的时间很少。所以你上网交友,纯粹是给自己解闷。”我说。

她这回笑着不吭气了。

“该你说正确答案了,否则太不公平哦。”我说。

“我会告诉你的,你的猜测都对,也都不完全对。”她说,“我是已婚的,老公总在各地跑,也有别的女人。我其实早就不工作了,喜欢国内的哪个城市,就在那儿买个房子住下来,住几年再换个地方。”

她的交代竟如此简单,但里面却又有太多令人想象的地方。

就说这些吧,我不想多问了。

她却还是补充了一句:“在我住南山的这三年里,除我老公以外,你是来过我这里的唯一男人。”

我扭头看看她,说:“谢谢。”

她没有告诉我以后的联系方式。我想,这样挺好,不要希望昔日一再重现。过去的人和事,绝大多数都是注定会一去不回,像蓉蓉,像小叶,还有迟月,我能不能见到她们并不重要,必须相信的一点是,跟她们已不会再有新的故事发生了。

从她那回来,小童已陪孩子熟睡。

我倒了杯红酒,坐到阳台上慢慢喝。尽管自己也觉着此形象无比造作。

后来我又在电脑上看到一条小叶的留言:很多人,因为寂寞而错爱了一人,但更多的人,因为错爱一人,而寂寞一生。

我现在有点不敢跟她玩这种对答了。因为上次我问了她一句:你什么时候回国?她几天后却回了这么几个字:你不娶我!

我没法配合她的这种凶悍。

晚上的时间过得快,无论睡觉还是干别的,我想,这大概跟晚上的环境相对安静有关。没有杂事的对照,便容易使人如同漂在静水里的轻舟,不觉已驶过万重山峦。今后的我与小童,大概就将过着这样心平气和的日子,一晃许多年吧。

伟东在电话里说,蓝水县那边已经有个矿老板自杀了,因为铁矿石价格暴跌,那人在价位最高时买了个矿,一转眼手里资产就缩水几千万,搁谁也受不了。

我听得欷歔不已。回头想起那个老彭,看来还是这家伙有远见。如今不搞任何投资就是最好的投资,哪怕成天玩得醉生梦死,从成本角度看,都比搞项目合算。

伟东也基本认同这一点,顺便说,前几天老彭不知怎么“作”才好,居然专门托人找了个所谓处女。不过见面一看,女孩忒丑,但好歹是处女啊,反正干完后有血,也不知是不是做过手术的。回头朋友们一致认为,像那种长相不好的小姐,恐怕只能靠这个卖点来隔几天挣一把,反正现在据说补个膜才百十块钱。随即叹道:“什么世道啊,干事的不如不干的,越忙活越累。”

我说:“都是因为全球经济高度一体化了,暴起暴落得太不正常。你要不能在暴起时狠捞一笔,就只能在暴落时紧紧攥住现金,熬过寒冬。”

他又叹:“那你说我这地该怎么办?眼下所有手续都已经办好,就差给土地局付款了。不买吧,好些投入都砸进去了;买吧,筹款是一方面,问题是你们这些人又全在说些不吉利的话,弄得人心惶惶。”

我说:“那你还是该慎重。以前是你急人家不急,这么长时间都给你拖过来了。眼下我看就变成你不急,让别人着急,再拖它一阵不好吗?”

他说:“你说得轻巧!政府一旦给你把手续办下来,就有付款的时限,过期自动作废。”

我说:“规定肯定是这样,但你不是有能耐吗?其他地方这种拿了地不付款的情况多了,全在于你的具体运作嘛。”

他说:“想不到你也会讲歪理了,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那我看看再说吧。”

说是看看,但我后来知道,他其实很快就开始了筹资。按说以他的能力,认识的有钱人那么多,筹点钱不应该是大问题。但他一做起来才知道,敢情如今已没几个手头闲着大笔钱没处用的人了。办企业的普遍手头吃紧,宽松点的也有近期用场,就连老彭这种名义上握着大笔现金的,都会搞点理财,被银行以高额奖励拉走一部分,买保险国债一部分,套在股市上一部分,投入民间高利贷渠道还有一部分,手头能支配的也就几百万。至于银行贷款更别指望,那都是留给政策性扶持企业的,何况即便有人愿意贷给你,你有足够的资产来抵押吗?靠地不行,据说目前有政策了,专门限制你们这种新增地产项目。而伟东的需求又不是短期周转,谁知道项目开始操作后会有多少变数?顶多只能以伟东本人的高大人格,保证将来的本息安全。但在如今这朝不保夕的年代,大家关注的已不是利息,而是资金的绝对安全。将来真要有个三长两短,把你李伟东整个人卖了又能值多少钱?何况说到利息,又是个不好计较的话题,国家规定的贷款利率你当然是别想,但要让你照民间的高利贷标准,你肯定也付不起,关系好的抹不开面子,关系一般的喊出个数来你又难以接受……

总之伟东开始了他的新一轮疲惫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