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惠王好驱使百姓与邻国打仗。有一次,梁惠王召见孟子,问道:“我在位时,对于国家的治理,可以说是尽心尽意的了。河内常年发生灾荒,收成不好,我就把那里的一部分老百姓迁移到收成较好的河东去,并把收成较好的河东地区的一部分粮食运到河内来,让河内发生灾荒地区的老百姓不至于饿死。有时河东遇上灾年,粮食歉收,我也是这样,把其他地方的粮食调运到河东来,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我也看到邻国当政者的做法,没有哪一个像我这样尽心尽意替自己的老百姓着想的。然而,邻国的百姓没有减少,而我的百姓也没有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我就用打仗来打个比方吧。战场上,两军对垒,战斗一打响,战鼓擂得咚咚地响,作战双方短兵相接,各自向对方奋勇刺杀。经过一场激烈拼杀后,胜方向前穷追猛杀,败方就有人丢盔弃甲,拖着兵器逃跑。那逃跑的士兵中有的跑得快,跑了100步停下来了;有的跑得慢,跑了50步停下来了。这时,跑得慢的士兵却为自己只跑了50步就嘲笑那些跑了100步的士兵是胆小鬼,您认为这种嘲笑是对的吗?”
梁惠王说:“不对,他们只不过没有跑到100步罢了,但是这也是临阵脱逃啊!”
孟子说:“大王如果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那么就不要再希望您的国家的老百姓比邻国多了。”
点评:
孟子巧妙地拿逃亡50步和100步的士兵作为比较,终于使梁惠王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我们在生活中也是一样的,看问题时一定要从事物的本质和整体出发,否则将会被表面和局部现象蒙蔽自己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