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日常行为的规范
15535700000001

第1章 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1)

(一)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

行为和规范

行为通常是指人们在理智、情感和意志支配下的活动,或者简单地 说即一个人的所作所为。

现代心理学中,行为是指有机体在环境影响下所引起的内在心理和生理变化的外在反应。一个人出生以后,就有各种各样的行为表现,包括先天的本能行为和后天的习得行为。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人们后天的习得行为,常常对先天的本能行为具有制约作用。例如咳嗽、打喷嚏,原是一种先天的本能行为,而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的人,对之要考虑对周围的影响。

因此,在孩子很小时,就被告知需要咳嗽、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嘴巴,并侧身背向他人,以免影响他人。人们常将前一种行为称为未开化的、原始性行为。在伦理学上,又称之为“非伦理的行为”。这种行为如不加注意,就有可能成为一种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例如,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即一种不文明行为。而后一种行为,则被称为开化的、对人类进步发生积极影响的行为,是文明行为、道德的行为。

要从未开化的行为达到开化的行为,由不文明行为到文明行为,由非伦理性行为成为道德性行为,就须掌握一定的行为规范。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指出:行为是人类特有的生存方式,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发生和表现出来的自觉的能动活动。这种活动受一定的社会规范所制约。

规范指标准和准则。规也就是规矩,古语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之说。一个人的行为,也要有一定的规矩来制约,以达到社会的要求、标准。范是指典范、榜样。我们学习雷锋,推之为助人为乐的典范。我们作为社会中的人,行为要达到社会公德的要求,就须受一定标准和准则的制约。例如,过马路走人行道、看红绿灯指示是交通规范;上课专心听讲、独立完成作业是学习规范……人的行为多种多样,行为规范也因之而异,这里我们所讲的行为规范是指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即中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活动、交往过程中所应当遵守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

日常行为规范

自尊自爱注重仪表

这是对学生个人品德、仪表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要求,这是个体自身最起码的文明行为规范。

一个人,从出生以后,置身于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就要接受行为文明的教育。所谓行为文明,是指一个人在生活、学生、为人处事中采取的行为方式的一种特定倾向。如衣冠楚楚、彬彬有礼、办事认真、为人诚实等,都是行为文明的表现。这种行为,不是先天性的本能行为,而是后天习得的行为。这种行为的习得、形成过程,也就是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

所谓人的社会化是指人的后天行为的规范化,指生物的人按照社会文化的要求教化为社会人的过程。社会化也可叫社会教化,它使未来的社会成员通过学习和掌握社会公德及各种行为规范,使其逐步成为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人。

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首先要掌握社会公认的行为方式,包括坐、立、行走、读书、写字姿势端正、穿戴整洁、举止文明、有良好的卫生习惯等等。国外一位学者曾于1961年研究了一群陌生人首次集会时的人际吸引力。他发现,个人的内在属性如文静、涵养、礼貌等因素是主要的吸引力因素;其次是躯体特点如体魄、服装、仪表等;第三是个人的特殊行为,如令人喜爱的新奇动作;最后是地位角色所引起的人们对其产生的爱慕和尊敬。由此可见,自尊自爱,注重仪表,这是人的文明行为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

真诚友爱礼貌待人

这是对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文明礼貌要求,是人际交往过程中最起码的文明行为规范。

有人统计,一个人除8小时睡眠之外,其余16个小时中,约有70%的时间是在人际交往中度过的。以什么方式来进行交往,才能达到增强友谊、交流思想的目的呢?这就要掌握人际交往中最起码的文明行为规范。否则,不仅不能达到理想的交往效果,而且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有位年轻的学者准备出国访问,他在去×国驻我国领事馆办理出国手续的时候,使馆接待人员正在处理其他事情,希望他略等片刻。这位年轻学者感到坐等无聊,就擅自去翻阅办公室的有关书报杂志。他在与使馆工作人员交谈时心不在焉,还时常打断别人的讲话。为此,该国使馆工作人员认为此人不具备访问学者应有的礼仪和风度,要求我国换人。此例充分说明,从小使学生养成礼貌待人的行为习惯十分重要。“未经允许,不得擅自动用他人的物品”、“与他人交谈时,要仔细倾听”、“不要无礼打断别人的发言”等等,这些都是人际交往中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是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客观需要。

现在,人际关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已引起广泛重视。对于交往手段的多样化、人际关系中的道德调节等问题,人们都做了广泛的研究。例如,在人际交往中,十分重视地缘人际关系,这是指邻里之间发生在日常琐事中的私人关系,大都靠道德调节。

为此,有人提出以下交往准则:

1.谦恭大度和热情开朗的道德修养是建立良好地缘人际关系的前提。

2.严于律己、礼让在先、不怕吃亏是开创良好地缘人际关系的主要条件。

3.相互谅解、得理让人、与人为善是建立良好地缘人际关系的重要保证。

4.成人之美、主动帮助、携手共进是使良好地缘人际关系向纵深发展的重要因素。

有关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对于广大中学生,尤其是对于高中生来说,不仅需要了解,而且应该懂得怎样付诸实践。

遵规守纪勤奋学习

这是对学生在学校集体生活和学习方面的要求,是在学校中最起码的文明行为规范。

学生社会化的过程,主要是在学校中完成的。这是由学校的教育职能所决定的。学校遵循一定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下一代施加影响,使未来一代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行为习惯能达到规范的要求。在此过程中,它要求学生从进校到离校、从课内到课外、从教室到阅览室、从宿舍到食堂,都要遵规守纪。学生到校,要按时;学生见到老师,要致敬问好;校园,要保持安静、整洁、优美;上课,学生要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参加各种活动,学生要遵守各项规则。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保证学生能在遵规守纪、勤奋进取的优良环境中健康成长。

勤劳俭朴孝敬父母

这是对学生在家庭生活方面的基本行为要求,是在家庭中最起码的文明行为规范。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学生行为的培养,最早起步于家庭。学生的家庭生活和文明行为的养成,将为他以后走上社会打下基础。

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逐步摆脱贫穷、摆脱落后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只有全民奋起、艰苦创业、勤俭建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要发扬艰苦奋斗、勤劳俭朴的优良品德,就要求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养成节约俭朴的生活习惯,不挑吃穿,不摆阔气,不乱花钱,不提出超越家庭经济条件的要求,这是十分必要的。此外,培养学生热爱父母、体贴父母、尊敬长辈的良好品德和教育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也是一致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一个不热爱母亲的人,很难设想会是一个热爱祖国的人。”

遵守公德严于律己

这是对学生在社会生活和公共场所的基本行为要求,是在社会生活中最起码的文明行为规范。

在公共场所,就要维护公共秩序、公共设施、公共卫生、公共安全,这些都是最基本的文明行为。

公共秩序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按一定的规则、规章和制度而行动,从而使这种公共生活表现出来的一种安全和谐的状况。例如,在影院剧场要依次就座,不吵闹起哄,不随意走动阻挡他人视线;在购买商品或等候车船时,按先后次序排队等,这些都是学生应当遵守的社会公德。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广大劳动者来说,培养学生为人正直、诚实、守信、守时的品质尤为重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要求社会成员以诚实劳动来致富;以守信的态度,为不断提高产品质量而努力;决不可投机取巧,不讲信誉,弄虚作假,坑害人民。因此,我们要在中学阶段,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正直、诚实和守信的行为规范教育。

(二)日常行为规范的作用

评论标准功能

日常行为规范集中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中小学生道德素质和文明行为的基本要求,为社会、家庭、学校提供了一个评价中小学生行为的标准。经过行为规范教育后,又可转化为学生内在的行为标准。

导向约束功能

日常行为规范明确规定了中小学生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遵守规范应受到肯定和表扬,违反规范则会受到否定和批评,乃至处罚。

矫正调控

即对缺陷型行为的否定评价和矫正。缺陷型行为的产生和发展是有一个过程的,对该类行为的调控要注意以下方式的运用:

1.预防性调控。在学生不良行为还处于萌芽阶段时就加以控制,力求防微杜渐。

2.疏导性调控。疏导就是既要重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又要重视导之以行,使学生在通情达理的同时,自觉地落实良好的行为要求;当发现学生中出现不良行为时,就应该及时通过疏导和教育,使学生能从根本上认清不良行为的危害性,从而自觉改正错误。

3.巩固性调控。学生修正行为偏差之后,教育者及其组织系统应及时强化使之巩固,形成行为定势,并因势利导,使他们追求更高的价值目标,引导他们从缺陷型行为向理想型行为转化。

惩处调控

即对越轨型行为的否定评价和矫正。根据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如果越轨行为所获取的利益非常大,越轨性行为就会有禁而不止。因此,只有对越轨性行为进行有效的惩处,才能控制这种行为的发生。

惩处型调控要通过3个系统来实现:

1.惩戒系统。即通过增加学生不良行为的必要支付和额外支付,把越轨型行为控制在最小范围,以防其进一步蔓延。具体可以通过两条途径:

(1)完善硬性制度,建立全面系统的校纪校规,设立正确的个体行为标准模式,使个体行为可以预测到自己行为的结果。同时,借助校纪校规对越轨型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和适当惩罚,促使其向符合规范行为转化。

(2)完善软性机制,形成良好的环境氛围和道德意识,通过舆论的抨击以及个体内心信念的转化而达到转化越轨型行为的目的。

2.转化系统。即通过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及其组织系统的有效工作,使个体逐步认识到越轨型行为的成因及其危害性,稳定思想情绪,消除心理障碍。进而使学生懂得什么行为是正确的、什么行为是错误的、该采取何种行为方式等。从而从根本上改正越轨型行为,达到同法律认同的社会价值的和谐。

3.内化系统。学生个体不规范行为有了一定程度的转化以后,就应该及时进行价值观和合理需要的教育,使学生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高度来认识和评价自己的行为,从而彻底地改变自己的态度,从内心信服教育者的观点,并把这些思想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之中。这样,学生的个体行为就有可能从越轨型和缺陷型逐步转化为理想型行为,并内化为良好的行为定势。

当然,惩处不是目的,而是必要时作为促使学生修正行为偏差的手段。因此,在教育时,任何对学生的体罚和经济制裁都是错误的。同时,教育者要注意惩处的适度性,过重或过轻的惩处都不能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激励调节功能

遵守规范会成为学生的动力因素,激励学生奋发向上;规范调节着每个学生的行为,使之产生合乎道德要求的行为,克服违反行为规范的行为。

激励调控主要是对理想型行为的确认和强化,促使学生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理想。行为科学原理告诉我们,任何行为都是由于激励而产生的。一种需要满足后,便不再是激励的因素,个体必然追求一种更高层次的需求作为新的激励起点。另外,需求使人产生某种期望,期望能否实现,一方面取决于个人努力,同时,也取决于组织给予的确认和鼓励。如果个体行为得到的报酬与其期望值基本相符,个体行为就会得到强化;如果个人努力没有成效,或得不到公正的评价,就会对激励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激励调控的实施要处理好以下关系:

期望与目标的关系

人总是希望通过努力达到预期的结果。因此,教育者期望目标的设立必须科学,如果个体认为通过努力有能力达到目标,就会有信心、有决心;如果个体认为目标高不可攀或目标过低,就会失去内部的动力。

成绩与奖励的关系教育者发现个体行为有某种进步时,就应该及时地给予合理奖励,并创造这样一种情境——因其进步而得到教育者及其组织系统的信任和同伴的羡慕,并使之逐步形成良好的个体行为定势。

奖励与满足个体行为需要的关系

教育者对于学生合理现实的个体需要,应该给予确认和鼓励,并为学生实现合理的个体需要提供种种有利条件。如果学生建立了这个反射体系:合规范性行为——奖励——需要的满足,那么,激励调控就能起到强化和巩固学生合规范性行为的作用。

除此以外,还应注意激励的平等性。须知理想型行为不是优秀生所特有的,不能忽视后进生的闪光点。对优秀生的良好行为固然要激励,对差生的闪光点更要及时肯定和表扬。所以,教育者一定要注意激励的广泛性。实践证明,如果大部分学生认为激励与己无缘,激励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维系团结的功能

每个学生都遵守行为规范,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使之活动协调,友爱互助,维护和增强集体的团结。

(三)行为规范教育

行为规范教育的作用

促进学生个性社会化的发展

社会生活中是有许多行为规范需要人们去遵守、去适应的,否则就处处碰壁。及时地对中小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教育和纪律生活的锻炼,可使他们受到良好的训练,进入社会后游刃有余,也提高了他们的社会成熟水平。

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学生的自觉性、独立性、自制力、坚持性等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有赖于整个行为规范教育与纪律生活锻炼。

促进学生道德良心的形成

道德良心是一个人内化了的道德责任感,是个人对自己行为所负道德责任的情感上的道德评价。行为规范教育会促进外部行为要求内化为道德良心,如果没有行为的外部形式,没有行为规范教育,学生就难于形成道德良心。

促进学生情绪的稳定性和行为的可控性学生有明确的行为规范指导后,思想就会稳定下来,行为也有“法”可依,从而也就稳定下来。

行为规范教育的特点

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