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不较劲的生活
1553600000024

第24章 酒精 (1)

大家从小就被灌输这样的观点:适当饮酒有益健康,有益心脏和神经系统。我这里不想去辩驳,的确许多人非常享受饮酒的过程,精神放松,一天的烦恼都忘掉了,只享受当下的瞬间,这就是饮酒的奥妙。饮酒是与朋友共享时光的媒介,是对焦虑和压力的自我缓解,这也是各个文化背景下的人们都对酒偏好的原因了。可是相对饮酒的快乐,健康对我们更重要,如果想体会纯净、充满灵性的生活,酒精是严格禁止的。

酒精如何伤害我们的大脑?酒精能扰乱大脑里的生化信息,特别是神经传导素,如血清素、伽马氨基丁酸、多巴胺等。神经传导素在大脑神经元之间的活动水平,决定了人的情绪、思考能力和大脑发送到身体的信号。不夸张地说,神经传导素的功能决定了我们对世界、对自身的感受。

血清素可以影响我们的记忆力、思维模式、食欲、体温、内分泌调节。多巴胺使人产生快乐感。伽马氨基丁酸与认知和记忆能力有关。饮酒或多或少伤害了上述机能。这个过程是如何发生的呢?

第一,饮酒会短暂提高大脑中血清素水平,调动情绪并使人思维敏捷。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喜欢在下班后畅饮。现代生活的压力降低了我们血清素的分泌水平,酒精可以轻易而快捷地提高血清素的水平。一杯酒下肚,酒精迅速在血流中扩散,很快,饮酒者就感觉飘飘然了。

但是,那只是幻象。由酒精调动的血清素会很快降下去,就像它们被调动上来的速度一样快。过量饮酒、长期饮酒者的整体血清素水平低于正常人,导致他们出现情绪不稳定、抑郁等血清素不足的临床症状。酒精抑制色氨基酸(氨基酸的一种)生成,色氨基酸是产生血清素的“温床”。色氨基酸可以使人放松,心情愉悦。

伽马氨基丁酸(GABA)的作用正好相反,它充当了“抑制者”的角色。它抑制了人体大脑神经元之间的信号活跃度,酒精强化了这种作用,GABA的控制范围覆盖大脑的大部分,使大脑发出的各种机能信号变慢,所以饮酒者不仅记忆力受到影响,社会交往能力和肢体运动能力都会“被减速”。

多巴胺可以给人带来“被鼓舞”的感觉和行为,酒精使得这种作用放大后,带来的是饮酒者对自身控制能力和判断力的降低。饮酒感觉是美妙的,但是酒精会导致饮酒者体内的多巴胺衰退到正常值以下,这就是好酒者喜欢不时来上两杯的原因,因为他们需要酒精来调动多巴胺的分泌。

酒精在人体内如何进行代谢呢?血液里的酒精被分解出来后,由肝脏进行解毒。但是肝脏只能处理一部分酒精,肝脏处理酒精的能力受遗传基因的影响,因人而异。但是不管你的肝脏有多强大,总体而言,肝脏分解酒精的速度还是不敌酒精进入血流的速度。所以饮酒时,一定会有未被分解的酒精损害我们的大脑和身体。

酒精不会升高血糖,反而会让血糖有所降低。让饮酒者血糖升高的是饮酒时吃下去的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转化为葡萄糖。酒精抑制肝脏释放肝糖元(肝糖元的作用是在人不进食时为人提供能量),是饮酒降低血糖的原因。肝脏把酒精视为毒素而对它进行解毒处理,不再释放肝糖直到解毒最终完成。这意味着人长时间得不到肝糖的供应,导致低血糖。

但是有些饮酒者血糖高,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是饮酒者饮用的酒中富含糖分(葡萄酒中的葡萄,苏格兰酒或啤酒中的麦芽)。在我们的肝脏承受酒精的损害时,我们的胰脏要马上开工,分泌胰岛素来对付突然袭来的大量糖。血糖在高低间波动,带来了负面的问题,如胰岛素抵抗(身体不能正常使用胰岛素)等。一定要牢记:健康是建筑在稳定的血糖水平上的。

说了这么多,你会对酒精作出自己的判断。最后要说的是:提倡戒酒不代表我们永远不能和酒沾边,我并不希望剥夺你在生日聚会上、婚礼上畅饮的乐趣。你可以饮酒,但是少喝一杯白酒,代之以无醇啤酒,或者只象征性地喝下一杯香槟,都是既不失礼节又能不破坏我们饮食原则的做法。

咖啡因;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习惯,喜欢在清晨起来喝一杯浓浓的咖啡,午饭后或者下午困顿的时候,也要喝上一两杯浓咖啡。我喜欢咖啡浓浓的缭绕香气,以及头脑清醒的感觉,还有那份安静的心情。

但是时间久了,就察觉到有些地方不对头了。人变得容易疲劳,下午两点依旧困顿、疲劳、无精打采、注意力不够集中,容易发怒、头痛。

其实,咖啡因不仅是饮品,还是一种成瘾类物质。停止饮用咖啡和其他含咖啡因的饮品后,普遍的反应是:易怒、疲劳、嗜睡、头痛和焦虑。停用咖啡的副作用比较温和,持续的时间很短。虽然如此,但是美国的精神病医生协会还是认为,咖啡成瘾等同于滥用药物,对患者有很严重的影响。

咖啡因为什么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呢?咖啡因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剂,被归类为精神药物,它影响我们的感知、情绪和行为。咖啡因确实能够提高人体大脑中多巴胺神经递质的水平,而多巴胺增加可以提高人的“快乐感”。但是副作用是:如果要维持同样水平的“快乐感”,需要摄入的咖啡是递增的,并且形成依赖。

随着多巴胺的增加,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会误认为咖啡因是腺苷,一种身体自然分泌的镇静和安眠的化学成分。咖啡因会影响大脑对腺苷的传感,限制腺苷的分泌。短时间内,咖啡因会让人头脑灵敏,但是由于咖啡因阻断了大脑对身体内腺苷水平的感知,人会愈加焦虑和烦躁,对睡眠和休息挑战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你摄入越多的咖啡因,就会失去越多由人体自发分泌的腺苷带来的安眠、休憩。

加班的时候需要咖啡因让我们精神振作。这就是我们要避免在清晨,一天的开始,就饮用三杯咖啡的原因,或者在晚间即将入睡时还要饮用咖啡让头脑“快跑”。如果你热衷于狂饮咖啡,你一定经常经历精疲力竭、身心俱疲的感觉。

咖啡因使身体疲劳的机制是它可以刺激身体的肾上腺产生肾上腺素,它可以帮助葡萄糖的新陈代谢,控制血压,抑制炎症,提高免疫力。当它进入血液并达到很高浓度时,可以短时间提高肌体的活力,降低疼痛感。

理想情况下,如果疲劳袭来,我们的身体会选择“休眠状态”,用休息来恢复精力。但是现代生活中,许多人选择了咖啡因或类似物质,来轻松提高肾上腺素的水平。

经常食用含咖啡因的物质,导致维持较高肾上腺素的后果是:甲状腺功能低下、认知功能退化、骨密度降低和肌肉组织减退,高血压、免疫力下降。

我们选择含咖啡因的物质,目的是获得精力和专注,但是我们的身体在消化咖啡因的时候恰恰丧失了这两者。

我们可以这样形象地描述咖啡因——它让我们清醒,但是不自然;它让我们头脑闪亮,但是如同蜡烛的快速燃烧一样短暂。它是一种愚弄我们的身体进入错误的感知、运行状态的物质。偶尔喝一杯咖啡和茶,可以让我们放松身心,尤其当我们出差、身处异地时,一杯咖啡能让我们安静下来。所以咖啡并不是不能接受的,我们需要远离的是对咖啡的依赖。

认识咖啡因的危害,对我们真正的意义,在于让我们认清下列这些以前我们从没有认真审视过的食物并加以小心。

用咖啡做调料的食物,比如冰淇淋、酸奶酪。黑巧克力也富含咖啡因,一人份的黑巧克力含30毫克的咖啡因,接近于一听可乐(一杯咖啡含90~150毫克咖啡因,一杯咖啡奶茶含30~70毫克咖啡因)。

用一句话评价市场上的能量饮料:一杯饮料中含80毫克的咖啡因。现在市场上销售的饮料的包装越来越大,远超过一个人的饮用量,所以大包装饮料所含的咖啡因可能同一杯咖啡一样多。

所谓能量饮料就是苏打水,加入了大量糖、咖啡因、果糖、玉米糖浆或冬氨酰苯丙氨酸甲酯(一种约比蔗糖甜200倍的甜味剂),除去咖啡因的副作用,你的身体还要同其他有害物质作战。所以对身体而言:喝能量饮料简直就是一个灾难,比喝茶或喝咖啡的负担更大。最新的研究表明:经常饮用能量饮料,即便是年轻人,也能使血液黏稠,加大中风的概率,可惜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

植物花草茶、无咖啡因咖啡,都是咖啡因饮品的替代品。它们没有任何副作用,我们可以放心无忧地饮用。多喝水、多休息,没有咖啡,你能睡得更香。用运动代替咖啡,也能帮助你更好入睡。如果你能在晚间安然入睡并能在午间小憩片刻,你会很快恢复精力,头脑清醒。

糖;

糖本身不是坏东西。糖是人体的基本能量来源,合理含量和自然的、不被提炼的糖是葡萄糖的来源,而葡萄糖对我们的生命是必需的。问题是现代饮食中的糖太多了,远超身体所需。

提醒大家记住,从纯自然的饮食中我们能获得身体所需的全部糖。植物性饮食,包括谷物都有糖分。我们吃这种自然的食物后会从食物中分解出所需的葡萄糖,所以没有必要再给健康的食物加糖了。正常情况下,我们无须额外补充糖。

世界健康组织(WHO)2003年发布的膳食指南称:糖提供的热量占每日膳食总热量的比例不应超过10%,每人每天平均需要的热量为2000卡路里。那么就有200卡路里要来自糖,换算过来是50克糖。记住10%是上限,超过上限就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正常的食物中含有多少糖呢?看一下酸奶吧,一人份的低脂酸奶平均含有32克糖,相当于8茶勺的量。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吃这一份小小的健康食物,你就已经完成了每天摄入总量的64%。由此看,我们是多么容易超标呀!吃个水果,喝瓶汽水,吃任何添加玉米糖浆的食物,或者含精炼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白面包,或者常规谷物食品都让我们摄入糖。

看吧,我们的胃多么轻松地被糖衣炮弹攻击了,所以我们要远离糖。吃糖可以激励一种真菌的生长发育。这种真菌被称做“白色念珠菌”,它的过分生长会导致感染(如膀胱感染)发生。它还能产生气体,引发肠激惹综合征、液体潴留,并带来疲劳、焦虑等症状。这种真菌非常渴望糖,后者会让它的繁衍更兴盛。所以我们体内的这种真菌越多,我们越想吃甜食,包括酒、深加工的小食品、面包等。这就像在你的肚子里出现了许多小生命,而这些生命以糖为食,你要拼命地摄入糖来养活它们。所以,别轻易靠近甜食和甜点,否则要想抽身就难了。

有一种说法:糖养活了癌细胞。理由是胰岛素可以促进细胞生长,如果体内存在癌细胞,糖对癌细胞而言扮演了肥料的角色。这种说法有道理,你体内的胰岛素水平越高,参与分解糖胰岛素也越多,癌细胞繁殖、扩散的速度也越快。为了你更苗条、更健康、更有活力,你也应当改变嗜糖的习惯。

现代社会里,许多人对糖成瘾。我们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酷爱甜食或者甜甜的小食品?甜味有促进食欲的功能。当体内的热量缺乏时,补充甜味的食物是有益和健康的,但是当食物充足时,吃太多甜味,就非身体所能承受。我们现代人的习惯是:不考虑身体到底需要多大的热量,吃甜食就一次吃个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