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晨光里的远行客
1553700000020

第20章 那一笑的温情 (1)

/感动/

他在教会的环境里长大。每天,他都跟着母亲去教堂,让他着迷的,是教堂里一种叫钢琴的乐器,他认为那是一件很奇妙的东西,并惊讶于从那些琴键下流出的美妙声音。每当唱诗班唱歌时,就有一个人坐在那里弹奏它。但教堂里实在太森严了,他一直没有机会去摸一摸那架钢琴。

九岁那年的一天傍晚,他乘教堂里没有人时,偷偷溜了进去,跑到钢琴前,迫不及待地去按那些黑白琴键,立刻,清脆悦耳的声音就从他指尖流淌出来,他一时兴奋得手舞足蹈,幼小心灵里突然萌生出一个朦胧的愿望,自己要学弹钢琴,让这美妙的琴音一生伴随自己。

他却不知道,自己肆无忌惮地乱弹,已惊动了楼上的神父,一只大手突然按住了他稚嫩的双手。

“糟糕,一定要挨打了。”他吓出了一身冷汗,却不敢抬头。

“你喜欢弹钢琴?”这是一个很慈祥的声音,他紧张得只是胡乱点头,然后,他看到了自己每天都能见到的那张严肃的面孔,是神父。

没想到,一往严肃的神父竟然弯腰抱起他,然后豪迈地笑了起来。

当时,他并不知道神父在笑什么,但是这笑声就如同那琴键下流出的音乐,让他很放松,让他相信自己喜欢钢琴是没错的,自己一定要学会弹奏它。

从此,他每天都要在傍晚时,去教堂里随意地“弹”一会儿钢琴,他最大的希望,就是学会弹奏它。

母亲发现了他的秘密,就在假期里,把他送到一个乐器班学习弹钢琴,在那里,他不但学会了弹钢琴,还学会了其他的乐器。

从这时起,音乐已成了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因为不是正统音乐科班出身,他没有考上音乐学院,而是成了一名装潢设计师,但是无论在做什么,童年时那位神父的笑声却如音乐般一直在他内心深处浅唱低吟,无数次回味,他才终于悟出那声长笑中的期许与鼓励,也明白了自己今生注定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

1983年,他无意间创作了一首《小雨来得正是时候》,结果满城尽是“浠浠沥沥下不停的三月小雨”。

这让从未受过正统音乐学院教育的他名扬台湾,同名专辑更缔造全亚洲一百万张的销售量。他牛刀小试,就划了一个音乐时代。

在后来20多年的音乐历程中,他创作了3000多首歌曲,《只要你过得比我好》、《我是不是你最疼爱的人》、《爱江山更爱美人》《心太软》……著名歌星齐豫、潘越云、梅艳芳、陈淑桦、林忆莲、钟镇涛、张雨生、周华健、杜德伟、任贤齐、张惠妹、辛晓琪、苏慧伦等等很多歌手因为演唱他的作品而家喻户晓。

同时,由他担纲配乐的《阮玲玉》、《暗恋桃花源》、《天浴》等影片更是获得无数音乐奖项。

仅仅是《心太软》一首歌,在亚洲地区就有超3000万的销量,这让记录全世界千万销量以上的钻石唱片排行榜,首次出现了任贤齐这张中国人的脸。

有人计算过,如果他的这些歌都收到版税的话,他可以在台北买两座101大厦、一个紫禁城。

这个人的名字很平凡,小虫,但这个人却是台湾乐坛与罗大佑、李宗盛比肩齐名的“音乐教父”。

追根溯源,在谈到自己辉煌20年的音乐生涯时,小虫总忘不了幼年时教堂里那位慈祥豪迈的神父,自己是在得到那温情一笑的助力后,才走出了一片阳光灿烂的音乐人生。

我的青春我做主

/吕麦/

看过《奋斗》的观众几乎没有不喜欢米莱的,她一根筋地为爱执著。米莱的扮演者王珞丹,所到之处,被热情的影迷呼之为“米莱”。今年25岁的王珞丹,有着蒙古人的热情、率真、坦诚。

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因为长相并不出众,她一度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然而,尽管生活靠母亲“救济”,她却异常各色、挑剔。不喜欢的剧本、角色,一律拒演。

有一天,导演赵宝刚电话联系到王珞丹,说:“《奋斗》剧组,想请你来演露露。”赋闲在家四个多月的王珞丹一听,立马说:“对不起。我不喜欢这个角色,不演。”赵宝刚说:“那好吧,希望下次有机会合作。”赵宝刚被业界称为“造星机器”,哪个无名小演员,不追着赶着想和他合作?籍籍无名的王珞丹居然就推了。

好友文章、朱雨辰、佟大为得知后,不约而同地给了她一句评价:“你丫脑袋长包了!”就在她有些动摇,后悔时,《奋斗》副导演的电话到了,说赵导同意她出演米莱。

原来呀,赵导预想的米莱,父亲是个儒雅知性的成功商人,米莱应该是白白胖胖的富态女孩。而王珞丹的外形,完全不像。巧的是,赵宝刚一直没有找到宝姐姐似的女孩子。就在他有些失落的时候,忽然觉得王珞丹很有意思,居然敢跟他“耍大牌”,拒演。我倒要看看小姑娘到底有几斤几两。

于是,决定改让王珞丹扮演米莱,而且为了配合王珞丹的形象,特意将米莱儒雅知性的父亲,改成做建材生意的土大款。

命运,往往就是这样,你屈服了,得到的是你不想要的,你坚持的,却是你期待的结果。

《奋斗》播映后,王珞丹赢得了很多的影迷,且由此片约不断。

但多数导演把她定位在“米莱”的位置上。所以,王珞丹一一回绝。宅在家里,一宅就是四个月。

直到有一天,拿到了《我的青春我做主》的故事梗概。

在此期间,她手头有四个剧本的片约,一番比较后,她相中了《我的青春我做主》里的女一号“青楚”。不料,赵宝刚却让她演女二号钱小样。王珞丹又犹豫上了,婉拒说:“我喜欢青楚……小样这角色太闹了,我怕观众接受不了。”赵导说:“剧本往下写,钱小样就没这么疯了。你考虑考虑。”几天后,王珞丹拿到详细的剧本,喜欢上了钱小样,天天追着赵宝刚打电话:“导演,导演,什么时候开机啊?我闲着呢,我有档期……”可是,熟读剧本后,王珞丹发现,钱小样和米莱有很多相似之处。

比如说话直来直去,毫无心机,执著地爱一个人……怎样才不让自己重复米莱呢?思来想去,王珞丹渐渐找着感觉:每个人外表下的那颗心是不同的。

米莱大学毕业,是一时尚达人,有钱有房,开大奔,说话的底气和别人都不一样。

与米莱相比,钱小样中专毕业,家里没钱,没见过世面,就是一“土包子”,好比“陈焕生进城”,可以适当注入一些喜剧色彩;对待感情,米莱被动,小样主动……找到了差距,王珞丹为自己设计了钱小样的服装,以及憨憨、傻傻的一颦一笑,还有微微弓腰、摆臂走路的可笑姿势。

“就像一个大活宝,经常是我在那里演着,赵导在镜头后疯狂笑场,害我常常NG。”结果,电视一播出,她彻彻底底火了。影迷不再叫她“米莱”,而是王珞丹。

这让她很是骄傲和得意,毕竟更多的人喜欢的是她自己,而不再以一个角色去欣赏、支持她。

如今,王珞丹的片约多如雪花。

但是,她在认真的翻阅剧本后,又一次一一拒绝了。

她说:“有的剧本很烂,我自己都没法看下去,观众也不会爱看。有的,在重复米莱、钱小样。我不想重复自己。”又是四个月没戏拍了,但她一点不着急,她要像钱小样一样,坚守自己的执著,一如既往地往前冲。

她的目标,是当一位演遍各种角色的“千面女郎”,绝不为名利而妥协。

十年以后你会怎样

/崔鹤同/

一个女孩,在18岁之前,她不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每天就在艺校里跟着同学唱唱歌,跳跳舞,偶尔有导演来找她拍戏,她就会很兴奋地去拍,无论角色多么小。

直到1993年的一天,教她专业课的赵老师突然找她谈话,问她:“你能告诉我,你未来的打算吗?”女孩一下子愣住了。

她尚不明白老师怎么突然问她如此严肃的问题,更不知该怎样回答。

老师又接着问她:“现在的生活你满意吗?”她摇摇头。

老师笑了:“不满意的话证明你还有救。你现在想想,10年以后你会是什么样?”老师的话很轻,但是落在她心里却变得很沉重。

她脑海里顿时开始风起云涌。

沉默许久后,忽然坚定地说:“我希望10年以后自己能成为最好的女演员,同时可以发行一张属于自己的音乐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