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晨光里的远行客
1553700000039

第39章 登顶的秘诀 (2)

但不巧的是,这时,星空下的大海上却漫起茫茫大雾,那雾又低又浓,几乎使人看不到一米以外的地方。泡在海水里的弗洛伦丝甚至看不到一直伴随着她的小皮艇。“告诉我,还有多远?”弗洛伦丝喊。

“快了,离海岸线已经不远了。”艇上的人回答说。

“你们看到海岸线了吗?”弗洛伦丝问。

“没有。”皮艇上的人说。

“那怎么知道我们离海岸线不远了?”

“雾太大,我们是估计的。”

估计的?泡在海水里的弗洛伦丝有些失望了,她竭力向前方看了看,但雾太大,什么也看不见。“谁知道到底还有多远呢?”看着头顶的茫茫雾霭,弗洛伦丝有些沮丧地想。

又游了一会儿,弗洛伦丝感到累极了,两腿发酸发胀,胳膊也抡不起来了。她感觉自己已经没有了一点的力气,就要被淹死在这大雾之下的茫茫大海里了。“把我拖上皮艇……”她朝艇上的人求救说。

“听着,弗洛伦丝,或许离海岸线不到一英里了,再坚持一会儿就成功了。”

“你们看到陆地了吗?”弗洛伦丝问。

“没有,因为雾太大。”艇上的人说。

“谁知还有多远呢?快,把我拖上去,我不行了。”弗洛伦丝恳求说。

“坚持,再坚持一会儿吧!”艇上的人苦苦劝她。

“真的,我不行了,快拖我上去吧。”弗洛伦丝几乎就要哭出声来了。怎么劝她都不行,皮艇上的人无奈只好把弗洛伦丝从海水中拖了出来。

但皮艇又前进了二十多分钟后大家就个个痛悔不已,弗洛伦丝更是后悔得泪流满面,因为,仅仅前行了二十分钟,皮艇已经靠岸了。

“仅仅需要再坚持一点点啊!”大家都替弗洛伦丝惋惜不已。更惋惜的当然是弗洛伦丝本人,如果不是那海上的大雾,如果能看见海岸线,那么自己肯定能坚持游过来的,是大雾迷失了自己的信心,丧失了信心,也就丧失了力量啊。

两个月后,不甘失败的弗洛伦丝又重新来了一次,这次,她很轻松就从卡德林那岛游到了加利福尼亚海滩上。当别人问她为什么上次失败了?她说:“是那场浓雾迷失掉了我的信心。”

“那么这次为什么成功得这么轻松呢?”人们又问她。弗洛伦丝说:“因为这次没有雾,越来越近的加利福尼亚海岸线给了我充分的信心。”

一场浓雾让离成功仅一步之遥的弗洛伦丝尝到了失败的滋味。那么,面对人生茫茫大海上的浓浓大雾,我们是退却还是咬牙坚持呢?那就看你心中是否有块陆地了。心有陆地,什么样的大海都不会让我们沉沦,什么样的浓雾都不能让我们迷失。只要你心中藏着一块真切的陆地!

同样的高度

/姜钦峰/

第11届柏林奥运会,在男子跳远比赛中,希特勒亲临现场观看,为本国运动员加油助威。这是德国名将卢茨?朗最具实力的项目,唯一能与之争锋的,只有美国黑人运动员杰西?欧文斯。希特勒信心十足,根本不把有色人种看在眼里,并扬言要亲自给卢茨?朗颁发金牌。

预赛开始,卢茨?朗不负众望,顺利进入决赛。轮到欧文斯出场,却出人意外地表现失常,前两跳均犯规失败。第三跳,他几次助跑,都在中途放弃了,显得犹豫不决。这是最后的机会,欧文斯心情紧张,不敢轻易起跳。两强对垒,巅峰对决,拼的就是临场发挥,而欧文斯明显不在状态。可想而知,后面的比赛几乎没有悬念,如果欧文斯不能进入决赛,卢茨?朗更可高枕无忧,稳获冠军。

卢茨?朗就在场上,时刻关注着对手,显然对场上形势洞若观火。

这时,卢茨?朗忽然做出了不可思议的举动。他面带微笑,走到欧文斯身边,操着并不熟练的英语说:“你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取得决赛资格,而不是跳出最好成绩。”一句话,顿时提醒了欧文斯,看到对手真诚的笑容,他内心的紧张慌乱很快平息。

卢茨?朗接着说:“去年我也遇到过同样的事情,但是没问题,我有办法。”说着,他取下欧文斯挂在脖子上的毛巾,放在起跳板后面数英寸的位置,然后大声鼓励欧文斯:“从这里起跳,保证不会失误!”欧文斯大受鼓舞,信心倍增,依言照做,助跑、起跳,一气呵成,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后,顺利进入决赛。

这一跳,差点破了奥运会纪录。

几天后的决赛中,卢茨?朗依然发挥稳定,跳出了7.87米的好成绩,平了欧文斯原来保持的欧洲纪录。但是几分钟后,欧文斯竟创造了8.10米的新世界纪录,夺得金牌,卢茨?朗屈居亚军。

看台上的希特勒大失所望,为了避免尴尬,只好悄悄地提前退场。

在这届奥运会的田径比赛中,欧文斯有如神助,起战越勇,连破四项世界纪录,独揽四枚金牌。黑色闪电,震惊世界,欧文斯获得了数不清的荣誉。

40年后,国际奥委会授予欧文斯“银质奥林匹克勋章”;美国福特总统又授予他“总统自由奖章”,这是美国公民的最高荣誉。

1980年3月31日,欧文斯因病逝世,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黑人运动员,国际田联和美国体育机构联合设立了“杰西?欧文斯奖”,用以奖励美国年度最佳田径运动员。欧文斯生前从不掩饰当年的窘态,经常在公开场合说道:“是卢茨?朗帮助我赢得了四枚金牌!”然而,卢茨?朗却身不由己,走上了截然不同的命运。

1939年9月,也就是柏林奥运会的三年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卢茨?朗未能幸免,被绑上战车,应征入伍,代表德国参战,于1943年不幸阵亡。斗转星移,大浪淘沙,当年的奥运冠军,恐怕没有几个还能被人们记起。但是,只要提起柏林奥运会,人们就无法回避卢茨?朗,就像无法回避天才的欧文斯一样。卢茨?朗并非奥运冠军,也未创造体育奇迹,却在奥运史上永远刻下了自己的名字,这似乎有些诡异。其实也不难理解,当他把别人扶上梯子时,自己已站在了同样的高度。

生活是你能做的一切

/仲达明/

4月26日,泰晤士河畔,一年一度的伦敦马拉松比赛再次亮相。

作为一项群众参与性很强的比赛,伦敦马拉松的参与者向来分为两类:一类是正儿八经参加比赛的,其中包括大批马拉松职业选手;而另一类则以参赛为乐,他们把比赛当成了化装舞会,个个奇装异服,甚至穿上中世纪骑士的铠甲,甚至把自己扮成一个魔方……

而在这36000名参赛人员中,有一位最为特殊的人物——英国皇家军官菲利?帕克,他把比赛变成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场战役。

16岁加入英国皇家空军的他,在别人用了三个小时左右时间跑完全程后,却又用了13天才结束全部赛程。

远在2007年11月,他被派到伊拉克巴士拉,四个月之后的一天,当他驾驶一辆卡车在山路上快速行进时,遭遇了一枚火箭弹。他从卡车里纵身跃出,不幸的是,被击中的卡车前后轮相继碾过他的上半身,他的心脏受到撞击、肋骨断裂,脊椎也受到严重的伤害。诊断结果很残酷:运动神经完全受损。医生告诉他:“你的双腿已经完全瘫痪,再也不能靠双腿站立走路了。”

帕克回国后,一直在国防部康复中心疗伤,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他咬紧牙关坚持锻炼。最后,双腿截瘫的他竟能依靠两根拐杖奇迹般地站立起来,并成功迈出了受伤以后的第一步!坚强的帕克用毅力和行动证明医生“预言”的失败。

这艰难的一小步给了帕克巨大的鼓舞。在去年夏天出院之后,他开始重新规划自己的未来,寻找挑战,恢复身体的机能,证明生活的价值。于是,他出现在2009年伦敦马拉松比赛的赛场上。

“帕克参加马拉松比赛,几个月前不被任何人看好。这将会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帕克的主治医师阿兰感叹道。

毫无疑问,帕克尔迈出的每一小步,都需要大脑高度集中,都要通过大脑神经系统将前进的指令传达到他的脊椎,再传达到他的肢干。这42.195公里对正常人来说都不算轻松,对于他,更是一段漫长而曲折的道路。

“在我的概念里,42.195公里是可以完成的,其实很简单。我现在还是一名士兵,我要在比赛中表现出决心。”帕克说。

13天之后,当大约走完52400步的帕克穿过伦敦詹姆斯公园终点线时,人山人海的人们向他表示热烈的欢迎。曾经五次获得奥运会划船比赛冠军的英国奇人斯蒂夫向他颁发了一枚特别奖章。

终点线上,帕克流下了激动的泪水。面对记者,他说:“我要向世人证明,即使人最重要的脊椎神经已严重受损,不能走路,但生活还要继续,生活是你能做的一切。”

我知道,他的话,为身体有障碍的人们鼓起了生活的风帆;我也坚信,他的话,也将给人生遭遇种种变故、饱受创伤的心灵带来明媚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