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科学世界观养成
15538400000001

第1章 人格、理想、信念

(一)人格

我们常听人家说张三人格高尚,李四人格卑鄙,这是从道德或伦理上给人的一种评价。又有人说某某对其妻野蛮残暴,虐待欺凌,污辱人格,这是从法律规范的观点讲,说明某人侵犯了他人的尊严和人身自由。在国外,人格一词也有容貌、仪表、给人的印象的意思。

在某些广告上,所谓“增进你的人格”,其本意是指对你的衣着、发型、装饰有所改进,使你外表更加美观。以上这些,都是非专业的用法,是作为人格的一般含义来理解的。这些用法虽然也代表了心理学上所谓人格的一部分意义,但还不是科学心理学中人格的主要意义。

人格一词来自拉丁文,原意为面具。面具是指舞台上扮演角色所戴的特殊脸目,它表明剧中人物的身份。把面具指义为人格,实际上说明两层意思:(1)一个人在生活舞台上演出的种种行为;(2)一个人真实的自我。把人格说成是面具那样的东西,说明人格是表现于外的、在公众场合上的自我。我们把自己显示于世界的称为我们的人格,这种说法正好表明人还有由于某些原因不显示的、隐藏起来的东西。

面具一词经过心理学界和其他有关领域的各种应用并产生了不少演变以后,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将它采用于自己的学说之中,其含义指自我的外延。这是人对于社会习俗的惯例向自己提出的要求而作出反应时所具备的外壳。可见,它也有假托和充当的意思。按照荣格的观点,文化要求于他所承担的角色就成为人格,其实也就是他的公开的人格。这种包括外部的自我和内部的自我的综合体,就是真实的人——人格。

心理学家对于人格是什么曾经做过大量的探讨,他们试图进行概括,提出过众多的定义,而且现在和将来也在不断地做这些工作。人格心理学爱阿尔波特曾综述过50个定义,由此也可想到各家意见的不一致是十分明显的。

最为简单的说法就是,人格是人的特点的一种组织。人格也是一种心理现象,人有表现于外的、给人印象的特点,也有外部未必显露的、可以间接测得和验证的特点。这种稳定而异于他人的特质模式,给人行为以一定的倾向性,它表现了一个由表及里、包括身心在内的真实的个人——人格。

关于人格特点最早的记载见诸文学和传记素描,随后出现对人格心理现象的解释和分类。

我国先秦就有荀况性恶和孟轲性善的争论。孔丘曾多次论述人的个别差异,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认为差异来自环境与教养,但承认素质的基础。在我国古医籍中已有人从体质出发把人分为“阴阳二十五人”(《内经·灵枢》)及其他分型。三国时刘劭也在《人物志》中对才能和情性作了详尽的分析。

古希腊学者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前377年)的4种分类是西方最早的气质分类。但西塞罗(公元前106—前43年)提出的一些概念与后来及现今的心理研究相似性最大,他认为人格就是给人的印象、人在生活中的角色、适合其工作的那些个人的品质和总和,以及人的优越和尊严。公元6世纪波伊悉阿斯视人格为真实而有理性的个人本性。中世纪托马斯·阿奎那则视人格为个性的最高尊严。到19世纪初和近代则出现了众多的人格概念,如弗洛伊德、荣格及罗杰斯等人的概念。

个性倾向是人格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包括需要、动机、兴趣,还包括理想、信念、世界观。如果说前者相对是低层次、自发的,那么后者则是高层次、自觉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个性心理的驱动系统,规定着人们生活的目的、态度、积极性、思想倾向和行为方式。理想是人生的风帆,信念是人生的支柱,世界观是人生的航标。健康人格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具有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科学的世界观。

(二)理想

理想,是一个激动人心的、熠熠发光的字眼,古往今来,人们赞美它、向往它、追求它,为实现它而奋斗。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对未来都充满憧憬、向往和追求,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理想是人们以社会现实生活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依据,对未来有可能实现的奋斗目标的想象或对某种超前境界的向往和追求。理想是一种同奋斗目标相联系的、并有实现可能性的想象。理想与空想不同:后者是离开客观现实的、不合理的想象;前者是有根据的、合理的想象。科学理想的形成,或者是对现实中处于萌芽状态而未得到充分发展的事物的反映,或者是依据事物发展规律,对未来所能出现的事情的预见。现实生活发展的客观要求被人们自觉认识、转化为某种理想,再经过努力奋斗而将理想转化为现实。

理想是人生奋斗的目标,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其中心点反映了人的信念和生活立场。因此,它是个性倾向的最高形式,是构成动机的主要成分之一。理想不仅有丰富的想象内容,还有明确的思想认识、喜爱、赞扬等肯定的情感和排除种种困难力求实现的意志。它源于现实,高于现实,走在生活前面,把当前与未来最美好的东西融为一体。

理想有各种各样的。按奋斗时间的长短分,有长远的、伟大的理想,如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为了振兴中华、为了把中华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而奋斗等等;也有近期的、具体的理想,如近期内好好学习,准备考入上一级学校,或者争取几年内在专业上或技术上达到什么水平,学习成绩有怎样的提高,学会几门外语和撰写一部什么样的著作等等。长远的、伟大的理想,往往是带有终身性质的;近期的、具体的理想,则是带有规划的性质。理想按其不同的人不同的群体分,有个体的理想、集体的理想;在阶级社会里有阶级的理想、党派的理想、国家的理想;理想按性质分,有科学的理想和非科学的理想,崇高的理想和庸俗的理想。

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把对未来事物的想象和希望,把自己追求和不断实践的目标确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思想,这就是革命理想。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英雄保尔·柯察金的理想是为人类最壮丽的事业而奋斗。他说:“一个人的青春,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生活庸俗而羞耻;在他临死的时候,他能问心无愧地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奋斗。”我国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看作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他要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优秀共产党员张志新的理想是永远跟着共产党走,朝向真理的目标,更好地为人类幸福而献出一切。她说:“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和理想,我决心献出我的青春和生命。”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少年时代就怀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年仅18岁的时代之子、英雄周云成面对疾驰而来的列车,挺身抢救遇险儿童而光荣牺牲,他生前说:“我不计较生命的长短,我要追求生命的价值。”怀着“永恒勤奋,振兴中华”的崇高理想,英雄赖宁面对熊熊大火,毫不畏惧,为抢救国家财产而牺牲。他年龄虽小,可是他所表现的英雄行为却令千万人为之折服。

崇高的理想,它的出发点,不是为了谋求个人或小家庭狭隘的私利,而是为了祖国、人民以至全人类的彻底解放;它的核心是大公无私的集体主义思想,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持庸俗理想的人,总是在个人鼻子底下打圈圈,一心追求个人的物质享受和腐朽的精神生活,诸如:“我的理想是当大官,越大越好。”“我的理想是长大当一个传教士,进而可以当主教,主教可以挣钱。”他们认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他们认为人生最幸福的是玩一辈子,他们最关心的是“吃、穿”二字,现在和将来最需要的是钱。这种理想是庸俗的。

(三)信念

信念是人对某种认识的真实性、正确性的坚定不移的信仰,并经常用来支配自己的行动,力求加以实现的个性心理倾向。

信念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合金”,是动机的主要成分,是理想的基石,又以理想为核心。信念的内容包括政治观点、伦理道德、科学理论、审美观念等方面。人们形成一定的信念,表现在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理论原理、见解和知识的真实性坚信无疑,力求掌握它们,在活动中接受其指导,并满怀深厚的情感体验去实现它。因此它反映人的生活立场,支配人的行动。从这种意义上说,又可把信念理解为人所遵循的与理想相联系的信仰。它是激励人按照自己的观点、原则和世界观去行动的被意识到的高级需要,是推动人活动的主要动机。世界观、社会观、道德观、人生观等都属基本的信念范畴。

信念的突出特点是“信”。因而其衡量的标准应该是:对自己的信念有概括、深刻而牢固的理解,并坚信它是真理,在需要捍卫自己的信念时,表现出非常强烈的情绪和情感,并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加以捍卫;有独立地把信念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言行一致,行动自觉,必要时甚至为了自己的信念决心献出宝贵的生命。但信念不同于迷信。信念是在独立思考和深思熟虑下对自己的生活准则和追求的目的确定无疑,内心真正接受,并自愿为之奋斗;而迷信则是在缺乏独立思考深思熟虑的情况下对自己的生活准则和追求的目的没有明确认识,对某种虚无的东西的信奉。因此,他们对个性有截然不同的影响:迷信使个性带有盲目性和盲动性;而信念则使个性具有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信念虽然与人的认识和知识紧密相连,但二者又不是同一的。知识转化为信念的主要条件是:(1)知识本身的逻辑说服力量;(2)与人的原有经验、知识相适应;(3)与人的需要、愿望相一致。从质的方面来分析,人的信念有唯物的,也有唯心的;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有科学的,也有非科学的;有进步的,也有反动的。信念的性质与社会历史发展密切相关。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的信念带有愚昧的性质。到了今天科技信息化时代,人们的信念日益具有科学的性质。

根据信念的内容,信念可以分为政治信念、道德信念、科学信念、生活信念等。这些信念彼此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个具有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人,其道德信念和生活信念也具有无产阶级的倾向,并促进科学信念的形成。按信念的主体不同,可以分个体信念与群体信念。前者属于个性心理,表现为个体对某种认识的坚定信仰,并用来支配自己的行动;后者属于社会心理,表现在群体中的多数成员对某种理论原理和知识的信服与尊重,并将其作为群体一致的行为准则,从而影响本群体和他群体及其成员。

古今中外关于信念的至理名言,深刻地揭示了信念对于人生和社会有着重要功能。

“信念!有信念的人经得起任何风暴。”

“信念——是脉搏的跳动和智慧的火焰。”

“坚定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坚强。”

“如果一个人有足够的信念,那么他就能创造奇迹。”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这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

信念在人的心理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信念是认识事物的出发点;离开信念,人们就不能有目的地、自觉而深刻地认识事物。信念是思维活动的中介。外部事物的刺激要进入大脑的思维过程,首先要经过信念的筛选,而信念则可进一步激发、强化大脑的思维活动,大大提高其操作能力与效果。信念是人审度事物、判断是非的标准,是行为准则和行为评价的依据。信念影响人的立场观点,从而也就影响人的行为倾向。凡是与自己的信念相符合,就确认相信,就亲近并准备实行;相反,就认为是错误的,就怀疑疏远,不考虑实行。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信念是激励和推动人们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原则去行动、去实行目标的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它既决定了个性积极性的程度,又决定了个性积极性的方向。

“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信念是激励人活动的精神支柱,它决定一个人行为的坚韧性。一个具有坚定信念的人,可以不断扩大和加深自己的知识,能够在任何情况下捍卫自己的信仰和事业,以至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夏明翰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即是明证。苏武在远离故乡、家园的情况下,仍坚持认为有一天会回到家乡,而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不忘忠于祖国,最后终于得以回到故园。一个人若失去信念,就会精神空虚,萎靡不振,朝秦暮楚,惶恐不安,失去主心骨。信念的动摇和瓦解是其精神崩溃的根本原因。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信念还是群体活动的心理前提。任何有效的群体活动必须有共同的心理基础,任何组织要保持行动一致必须有共同的精神支柱——信念。信念给人以信心、勇气和毅力,鼓舞人们为实现自己的理想,百折不挠,英勇奋斗,创造奇迹。

在长征路上,英雄的红军官兵以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诚,击退上百万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征服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渺无人烟的沼泽地,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终于取得了长征的胜利,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长征的胜利是坚持革命信念所取得的胜利。相反,一个没有共同信念的群体是一个没有向心力和内聚力的群体,无异于一群乌合之众。总之,确立科学的、坚定的信念,对个人和群体的心理发展和事业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