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主体感受上说,苦与乐是两种相反的感受,前者使人难受,后者使人喜好,二者是对立的。但是,苦与乐又是互相依存、互相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的。苦与乐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没有苦就无所谓乐,反之亦然。为了崇高的人生目的或人生理想而艰苦奋斗,心里总是愉快的,乐即在苦中。而以艰苦奋斗换来的快乐又总是使人难忘艰苦的历程,苦亦在乐中。至于胸无大志者的贪图享乐,则必然难以消除其精神空虚的苦闷,在其肉体的享乐中总是渗透进无聊的苦涩滋味,这种所谓享乐并不是真正的快乐,而是更多的更难言的苦痛。世界上没有不费任何气力、不吃一点儿苦就能办成的事,要干出一番事业,要为社会发展或人类进步作出贡献,就必须艰苦奋斗。这种艰苦奋斗是为了使他人、使人类获得快乐所必需的,同时它也会给奋斗者自己带来真正的人生快乐。这种真正的快乐是为社会发展或人类进步作贡献的美好理想实现时在心中引起的一种巨大的愉悦感。而一切美好理想的实现又都只能是艰苦奋斗的结果,所以真正的快乐只能由奋斗的艰苦转化而来。在我国首都举行的第十一届亚运会从开幕式到闭幕式的卓越成功给海内外炎黄子孙带来的巨大快乐,正是我国为准备亚运会而付出的多年的艰苦努力换来的。只贪图享乐而不愿艰苦奋斗的人或者是剥削阶级优越生活条件的产物,或者是剥削阶级思想腐蚀的结果,这种人是不可能享受到真正的人生快乐的;而一旦他消耗掉用来享乐的财富或享乐的条件,就必然导致潦倒困苦的结局,这时享乐便转化为痛苦。孟子说:“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真正的人生痛苦或人生悲剧常常是由贪图享乐造成的。
从人生价值的创造来说,只有艰苦奋斗才能干出一番事业,为社会发展或人类进步作出实际贡献,从而创造出应有的人生价值,使人享受到人生价值实现的巨大快乐。而只贪图享乐,不愿艰苦奋斗,则不可能成就什么事业,不可能为社会发展或人类进步作出多少贡献,从而也就不可能创造出应有的人生价值,更不可能真正享受到人生价值实现的快乐。
因此,要享受到真正的人生快乐,创造出应有的人生价值,就必须有正确的辩证的苦乐观,为社会发展或人类进步,从而为人民群众利益、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而乐于吃苦,艰苦奋斗。实现共产主义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必然趋势,是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远大目标,也是人类的美好向往。然而,这却是一个十分艰巨的历史使命。要完成这一使命不仅要战胜旧思想、旧势力的顽强反抗,还必须在艰难困苦和不可避免的曲折中逐渐取得建设新世界的经验,把握建设新世界的客观规律,并要克服重重困难建设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显然是一个漫长的艰苦的过程,不经过几百年乃至更长时间的艰苦奋斗是不行的。
而且,即使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也仍然需要在克服新的困难的奋斗中促进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因而也仍然需要艰苦奋斗。
第四,生与死的矛盾。生和死的矛盾也是人生旅途中要碰到的一对矛盾。在这对矛盾面前,人们将受到最严峻的考验。正确认识和对待这对矛盾,对实现人生的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和死的分别作为肉体生命存续和结束的标志,无疑是互相否定、互相对立的。但它们又具有统一性,任何生命中都包含着死亡的种子,生的过程也同时是不断趋于死亡的过程,有生必有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而从生死的社会意义来说,其统一性更是明显的:有人的生,是对死的肯定,虽生犹死;而有人的死,却是对生的肯定,虽死犹生。前者的生死是没有价值或没有意义的,后者的生死则是有价值、有意义的。这就给人们提出了一个怎样的生死才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特别是当人们面临着生死考验时这个问题更会尖锐地出现在人们面前。汉代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面临着生死抉择时想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明末爱国志士文天祥在兵败被俘后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的诗句,都考虑到了生死的价值或意义问题。马克思主义人生观认为,一个人的生死是否有价值就看其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否有利于维护和增进人民群众的利益。如果一个人的生死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发展,从而有利于维护和增进人民群众的利益,其生死就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反之,其生死就是没有价值、没有意义的。
因此,当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面临着生与死的矛盾时,一定要确立正确的生死观,用科学的态度加以对待。一方面,当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的利益需要我们发展自己的生命时,即使面临艰难困苦,遭到挫折、失败和不幸,身陷逆境之中,也决不能做轻生自杀的懦夫,而是要与命运抗争,做生活的强者,用勇敢的生存为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利益而努力奉献,从而创造出闪光的人生。另一方面,当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的利益需要我们献出宝贵的生命时,我们决不能贪生怕死,而是慷慨赴死,用壮烈的牺牲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只要这样对待生与死,我们就能在生死关头经受住考验,从而更好地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和人生目的。
(四)科学世界观的结果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固有的结构。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所以一般包括自然观、社会历史观、人生观、政治观和道德观。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共产主义的人生观、无产阶级的政治观和道德观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的辩证统一就构成了世界观的整体。
世界观的心理结构是由如下四个基本因素组成的:
认识因素
认识是形成世界观的基础或前提。学生通过认识,通过感知、观察和思维,就能获得关于现实,关于物质和精神、存在的意识的一般概念体系。只有当一个人掌握了丰富的、系统的、科学的知识时,他才有可能形成丰富的、系统的、科学的世界观。
观点表现人对最重要的自然现象、社会生活、人类认识的本质的一定看法,是对周围世界的事实和现实作出的一定判断和评价。人们认识客观世界,不可能为认识而认识,使自己永远停留在认识的阶段上,而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客观事物的是与非、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表明自己的看法和态度。
情感因素
知识变成个人的观点、信念,不仅需要深入思索这些知识,而且需要对它们有深刻的感受和体验,把它们与自己的社会生活与活动加以对比。
人对自己生活与发展的环境的态度总是带有情感上的评价的性质。知识只有在经过人的情感与体验之后,才会被纳入人的观点的总体系,并转化为信念。情感,由于它深入到观点与信念、理想之中,就成为世界观结构的一个心理因素。
信念因素
信念就是为实现某种理想,对某种学说、思想所抱的坚定不移的观念和真诚信服与坚决执行的态度。它是建立在认识和情感基础上的一种思想意识。它一旦形成就具有稳定性。信念是在对现实的积极态度情况下,在对知识具有独立思考的情况下,对自己的职责有责任感的态度的情况下形成的。信念不仅表现为理解,还表现为深刻的情感。
共产主义信念,是指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解和真诚的信仰。它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刻的认识基础上。具有共产主义信念的人,把对共产主义的认识、信仰作为自己行动的准则,坚信共产主义必胜,并决心为这一事业而奋斗终生。它具有鲜明革命性、科学性和深刻的社会内容。它使无产阶级的思想、理论和行为在为此事业而奋斗的基础上达到统一。共产主义信念包括共产主义的政治信念、理想信念和道德信念。共产主义的政治信念是坚信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全世界最终必然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是在政治信念的基础上产生并形成的。共产主义道德信念,是指坚信共产主义道德一定成为人们自觉的行为习惯和准则,以完美的人格要求自己。
理想的因素
在世界观基础上形成的理想,它是个性自我教育的基本动机和基本方向。科学而远大的理想的存在,意味着个性发展的高水平。
理想以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依据,创造着社会和个人未来的蓝图。它是预见未来和在某种程度上走在生活前面并反映生活发展趋势的一种现象,因而,理想的特点是在概括过去和现在的基础上预见未来。同时,由于理想反映生活,任何东西如果没有现实因素都是无法想象的,任何概括的理想总是包括有现实中存在着的完善的事物的因素。因而,无论是阶级的还是个人的理想应当是行为和活动的榜样,这就把当前的理想和当前的行为联系了起来。
理想不单纯是一种认识,它指导事物的发展方向,体现了追求者的情感和意志。理想是在信念的基础上形成的,它较之信念要复杂。世界观的结构有纵剖和横断两个方面。这两种结构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侧面,它们所包含的组成因素是一致的。
世界观念的纵剖结构应当是:从认识发展到情感,再依次发展到信念和理想,最后形成世界观。
世界观的横断结构应当是:认识、情感、信念和理想在相互作用之中形成世界观;而世界观作为完整的结构体,又反过来影响认识、情感、信念和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