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要成就自己先培养习惯
15538700000011

第11章  随时提醒自己,免得犯同样的错误

生活中的困难、诱惑不计其数,能否克服困难、经得住诱惑,关键要看自己的定力足不足。养成随时自我反省的好习惯,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对我们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1、控制坏情绪,保持好心情

愤怒的情绪是人性的一大弊端,每个人都避免不了发怒,这是一种心理病毒,它比其他身体疾病更加厉害,甚至于摧毁人的一生。有所成就的人,都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养成控制情绪的好习惯,保持好心情,这样才会获得成功、拥有幸福。

一个不能控制自己的人,往往情绪激动,指手画脚,就会把原本能办成的事情搞杂。这是做人做事的大忌。

很多人都有动不动就发怒的习惯,虽然他们意识到这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当遇到一些看不惯的事情时,就忍不住大发雷霆,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这时不满的情绪就会如火山爆发一样祸害到他人,任这种不良情绪自由发泄。

不良的情绪发泄完之后,也许就会听到有人说:“我太冲动了,本身不该发怒的,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这种说法明显是在掩饰自己发怒的坏习惯,自己都意识到这种不良的情绪是可以阻止的,但就是没有控制情绪的好习惯。所以我们要养成控制情绪的习惯,想发怒的时候进行自我暗示。坚持做到这一点,时间久了,无论你遇到实在令你看不惯的事情你也不会发怒。

愤怒既有两面性。一种是你看到令人生气的事情后做出的选择,另一种则是一种习惯表现。事实上,无端愤怒是一种精神错乱,每每无法控制自己情绪的时候,便显得有些精神错乱。以此类推,当你气得失去理智时,便暂时处于精神错乱状态。可想而知无端的愤怒对人的身心损害有多大!所以养成控制情绪的好习惯是至关重要的。

同其他所有情感一样,发怒是大脑思维后产生的一种反应,它不会无缘无故地产生,人也不会无端的发怒。当遇到与主观不合的或者是让人无法接受、面对的时候,会本能的告诉自己:事情不应该这样或那样,于是沮丧、灰心便油然而生。接后,便会作出愤怒的反应,因为在发怒的你会认为这样能够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便把发怒当成了一种本能的习惯,认为它是人的本性之一,是理所当然的。一旦这种想法产生了,动辄发怒的坏习惯就随之养成了。而它将会成为阻止你成功的绊脚石。

大凡有作为的人是不会被愤怒情绪所控制的。历史上有好多这样的例子。三国时期,关云长失守荆州,败走麦城被杀!此事激怒刘备,遂起兵攻打东吴,众臣苦谏都无济于事,实在是因小失大。正如赵云所说:“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宜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汉,当图中原……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上交,不得卒解也。”诸葛亮也上表谏曰:“臣亮等切以吴贼逞奸诡之计,致荆州有覆亡之祸;陨将皇于斗牛,折天柱于楚地,此情哀痛,诚不可忘。但念迁汉鼎者,罪由曹操;移刘祚者,过非孙权。窃谓魏贼若除,则吴自宾服。陛下纳秦宓金石之言,以养士卒之力,别作良图。则社稷幸甚!天下幸甚!”可是刘备看完后,把表掷于地上,说:“朕意已决,无得再议。”执意起大军东征,最终导致兵败,自己也因此丢了性命。

从这件事中就可看出,在关键时候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让情绪做你的主人,也不要让情绪左右你。不然你会为此付出代价。

只要能改正愤怒的恶习,控制情绪的好习惯便会自然生成。那么,怎样消除愤怒这一恶习呢?下面列举了两种方法可供参考。

第一,了解愤怒的来源,巧妙化解。

如果你心中的愤怒无法停息,可以把损失降到最低的方式来发泄。然而,不妨试试,是否可以在生气时换一种新的思维支配自己,并在心里默默的念:“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我为什么要作践自己呢?”这时候你就会发觉自己发怒的情绪降低了。是别人的错而不是你的问题造成错误的。没有必要伤自己的身体。

第二,换位思考作比较,分清厉害关系。

每当以愤怒的形式来表明自己的态度时,为什么不多一份宽容呢?那个时候也要想想自己也不说十全十美的,也有犯错误的时候,那别人会怎样对待自己呢?是否也像自己一样大发雷霆呢?如果真是这样这个世界岂不是要变成世界末日了。别人的所作所为不可能完全符合自己的标准,也不会事事按照自己的愿望进行。因此,自己那美好的愿望则永远不会实现。

常常因自己看不惯的人或事动怒,其实是回避现实的一种表现。其实她自己也很无奈靠发泄情绪来达到心里平衡。这种表现往往会使自己不知不觉陷入发怒的误区,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因为别人有权按自己的方式来说话、行事,别人根本就不知乎你对此事的态度和看法,也不可能按照你的要求来行事,因为这世界上没有性格、习惯安全相同的两个人。只要你能想到这里,愤怒的情绪自然就会烟消云散。

针对别人的言行,你或许不喜欢、看不惯,但决不要发怒。发怒会让别人看笑话,甚至会引起心理上的疾病。当遇到令自己生气的事情时,完全可以做出选择,来控制自己的情绪,久而久之就能养成控制情绪的好习惯了,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不仅可以培养不易发怒的好习惯,还可以保持怡然自得的好心情。

所以,为了避免消除发怒这一误区,首先要以一种平常心态来对待;其次,以新的思维方式让自己保持心情愉快;最后,把犯错的人当作是自己决定要不要发怒。总而言之,就是从多方位来考虑问题,实施换位思考,努力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争做情绪的主人。让自己来控制情绪而不是让情绪控制自己。

在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对生活的态度严格得近乎死板,这是一种相当糟糕的态度。只要观察一下周围那些精神抖擞、微笑挂脸上的人就会发现,他们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幽默。幽默的言语也可以消除愤怒。

幽默,实在具有神奇的魅力,可以为懒惰者带来活力,可以为勤奋者驱散疲惫,可以为孤僻者增添情趣,可以使欢乐者更愉悦,还可以使你把愤怒的情绪降到最低。

巴尔扎克一生写了无数作品,却常常手头拮据,穷困潦倒。一天夜晚,他正在睡觉,有个小偷摸进他的房间。在他的书桌里乱摸。巴尔扎克惊醒了,但他并没有喊叫,而是悄悄地爬起来,点亮了灯,平静地微笑着说:“亲爱的,别翻了。我白天都不能在书桌里找到钱,现在天黑了,你就更别想找到啦!”小偷听后却自觉的离开了,这就是幽默的魅力所在。

每个人应该养成控制情绪的好习惯,学会做情绪的主人,提高自己控制愤怒情绪的能力。做到这点你就会拥有一个好心情,做起事情来就会感到轻松愉快。

2、谦虚一点点,进步一大截

有句古语“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它告诉人们一个道理那就是做人要低调,要养成谦虚的好习惯,这是做事最基本的原则。“满招损、谦受益。”说的是谦虚的好处。

一个骄傲自大的人,其事业也不会有多成功,甚至停止不前。其见识、经验、阅历等都会受到限制,这样的人在生活中。事业上必定会吃大亏的,不会成就一番大事业的。而那些谦虚谨慎的人,不但能倾听他人的建议,还能虚心向他人请教,这样的人容易进步,有更好的领悟能力,更容易取得事业上的成功,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说:“一个人就好像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分数值越小。”这个观点完全可以证明谦虚的必要性,可想而知谦虚谨慎对想成就大事的人是多么的重要。

人不是十全十美的,人无完人。一个人无论地位有多么显赫,知识有多么渊博,都有不足之处。虽然在某一特定领域里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跨越这一领域,就变成了门外汉。如果想获得其它领域的有关知识,还得虚心向别人请教。由此看来,养成谦虚的好习惯对人成长是有很大帮助的,养成了这个习惯才能完善个人修养、提高自身能力,从而创造出更辉煌的业绩。谦虚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赐予人们智慧,可以帮助人们摆脱困境,可以帮助人们搞好人际关系,但前提是要看人们是否具备谦虚谨慎的好习惯。只有在好习惯的指引下,谦虚的作用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谦虚并不意味着低贱,并不是告诉人们见了谁都要像古代茶馆里的“茶博士”那样,见人便低头哈腰、满脸堆笑。与别人见面后,主动跟对方打招呼,一副生怕得罪人的模样。谦虚的人,最重要的是尊重自己,与人相处时,只要做到不傲慢自大就可以了。

谦虚的人懂得尊重他人,当然这是有限度的,并不是见了谁都把对方当神灵来供奉,对别人的意见、看法也不须完全言听计从,只要懂得以礼待人、宽容忍让就可以了。

做人应该既不失礼于人,也不卑躬屈膝。既要自尊自重,又不可傲慢无礼;既不可心无定性,主动向他人献殷勤,也不要矜持傲慢,等别人主动和你打招呼。

谦虚谨慎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做事先做人,如果人都做不好,又何谈做事?所以,人们要养成谦虚好习惯,不但完善了做人的基本原则,做起事来也比较容易成功。

谦虚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为谦虚能创造出和谐美好的社会,谦虚能使人与人之间多了许多“人情味儿”;能使社会文化得到充盈,总之,谦虚对人的作用是无法衡量的;对人的生存发展百利而无一害,所以要养成谦虚习惯。

3、经常自我反省,时刻保持清醒

每个人都有说错话、做错事的时候,毕竟人无完人。但是要知道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反省,反省自己是改正错误的原动力。

不会反省的人永远不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也不会知道如何去改进,不会经常自我反省的人也无从进步,永远都是原地踏步走。

因此,要把反省当成一种习惯来培养,一旦养成了这种习惯,你就会发觉每天都在进步,与成功也拉近了距离。

反省是自我认识水平进步的动力,反省是对自我言行进行客观的评价。著名作家李奥·巴斯卡力,写了大量关于爱与人际关系方面的书籍,对人们的生活起到了鼓舞的作用。他有今天惊人的成绩,据说完全得力于小时候父亲对他的教育。每次吃完饭以后,父亲就会问他:“李奥,你今天都学了些什么?”这时李奥就会把在学校学到的东西一五一十地告诉父亲。有时候在学校偶尔学到的也是以前学过的知识,他就会从百科全书学一点东西,然后再向父亲汇报所学到的知识,父亲赞同后才上床睡觉。这个习惯一直到维持到今天,每天晚上他就会拿10年前父亲问他的那句话来问自己,如果今天什么也没学到,他就会在心里默默的告诫自己不学到一点东西绝不睡觉。这个习惯一直激励他不断地吸取新的知识,日积月累便产生新的思想,促使他不断进步,以致于写出大量鼓舞人们的一些书籍。

人为什么要经常自我反省?因为时时自我反省,才会逐渐变得完善。人不是十全十美的,总会有性格上的缺陷、智慧上的不足。年轻人由于缺乏社会历练,常常会说错话、做错事、犯一些低级的错误。

反省的目的在于建立一种自我监督的内在反馈机制。通过这种机制,人们可以及时知晓自己的不足,及时纠正不当的人生态度。良好的反省机制是自我心灵中的一种“自动清洁系统”或“自动纠偏系统”。反省是砥砺自我人品的最好磨石,它能使人的想象力更敏锐,使你能够真正认识自我。

孟子云:一日三省吾身。这是圣贤的修身功夫,凡人不易做得到,但时时提醒自己,审视自己的言行却不是太难办到的事,一个人有了不当的意念,或做了见不得人的事,可能瞒过任何人,但绝对骗不了自己。人之所以会做对不起别人的事,不单是外界的诱惑太大,更多的原因是自己的欲望太强烈,理智屈就于本能冲动。一个常做自我反省的人,不仅能增强自己的理智感,而且必定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

时下,许多行业都很注重培养员工反省自己的习惯,以增强行业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西方一家企业在一天工作结束时,抽出下班前的10分钟,让员工集合起来一起做一次“晚祷”,由老板领头朗诵下面几句话:我今天8小时的工作,是否有偷懒的行为。我今天的工作是否有任何缺点?我对今天的工作是否尽了全力;我今天是否说过不当的话?我今天是否做过损害别人的事?

这种方式对于某些人来说过于迂腐了些,但其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借鉴。反省的方式灵活多变,养成习惯自我反省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建立自我反省机制是为自身不足作一个检讨,以达到提升自我、健全自我和改善自我的目的。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认识反省、看待反省:

首先,学会正视人性的弱点,认识自我反省的必要性。毋庸置疑,人的通病都是“长于责人,拙于责己”或以“自我为中心”。反省要求的是“反求诸己”,而不是找他人的不足。反省是一面心镜,通过它可以洞观自己的心灵。人本身就如同眼睛一样可以尽情地看外面的世界,但是却无法看到自己。反省机制的建立将彻底改变这一局限。反省难就难在个人的意愿上,关键看你愿不愿意去审查自身缺陷,有没有勇气去洗刷它。

其次,反省是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最佳方法。成功学专家罗宾认为:我们不妨在每天结束时好好问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今天我到底学到些什么?我有什么样的改进?我是否对所做的一切感到满意?如果你每天都能改进自己的能力并且过得很快乐,必然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真诚地面对这些问题就是反省,其目的就是要不断地突破自我局限,省察自己,开创成功的人生。

再次,反省的内容就是时时扪心自问,检察自己的言行是否正确。每天进行“心灵盘点”,有益于及时知道自己近期的得与失,思考今后改进的策略。

最后,反省的立足点和取向主要是针对自己,省悟自身的不足。这不仅是不断完善自身素质的手法,而且是融洽人际关系的法宝。比如,“念自己有几分不是,则内心自然气平;肯说自己一个不是,则人之气亦平”;“自知其短,乃进德之基”;“先问自己付出多少,再问人家给了多少”等等,都是很好的反省方法。若我们能时时这样去反省自己,就能心平气和待人处世,就能广结善缘,力求进取,开创辉煌的人生。

在茫茫的人生旅途跋涉,人们必须养成自我反省的好习惯。“一日三省吾身”,时时叮嘱自己:“一路走好,每天进步一点点”。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充实,人生才会更完善。

4、失败是教训,不轻易放弃

有人说过:“千万人的失败,都失败在做事不彻底上。往往做到离成功还差一步时,便放弃了。”这句话确实精辟入微,实际生活中,那些平庸者就是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才会半途而废,被成功抛在脑后。所以,人们要克己自律,严格地要求自己,不到最后关头绝不放弃。

俗语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要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态度,面对困难不轻言放弃,再大的困难也能迎刃而解。倘若做事半途而废、畏首畏尾,遇到困难逃之夭夭,再容易的事也不会成功。

实际上,并不是做任何事情都困难重重,有时候只要稍微坚持一下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偶尔遇到一些小磨难,只要人们具备顽强的毅力、百折不挠的精神、足够的耐性。困难是可以轻松解决的。所以无论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是学习中都要养成轻言不放弃的习惯。

一些人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并非上天的厚爱,也非机缘巧合,而是日积月累自我反省的结果,千万不要心存侥幸,否则,机缘、幸福、成功将与你擦肩而过。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告诉了我们培养持之以恒的好习惯,不是靠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需要长年累月的积累,一日曝之,十日寒之,十日所辍,不但不会养成持之以恒的好习惯,反而成功也会在身边悄然溜走,离你越来越远。

许多人总是痴痴的等着天上掉馅饼,或者幻想着一夜成名、一夜暴富。存在这种侥幸心里的人,于是忘记了持之以恒的训诫,疯狂地去做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有的变卖所有家产,去投资股票;有的东拼西借去做“大生意”;更有甚者用辛苦积攒的血汗钱购买了一箱彩票。这些人的结果便可想而知了,并没有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到;更没有一夜暴富的。要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想过幸福、富裕的日子,就必须踏踏实实去拼搏去努力。

俗语说得好:滴水穿石,持之以恒的乌龟能快过灵巧敏捷的野兔。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个人每天积攒一角钱,天天坚持存储,多年下来同样是一笔可观的财富,一滴一滴的氺最终也能把坚硬的石头穿破。正如布尔沃所说的:“恒心与忍耐力是征服者的灵魂,它是人类反抗命运、个人反抗世界、灵魂反抗物质的最有力支持,它也是福音书的精髓。”

爱迪生一生的发明多达1000多种,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与他持之以恒的习惯有很大关系,他曾今也失败过一千多次,但是他都没有轻言放弃。他曾说:“我从来不做投机取巧的事情。我的发明除了照相术,没有一项是因为幸运之神的光顾我才成功的,完全都归结于我的努力和轻言不放弃的态度”。一个人无论做什么只要下定了决心,知道该何去何从,就会朝着自己定的目标勇往直前,坚持不懈地努力,最终会到达理想的彼岸。

从爱迪生活生生的事例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只要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态度,加上不轻言放弃的习惯方能获得成功。

人生旅途中,人们会经历种种磨难,有的可能会被人们遗忘,而有些挫折可能给人们留下永生难忘的印象,甚至会给人们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成为终身难忘的痛。但是,无论如何我们也不能沉浸在悲痛之中,永远消沉下去,可以将其淡化,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为了目标的实现,继续努力奋斗,养成持之以恒的好习惯。

5、怨天尤人,天人共弃

抱怨是成功的天然克星,成功最忌讳的就是埋怨。碰到任何不顺心不如意的事情,不要总是一味的抱怨,要学会控制自己,并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时常进行自我反省。

在人生道路上,困难挫折不计其数。当人们遇到挫折的时候,不是抱怨出身不好,就是抱怨社会阅历肤浅,要么抱怨社会竞争太激烈。殊不知,困难、挫折却偏宠爱这些喜欢抱怨的人,他们越是抱怨,困难、挫折就越发多。所以,一个想要成功的人必须要有正视困难的勇气,养成善于接受挑战的好习惯,不要怨天尤人,要学会接受、面对。

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有利也有弊。遇到不利因素时,要学会接受,不要自怨自艾。不利因素,能够磨练成长中的人们。要养成善于接受挑战的好习惯,切勿让抱怨毁了大好前程。

一个自以为学识渊博的年轻人,一直得不到重用,为此,他总是怨天尤人,自怨自艾,异常苦闷。有一天,这个年轻人去问上帝:“命运为什么对我如此不公?”上帝听了沉默不语,只是捡起了一颗不起眼的小石子,并把它扔到乱石堆中。上帝说:“你去找回我刚才扔掉的那个石子。”结果,这个年轻人翻遍了乱石堆,却无功而返。这时候,上帝又取下了自己手上的那枚戒指,然后以同样的方式扔到了乱石堆中。结果,这一次,他很快便找到了那枚戒指——那枚金光闪闪的金戒指。上帝虽然没有再说什么,但是他却醒悟了:自己只不过是一颗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石子,与那金光闪闪的金子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自己因能力不足所以得不到重用。因此,自己根本没有资格怨天尤人,也没有权利抱怨命运对自己不公。

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他没有给你一扇窗的同时,必定给你敞了一道门。对不佳的际遇,一时的坎坷,一些人总是抱怨命运的不公、上帝的捉弄,却不能正视自己,找到问题的根源。

的确,尘世琐屑,红尘纷扰,难免遭遇凄厉的狂风、淋漓的冷雨,但是,这并不是苦难,而是恩赐,正是上天对我们生命的打磨与锤炼。因为,生命的初始,就像一块璞玉,质朴而粗糙,没有光泽,需要我们细细地打磨,耐心地锤炼。这样才能去粗存精,显示出生命的厚重与光华。

生命是美丽的,而且异常精彩。面对不幸,面对潦倒,我们所要做的不是怨天尤人,自暴自弃,应该是敢于正视困难,善于接受挫折的洗礼,承受苦难,直面打击,只有这样,才能将自己打磨成一块闪闪发光的金子。要知道,上帝永远是公平的。等到有一天,真正将自己打磨成一块熠熠生辉的金子时,任何人都掩不住那灿烂夺目的光辉。

神父去拜访一位久未到教会做礼拜的教友。

教友说:“教会的是非问题太多了,一堆人聚在一起,就喜欢说人是非,我感觉非常累了,我不喜欢这样的教会。如果教会能为人提供一片净土,我会去的。”

神父没有办法,因为他自己也觉得教会的是非问题很多,而这问题也持续了很久。

他沮丧地回来请教有经验的老神父。

老神父去找教友,教友又把他的话重复一遍,“如果教会是个单纯的地方,我就会去。”

老神父听完一笑,问:“你有没有看到过这样的教会呢?”

教友想了想,摇头说:“没有看到过。”

老神父说:“如果有的话,我劝你也不要去。”

教友疑惑地问:“为什么?”

老神父答:“你去也只是污染教会而已。”

对于生活中许多不顺遂的事,人第一个反应就是抱怨。抱怨也并不会犯法,但是它容易令人们陷入负面情绪中。

教友抱怨教会是非多,而事实也正是如此,但教会也有它自身的优点,一味地将注意力集中在教会的缺点上,那就容易将缺点放大,而忽略了它的优点。试着去看事物可令自己学习成长的部分,而不要专注那些对自身成长无益的方面。

那些喜欢抱怨的人常说:“公司根本就不了解我的实力”、“上司没有眼光,所以我再努力也得不到他的赏识”、“大家都无法欣赏我的能力”等等。这种人往往是能力一般,和公司里的员工没有什么两样,公司老总凭什么提拔你而提波别人。一个人如果凡事都怪运气不好,那么他很难跳出那个圈子。总之,最重要的是不要随随便便地把一切责任往命运上推。宿命论者,大多非常地灰暗、悲观。他们越是这样,幸运女神就越不会去眷顾他们,他们就更相信是运气不好,这样便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事情做得好不好基本上不是问题,而问题的关键是人们总把一切阻碍成功的因素推到命运上。

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相对立的两个方面都是相互关联的。有黑一定有白,有好一定有坏,这是原本存在的事实。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你会发觉同样的东西会有不同的闪光点。像不同的两个人看同样一朵玫瑰花,有的人看到了漂亮的玫瑰花,而有的人却看到了漂亮的玫瑰花下的刺。所以任何事情都不要抱怨,抱怨是一种无聊、幼稚的做法,其实是给自己的失败找一个理由作搪塞。任何时候不要抱怨,要养成杜绝抱怨的好习惯,任何一个成就大事的人不会把时间用在抱怨上,相反是把时间用在踏踏实实的行动之上。少说话多做事是成功色箴言。

凡存在,必有价值,这是肯定的。同一样东西对不同的人来说,都有不同的价值,主要看人对物的需求。

鸦片对很多人来说是毒品,但对有需要的病人来说,却是抗痛良药。运动是健康的,但对某些患有特殊疾病的人来说,却是危险且会致命的。万事万物都不是绝对的。如果只想品尝成功的甘甜,而躲避困难的苦涩,只会令自己不快乐。

谁都没有创造宇宙的力量,除非学会接受,否则难以在现今这个宇宙里生存。既然如此,培养接受好习惯,是对自己对他人都绝对必要的功夫。

一个良好的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它需要有一定的耐力与毅力。因此,人们必须做到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在培养好习惯的同时,还要磨炼自己的耐性与承受能力。刚开始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的确有点困难,但习惯就好了,生命中的喜悦也将源源不绝地到来。

6、知错就改,为时不晚

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生活中人是会犯错误的,有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明明有了错误,可是却不改正,继续错下去,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知错就改,为时不晚,以后在同一个问题上注意,避免同样错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随时都有可能犯下这样或那样的错,但犯错不要紧。毕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需要人们养成知错就改的好习惯。有的人会为自己所犯下的错误后悔不已,也有人会因此而消沉,但是还有一种人就是为自己犯下的错找一个借口来掩盖错误。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为其灌输诚实、勇于认错、知错就改的思想。其目的就是想培养孩子知错就改的好习惯,因为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很大的作用。尽管如此,仍然有许多人忽略这个好习惯的重要作用。

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我不会做”、“我犯错是因为……”“其实我也不想……”“那不是我的错”等,这些都是在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都是推托之辞,是不被提倡的。面对自己的过错说一声“对不起”之类的话,并不会使你颜面尽失,也不会招致他人的厌恶,反而,别人会认为你是一个敢作敢为的“好汉”。这对树立威信、聚集人气、获取成功百利而无一害。有些人根本不能体会到知错就改这一好习惯的妙处,一旦犯下错误,就要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甚至是掩盖自己的过失,生怕失信于人,害怕在小辈面前失去威严,殊不知这是面子在作祟,如果只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而纵容错误的蔓延,只能落得失信、丢脸的下场。

其实错了就是错了,大的错误也是错,小的错误也是错,就算一点错也还是错。只要知错就改,仍然是人们所欢迎的人,仍然可以得到他人的欣赏与赞许。

杰克住在纽约市中心附近,在他家旁边,有一片野森林。春天的时候,黑草莓丛野花盛开,松鼠在林间筑巢育子,马草长得高过马头。这块没有被破坏的林地,叫做森林公园———它的确是一片森林,也许跟哥伦布发现美洲那天下午所看到的并没有什么不同。杰克常常带着雷斯到公园去散步,它是一只友善不伤人的小猎狗。因为在这片森林公园里很少能碰到人,所以,杰克常常不给雷斯套狗链或戴口罩。

有一天,他们在公园里遇见一位骑马的警察,他好像迫不及待地要表现出自己的权威。他训斥杰克:“为什么让你的狗跑来跑去,却不给它套上链子或口罩,难道你不知道这是违法的吗?”“是的,我知道,”杰克轻柔地回答,“不过我想它不至于在这里咬人。”“法律是不管你怎么认为的。它可能在这里咬死松鼠或咬伤小孩。这次我不追究,但如果下次再让我看到这只狗没戴口罩出现在公园里,那你就必须去跟法官解释了。”杰克客气地答应照办。

经过这次遭遇,杰克果然给雷斯戴上了口罩。可是,麻烦又来了,雷斯很讨厌戴口罩。因此,杰克想碰碰运气。起先很顺利,可惜好景不长,不久他同雷斯就撞上了暗礁。

一天下午,雷斯和杰克在一座小山坡上赛跑,突然间那位骑马的警官再一次出现在他们的视线范围内。见此状,雷斯快速地朝那个警察冲去。

杰克知道这下完了,所以不等警察开口他就说:“警察先生,这次你当场逮到我了,我有罪,我没有托辞,没有借口了。你上星期已警告过我,带狗出来时,必须给狗戴链子或口罩,否则就要接受惩罚。”

“是啊!我已警告过你,为什么还要这样呢?不过你承认错了,这很好,”警察的回答变得柔和了,“我知道在没有人的时候,谁都忍不住想带自己的爱犬出来散步。”

杰克回答说:“的确是忍不住,但这是违法的。”

“这样一条小狗大概不会咬伤人吧。”警察说。

“不,它可能会咬死松鼠。”杰克接着说。

“哦,你把事情看得太严重了,”他告诉杰克,“你看这样办吧,你只要吸取教训,保证今后不再这样,事情就算了。”

由杰克的经历可以看出知错就改的好处。如果杰克有意为自己辩护的话,那么结果可能是另一番景象。如果知道自己错了,免不了会受责备,自己何不先认错呢?自己谴责自己不会比被别人指着鼻子骂、批评好受得多吗?如果人们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提前作了指责和批评,别人十之八九会宽容、饶恕你的错误。

精确、一丝不苟,是制作商业广告和出版读物的重要原则。有些艺术编辑要求他们的下属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任务。在这种情况下,难免会发生一些小错误。曾有一位艺术组长,总是喜欢从鸡蛋里挑骨头。下属们每次离开他的办公室时,总觉得倒胃口,不是因为他的批评,而是因为他攻击人的方法。

有一次,他的一位下属李子向他交了一件匆忙完成的画稿,没过多久他就给李子打电话,要他立即到办公室,说是画稿出了问题。当李子走进他的办公室后,正如预料的那样,惹来了很多麻烦。他恶意地准备责备李子。李子见状忙说:“先生,如果你的话是正确的,那么我的失误一定不可原谅。我为你画稿这么多年,该知道怎么画才对。我觉得很惭愧。”

他立刻开始为李子辩护起来说:“是的,你的话没有错,不过这终究不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只是……”

李子再次打断了:“任何错误都要付出代价的,这我知道,但是我一定会改。”

他开始插嘴,但李子没有让他把话说出来,继续检讨自己的错误。说:“我应该更小心一点才好,你给我的工作很多,照理应该让你满意,因此,我打算重新画一次。”

“不!不!”他反对起来,继续说:“我不想那样麻烦你。”他开始赞扬李子的作品,告诉李子只要稍微改动一点就行了,又说,一点小错不会造成多大的损失,毕竟,这只是小节不值得重新画一次。

李子急切地批评自己,使他怒气全消了。结果,这位刻薄的艺术组长还邀请李子共进午餐,分手之前,他给了李子一张支票,又交待了另一件工作。

傻瓜才会为自己的错误辩护,而聪明人会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因为这样才会得到别人的谅解,并给人以谦恭有礼的感觉。

正如卡耐基所说:“若能抬起头承认自己的错误,那么错误也能有益于你。因为承认一个错误,不仅能增加周围人对你的尊敬,且将增加自己的自信。”所以,人们应该不断地告诫自己不要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养成知错就改的好习惯。

7、不可随便挥霍,财富在于积累

养成储蓄好习惯,有助于培养良好品德、预防意外情况发生。使人们在物质诱惑面前克制自己,避免落入攀比、浪费的漩涡当中。

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许多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会为孩子买一个储蓄罐,这一方面是为了防止孩子乱花钱,另一方面是为了帮助孩子养成善于储蓄的好习惯。

储蓄是致富的妙方,是事业成功的法宝,人们一旦养成了善于储蓄的好习惯,获得财富、取得成功将不是一个梦。

曹庭栋在《老老恒言》里说:“及其老也,戒之在得。财利一关,似难打破。亦念去日已长,来日已短,虽堆金积玉,将安用之?然使恣意耗费,反致奉身匮乏,有待经营,此又最苦事。故储蓄二字,始终不可忘。”

曹庭栋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金钱财富似一道“关口”,一般人好像闯不过去。人到老时,想想岁月已过去很多,未来的日子不多了,这时就是有堆金积玉的财产,又哪用得了呢?但如果因财产多了就随意花销,反而使自己连生活都维持不了,又要想办法去挣钱,这将是最苦的事情。因此,“储蓄”二字,人一生都不可忘记。

曹庭栋讲的是极简单又深刻的人生经验。俗话说:“天怕起秋旱,人怕老来贫。”年轻时大手大脚不注意储蓄,到老时就会为手头困窘而懊悔。储蓄也会有助于预防意外情况发生。有一个民间故事,讲一家人,儿媳妇每次盛米做饭时,婆婆都会走过来,从中舀出一碗米。儿媳妇觉得婆婆太小气了。

这年,发生了旱灾,庄稼颗粒无收,眼看着全家人要挨饿了,这时婆婆叫儿媳妇到她屋里去拿米。儿媳妇去了,看见满满一麻袋大米,都是婆婆一碗一碗攒下来的!这个故事,告诉人一个道理:要养成储蓄的习惯。

今天,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比以往丰富多了。在这种情况下,更要养成储蓄的习惯。一些人看来,“储蓄”好像是祖辈的事,对现代人来说已没有用了。这种看法其实是不对的,总而言之养成储蓄的习惯是好事。储蓄是一件利国利己的好事,把钱财放在银行里总比放在口袋里踏实;储蓄有益于提高道德修养,使人们能在物欲的诱惑面前懂得克制,从而不会堕落为贪得无厌的人;储蓄有益于身体健康。它使人们的饮食简单合理,而不是暴饮暴食。

人人都知道“肥胖病”已成为美国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据报道,现在半数美国人超重,三分之一人患了肥胖症。有人预言,体重正常的人,在不久的将来将会被视为“不正常”的一族。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是一个极其成功的人。他16岁开始闯荡商界,在一家商行当小职员工资微薄,每个月只有40元,看起来似乎还很贫穷,但是他仍然把大部分钱积蓄起来,为日后的投资做准备。

两年后,他开始经营猪肉和猪油生意,成为了当地一个小有资本的商人。但是他一直保持着储蓄的习惯,他还要为今后的大投资做准备。

在1859年石油业掀起热潮时,他觉得时机成熟了。他拿出平时里积累下来的财富,买下了一家炼油厂。这个炼油厂给他带来了很多的利润。经过20年的辛苦经营,洛克菲勒控制了美国90%的炼油业,成为亿万富翁。

他之所以这么成功,和他16岁时开始养成的存钱习惯有很大的关系。可想而知储蓄对一个人多么的重要。

无独有偶,新加坡报王李成枫也是靠节俭与储蓄成长起来的。在1927年的时候,他为了寻找适合自己谋生创业的地方,他只身一人冒险来到新加坡闯世界。

年仅18岁的李成枫在人生地不熟的异国他乡并未因举目无亲而打退堂鼓,反而凭借一身好力气,不辞劳苦地开始了自己那“挣钱糊口———攒钱创业———光宗耀祖”的辛苦拼搏。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爱国华侨陈嘉庚的鞋厂里当卫生巡察员,每月虽只挣十几元,但省吃俭用后还能攒下8元钱,他把自己的一切开销降到最低,把剩下的钱全部储蓄起来。

在这同时,他又在民信汇兑银行找到一份月薪20元的汇兑活计,工作之余他还想方设法寻找第二职业,他凭着拉电线的手艺每月有150元钱的额外收入,因此他曾无比自豪地说:“当时一名银行经理的月薪,只不过50来块钱,而我的分内和额外收入加起来,比银行经理月薪的3倍还多。”就这样,经过两年的奋斗和拼搏,李成枫以“多挣少花勤储蓄,细水长流终有钱”的聚钱绝招,从牙缝中一点一点抠出令人羡慕不已的钱财;以“半杯咖啡兑水喝,既能享受又节省”的省钱绝招,从嗜好中一粒一粒剔出了令“打工仔”自叹不如的财富。他摇身一变成了不似老板、胜似老板的“打工皇帝”。

后来李成枫把所有的积蓄全部用来开拓他的事业,最终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亿万富翁。他说:“如果获得10块钱的利润,我只用5角,其他9元5角都用来再投资扩大生产。不然的话,把这些钱用光或吃光,我们的企业何时才能发展壮大呢?”

希尔说:“如果你没有钱,而且也尚未养成储蓄的习惯,那么,你永远无法使自己获得任何赚钱的机会”。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事实。

几乎所有的财富不管是多少(大如洛克菲勒的亿万资产,小如达齐钦的3公顷庄园),它的真正起点就是节俭和储蓄习惯。

人们常常把节俭和吝啬混为一谈。其实二者有本质上的区别。有个小孩子问父亲:“什么是节俭?什么是吝啬?”父亲回答:“比方说,我给自己买了一双便宜的鞋,这是节俭。我给你妈妈买了一双便宜的鞋,这就是吝啬。”这是一个小幽默,讲得却有几分道理。节俭不反对正当的消费,它反对的是浪费。节俭的人并不自私,他在帮助别人时是慷慨大方的。而吝啬则是将人的正当消费也视作“奢侈”,将人的消费压到了不近情理的苛刻地步。吝啬人的骨子里是自私,如果要他们拔一毛就能利天下,他们也会痛苦不堪的。生活中有人常把节俭的人嘲讽为吝啬鬼,对此,只要人们有正确的认识,完全可以不去理会这些嘲讽,就如达齐钦不理会别人对她的嘲讽一样。

如果一个人在某一项消费上超出了预算范围,那么也就需要在另一项消费上节约。例如,如果在饮食上花费多,那么在衣着上就应该节约;如果在住房上花费多,那么在其它方面就应该尽量节约,诸如此类。

凡是喜欢消费的人花费自然比别人多,这样的人难于养成储蓄的好习惯。通常,减少零星的花销,学会储蓄,并非屈尊于获小利。对于长期性的开销,一开始就要谨慎;但对那些一次性的消费,则不妨大方一些。

养成储蓄的习惯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只要人们能把节俭当成一种美德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实现养成储蓄好习惯的愿望。

8、别太固执,多听人劝

固执并不等于有主见,过分固执的人容易钻牛角尖,产生一些不良思想。人要时不时地检点、反省自己。太过于固执的人到最后就会失去自己。

固执不等于自信,光有自信是不行的,仅有自信没有实力是不行的。人无论在做事还是做人上要懂得灵活变通,不要永远固守一条原则。这样一如既往的走下去,最后还是自己毁了自己。

在一个偏僻的小村落,下了一场非常大的雨,一场洪水开始慢慢地淹没全村。这时候,一位虔诚的神父在教堂里祈祷洪水马上退去,当时洪水已经淹到了他的膝盖了。外面的人都匆匆忙着逃跑,这时一个救生员驾着救生船来到教堂,对神父说:“神父,赶快上船来吧!洪水越来越大,不走就来不及了!”神父说:“不!上帝会来救我的,你不用担心,先去救别人好了。”

几分钟后,洪水已经淹过神父的胸口了,神父无奈之下,只好勉强地站在祭坛上继续祷告。这时,有一个警察开着快艇赶了过来,他对神父大声地说:“神父,快上来,洪水已经无法控制了,不然你真的会被淹死的!快一点!”神父说:“我不会走的,我要守住我的教堂,上帝一定会来救我的,你不必费心了,你还是先去救那些无人管的人吧!”于是,警察走了。

眨眼工夫,洪水已经把整个教堂淹没了,神父痛苦地挣扎着,他紧紧地抓住教堂顶端的十字架。这时,一架直升飞机从远处缓缓地降下来,飞行员用高音喇叭喊着,并丢下了绳梯,大叫:“神父,不要再固执了,快上来,这是最后的机会了,其他人都撤了,就剩下你自己了”。尽管形势危急,但神父还是意志坚定地说:“我必须守住我的教堂!我相信上帝一定会来救我的,上帝会与我共在的!谢谢你。”

无情的洪水滚滚而来,固执的神父终于被洪流卷走了……神父上了天堂,见到上帝后非常气愤。他质问:“主啊,我终生奉献自己,为你付出一切也在所不辞,并且每天都兢兢业业地侍奉您,为什么洪水到来的时候,你不肯救我!让我过早地上了天堂呢?”上帝笑了,温和地说:“我怎么不肯救你、不肯关心你呢?第一次,我派了救生船去救你,你不走,我以为你担心救生船危险;第二次,我又派一只快艇去,但你仍不离开,还是固执己见;第三次,看在你一直虔诚的分上,我以高规格的礼仪待你,单独派了一架直升飞机去救你,但最后你还是拒绝了,我想不出你为什么拒绝的其他理由。所以,我以为你急着想要回到我的身边来,所以你就这样过来了。”

这个故事从侧面反映了:生活中的许多人,一味固执地坚守自己的要求、自己的主见,最后却失去了许多美好的东西。

生命旅程中有太多的障碍,固然有许多原因,但由于过度的固执和无知造成的却不在少数。在别人伸出援手之时,别忘了,惟有我们自己也愿意伸出手来,人家才能帮得上忙,你才会有希望。

9、指责他人不如检讨自己

有的人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别人,让人避而远之;有的人总喜欢严厉地责备他人,使他人反感自己,使对方觉得自己很难相处。只知道指责他人不知道检讨自己的人往往事情都会办得一团糟。其实欲成大事的人都知道随时自我反省,不会任何事情都只知道去指责别人。

检讨一下我们自己,我们是不是也养成了动不动就责备别人的习惯?如果分配下去的任务没有按时完成,我们可能不会第一时间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把出问题的原因第一时间归咎与下属身上。而是指责下属:“你怎么搞的?怎么这么笨?”这时,你当然不会考虑下属的反应?他可能什么也不说,但在她内心会觉得你这人不近人情,从而怨恨你。

这样时间长了,你总是指责别人的习惯也会慢慢暴露出来。在今后的人际相处关系上也会大打折扣,失去很多人缘,与同事的关系也会搞得很僵硬。这样做事很难成功,做任何事情总是一味指责别人而不知道自我反省的人,到最后会一事无成。

有这样一个幽默故事,一天天丈夫回到家,发现屋里乱七八糟,到处是乱扔的玩具和衣服,厨房里堆满碗碟,桌上都是灰尘……他觉得很奇怪,就问妻子:“发生什么事了?”妻子回答:“平日你一回到家,就皱着眉头对我说:‘一整天你都干什么了’,所以今天我就什么都没做。”其实做任何不起眼的小事都是要花费时间的。就比如打扫卫生、刷刷碗碟都要浪费很多时间的。故事中的丈夫每次回家都看到屋里很干净整。却不知道是妻子一天的功劳,他总以为妻子一天什么事情都没有干。然而他却大错特错了。就因为他总是指责妻子,所以导致妻子一天什么也没有做,家里会乱七八糟的。指责他人实在不是一种好习惯,你会伤害别人也会伤害你自己。特别在一个家庭里,你总喜欢指责对方,这样就会造成家庭的不和谐,双方之间心情不愉快。

有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三国演义》里,张飞闻知关羽被东吴所害,下令军中,限三日内制办白旗白甲,三军挂孝伐吴。次日,帐下两员末将范疆、张达报告张飞,三日内办妥白旗白甲有困难,须宽限几日方可。张飞大怒,让武士将二人绑在树上,各鞭五十,打得二人满口出血。鞭毕,张飞手指二人:“到时一定要做完,不然,就杀你二人示众。”范疆、张达受此刑责,心生仇恨,便于当夜趁张飞大醉在床,以短刀刺入张飞腹中。张飞大叫一声就没命了,时年仅五十五岁。就是张飞的固执,偏激导致了自己丧命。

不过,并非人人都像张飞那样,还有一件这样的事情。1863年7月,盖茨堡战役展开。敌方陷入了绝境,林肯下令给米地将军,要他立刻出击敌军。但米地将军迟疑不决,用尽了各种借口,拒绝出击。结果敌军轻易逃跑了。林肯勃然大怒,他坐下来给米地将军写了一封信,表达了他的极端不满。但出乎常人想像的是,这封信林肯并没有寄出去。在他死后,人们才在一堆文件中发现了这封信。也许林肯设身处地地想了米地将军当时为什么没有执行命令,也许他想到了米地将军见到信后可能产生的反应,米地可能会与林肯辩论,也可能会在气愤之下离开军队。木已成舟,把信寄出,除了使自己一时痛快以外,还有什么作用呢?

不要指责他人,并不是说放弃必要的批评。这里的原则是要抱着尊重他人的态度,以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来批评。

有一家工厂的老板,这天巡视厂区,看到有几个工人在库房吸烟,而库房是禁止吸烟的。他没有马上怒气冲冲地对工人说:“你们难道不识字吗?没有看见禁止吸烟的牌子吗?”而是稍停了一下,掏出自己的烟盒,拿出烟给工人们,并说道:“请尝尝我的烟,不过,如果你们能到屋子外去抽的话,我会非常感谢的。”工人们则不好意思地掐灭了手中的烟。

在许多情况下,我们喜欢责备他人,常常是为了表现自己多么的有能耐。有时,也有推卸责任的目的。古人讲“但责己,不责人”,就是要我们谦虚一些,严格要求自己一些,这对自己只有好处,绝无坏处。要随时知道去反省自己,使自己做到更好。

在你想指责别人的错误时,请马上闭紧自己的嘴,对自己说:“看,坏毛病又来了!”这样,你就可以逐渐改掉喜欢责备他人的坏习惯。

尖锐的批评和攻击,取得的效果都是零。批评就像家鸽,最后总是飞回家里。当你想指责或纠正你身边犯错误的人的时候,他们不但不接受你的批评反而会为自己辩解,甚至反过来攻击你。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学会宽容和尊重,才能更好地与人相处。

10、不要回避自己的缺点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坏毛病。不要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去回避自己的缺点。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并努力去改正。有缺陷的人并不影响成就大业。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会有一些缺点。正因为这样,人们才要不断地完善自己、充实自己。但是总有一些人想法设法的去回避自己的缺陷。原因是害怕别人笑话,现实生活中越是怕别人笑话别人越是笑话你。

一些人认为自己的牙齿长得不整齐、不好看,所以,在与别人说话时总是想掩饰自己,捂着自己的嘴巴说话。其实,这样做不但起不到掩饰的作用,反而会使人感到虚伪,不真实给人的感觉就是做作。这样时间长了愿意和你交往的人就会越来越少。这种人就是不愿意承认自己的不足,没有勇气接受自己的缺陷,极力掩饰。或者刻意伪装,这样容易形成病态人格,无法做成一番大事。

每个人身上的弱点,都会以不同的形式暴露出来,但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它在不同的程度上阻碍着我们成功。

不愿与人交往往往是阻碍个人成功的绊脚石。不愿与人交往或许是心理自卑,或许是不敢。无论是那一种情况都会影响自身的发展。要克服这种心理,必须树立自信心,加强自我反省的意识。

还有一部分人不敢在熟人面前露丑,这也是一种不良习惯。其实露丑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反而可以锻炼自己。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谁都会有过一次或者几次的露丑经历。要知道,自己露了一次丑,以后就可能勇敢地迈出第二步,甚至路就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自信了。

当富兰克林突然发现他已经失去了很多朋友的时候,才意识到事情的原因是自己太爱争强好胜,无论什么事情自己都要占上风,所以才无法与别人处好关系。有一天,他仔细地考虑了以前自己的行为之后,坐下来列了一个清单,把自己在个性上所表现出来的缺点全部都罗列了出来。看完这些缺点,他吃了一惊,同时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富兰克林下了极大的决心要改掉自己的这些毛病。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他就在单子上把自己的缺点一条一条地划掉了,直到他最后全部划完为止。后来,富兰克林不仅赢得了很多朋友,而且还成为了美国最得人心的人物,并受到了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换一个角度来看,假如富兰克林的选择是我行我素、根本不在乎别人的感觉,不对自己的个性加以检讨,放任自己的个性而为,那么他不仅得不到更多的朋友,而且也成不了令人尊敬的知名人物。

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地坦然面对自己的不足,不要刻意地去掩饰,而要实事求是,敢于挑战自我,勇敢地承认自己的缺点,这样别人才会更加尊重你,愿意与你交往。

正确的认识自己,不要总是回避自己身上的缺陷。要面对现实的自己,勇敢地接受自己,承认自己。不能因为自己有很多缺陷与不足而自卑自轻自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