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要成就自己先培养习惯
15538700000002

第2章  由表及里,做个礼貌体面的人

仪表可以体现一个人的个性,初次见面,良好的外在形象会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要养成注重仪表习惯,让良好的仪表形象给自己的社交加分。

1、把好第一关,第一印象很重要

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尽可能使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留下良好的印象,获得对方的积极评价。能否在初次见面时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尤为重要。

所谓第一印象,就是素不相识的人初次接触时给别人留下的印象,包括表情、姿态、服饰、举止、言语等,是别人评判以后是否继续交往的重要依据。因此,对于人际关系和公关办事的影响很大。

第一印象是发自人内心的真实感受,是在没有外界作用力的情况下形成的,具有相当的确定性,一旦形成往往很难改变,所以在社交场合中善于处事的人在初次见面时都力图展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以赢得对方的好感,从而有利于以后的交往和合作。

在公关办事中,第一印象显得尤其重要。如果能够在初次交往中给人留下好印象,别人自然会乐于继续交往,相反,如果表现不佳,令人没有印象甚至感觉印象不好,那么合作就会变得比较困难。所以,在初次跟人打交道的时候,千万不可忽视自己给别人留下的第一印象。

既然第一印象对于公关办事如此重要,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展示自己的第一印象呢?

(1)显得有活力

不管是年轻还是年老,在公关办事中都要表现得很有活力,一个死气沉沉的人很难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头发梳理得整齐干净,面部表情自然而有生气,眼睛炯炯有神,精神状态良好,行动间显得很有干劲,充满活力,这样的人在初次接触时往往更容易赢得别人的好感。

(2)充满热情

有人说:“热情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热情是行动的信仰,有了这种信仰,我们就会无往不胜。”的确,没有什么东西比热情更能打动人心、引起别人好感的了。一个做事积极主动的人,一个处处都能表现出办事热情的人,在初次见面中,无疑能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3)利索能干

在初次见面的时候,所能遇到的事情也许不会很多,但是如果一个人在言行举止上显得干净利索,处事有条有理,对方往往会感觉他非常能干,而这将有利于彼此双方将来的交往和合作。因为利索能干的人将会给对方带来更多信心。相反,如果一个人做事迟钝、缓慢,即使做得很好,也很难给人留下好印象。

(4)充满自信

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不仅自己对自己充满信心,还可以让别人对你充满信心,而这个信心往往就是将来彼此交往与合作的基础。一个瞻前顾后、畏畏缩缩的办事者不但显得对自己没有信心,也会让别人对其失去信心。

(5)显得有分量

从人的一般心理上讲,没有几个人希望自己跟无关紧要的人打交道,因为这也意味着事情的效率很难得到保证。而跟一个很有分量的人共事,不仅能够给他带来信心,而且还会使他觉得能够提升自己的地位。所以,如果一个人显得可有可无、无足轻重,将很难引起别人的重视。而一个看起来很有分量的人,即便是表面上的,也更能让人重视,别人也更愿意与其合作。

除了上述几个方面之外,在初次见面中穿着服饰、言谈举止也是需要注意的地方。穿着打扮大方自然,言行举止礼貌得体,切忌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而采取一些极端的方法,如身着奇装异服,说话的嗓门过大等,这样的做法只能起到相反的效果,只会惹人反感。

第一印象能一定程度上影响彼此双方将来的交往,但是仅仅是一种首要效应,并不是本质的,更不是不可改变的。即使第一次接触的时候给对方留下的印象不是很好,甚至很糟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彼此的进一步了解,也能改变最初留下的坏印象。

双方初次见面所获得的印象虽然是直接来于人内心的感受,但终究只是一些表面特征,如果一概以此作为评判是否继续交往的标准,很可能导致“以貌取人”这样的错误发生。如一些青年男女在交往的时候,就是因为初次见面时的印象较好,而没有考虑对方的个性和人品,最终不得不分手。

2、注重仪表,别让仪表丢分

注意仪表虽说只是一种行为方式,但需要以习惯为基础,只有养成注意仪表的好习惯,才能随时随地给别人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获得一个好口碑。可见,养成注重仪表的习惯对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一个人的外貌虽说对个人总体形象有影响,但不是很大,为了能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就要在自身仪表上大做文章。只要穿着得体就会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别人看到你整齐的外表,自然会对你产生一种好感:你是一个聪明、可靠的人。

有的人认为内涵是最重要的,至于人的仪表是小问题,大丈夫就应不拘小节,这样想的人其实错了。试想,一个连自己的仪表都打理不好的人,怎么会成大事呢?不修边幅、不懂礼节的恶名就会戴到你的头上,这对自己的名声没有一点好处。如果你注重自己的形象,衣着整洁、穿着大方得体,在和别人的交往的时候能很快获得别人的好感。

相貌是天生的,但相貌的作用也不是绝对的。没有良好的内在素质和真才实学,再漂亮也只是中看不中用,接触久了会让人觉得庸俗、肤浅、没有头脑。而过分地注重自己的相貌,会使你失去更高贵更持久的东西,也会影响工作业绩。

为了给对方留下一个不错的好印象,就要有良好的仪表、温文尔雅的气质。总之要让整个人看起来有气质。

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外表可以给别人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一个衣冠不整、邋邋遢遢的人和一个装束典雅、整洁利落的人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同去办一件事,结果可能会大相径庭。前者恐怕会遭人冷落、受人白眼,而后者很可能受到热情的接待,从而顺利地完成任务。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虽然不提倡以貌取人,但是有的时候外貌确实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成败。当然这里所说的“貌”并不是相貌的意思,而是特指仪表。

整齐的着装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气质与情操,这些内在因素完全可以通过仪表表现出来。所以,在尚未与人接触时,个人的修养、内涵已经体现出一部分了。因此,人们应该在着装方面下一点功夫,争取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这样才有助于办成事。

邋遢的形象不仅是对自己不负责,也是对他人不尊敬的表现。人们见到衣冠不整的人,一般会联想到落魄、失败,谁会愿意和这样的人打交道呢,朋友失去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或许也同时离自己远去。

有一位行为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他本人以不同的打扮出现在同一个地点。当他身穿西装以绅士模样出现时,无论是向他问路或问时间的人,大多彬彬有礼。当他打扮成无业游民时,接近他的多半是流浪汉,或是来对火的,或是来借烟的。这说明,一个人的外在仪表即使不是全部,至少也会部分地反映他的个性、爱好和人品。因此,一个有着良好品格和品位的人,不会对他的形象掉以轻心。或者反过来说,对自己外在形象的约束、装饰,也是一个人良好品格和品位的必然表现和自然流露。当然,这种修饰不是矫饰,而是服从于人品修养的发自内心的自然举动,所谓“于细微处见精神”,或精神显露于举手投足之间。

这可以看出,个人的穿着对一个人来说真的很重要,他的衣着向外界表达了一种信息,一个来自个人内心世界的信息。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听到这样的劝告:不要以貌取人。但是事实证明,不以貌取人是很难做到的。所以,为了给别人留下好印象,人们除了要注重衣着整洁之外,还要注意如下几方面:

(1)保持牙齿清洁

白净的牙齿是外表整洁的第一表象,会给人们增添几分意想不到的魅力。在与人交往过程中,满口黄牙自然会降低你的自信心,别人看在眼里同样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不了解你的人很可能认为你是个不重外表的粗人,甚至认为你对他不够尊重。

(3)注意不良气味

口臭、腋臭、烟味、酒味、鞋臭味等不良气味是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之一,这些气味都会使你看起来肮脏、邋遢,令人觉得不舒服。要时刻注意自己是否有让人产生不快的气味,一旦发现及时处理。

(2)注重手和指甲的清洁

手可以说是人的第二张脸,在与人交往时,与人行握手之礼是在所难免的。如果,你伸出一双脏兮兮的手,别人很可能对你产生想法,和你握手吧,脏兮兮的手让人看了生厌;不与你握手吧,一片盛情让人难以推却。所以,为了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要时刻注重手的清洁卫生。

说到对指甲的在意,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日本歌手滨崎步了,据说她单单在指甲上的化妆就需要花费5个多小时,真是令人惊叹!当然不是要求每个人都要像她一样,但是对指甲的清洁和修剪却是万万不可马虎的。因为,指甲的清洁与否直接体现出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对礼仪的重视程度。干净、漂亮的指甲,给人以轻松、舒适的感受,为双方的交往创造更加宽广的空间。否则,很可能影响交往。

要想成就自己就必须养成注重仪表的好习惯。而最重要的就是注意以上几点内容,这是形象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也是获得别人好感、给人留下好印象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3、知晓着装礼仪,展现个人品味

个人形象可以真实的体现出自身的教养和品位;个人形象也客观地反映了自身的精神风貌与生活态度。懂得着装礼仪的人,会恰如其分展现出自己的品位,为自己增色不少。

穿衣打扮可以折射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得体的着装,可以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会给自己增色不少。

着装,从文字上看,着装就是服装的穿着。但从礼仪的角度看,着装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穿衣。因为它反映了一个人文化素质之高低,审美情趣之雅俗。

着装是根据不同的时间、场合、目的,力所能及地对所穿的服装进行精心的选择、搭配和组合的艺术。在各种正式场合里,注重个人着装的人能体现仪表美,增加交际的魅力,给他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并且让人看着舒服,一个会着装的人会给自己增分不少,体现出一个人的基本素养。相反的,一个穿着不当,举止不雅的人,往往会降低自己的身份,损害自己的形象。由此可见,仪表是一门艺术,它既要讲究协调、色彩,也要注意场合、身份等。同时它又是一种文化的体现。

每逢大型文艺晚会均有民族服装的展示,比如说舞蹈,舞者身上的着装展示的不仅仅是服装,更是一种文化,本民族的特有的文化,这也是一种文明的体现。

对我们来说,着装既要自然得体,协调大方,又要符合自身的气质,彰显出自己的魅力。服装不但要与自己的具体条件相适应,也要保持整齐、整洁,还要时刻注意客观环境、场合对人的着装要求,也就是着装打扮要优先考虑时间、地点和目的这三个要素,并努力在穿着打扮的各方面与时间、地点、目的协调一致。

着装要文明大方。穿衣打扮上要文明大方,忌穿过露、过透、过短和过紧的服装。身体部位的过分暴露,不但有失自己身份,而且也失敬于人,使他人感到多有不便。虽然着装是自己的事,但是落在别人眼里的,可能就不只是你自己的事。所以穿衣还是庄重点的好,把自己的气质穿出来。

着装要搭配得体。我们穿衣要恪守服装本身及鞋帽之间约定俗成的搭配,在整体上尽可能做到完美、和谐,展现着装的整体之美。使得身上各个部分相互呼应,相得益彰。除此之外,还要注重颜色的搭配,一般说来,暖色调(红、橙、黄等)给人以温暖、华贵的感觉,冷色调(紫、蓝、绿)则给人凉爽、恬静、安宁、友好,中和色(白、黑、灰)给人平和、稳重、可靠的感觉。我们要学会色彩的搭配,穿出最有活力、最有自信的自己。

俗话说:“鞋袜半身衣。”想象一下一套光鲜的衣服配一双肮脏的皮鞋,其形象可想而知。可见鞋袜的搭配对人的重要性。所以,在穿着美观方面,细节的搭配很重要,合适的着装还要配上合适的鞋袜。我们自己要特别注意这个地方。

五光十色的服装被千姿百态的人们演绎的同时,衣装已经不再是一种没有生命的遮羞布。它不仅是布料、花色和缝制的组合,更是一种社会工具,它向社会中其他成员传达出信息,人们可以通过衣着向他人展示:我是个什么个性的人?我是不是很重视仪表?我是不是重视工作?等等内涵。

好的着装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道德魅力、审美魅力、知识魅力以及行为规范的魅力;也能让服装在无形中协调人际关系、提高工作效率、增加职位升迁的机会等。

着装要个性鲜明。个性特征原则要求是一个人的着装要与他的年龄、体形、职业和所在的场合吻合,表现出一种和谐,这种和谐能给人以美感。扬长避短,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和保持自己独有的风格,即在不违反礼仪规范的前提下,在某些方面可体现出与众不同的个性,不能盲目的追逐时髦,找寻适合自己的风格。

要想展现出自我的风采,懂得着装礼仪是一个快捷的方式,做一个会给自己形象加分的人吧,让自己变得富有魅力,这将会对自己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4、举手投足,尽显端庄稳重

俗话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古人很早就对人的举止行为做过要求。随着人类文明的提高,人们对自身行为的认识也日益加深。礼貌的举止行为既是个人教养的体现,也是一笔无形的财富。一个人在为人处事过程中,如果有得体的行为举止,无疑会使人眼前一亮。

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可以体现出自身修养。而端庄的行为举止则是长年累月培养的结果,是习惯下的产物,如果一个人能随时随地把端庄的行为举止展现在别人面前,这表示他已经将注重自身的行为举止当成了一种习惯。尤其在举手投足间,而拥有这种好习惯的人容易获得他人的好感,更容易成功。

(1)行为举止及其意义

所谓举止行为,就是指一个人的活动以及在活动中各种身体姿势的总称。它主要由躺卧式、曲膝式、直立式及其他一些辅助性姿势与活动组成。人通过身体各种姿势的变化来完成各项活动,以此展现人所独具的形体魅力。

行为举止的好坏美丑除了对一个人的身体健康有着很大影响外,对人的心理状况也有着一定的透视性。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的行为举止也是一种语言,尽管它是无声的,但有时比有声的言语更富表现力,是许多有声语言无法比拟的。

同一个人在不同场合会有不同的身体姿势,或静或动,或快或慢;同一种姿势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人面前也会有极其细小且微妙的差别。这种种变化都代表着寓意各异的信号,向人们传递着不同的信息。然而,行为举止的变化,最终还是由人的心态变化所引起的,任何一种举止行为都毫不掩饰地反映了人当时的某种心理状态和一个人的内在素养。

举止行为是人内心活动的一面镜子。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所作所为,就可以推知其有无教养。人们对一个人的评价,往往就来源于对他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观察和分析。在生活中处处故作姿态、装腔作势是没有必要的,也是不可取的。但是生活小事,举止行为,稍有不慎,全盘皆输。生活中,美来自各个地方,优雅、大方的举止行为是人体动态美和静态美的造型,它来自人的本身。

(2)几种常见的人体姿势

在日常生活中人的身体可呈现出多种姿态,如站、躺、卧、曲膝、直立等。但就一般而言,人在公众场合常常以站、坐、走等姿势与活动作为自己的基本造型。不同的姿势有其不同的作用、不同的表现,反映着人的不同心态,同时也会给他人以不同的印象。为了使自己的形象更出色,人们应养成注意行为举止的好习惯,无论是站姿、卧姿还是其他人体姿势,都要做到端庄大方。

第一,站姿

站姿是人的静态造型动作,是其他人体动态造型的基础和起点。优美的站姿能显示个人的自信,并给他人留下美好而隽永的印象。挺胸,双肩稍向后放平;梗颈、收颏、抬头;双臂自然下垂置于身体两侧,或双手向前相搭放置小腹前。

站立时要防止身体东倒西歪,重心不稳,更不得倚墙靠壁,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另外,双手不可叉在腰间或环抱在胸前,貌似盛气凌人,令人难以接受。

第二,坐姿

与站立一样,端庄、典雅的坐姿也能表现出一个人的静态美感。正确坐姿的基本要领应为:上体直挺,勿弯腰驼背,也不可前贴桌边后靠椅背,上体与桌、椅均应保持一拳左右的距离;双膝并拢,不可两腿分开;双脚自然垂地,不可交叉地伸在前,或腿一前一后伸出,甚至呈内八字状。双手掌心应向下相叠或两手相握,放于身体的一边或膝盖之上,头、额、颈保持站立时的样子不变。坐着谈话时上体与两腿应同时转向对方,双目正视说话者。

第三,步态

如果站姿和坐姿被称作是人体的静态造型的话,那么,步态则是人体的动态造型。步态,即行走的姿势,它产生的是运动之美。走路,每个人都会,但如果想走出风度、走出优雅、走出美来,则要靠平时的练习与注意。

古人说:“行如风”,要求人们走起路来像风一样轻盈,就是应做到:两眼平视前方;抬头含颏梗脖;上体正直,收腹、挺胸、直腰;身体重心落于足的中央,不可偏斜。迈步前进时,重心应从足的中间移到足的前部;双臂靠近身体随步伐前后自然摆动;手指自然弯曲朝向身体。行走路线尽可能保持平直,步幅适中,两步的间距以自己一只脚的长度为宜。

第四,其他动作姿态

①低处拾物

当拾拣掉落的东西或取放低处物品时,最好走近物品,上体挺直,单腿下蹲。这样既可轻松自如地达到目的,又能展示优美的体态。那种直腿弯腰翘臀或双腿下蹲的取拣物姿势都是不可取的。

②上下楼梯

上楼或下楼时,上体均应保持直挺,且靠右行,勿低头看梯,双腿应平视正前方。落脚要轻,重心一般位于脚的前部,以求平稳。

③搭乘轿车

要进轿车时,一定要先侧身坐于车座上,而后将双腿、脚同时挪入车门,再将身体调整好,安坐待行。下车时,亦应将双腿先行移出,再侧身出来。错误而且极不雅的姿势莫过于先低头钻进车内,弯腰翘臀,然后双脚轮流跨入,如同爬行;下车时也是先探头后钻身出车。

上述这些不正确的动作姿态从个人礼仪角度分析,会影响到一个人自身形象以及别人对你的总体评价。总之,对个人来说,保持良好的人体姿势将受益终身。

(3)个人举止行为禁忌

在行为举止方面,要想养成好习惯,还需要有所禁忌,也就是常被人称之为“小节”的动作举止。“小节”虽小,但它们不仅是影响人体整体形象的主要因素,而且是构成个人公德观念的重要内容。因此,人们不可将这些视为毫末小事,而应给以足够的重视。

①在众人之中,应尽量避免从身体内发出各种异常的声音,如咳嗽、打喷嚏、打哈欠等均应侧身掩面再为之。

②公共场合不得用手抓挠身体的任何部位。从文雅起见,不要当众抓耳搔腮、挖耳鼻、揉眼、搓泥垢,也不可随意剔牙、修剪指甲、梳理头发。若身体不适非做不可,则应去洗手间完成。

③公开露面前,须把衣裤整理好。尤其是出洗手间时,外观最好与进去时保持一致,或更好才行,边走边扣扣子、边拉拉链、擦手甩水都是失礼的。

④参加正式活动前,不宜吃带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食物(如葱蒜、韭菜、洋葱等),以免因口腔异味而引起交往对象的反感。

⑤在公共场所里,高声谈笑、大呼小叫是一种极不文明的行为,应避免。在人群集中的地方特别要求交谈者放低声音,声音的大小以不引起他人注意为宜。

⑥对陌生人不要盯视或品头论足。当他人进行私人谈话时,不可接近。他人需要帮助时,要尽力而为。见别人有不幸之事,不可有嘲笑、起哄之举动。自己的行动妨碍了他人应致歉,得到别人的帮助应立即道谢。

⑦在人来人往的公共场所最好不要吃东西,更不要出于友好而逼着在场的人非尝一尝你吃的东西不可。爱吃零食者,在公共场所为了维护自己的美好形象,一定要有所克制。

⑧感冒或其他传染病患者应避免参加各种公共场所的活动,以免将病毒传染给他人,影响他人的身体健康。

⑨对—切公共活动场所的规则都应无条件地遵守与服从,这是最起码的公德观念。不随地吐痰,不随手乱扔烟头及其他废物。非吐非扔不可,那就必须等找到垃圾桶后再行动。

⑩在大庭广众之下,不要趴在或坐在桌上,也不要在他人面前躺在沙发里。走路脚步要放轻,不要走得咯咯作响。遇到急事时,不要急不择路,慌张奔跑。

以上这些不良的行为举止,除了令人生厌外,还从根本上与良好的个人礼仪相悖。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应等闲视之,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端庄大方的行为举止,往往可以体现出一个人修养与内涵,而保持端庄的行为举止则需要养成一个好习惯,只有在好习惯的作用下,才能给与你接触过的人留下良好的印象。给人们留下好的印象,这对自己将来的发展也大有帮助。

5、称呼恰当,拉近距离

在日常交际应酬中,称呼是礼仪的开始,是打开沟通大门的钥匙。称呼是联系彼此的纽带,每个沟通的开始都是从称呼起步的。要想在称呼上打动别人,就必须讲究一定的分寸,只有恰当的称呼才能拉近彼此间的距离。

称呼,就是对他人的称谓。怎样称呼他人,既体现出礼貌问题,又体现了对待他人的态度,同时也反映了与被称呼者的关系远近程度。所以,在社交应酬中一定要掌握好称呼的艺术。

由于国度不同,对待称呼的态度也不同,而这也形成了一种习惯,例如:美国人习惯性地直接称呼父母的姓名,这对有着几千年传统的中国人而言是不可思议的。中国是闻名世界的礼仪之邦,恰当的称呼是尊敬的表现,所以,人们在称呼他人时应养成好习惯,本着称呼恰当,讲究分寸的原则行为处事。

(1)亲朋间的称呼

对于长辈来说,应以亲属称谓去称呼他们,如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姥爷、姥姥、姑姑、舅舅等。这时如果直呼其名就显得很不礼貌了,亲戚间的关系也会因此受到影响。对平辈来说,可互称其名或用亲属称谓如哥哥、妹妹、姐姐、弟弟等;年龄稍大的平辈可直接称年少者的名字,若已成年且年龄小的,则用亲属称谓礼貌些。夫妻俩,可互道姓名,还可以用昵称,但应注意场合,在父母、孩子面前、公开场合最好不要使用;对晚辈可称呼其亲属称谓,当然直呼其名也是可以的,这样显得更加亲切。

(2)对熟人的称呼

针对关系的密切程度,大致可按照熟人的性别、年龄、身份等来确定称呼,如“王奶奶”、“李叔叔”、“肖哥”、“刘姐”等。

在正规的场合,可称熟人的职务、职业,或“姓加职务、姓加职业”、“名加职务、职业称谓”、“姓名加职务、职业称谓”等,如“李科长”、“肖队长”等等。

辈分职务较高的人对年纪较轻职务较低的小辈称呼姓名,这样的称呼显得亲切、明快。反之,辈分小职务低的对辈分高职务高的人直呼姓名,则显得非常没有礼貌,没有家教。

(3)陌生人之间的称呼

陌生人之间的称呼,一般有以下两种方式:

第一,根据人的具体年龄、性别、职位称其为“同志”、“朋友”、“先生”或“小姐”等。对男人可称为“先生”。对未婚女性可称为“小姐”,已婚女性可称为“夫人”、“太太”。如果称未婚女子为夫人,那么对方肯定会认为你在侮辱她,这是一种极不尊重的称呼。所以,宁可把“太太”、“夫人”叫做“小姐”,也不能反过来称呼。

第二,可以用亲属称谓相呼。根据与对方的关系、性别、年龄等情况相称。如“大伯”、“阿姨”、“叔叔”、“老爷爷”、“大嫂”、“大姐”“大哥”等。

与人相处时,本着称呼恰当,讲究分寸的原则,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有利于沟通。一声亲切的称呼,一句良好的问候,一下就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消除沟通的障碍。所以,千万不要小看日常交往中的称呼,时刻注意称呼是否恰当,讲究一些方式方法,让称呼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所以养成对人称呼恰当的好习惯,因为这会拉进彼此的距离,会很容易的和对方沟通,留下更好的印象,这对自己将来的发展,会有意想不到的好处。

6、说话时看着对方的眼睛

眼睛是心灵窗户,眼睛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说话时看着对方的眼睛,可以显示出自己的真诚,也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看着对方的眼睛说话也给自己增添了不少信心。

生活中,人们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接触,在这些人当中,他们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工作岗位,不同的品德修养等。其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应该是那些说话时直视你眼睛的人。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一个礼字。人无礼则不立,要想给他人留下好印象,首先要养成直视对方眼睛说话的好习惯。

如果在与人谈话时注视对方的眼睛,往往可以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

将自信、真诚通过眼睛传达给对方。相反,如果与对方说话时,眼睛四处游离,视线飘忽不定,对方会认为你缺乏自信,甚至误认为你不尊重他,此时,你在他心目中的印象也就可想而知了。

为了表现自己,要养成注视对方眼睛说话的习惯,虽然会产生一些紧张、压抑的感觉,但也应克服。

特别是想说服某人的时候,更要注视对方的眼睛说话,不但能为你增添自信,还可以帮助你观察对方的心理变化,为成功说服创造条件。有些人在说服他人时,喜欢看着地板,这是信心不足的表现,这样不但把懦弱的一面表现给对方外,还削弱了说服效果。

看着对方眼睛说话是自信的表现,也是尊重他人的表现,是礼仪规范中的一种。

当你养成注视对方眼睛说话的好习惯时,会发现,自己是最棒的,成功离你很近。

要成就自己就先养成自己这个说话时看着对方的眼睛习惯,这对自己和人沟通大有好处。

7、真诚付出,微笑待人

笑脸是最好看的,而“真诚的笑”是天底下最美的表情,因为笑代表着友善、真诚,是每个人都希望看到的表情。所以,人们要养成微笑的好习惯,把微笑挂在脸上。

“逢人面带三分笑”,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也能变成知己。微笑可拉近双方距离,传达彼此的盛情美意。俗话说得好:“相互一笑泯恩仇”,可见微笑的重要作用。

一个人的修养、素质,不仅体现在言谈举止、穿着打扮上,还体现在他的一颦一笑中。而面带微笑的人则受人欣赏、欢迎。

人是感情动物,笑是人的本能,真诚的微笑可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可以影响他人的情绪。当你走在大街上,迎面一个陌生人向你微笑时你的感受是什么?是否感觉到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推着你跟他接近?换一个角度讲,如果你看到的不是面带微笑的人,取而代之的是一张阴沉的脸,你的感受又会怎样呢?恐怕原本高涨的情绪也会随之低落下来。此时,你是选择与他接近还是疏远呢?其结果不言而喻。

当你跟朋友吵了一架之后,忽然有一天见面时,你给她送去真诚的一笑,之前的愁云自然烟消云散。对方再还你一个友善的微笑,双方一定可以和好如初。倘若双方见面时,你摆着一副“苦瓜脸”,矛盾不但不能化解反而还有激化的可能。对方会认为你心胸狭窄,不懂礼貌。

的确,微笑就是有如此大的魅力,它不仅可以影响自己也能感染他人,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误会。

俗话说:微笑是两个人之间最短的距离。生活中离不开笑,一个没有笑的世界简直就是人间地狱。

幸福来自笑容,健康来自笑容。由此看来,微笑便成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告诉人们必须养成微笑的好习惯,这样才能为生活增添色彩,也能保持一份好的心情。

与他人交往时,不妨加点微笑,因为这是联络双方感情最有力的工具,只要你笑得真诚,笑得和善就能叩开他人的心扉,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与美丽。

(1)微笑使你在交际中游刃有余

在社交活动中,微笑是最美的礼仪。它不仅可以使人变得亲切、容易接近,真诚的微笑还可以缩短双方的心理距离,缓解气氛、促进交流。并且还相当于投资了一个高利润、无风险的项目,给他人以极好的印象,有了成为朋友的基础,因为任何人都不会拒绝别人真诚的微笑,愿意和真诚的人打交道。

不管在商务交流中,还是职场交往中,微笑已经成为代表和平、友好、关怀、问候的信号。有了微笑,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可能成为无话不谈的知己;有了微笑,相互憎恶的仇人可能成为至交;有了微笑,感叹世态炎凉的人可能会感觉到爱的温馨。

微笑是最好的仪态礼仪,是人们需要养成的好习惯,也是送给别人最好的见面礼。它以真诚、宽容、信任、礼貌、友好、亲切等为内涵,为人们的交往搭设桥梁。

(2)微笑的礼仪要求

微笑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面部表情,是礼貌待人的具体体现。微笑可以使人心旷神怡,神采焕发。

既然微笑的作用如此巨大,这就要求人们在养成微笑的习惯时要掌握一些具体的方式方法,真诚的微笑、发自内心的微笑才是生活中需要的微笑。

发自内心的微笑、真诚的微笑,才是最美的笑容。自信、善良、可亲等因素才能在微笑中体现出来,人们才乐于接受,才能对你产生信任感。而牵强、虚假的微笑不但不能表现出微笑的美,反而让人生厌,从而对你产生看法,失去信任,影响个人整体形象。对好习惯的养成没有一点好处。

下面是影响养成微笑习惯的几点因素:

(1)假笑

所谓假笑是指皮笑肉不笑,这种笑不但不能产生好的作用,反而会影响个人形象,别人会认为你是个伪君子,所以在微笑时千万要杜绝皮笑肉不笑的情况发生。

(2)冷笑

所谓冷笑是指面带怒意、讽刺的笑,这种笑表现出的是轻狂、自大,失去了微笑的作用。

(3)怪笑

所谓怪笑顾名思义是指阴阳怪气的笑,这种笑充满恐吓、嘲讽的意味,令人心里不舒坦,继而产生厌烦。

(4)媚笑

所谓媚笑指的是阿谀奉承、溜须拍马式、具有一定目的的笑,这种笑令人顿起鸡皮疙瘩,警惕心大增。

(5)窃笑

所谓窃笑指背地里偷笑,这种笑免不了幸灾乐祸、洋洋自得之嫌。

我们要杜绝以上几种不真诚的微笑,要做一个真诚的人。

做一个真诚的人,就是要真情的付出,不是虚为委蛇。要用真情来付出,用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微笑来对人,这样做才能真正的赢取别人对你的好感,赢得好印象,从而有成为朋友的可能,为将来双方继续合作打下了基础。因此我们要养成对人微笑的习惯,真诚的微笑是善意的标志,是最好的仪态礼仪,是人们需要养成的一种习惯。它象征着友好、礼貌。

8、礼貌待人,谦让出真情

相互礼让是一种美德,是讲礼仪的重要表现形式,礼貌待人,给人以温馨的感觉。这是每个人都应该养成的好习惯。日常生活中,有了礼让,人与人之间将更加和谐,大叹人情冷暖的人,也将体会到人间真情。

无论走到哪里,有礼貌的人都会受到人们的欢迎;谦让也是同样如此,都是人的一种美德,在生活中我们要培养好的习惯,摒弃不良习惯。在这些美德中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就会体现出来。

李少宁的表哥第一次从香港来内地,李少宁开车去机场接他。一路上,李少宁热情地和表哥聊家常,可表哥的态度却很冷淡,时不时地哼哈应两句,从不主动说话。李少宁感到这样很无聊,也不再说话了,继续前行。

车子进了市区后,路上的行人和车辆多了起来。李少宁驾着车不断地按喇叭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穿梭着。表哥不停地看他,并不时地皱皱眉头,但是没说什么,李少宁也没在意,继续开车。

这时,前面有一个妇女正领着一个小孩子准备过马路,李少宁并没减速,而是猛地一加油门,从她们面前冲了过去,并得意地自言自语:小样儿,和机动车较劲!

表哥对李少宁说:“让她先过嘛,一个女人领个孩子,路又这么窄,万一碰上怎么办呢!”李少宁听完一想,表哥的话的确有道理,脸上觉得有些发热,尽管表哥没再说什么,但心里多少有些不是滋味。

这时,表哥转过脸对李少宁说:“后面有个鸣笛的‘120’,咱们先靠到边上去,让它先走。”原来表哥早就注意到后面这辆鸣笛的“120”了,李少宁也没说话,向外一打轮让过救护车,透过“120”的车窗,李少宁隐约看到一个医护人员手里举着吊瓶。

表哥前后看了看说:“这附近有没有停车场?咱哥儿俩下车抽根烟,聊会儿天。”李少宁不知他什么意思,正好前面的小广场有个停车场,李少宁慢慢地把车滑到了停车处。

表哥掏出一盒烟,递给李少宁一支,自己也点上一支,他摇下车窗向外吐了口烟,拍拍李少宁的肩头说:“老弟,驾龄几年了?”

“没多久,6年。”

“还可以,车技不错。”

李少宁呵呵一笑:“还凑合。”

二人抽着烟,不着边际地聊着,表哥跟李少宁讲他在香港的生活,然后又谈起这座城市的情况。慢慢谈到了这个城市的交通,李少宁说:“路窄人多,常有交通事故。地方小,没办法。”而表哥却说:“城小道窄,倒别有小家碧玉的风情。不过,路窄人心宽,这是我们那里的一句老话。”

“路窄人心宽?”李少宁颇有所悟!

表哥接着说:“不是吗?急促地按喇叭,飞快地超车,有时并不是为了赶时间,只是图个潇洒。如果放慢速度,不仅安全,还可以欣赏沿途风景,岂不是一举两得。开车也是一种文明和礼节。这么美丽的城市,如果没有了噪音、谩骂、交通事故……岂不更美?”

李少宁听了,脸不由自主的红了,也知道自己以后该怎么做了,内心里感激表哥的提醒。

做人要有礼貌。路窄人心宽,多一些谦让,少一些争吵;多一些礼节,少一些谩骂;多一些关爱,少一些淡漠。这样,社会就会变得更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更融洽了。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应该多些礼貌,多些谦让,有了这些,生活可以更加的美好,而自己养成这些好习惯后,自己的心情也会变得愉悦、开心。

9、多读书,做个有思想的人

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多读书还会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还能开阔视野。在与人交往时会显得有修养、有气质。所以要养成多读书、勤读书的习惯。

读书可以让我们有自己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有独到的认识,读书可以让自己显得有气质,苏轼有诗云“腹有诗书气自华”。

要想做一个有渊博的学识、独到的见解、优雅的谈吐的人,就必须要有知识,要学习,要读书。因为知识可以垫起我们成功的双脚。

要想做一个成功的人就必须多读书,没有见过哪个见识短浅的人可以有所成就。要想有所学识,就必须一直读书,注重读书,同时善于读书,要有终身学习的想法。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做一个由表及里的人,一个真正的人才。

读书可以补充我们的能量,天底下没有几个人是天才,非学无以成才,读书是知识积累的最好方法,书是人的精神食粮,只有精神世界丰富的人才可以有所作为。

为什么这样说呢?书虽然是一种没有声音的东西,但是它对我们的影响却是非常的深远,如果你经常阅读各行业成功人士的传记或者是自传并通过静心的思索,你就有可能从中找出适合自己的成功之路。成功的路不可以模仿,但可以借鉴。

俄国著名的学者赫尔岑说过:“书是和人类一起成长起来的,一切震撼智慧的学说,一切打动心灵的热情都是在书里结晶形成;书本中记述了人类生活宏大规模的自由,记述了叫做世界史的宏伟自传。

书籍中蕴含着千百年来人类的智慧与理性,正因为其中的人性之处,才使得一些书所以伟大,所以灿然有光。所以值得我们去读,而且应该去读;书籍是一种工具,它能在黑暗的日子里鼓励你,使你大胆的走入一个别开生面的境界,使你适应这种境界的需要。所以值得我们去读,而且应该去读。

金圣叹说过:“天下才子必读书。”

读书,是你事业的必由之路,是你走向成功的钥匙。人有了知识以后,会从言谈举止中不自觉地流露出来,给人的形象增色不少,谈论起来,还能引经据典,让人刮目相看。

伟人之所以能成功,与他们的坚持学习,渴望得到新知识不无关系。伟人几乎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喜欢读书,广泛的阅读。鲁迅几十年如一日的保持着勤奋读书的好习惯。他平时除了写作外,就是读书,当他感到累了或困了就靠在藤椅上翻翻报纸看看杂志,把读书当作了一种休息与娱乐。

即使在鲁迅逝世的那一天,在他呼吸十分微弱,血压反常的情况下,他还向许广平要了一份当天的报纸,对上面的消息和文章作了详细的阅读。

曾国藩熟读《二十三史》,对中国历史十分熟悉,从历史中有不少自己的体会,对自己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读书是列宁坚持一生的习惯,哪怕在沙皇的监狱中他也不忘读书。列宁曾在彼得堡被关押了14个月,在这14个月之中,他利用监狱图书馆读了14个月的书。他一边读书,一边收集各种资料进行研究。

想要让自己有所成就,多读书,从书中的人物那里激励自己,让自己做个有思想的人。

10、不断充实自己,做个有修养的人

有修养的人才可以做大事,才能够真正的成就自己。如果一个人没有素质、没有修养终究还是会被这个社会淘汰出局。

人要不断的充电才不至于被这个社会淘汰,这好比逆水行舟,如果自己不去完善自己、充实自己让自己进步,那么只能有一个结果——退步。

李嘉诚众所周知是华人世界的首富,在他还没有成为首富时,年轻的时候,就一直勤奋努力。当年在公司里他是最勤奋好学的一个,每天自学。当同事们出去玩的时候,他就抓紧学习,天天捧着一本《辞海》看,天天如此,把一本那么厚的《辞海》纸张翻的都发黑了。李嘉诚就是因为勤奋,不断的充实自己,给自己创造各种条件来学习,个人的素质、品位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作为一个人来说,可以没有学历,但是不能没有学识。

美国著名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这样说;“好习惯能够成就一个人,坏习惯能够摧毁一个人。”这句话的含义非常深刻,它很清楚地告诉我们,一个人的习惯对人的影响有多大。好习惯可以成就一个人,反之坏习惯可以毁掉一个人。

有修养的人,即使身无分文,也能随时随地受到人们热情地接待。文明礼貌一旦成为习惯,财富的大门就会敞开,甚至财富和机遇会自动上门。

有修养的人言行得体、谦和友善,不逞强也不闲派,喜欢助人为乐,而且在举手投足间就能透出绅士的风范。能掌握自己做事的分寸,对别人的欢呼喝彩和恶意诽谤都能坦然视之。

我们要养成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的好习惯,做一个有修养的人。有修养的人会在思考问题时,同时考虑到别人的想法、意见。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有修养的人胸怀宽广,凡事讲大局,有高瞻远瞩的心态。有修养的人会以理解的眼光看别人,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有不同的长处和短处。有修养的人会宽容别人的过错,明白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有修养的人不会对别人求全责备,会小事懂得糊涂,大事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