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有一种智慧叫包容:精华版
15543900000002

第2章 广结人脉,包容是贏得人心的奧秘

有一句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说明在为人处世、人际交往之中,当以宽大为怀,忍己心之不快,容他人之小过,是为君子风度,也是懂人情、明事理的具体体现。多一份包容,就多一份快乐;多一份包容,也就多一份真诚。

在人际交往中,保持宽大的胸怀,全面展现自身的包容品质,这样你就会获得朋友,获得情谊,在人生事业上助你一臂之力。你让别人一步,别人让你十步;你给别人一份真诚,别人送你一颗真心;你对别人包容点滴,别人还你一个宽阔的胸膛。

1.与人交往和为贵

礼之用,以和为贵。——《论语·学而篇》

明朝皇帝明宪宗朱见深曾经画过一幅漫画,题目是《一团和气图》。画面上的人物由于开怀大笑,身体缩成了一个滚圆的大球。但仔细分辨则会看出,这幅人物画虽只有一副面孔,实际上却是三个人的身体合在一起的。一个封建皇帝画这样一幅画是什么意思呢?原来,它取材于一则著名的典故:

晋朝的陶渊明、陆修静和惠远法师分别是儒、道、佛三家的门徒,三人私交甚好,经常在一起切磋学问。惠远法师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送客绝不超过山下的虎溪。但有一天,三人边走边谈,不知不觉竟越过了这个界线,于是相顾开怀大笑。这就是著名的“虎溪三笑”。

于是,朱见深借这个典故做了《一团和气图》,有一天召群臣上殿,明确要求大家“忘彼此之是非,蔼一团之和气”,即大家不要互相钩心斗角,而是要和睦相处,团结友善。

孔子说:“礼之用,以和为贵。”大家应该都还记得今年的奥运会开幕式上的表演吧,随着开幕式之前的表演开始,展示中国五千年文化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版,在仿佛今天光滑的键盘,又似古代活字字盘的新奇演绎,用广场艺术向我们反复展示一个汉字的演变:“和”。“和”字的转换,从篆体到宋体,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字的演化过程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三个不同时代的“和”字,表现了中国汉字的演化过程,也表达了孔子的人文理念:

“和为贵”。

“和为贵”,这是古今中外成功者最推崇的处世哲学。《菜根谭》里这样写道:“天地之气,暖则生,寒则杀。故性气清冷者,受享亦凉薄。惟气和暖心之人,其福必厚,其泽亦长。”

以和为贵,如果你想拥有好人脉,就不要怒气冲冲,而要和气一团。我们常见一些人在生活或学习中,因芝麻丁点小事而口沫横飞,大动肝火。但也有一些人,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襟怀坦荡,因为他们持着“以和为贵”的处事态度。

俗语说:“量小失众友,度大集群朋。”为人有宽阔的胸襟,恢弘的度量,才能赢得友谊,扩展人脉。也只有胸怀宽广的人,才能解人之难,使人乐于信任亲近。而胸襟狭窄者则只会嫉人之才,妒人之能,讽人之缺,讥人之误,因而在他周围便会产生一种无形的排挤力,使人对他避而远之。

如何才能做到处事以和为贵?怎样才能拥有博大的胸怀呢?古人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山高万仞,无欲则刚。”我们应该做到“有容”、“无欲”,像大海那样笑纳百川,像高山那样巍巍矗立。当然,包容之心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还要靠长期的修养。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这样或那样的磕磕碰碰的事情,这就需要一“和”了之。“和”“合”以为贵,就是社会学中所说的“异质整合”。包罗万象的自然万物,能和谐有序地排列在一起,为人类所利用,都离不开异质整合之功。为人处世以和为贵,能息事宁人,或化干戈为玉帛,其妙也在于此。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类之和,是为人和。人和为世间之贵。

2.做人做事都要留余地

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清朝)金缨

《格言联璧》在宋朝,有这样一个故事:邵康节是精通《易经》的宋朝大哲学家。他与当时的著名理学家程颢、程颐是表兄弟,同时和苏东坡有往来。但工程和苏东坡关系一般,一向不和睦。

有一次,邵康节病得很重的时候,程颢、程颐二弟兄在病榻前照顾。这时外面有人来探病,程氏二兄弟问明来人是苏东坡,就吩咐不让苏东坡进来。

躺在病床上的邵康节,此时已经不能再说话了,他就举起一双手,比划成一个缺口的样子。程氏二兄弟有点纳闷,不明白他做出的这个手势是什么意思。

不久,邵康节喘过一口气来,说:“把眼前的路留宽一点,好让后来的人走走。”说完,他就咽气了。

邵康节的话是很有道理的。人生大舞台,风云变幻,何处没有矛盾?何时没有纷争?社会上的人,有坦荡君子,也有戚戚小人。如果你没有包容的心怀,就无法与他人和睦相处。与他人发生矛盾时,你若能够理解包容,留有几分余地,矛盾也许会迎刃而解,还会得到更多人的信任和尊敬。

留有余地,就是不把事情做绝,于情不偏激,于理不过头,这样才会处变不惊,从容不迫,游刃有余。留有余地是人生智慧,也是生活经验。雕刻人像时,鼻尖先留高一点,不像的话再慢慢削减,这是留有余地;做菜时先少放一点盐,不够再添,这是留有余地;新买的裤子,因为太长穿不了,去裁的时候叮嘱裁缝少剪点,以免剪短了不合穿,这也是留有余地。

留有余地,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给自己留余地,使自己行不至于绝处,言不至于极端,有进有退,措置裕如,日后便能机动灵活地处理事务,解决复杂多变的问题。二是给别人留余地,实质上也是给自己留余地。断尽别人的路径,自己路径亦危;敲碎别人的饭碗,自己饭碗也脆。不让别人为难,也是不让自己为难,让别人活得轻松,自己也活得轻松。这就是让三分、留余地的妙处,是处世交往的良方。

俗话说:“利不可赚尽,福不可享尽,势不可用尽。”说的是做事的时候给自己留点余地,以备不时之需。21世纪是一个充满风险、充满挑战的社会,我们的生活、职业、娱乐、思维方式都将发生很大的变化,要在这样的环境里好好生存,就要学会深思远虑,防患于未然。包容别人就是包容自己,给别人留条后路就是给自己留条后路。

宋代的吕蒙正胸怀宽广,气量宏大,有大将风度。每当遇到与人意见相左时,他必定以委曲婉转的比喻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皇帝对他很是信任。

当吕蒙正初次进入朝廷的时候,有一个官员指着他说:“这个人也能当参政吗?”

吕蒙正假装没听见,付之一笑。

他的同伴为此愤愤不平,要质问那个官员叫什么名字。吕蒙正马上制止他们说:“一旦知道了他的名字,就一辈子也忘不了,不如不知道的好。”

当时在朝的官员也佩服他的豁达大度。后来那个官员亲自到他家里去致歉,并结为好友,相互扶持。

吕蒙正这样做是对的,为人处世,留有余地,是一种君子风度,可以显示一个人博大的胸襟和深厚的修养。

总之,做人做事,留有余地,不说过头话,不做心力用尽的事,则随时可以应付意外情况。因为于人本身,强中自有强中手,而于事态发展,也时有不测风云。因此,但凡做事就要留有余地,会让你在人际交往中进退自如。

与人相处不把别人逼到绝路上,自己同样会保有优势,这是大智慧。

3.学会多给他人面子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中国谚语

在北宋时期,有两位将领,一个叫孔宁正,另一个叫王荣,他们在战场上英勇无畏,屡建战功,令人佩服。一天他们两人随太宗饮宴,几杯落肚就烂醉如泥,胡言乱语,自己夸起自己的战功来,侍从们认为有失礼仪,让太宗治他们的罪,太宗假装不知,令人送他们回家。第二天,这两个人酒醒之后,想到酒后失态,非常惊恐,急忙上殿请罪。

太宗却说,当时我也喝醉了,不知你们讲了些什么。这两名将领听到后,感到皇上如此的宽宏大量,更觉自己应该谨慎行事,忠心耿耿为皇上效力,保卫边疆的安宁。

俗话说,人无完人。每个人不可能一辈子不做错事,对于那些不违反原则、不失大雅、无关紧要的小事,我们应该给别人一个机会,给别人一个面子,给别人一个自尊。那么别人会感激你的理解、包容、大度,从而会使他记住这次的教训,改进提高自己的能力素质,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也会加深你们之间的友谊。由此也会更加体现你的心胸宽阔、坦荡容人的博大的胸怀。否则,不给他人面子,让别人在公共场合下不了台,那就是做人的最大失败了。

鲁国大夫公父文伯在一次宴会上,特别请大夫目睹父作为贵宾。然而,在上菜的时候,放在目睹父面前的一只鳖,不知怎么,竟比别的客人的鳖小了些。目睹父看着四周的鳖,大为恼火,在众宾客面前大声说:“等这只鳖长大以后再吃罢!”说完便拂袖而去,搞得公父文伯十分尴尬,好好的宴会不欢而散。

为了一只鳖的大小,导致主客翻脸,目睹父这样做真是太不给公父文伯的面子了,而且在众目睽睽之下。这不仅在与主人交往之间砌了一堵墙,而且在与宾客以后的交往中也砌了一堵墙。

由此,我们想到,必要的时候,给别人一个面子,不要不识相,以至于最终造成彼此的尴尬与不愉快。本来,这就是一件小事情,朋友之间,碍于面子,给他人一个台阶,大家皆大欢喜。相反,如果你当仁不让,让对方下不了台,从此便彼此心存芥蒂,甚至反目成仇,直至恨你一辈子。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谁都可能有错误和失误,谁都有可能陷入尴尬的境地。因而,给他人一个面子,是为人处世应遵循的原则之一。

给他人一个面子,最能显示出一个人的良好修养。只有襟怀坦荡、关心他人的人,才会时刻牢记给人一个面子。在受到伤害时,许多人都会与对方针锋相对地吵闹一番,结果使双方都十分难堪。虽然包容并不意味着一味忍让,但学会最大限度地包容,就能避免许多尴尬。

给他人一个面子,往往会赢得友谊,得到信赖。给人一个面子,往往是拥有朋友的开始,也是自己成功的开始。

1953年,周总理率中国政府代表团慰问驻旅顺的苏联军队。在我方举行的招待宴会上,一名苏军中尉在翻译总理讲话时,译错了一个地方。我方代表团的一位同志当场做出了纠正。这使总理感到很意外,也使得在场的苏联驻军司令大为恼火,要撕下中尉的肩章和领章。宴会厅里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这时,周总理不失时机地想挽回对方的面子,他温和地说:“两国语言要做到恰到好处地翻译是很不容易的,也可能是我讲得不够完善。”周总理慢慢重复了译错的那段话,让翻译仔细听清,并准确地翻译出来,缓解了紧张气氛。周总理讲完话后在同苏军将领、英雄模范干杯时,还特地同翻译单独干杯。苏联驻军司令和其他将领看到这一景象,在干杯时眼里都含着热泪,那位翻译被感动得举着杯子久久不放。

周总理的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在为人处世中学习和借鉴。

现代社会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不断交流和沟通的时代,只有我们拥有包容之心,学会给他人面子,才能赢得大家的信任和支持,开辟自己人生和事业上的一种新局面。

如果你是个只顾自己面子,却不顾别人面子的人,那么你必定是个不受欢迎的人;如果你是个拥有包容之心、顾及他人面子的人,那么你必定会收获广泛的人脉。

4.宽以待人,容人之过

不会包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别人包容的,但谁能说自己不需要包容呢?——(俄国)屠格涅夫

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台湾的许多商人知道于右任是著名的书法家,纷纷在自己的公司、店铺、饭店门口挂起了署名于右任题写的招牌,以示招徕顾客。其中确为于右任所题的极少,赝品居多。

一天,一学生匆匆地来见于右任,说:“老师,我今天中午去一家平时常去的小饭馆吃饭,想不到他们居然也挂起了以您的名义题写的招牌。明目张胆地欺世盗名,您老说可气不可气!”正在练习书法的于右任“哦”了一声,放下毛笔,然后缓缓地问:“他们这块招牌上的字写得好不好?”“好我也就不说了。”学生叫苦道:“也不知他们在哪儿找了个新手写的,字写得歪歪斜斜,难看死了。下面还签上老师您的大名,连我看着都觉得害臊!”

“这可不行!”于右任沉思道,“你说你平时经常去那家馆子吃饭,他们卖的东西有啥特点,铺子叫个啥名?”

“这是家面食馆,店面虽小,饭菜都还做得干净。尤其是羊肉泡馍做得特地道,铺名就叫‘羊肉泡馍馆’”。

“呃……”于右任沉默不语。

“我去把它摘下来,”学生说完,转身要走,却被于右任喊住了。

“慢着,你等等。”

于右任顺手从书案旁拿过一张宣纸,拎起毛笔,刷刷在纸上写下了些什么,然后交给恭候在一旁的学生,说:“你去把这个东西交给店老板。”

学生接过宣纸一看,不由得呆住。只见纸上写着笔墨酣畅、龙飞凤舞的几个大字:“羊肉泡馍馆”,落款处则是“于右任题”几个小字,并盖了一方私章。整个书法,可称漂亮之至。

“老师,您这……”此学生大惑不解。

“哈哈。”于右任抚着长髯笑道:“你刚才不是说,那块假招牌的字实在是惨不忍睹吗?这冒名顶替固然可恨,但毕竟说明他还是瞧得上我于某人的字,只是不知真假的人看见那假招牌,还以为我于大胡子写的字真的那样差,那我不是就亏了吗?我不能砸了自己的招牌,坏了自己的名!所以,帮忙帮到底,把那块假的给换下来,如何?”

“啊,我明白了。学生遵命”。转怒为喜的学生拿着于右任的题字匆匆去了。就这样,这家羊肉泡馍馆的店主竟以一块假招牌换来了当代大书法家于右任的墨宝,喜出望外之余,未免有惭愧之意。

宽以待人,容人之过。于右任知道自己的书法被别人冒名顶替,不但没有去找店主论理,而且还白送一个亲自题写的店名给店主。这显示出一位大家的风范,眼光高远、胸襟博大,克己忍让、包容待人。

在人的一生当中,谁都会有犯错误、办错事的时候。当人们做了错事、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的时候,总是渴望得到别人的谅解,总是希望别人把这段不愉快的往事忘掉。因此,如果自己遇到别人有对不起自己的言行时就应该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来理解和包容别人。一个人若想成就一番大事,在人际交往中,就不要太计较个人的得与失。

纵观古往今来那些成就大事的人,他们无不具有包容天下的广阔胸怀。春秋战国之时,齐桓公不记恨管仲的一箭之仇,任其为相并尊为仲父,终于得其辅佐,使齐国成为五霸之首。

一次理发师为周总理刮脸时,总理咳嗽了一声,刀子不小心把他的脸刮破了。理发师十分紧张,不知所措。周总理和蔼地说:“不用着急,这不能怪你,我咳嗽前没有向你打招呼,你怎么知道我要动呢?”这桩小事,使我们从周总理身上看到了一种美德——容人之过。

人生在世,由于各人的文化水平,工作生活,性格爱好不同,相处久了,难免会发生磕磕碰碰和矛盾冲突,如兄弟反目、婆媳不和、同事争执等。其实,只要有一方豁达一些,大度一些,该包容的包容,该忍让的忍让,该忘记的忘记,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干戈会化为玉帛。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人,心胸狭隘,小肚鸡肠,处世总是持“宁可我负人,不可人负我”的态度。对别人的不是,甚至并非不是之事也斤斤计较,毫发必争,往往使一丁点矛盾进一步恶化,最终酿成祸患,轻则使人受伤,重者致人命亡。

在生活中,谁不渴望友谊呢?谁不需要他人的帮助呢?一个人若想在人际交往中获得好人缘,就要以宽仁为怀,以大局为重。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一个人是没有短处的,只要你拥有一颗容人之心,人生之路就会越走越宽广,到处充满阳光!

做人,要讲包容、大度、礼让。对别人不妥之言不计较,容得下话;对别人的缺点正确看待,容人之短;对别人的错误不记旧账,容人之过……能够容忍别人的过失,以宽仁为怀,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品质。

5.量小非君子

宽宏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伟大的。——(英国)罗伯特·欧文

宋代韩琦任定武帅,夜里写信时,让一名士兵在一旁端着蜡烛。士兵不小心烧了韩琦的胡子,韩琦用袖子扑灭了,然后像没事一样继续写信。不一会儿韩琦看那士兵,已经换了人。韩琦担心长官会鞭打那名士兵,急忙叫道:“不要换人!我让他剔灯,所以才烧了胡子。幸好信没有烧着,有什么过错?”

韩琦有一次花一百两银子买了一只玉杯,很是珍爱。手下一名官员不小心把它掉在地上打碎了,在座的客人惊呆了。那名官员趴在地上等着挨罚,韩琦笑着说:“东西命中注定是要碎的,你不是故意的,有什么罪过?”

胡子已经烧了,杯子已经碎了,发脾气又有什么用?但这是最使人发怒的事情,韩琦度量过人,把事情看开了。与人交往,烦恼与摩擦是在所难免的,像韩琦这种遇事大度容人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宋代还有一个叫娄东顾的人,与韩琦有同样的包容之心。娄东顾勤奋好学、品行端正,在邻里间有很高的威望,待人接物,和蔼平易,从不恶声恶气,给人脸色看。有一次,邻居夜里喝醉了酒,到他家门前骂街。仆人告诉娄东顾,娄东顾说:“他骂他的,与我有什么相干?”醉人又指名道姓地骂他,仆人又告诉了娄东顾。娄东顾说:“同名同姓的人多了,怎么知道他骂的一定是我?”丝毫也不在意。邻居酒醒之后,非常惭愧,登门道歉。娄东顾好心宽慰他,对他很有礼貌,当时人们被他的美德所感动,互相劝诫,一心向善。

韩琦、娄东顾可谓大度之至,大度给他们赢得了好名声,更重要的是感化了一批人。与人交往也应如此。古语说:“大度集群朋”。一个人若能有包容的度量,他的身边便会结起大群知心朋友。

《史记·魏公子列传》中有这样一个典故:魏国有位隐士侯嬴,七十多岁,是看守都城大梁夷门的小官吏。大家尊称他为侯生。信陵君听说此人善出奇计,就去拜访他。

信陵君送侯生许多金子作为见面礼。侯生谢道:“我一向安大自守,从不白受人家的馈赠。如今老了,难道还能改变操守吗?”信陵君只好作罢,对他更加敬佩!

一天,信陵君宴请宾客,来了不少有名望的人物。公子请大家按名次坐定,单单把最尊贵的左方首席留下空着。他请客人稍候,亲自驾车前往夷门。

信陵君把侯生恭恭敬敬地请上车,又亲自为他执鞭。走了一程,侯生说:“我想去前街看个朋友,公子能送我一趟吗?”信陵君答道:“好啊,我很愿意陪先生前往。”他们来到一家肉铺门前,侯生说:“我的朋友朱亥是个杀猪匠,就住在这里。请公子稍候,我去去就来。”侯生进店见了朱亥,两人就畅谈起来。侯生时时回头看看信陵君,见他耐心地等在那里,没有一点焦急的样子。信陵君的手下人见侯生说个没完,早厌烦了,免不了低声咒骂几句。信陵君却责备他们:“不得无礼!”过了许久,侯生才跟朱亥告别,登车赴会。信陵君从府里出来时,天方正午,现在已是红日西斜了。

满堂宾客也早等得厌烦了,但见信陵君亲往迎接,又空着首席座位,虽不知来者是何方贵客,猜想定是难得的幸会,只好耐着性子等。忽听门外报道:“公子接客人回来了!”众宾客恭恭敬敬地站起来迎接。哪知迎来的却是一位身穿粗布旧衫的老头子,无不骇然。公子向众人作过介绍,请侯生到首席入座。侯生也不谦让就坐下了。酒宴开始,公子又毕恭毕敬地首先向侯生敬酒。侯生谢道:“承蒙公子不耻下顾,在街头久等,毫无怠色,现在又尊我坐首席,这实在太过分了。其实,我并非狂妄自大,而是想由此来显示公子的美德啊!”

从此侯生成了公子的上客。由于信陵君为人仁爱大度、礼贤下士,因此人们争相前往归附于他。

纵观古今中外,大凡有所作为的人,除自身才智卓越执著追求外,还有一个共同的秉性,就是胸怀大度。他们能以自己开阔的胸襟去对待世间万物,用那颗博大的心去包容世间的冷嘲热讽。

有所作为的人固然懂得宽厚大度对于人际交往的重要,我们普通的每个人要想有所作为更要虚心学习他们的长处和优点,因为唯有能容人,才能为他人所容,谁也不能独自生存。因此,宽大的胸怀不仅是处世之基本,也是成功的基础。

与人交往,必须培养自己宽宏大度的心灵,学会理解别人,学会包容别人。你只有对别人好,才能换得别人对你的好。

6.包容是连接人际关系的一座“桥”

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明朝)薛碹

很久以前,有毗邻而居的兄弟俩因故发生纠纷,甚至反目成仇,弟弟在两个庄园之间开了一条渠,以示永不往来。一天,哥哥请来一位木匠,他想在两个庄园之间造一个两米高的围栏,以示永不相见,以此来回敬弟弟。哥哥吩咐完木匠就外出干活了。回来时,他惊得目瞪口呆,因为他的眼前并不是什么围栏,而是一座美丽的小桥。小桥跨过小渠连通了两个庄园。这时,弟弟也回来了,见状便从桥那边走过来,抱住哥哥说:“您真伟大!在我做了对不起你的事之后,你还建了一座美丽的桥。”当两兄弟重归于好时,木匠便收拾工具要走了。“等一下,我这里还有许多活需要你来做。”哥哥对木匠说。木匠回答说:“我倒是愿意留下来,但是还有很多桥等着我去造。”在木匠的眼里,如果给哥哥造了围栏,不是把他们兄弟的怨恨永远固定了吗?这时,必须有人做出让步,只有包容,才能解怨。于是木匠便冒着被雇主斥骂的危险,为两兄弟的和好加上了一座“桥”。

人活在世上,人与人之间磕磕碰碰在所难免,譬如意见相左,偶然冒犯,踩了你一脚,稍稍侵占你的好处……如此这般,不一而足。一般的解决办法是争辩、指责、以牙还牙、以怨报怨,可能引发口角之争,拳脚相向,当街斗殴,甚至视为仇寇,结怨一生,那就得不偿失了。生活中同事失和、好友成仇、兄弟阋墙是屡见不鲜的事。这些都是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最好的解决方法是:不计较,以包容为怀,一笑泯恩仇。就像那位木匠,给反目成仇的兄弟俩庄园架起了一座桥一样,这是包容之“桥”,沟通之“桥”,友善之“桥”。

人与人交往,难免会有些小摩擦,只要是无恶意的,就应该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所致,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过错,如果在日常的相处中,对别人的过错能以包容对待,就等于给对方提供改过的机会。

古时候有个叫陈嚣的人,和一个叫纪伯的人做邻居。有一天夜里,纪伯偷偷地把陈嚣的篱笆拔起来,往后挪了挪。这事被陈嚣发现后,他心想:你不就是想扩大点地盘吗,我满足你。他等纪伯走后,又把篱笆往后挪一丈。天亮后,纪伯发现自家的地又宽出了许多,知道是陈嚣在让他,他心中很惭愧,主动找上陈家,把多侵占的地统统还给了陈家。

《菜根谭》中说:“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嗜。此是涉世一极乐法。”可谓深得处世的奥妙。

宽容说起来简单,可做起来并不容易。因为任何宽容都是要付出代价的,甚至是痛苦的代价。人的一生谁都会碰到个人的利益受到他人有意或无意的侵害。为了培养和锻炼良好的心理素质,你要勇于接受宽容的考验,即使感情无法控制时,也要管住自己的大脑,忍一忍,就能抵御急躁和鲁莽,控制冲动的行为。如果能像陈嚣那样再寻找出一条平衡自己心理的理由,说服自己,那就能把忍让的痛苦化解,产生出包容和大度来。

不是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像陈嚣那样宽容大度,而有些人就是心胸狭隘。但是,凡事斤斤计较,不肯吃亏之人终究会遭到人们的唾弃,成为孤家寡人。如人人皆知的慈禧太后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有一次她与一大臣下棋时,对方无意中说了一句:“我杀老佛爷的马。”慈禧太后听了勃然大怒,大声道:“你杀我的马,我杀你全家”,于是这位大臣被满门抄斩,惨不忍睹。像这样的心胸狭隘之人,这样的暴行,又怎会不遭人唾弃呢?

当今社会上有一些人,也是这样,你不小心碰了他一下,他就会破口大骂,甚至大打出手,还有的人对别人的过失总是耿耿于怀,时时想着揪别人的小辫。这样的人,典型的“小肚鸡肠”,心胸狭隘,待人刻薄,根本没有一点包容之心,这种人还有谁敢与他交往呢?还能敢与他共事呢?

社会交往,矛盾是无处不在的。有了矛盾,重要的是面对现实,化解矛盾。若只是一味斤斤计较,便会自寻烦恼,制造痛苦,徒伤感情,甚而结成冤仇。人世间演绎的种种悲剧,很多都是由芝麻大的小事引起的。要想切断悲剧的源头,唯一的办法就是学会包容。包容于人,包容于事,友善交往,和谐相处。俗话说:“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学会包容,许多的恩怨情仇可以化为过往烟云;学会包容,可以增加彼此间加深感情的机会。学会包容,可以对所有的误解和猜疑置之度外不闻不问。所以说,包容是一座桥,将彼此间的心灵沟通,走过这座桥,人们的生命就会多一份空间,多一份爱心;走过这座桥,人们的生活就会多一分温暖,多一份阳光!

包容,就像春天的一缕风,给别人带去了舒爽,也让自己舒适无比;包容,就像夏季的一场雨,滋润了别人的心田,也洗去了自己的浮躁;包容,就像冬日里的一束阳光,给予了别人温暖,同时也照亮了自己的心底。这世界多一份包容,我们的生活就会多一分和谐。

7.包容是赢得人心的奥秘

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爱和包容、大度征服。——(荷兰)巴鲁赫·斯宾诺莎

春秋时期,楚庄王在平定国内叛乱后,大宴群臣,并让自己的爱妾许姬为百官敬酒,以营造喜庆气氛。突然,一阵风把厅堂里的灯烛吹灭了,黑暗中,有人便趁着混乱拉着许姬欲与她亲近。许姬不从,顺手还机智地扯下了这个人的帽缨,并悄悄告诉了楚庄王,要求掌灯后立即查出帽子上没有缨带的人。楚庄王哈哈大笑,当即宣布:请百官们把帽缨都扯掉,以尽情畅饮。待大家把帽缨都扯下了,楚庄王才吩咐点灯。这样究竟谁是行为不轨者,已无法分辨。许姬不解,楚庄王安抚她说:“酒后狂态,人常有之,倘若治罪,必伤国人之心。”

后来,在吴国伐楚的战争中,有一员虎将奋不顾身,英勇杀敌,为保卫楚国立了大功。这员虎将就是那位被楚王爱妾许姬扯掉帽缨的人,他的名字叫唐狡。春秋时期,群雄四起,诸侯逐鹿中原,而楚庄王能成为一代霸主,与他能容难容之事并赢得人心是分不开的。这就是包容的力量。

官渡之战,曹操大获全胜。战争结束后,缴获了大量战利品,发现部下不少人给袁绍写效忠信,有谋士建议曹操把这些人杀掉,以儆效尤,曹操却二话不说,下令烧掉信件。说:“敌强我弱,连我也自身难保,何况属下将士呢?谋个好出路,人之常情也”。几句话暖热人心,原本那些人人自危,担心追究自己的将士,把提到嗓子眼的心放回肚里。他们无不为曹操的宽宏大度和设身处地所深深感动。

俗话说,包容人得人心,得人心得天下。正是因为曹操这种恢宏的气度与胸襟,才使他顺利完成东征西伐,很快统一大半个中国,成为三国时期割据势力中最强的一方。

大海之所以浩瀚美丽,是因为它不拒细流、净化污垢;人之所以英明伟大,是因为他包容大度、充满爱心。包容是一种美德,也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无论你是学富五车的名人显要,还是十分普通的凡夫俗子,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和分歧,但如果你能给别人多一点包容,就会少了一个对手、多了一个朋友。

在生活中,能得到别人包容的人是幸福的,能包容别人的人是高尚的,世上没有渡不过去的河,没有上不去的高山,也没有解不开的结。包容多了,朋友也多了,烦恼也就少了。相信,含泪付出包容,会含笑获得回报。

一个人包容别人越多,赢得的人心就越多,因为包容了别人的同时,就等于包容了自己。包容别人的同时,就是种下了一粒善良的种子。它一定会在未来的某一天生根发芽,长成感恩的参天大树,结出福报的丰硕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