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乘马》篇曰:“非诚贾不得食于贾,非诚工不得食于工,非诚农不得食于农,非信士不得立于朝。”只有以诚实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方可事业有成。所谓“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无数次听到这样的教诲:成事先成人,一个人无论成就多大的事业,人品永远是第一位的。而人品的第一要素就是诚信。诚信表现在工作中就是对所从事职业的忠诚,对上司、对公司的忠诚。你喜欢一个没有信誉的人吗?你会提拔一个不忠诚的人吗?不会,所以如果你想被重用,如果你想成功,你就必须忠诚,必须讲诚信。故诚信是成事之本,也是立足之根。
一、诚信,职场立足的根本
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战国)孟子
诚信是一张金质名片,一个诚实守信的人,首先给人的印象是光明磊落,富有责任感和稳重感。同样的,一个讲究诚信的公司,也会给人良好的口碑和信誉,吸引各种人才的加盟。如今,就业竞争激烈,在每个求职者起点都差不多的情况下,诚信就成为最大的竞争武器。手握这张名片,无论于公于私都将无往而不利。你以诚待我,我以诚相应,一时的失信,十倍的努力都是无法补救的。
国外一家著名的企业需要招聘销售主管,前来应聘的人很多。经过几轮的筛选,到最后一轮时只剩下了三个应聘者。其中一个叫约翰·卡尔的幸运者忐忑不安地走进了最后的考场,还没有坐定,人事经理就一脸惊喜地跑过来抓住约翰·卡尔的手,并给了他一个深深的拥抱,“我可找到你了!”经理激动地说。然后,就转头对女秘书说:“就是这个年轻人在公园湖里救了我的女儿,不留姓名就走了。真巧又碰到他了。”约翰·卡尔当时感到一脸迷惑,并感到了浑身发热,他仿佛看到幸运女神在向自己微笑。但他马上镇定了下来,对还在激动的经理说:“不,先生,您认错人了。”“认错了?不,不,我记得那个年轻人脸上也有这样一颗痣的。”约翰·卡尔此时更加坦然了,“您是认错了,先生,上周我根本就没有去过那个公园。”
两天后,约翰·卡尔去公司任职,他关心地问经理的秘书:“经理女儿的救命恩人找到了吗?”秘书大笑起来:“什么救命恩人呀?经理根本就没有女儿。”
约翰·卡尔以自己的诚实赢得了他渴望的理想工作,可以想象,如果他以救命者的姿态出现,那他只能惨败出局。
在当前巨大的就业压力下,好多求职者找工作时先“保底”、后择优的做法比较普遍。这让很多用人单位面临求职者毁约和不诚信的苦恼。从调查结果看,有38.6%的单位曾遇到过求职者毁约。用人单位普遍反映,从参加招聘会接收简历,再到笔试、面试,用人单位为了招募到合适的员工要花费大量人力、财力。求职者毁约造成的直接后果是用人单位必须重新开始新一轮招聘,招聘成本大大增加,使用人单位陷入被动的境地。一般求职者提出毁约的时候,招聘活动都已结束,原来候选名单上的求职位者,多半已经和其他单位签约,如果再从这些人中挑选人员来填补空缺,就可能造成新的毁约,形成就业市场上的恶性循环。
小于是已工作两年的教育培训老师,因为嫌原来的公司干活太累,想出去再换一个单位。由于他是研究生学历又有工作经验,他很快在天津某教委直属教学研究部门找到了工作,月薪2500元。小于很高兴地交了押金,签了聘约。
离下半年开学还有一段日子,小于到北京去玩,同时到几所大学询问了招收教师的情况。很凑巧,北京有一所著名大学需要小于这类专业的研究生,月薪可以拿到3500元,还有教师宿舍分配等。这对他极有诱惑力,权衡比较后,就动了毁约的心思。第二天,小于跟天津那家教学研究部门打了个电话,说愿意交违约金毁约,那边也没有什么意见。小于说,他当时想,天津那个单位也是很多求职者的热门,他们不会太在乎。
可是当小于兴冲冲地到北京这所大学签约,人事处处长看了他的求职信后,立即将其个人资料输入人事管理档案,随后那位处长却对小于说不能录用他了。小于问原因,原来人事处处长通过了解得知,小于与天津那家单位才签了两天就毁约,他们不欢迎为了待遇就随意毁约的人。
小于很是后悔,但是能怪谁呢?只能怪自己太看重经济利益,随便毁约,忘了做人的本分,忽视了做人的诚信,其结果只会自找苦吃。
现在众多求职者把先签一个工作“保底”视为当务之急,却又在不停地挑选着自己最佳的归宿。尽管也有用人单位对此表示理解,但多数用人单位认为,毁约是一种非常不诚信的行为,求职者通过毁约尽管能获得一份看上去不错的工作,但却影响到今后的职场生涯的诚信度。
曾有媒体报道,深圳一家知名公司发生了一起持假文凭者卷款逃跑的事件,在深圳市企业间广为流传,令很多企业心有余悸。于是,凡招聘到新人,都要将所招聘对象的文凭拿到验证中心去验一下。对于有的老员工,本来企业已经很了解,但在要提拔重用的时候,似乎觉得又不了解他了,生怕日后出了问题,因此也要将他的文凭拿去验明正身。
虽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企业的如此做法给人杯弓蛇影的感觉,但这不正是有些人的欺瞒作假行为所导致的吗?信任是双向的东西,互相以诚相待,自然皆大欢喜;但凡发现一方心存欺骗,另一方便会以十倍的警觉来防范,这样各自如履薄冰的合作,想必是不会长久的吧。
假文凭的“杀伤力”有这么大,其他形式的欺骗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有的求职者为了得到一个梦寐以求的职位,给自己编造出种种本领,伪造各种证书,或者夸大自己的能力。比如对于某个项目,明明只是参与其中做了点零活儿,写到简历上自己却成了“主持”。这样,也许能够一时蒙骗过关,而当时间一长,开始接受考验的时候,也只能是原形毕露,弄不好还要丑态百出。如果用人单位不去追究,直接炒鱿鱼也就罢了,如果碰上一个一本正经的公司,还要在劳动手册上添上一笔,那可真是得不偿失了,不过,这种下场也是咎由自取,没有人会同情。所以也难怪,现如今稍微讲究一些的企业在招聘人才时都是层层把关严格考察了。
君子坦荡荡。既然踏入职场,就说明已经是一个成熟自立的人,应该对自己的一切负责。以诚信立足,凭真本事吃饭,应当是每个职业人心里的一杆秤。
诚信宣言:
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诚信已经远远超出了道德的范畴,成了在职场立足的根本。作为一个职场新人来说,保持诚信的美德比什么都可贵。
二、员工诚信与公司诚信并行
自不诚,则欺心而弃己,与人不诚,则丧德而增怨。——(北宋)杨时
美国著名的百万富翁、慈善家安德鲁·卡耐基曾经说过:世界上很少有伟大的企业,如果有,那就一定是建立在最严格的诚信标准之上的。而企业的诚信正是建立在员工绝对诚信的基础之上。美国公共关系协会曾经推荐过一个名为“35次紧急电话”的案例,它成为世界性公共关系的经典案例:
那是在日本东京奥达克余百货公司的一天下午,售货员彬彬有礼地接待了一位来买唱机的女顾客。售货员为她挑了一台未启封的“索尼”牌唱机。事后,售货员清理商品时发现,原来是错将一个空心唱机货样卖给了那位美国女顾客。于是,立即向公司警卫作了报告。警卫四处寻找那位女顾客,但不见其踪影。经理接到报告后,觉得事关顾客利益和公司信誉,非同小可,马上召集有关人员研究。当时只知道那位女顾客叫基泰丝,是一位美国记者,还有她留下的一张“美国快递公司”的名片,据此仅有的线索,奥达克余公司公关部连夜开始了一连串接近于大海捞针的寻找。一连打了32个紧急电话,向东京各大宾馆查询,毫无结果。后来又打了国际长途,向纽约的“美国快递公司”总部查询,深夜接到回话,得知基泰丝父母在美国的电话号码。
接着,又给美国挂国际长途,找到了基泰丝的父母,进而打听到基泰丝在东京的住址和电话号码。几个人忙了一夜,总共打了35个紧急电话。
第二天一早,奥达克余公司给基泰丝打了道歉电话。几十分钟后,奥达克余公司的副经理和提着大皮箱的公关人员,乘着一辆小轿车赶到基泰丝的住处。两人进了客厅,见到基泰丝就深深鞠躬,表示歉意。除了送来一台新的合格的“索尼”唱机外,又加送著名唱片一张,蛋糕一盒和毛巾一套。接着副经理打开记事簿,宣读了怎样通宵达旦查询基泰丝住址及电话号码,及时纠正这一失误的全部记录。
这时,基泰丝深受感动,她坦率地陈述了买这台唱机,是准备作为见面礼,送给东京婆家的。回到住所后,她打开唱机试用时发现,唱机没有装机心,根本不能用。当时,她火冒三丈,觉得自己上当受骗了,立即写了一篇题为《笑脸背后的真面目》的批评稿,并准备第二天一早就到奥达克余公司兴师问罪。没想到,奥达克余公司纠正失误如同救火,为了一台唱机,花费了这么多的精力。这些做法,使基泰丝深为敬佩,她撕掉了批评稿,重写了一篇题为《35次紧急电话》的表扬稿。
《35次紧急电话》的表扬稿见报后,反响强烈,奥达克余公司因一心为顾客而声名鹊起,门庭若市。奥达克余公司将一桩坏事变成了好事,不仅挽回了公司的信誉,而且还提高了公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后来,这个故事被美国公共关系协会推荐为世界性公共关系的典范案例。
千里马也有失蹄之时,由于企业在极其复杂的现实环境中运行,因此,很难对运行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做出完全准确的预见。这样,难免会有失误的地方,并自然而然会使组织形象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问题在于,事情一旦发生,应当如何对待?奥达克余的做法是值得企业学习的,他们对待自身的失误,树立了正确的态度:亡羊补牢,向公众表明解决问题的诚意,求得公众的谅解和合作,使失误对组织形象产生的损坏减少到最低限度,并由被动变为主动。
奥达克余公司用35个紧急电话成功地避免了公司可能出现的公共关系危机,并且赢得了美名。试想一想,如果奥达克余公司的那位售货员不讲职业道德,当时不把这事情向上级汇报;如果企业的经理在得到消息后不把企业的诚信放在第一位,没有严格执行企业的承诺,那么这整个故事又将会是什么样的结局呢?其实答案是明显的,奥达克余公司肯定是名誉扫地。
企业员工的诚信给企业带来了名誉和效益,反之则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和名誉的损坏。德国某在华赫赫有名企业的采购部员工一夜之间集体离职让公司束手无策,生产受到严重影响;浙江某厨具制造集团一位大学毕业不久的外销员故意将发往欧盟的十多个集装箱发往美国让公司的经济遭受巨大损失和名誉的损坏;至于通过很多程序才进入公司仅工作几天的新员工带着公司重要资料不辞而别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因此,作为一名企业的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和诚信是很重要的,做事先做人,这是起码的道德标准。同时,企业也要对员工讲究诚信。我们很多企业一谈到诚信,只讲员工对公司的忠诚,企业根本不反省自己对员工对其他合作伙伴是否诚信,是否有忠诚度。其实诚信是一种平等的互利双赢模式。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是员工应尽的义务,而企业言而有信、坦诚对待员工也是责无旁贷的。这就需要打造一种诚信的企业文化,把忠诚度或诚信当成企业、员工个人的立身之本,从日常的一言一行做起,充分体现诚信的文化内涵。试想,员工面试时约定工资为1500元,在发放时只发1100元;按公司明文规定的业务提成办法可以提佣金15万元,在兑现时只发了8万元,这样会换来员工对你的忠诚吗?还有一种企业,放任甚至鼓励员工对客户能蒙就蒙,能骗就骗,用这种方式训练出来的员工对公司能有忠诚度吗?所以,诚信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导向,不但要对员工进行引导,企业更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诚信宣言:
没有员工的诚信就没有企业的诚信,无论企业将其产品或服务诚信口号喊得多么响亮,没有愿意执行这些口号的员工,再多的口号都是空话,而这也将损毁企业的长远利益。
三、钱财有数,诚信无价
一个人严守诺言,比守卫他的财产更重要。——(法国)莫里哀
用金钱来考察属下的诚信,是肯德基老板们常用的手法之一。肯德基老板要从下属的4名员工中提拔1名总经理助理,但4人的工作能力、业绩不相上下,不得已老板使出了“杀手锏”:在发工资时故意每人多发1000元。其余3人也许没有留意,也许由于其他原因没有将多出的钱上缴;只有一位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将多出的钱退回。
结果这名退钱者荣幸地坐上了总经理助理的交椅。肯德基快餐店的巡视员在考察分店员工的素质时,也会扮作食客,故意遗留钱包,来考验员工的品质。
在职场,金钱永远是一个敏感的雷区。要牢记“不义之财不能要”这个至理名言,千万不要在金钱这方面跌跤。正如人们常说的:钱财有数,诚信无价。
也许你认为这些都是钱财惹的祸,钱财才是让人变得不诚信的根本,钱财才是所有事端的万恶之源。其实钱财,并不是万恶之源;过分地、自私地、贪婪地爱钱,才是真正的万恶之源。努力赚钱的前提是获得金钱的手段要光明,不可贪小便宜毁了自己的诚信。
做老板的都知道,对待金钱的态度直接地影响着一个人的心境,而一个人的心境直接会影响它的工作。所以,作为一名员工在涉及公司钱财利益方面,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不是自己的千万别去想方设法为己所有,金钱是有价的,做人的诚信才是无价的。
但是,有些员工在金钱的诱惑下,忘掉了自己的职业操守。在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成熟的条件下,坑蒙拐骗可能可以获得一时的暴利,但伴随着暴利的是失去纯洁的上进心,失去其他人的信任,更甚至于面临法律的制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健全,一个人如果为追求金钱,不惜以身试法,只会毁掉自己的一生。求仁得仁,求“钱”却未必能得的“钱”。一心为钱,难免利欲熏心,禁不住诱惑而犯错。事实上,坚持职业操守,勤奋工作,做好每件该做的事,理想的收入定会随之而来。
作为一名企业的员工讲诚信,最重要的是忠于事业,忠于企业,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古人讲“君子修身,莫善于诚信”,这是古人对诚信的认识。“真诚换真心,诚信变真金”,这是现代人对诚信的理解。诚信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线。现代社会,信誉被视为最昂贵的资本,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拿自己的信誉作赌注,是不明智的、更是得不偿失的。因此我们讲诚信,就要坚持既立足当前,又着眼于长远,自觉摆正心态,真实坦诚地待人,诚恳率直地处世,只有这样才是做人做事最明智的选择。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个故事。
在繁华的纽约,曾经发生了这样一件震撼人心的事情。
星期五的傍晚,一个贫穷的年轻艺人仍然像往常一样站在地铁站门口,专心致志地拉着他的小提琴。琴声优美动听,虽然人们都急急忙忙地赶着回家过周末,还是有很多人情不自禁地放慢了脚步,时不时地会有一些人在年轻艺人跟前的礼帽里放一些钱。
第二天黄昏,年轻的艺人又像往常一样准时来到地铁门口,把他的礼帽摘下来很优雅地放在地上。和以往不同的是,他还从包里拿出一张大纸,然后很认真地铺在地上,四周还用自备的小石块压上。做完这一切以后,他调试好小提琴,又开始了演奏,声音似乎比以前更动听更悠扬。
不久,年轻的小提琴手周围站满了人,人们都被铺在地上的那张大纸上的字吸引了,有的人还踮起脚尖看。上面写着:“昨天傍晚,有一位叫乔治·桑的先生错将一份很重要的东西放在我的礼帽里,请您速来认领。”
人们看了之后议论纷纷,都想知道是一份什么样的东西,有的人甚至还等在一边想看个究竟。过了半小时左右,一位中年男人急急忙忙地跑过来,拨开人群就冲到小提琴手面前,抓住他的肩膀语无伦次地说:“啊!是您呀,您真的来了,我就知道您是个诚实的人,您一定会来的。”
年轻的小提琴手冷静地问:“您是乔治·桑先生吗?”那人连忙点头。小提琴手又问:“您遗落了什么东西吗?”
那个先生说:“奖票,奖票。”
小提琴手于是就从怀里掏出一张奖票,上面还醒目地写着乔治·桑,小提琴手举着彩票问:“是这个吗?”
乔治·桑迅速地点点头,抢过奖票吻了一下,然后又抱着小提琴手在地上疯狂地转了两圈。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乔治·桑是一家公司的小职员,他前些日子买了一张一家银行发行的奖票,昨天上午开奖,他中了50万美元的奖金。昨天下班,他心情很好,觉得音乐也特别美妙,于是就从钱包里掏出50美元,放在了礼帽里,可是不小心把奖票也扔了进去。小提琴手是一名艺术学院的学生,本来打算去维也纳进修,已经定好了机票,时间就在今天上午,可是他昨天整理东西时发现了这张价值50万美元的奖票,想到失主会来找,于是今天就退掉了机票,又准时来到这里。
后来,有人问小提琴手:“你当时那么需要一笔学费,为了赚够这笔学费,你不得不每天到地铁站拉提琴。那你为什么不把那50万元的奖票留下呢?”
小提琴手说:“虽然我没钱,但我活得很快乐;假如我没了诚信,我一天也不会快乐。”
看了上面的故事,你肯定认为诚信绝对不可以用金钱来衡量,诚信是无价的。不讲诚信,也许能给你带来眼前的“小利”,而失去的却是“大节”,既而失去“大利”,而拥有诚信,也许会失去一时的利益,但是却赢得别人终身对你的信任。
诚信宣言:
诚信是每个人的“通灵宝玉”,须臾不可淡漠,更不可丢弃。诚信“金不换”,方可换得金,赚得银。深谙此理,正与财富无缘?
四、“诚信报告”,求职敲门砖
良心是我们每个人心头的岗哨,它在那里值勤站岗,监视着我们别做出违法的事情来。(英国)毛姆
有这样一则求职故事:某企业老总拟招聘一名保安部部长,当时来应聘的四十多人中有警察学校的毕业生、有退伍军人、有大学毕业生、还有极个别的待业青年。最后入选的却是一位仅有高中文凭且貌不出众的待业青年。
有人问何故,老总说:“我喜欢他老实、诚实。”
原来,该企业老总在察看求职材料时,发现有的附带着假学历,有的过于夸大自己的实力等,唯独那个仅有高中学历青年的材料写得真实,没有掺假。
约见交谈之后,这位朴实憨厚的求职者给老总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事后经过明察暗访,证实了他的人品不错才聘用的。
任何时候,诚信都可以使你赢的他人的信任。试想,有哪个老板愿意自己的部属不诚实?有哪个老板会对没有诚信的人信赖?
在人才招聘市场外的复印店里,你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不少求职者将自己的“毕业证书”、“自荐表”、借用的“获奖证书”,经过一番加工,依靠复印机的神奇功效,迅速“拷贝”出产一个个优良、全新的“自我”证明。
这种状况让求才的企业分外头疼。谁来鉴定人才的诚信?上海市率先为求职者建立诚信档案,为用人企业开具诚信报告,以此来逐渐规范人才市场的诚信行为,首开先河。如果求职者不讲诚信,很有可能因为“诚信档案”和“诚信报告”中的“劣迹”而找不到工作。
据某人才服务中心人才业绩档案部负责人介绍,他们已接受了多家用人单位的委托,对三百多位拟录用的人员进行诚信调查,结果竟有30%左右的被调查者提供的简历材料有出入。在对这些人才进行诚信调查时,应聘者诚信不够的表现多种多样,如夸大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业绩,私造假学历、假文凭、假职称、假证书,从不说自己的过错和不光彩经历等。当公证的诚信报告提交到用人单位时,应聘者的求职愿望也就此破灭。
有一个外企应聘者在求职信中写到自己的兴趣爱好时,写了喜欢旅游和攀岩,其实此人很少外出,对攀岩更是一无所知,但为了以具有冒险精神及前卫形象吸引招聘者,故意加了这两条。后来在面试中,主考官谈到自己也是个攀岩爱好者,但对攀岩中的一些应急技巧却不甚了解,想与该应聘者切磋。应聘者立即面红耳赤,手足无措,不得不承认自己说了谎。主试者非常生气,立即拒绝录用他。
随着人才流动的加剧,人才职业道德的缺失已为企业带来越来越多的问题——员工离职时不辞而别,或是拉走一帮骨干人才,或是带走企业的商业机密,或是卷走公司财物,或是留下一堆烂账……此类现象让国内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相当头痛。而像借公司的钱不还、违规操作给企业带来损失等问题更是屡见不鲜。
诚信即诚实信用,是言行和内心思想一致,不虚假、讲信誉。在职场上受到青睐的是那些既有真才实学,又有良好职业信用的人,而职业信用的重要意义丝毫不亚于商业信用。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留学生在德国乘地铁,发现护栏很矮,就自以为聪明地跃栏逃票。但当他找工作时,麻烦来了——很多用人企业在查到这个不良诚信数据后说,你连地铁票都逃,谁敢录用你?让那些职场不诚信的求职者多向那些取得成功的企业家学习学习。松下幸之助当年因为着装太差,屡次应聘都被淘汰,但松下没有乔装打扮,而是一次又一次地再应聘,最后以诚心感动主考官,这种诚信和执著的精神才是最值得学习和效仿的。
对于企业来说,其实更欢迎诚实的求职者,中国台湾“半导体之父”——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曾说过,诚实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特质,如果让他选择求职者,他一定选择有诚信的人。因为个性诚实、耿直且积极努力的人,工作绩效自然出色。著名的英特尔公司更是明确地把“掺水”简历看成招聘中的大忌。凡是在简历上弄虚作假者,在英特尔的主考官面前均不能过关。因为这些负责招聘的主考官们,都是部门经理,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伪造的东西很容易被他们看出来,如果发现应聘者弄假,不管他有怎样的能力和资格,都会被淘汰。
因此,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求职者应当切记,诚实守信永远是第一位的,它是一个人的第一美德。千万不要玩弄所谓的“把戏”,忘掉诚信这个根本。
诚信宣言:
诚信是求职者思想道德的根本。诚信是一种优良品质,是社会要求人们遵守的一种行为规范,它带有某种程度的强制性。如果求职者们在这方面有欠缺的话,希望能加强积累。毕竟诚信社会是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信用制度的建立是大势所趋。
五、松下——你不诚实,我不要你!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意诚而后心正。《大学》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的创始人,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学历并不高,从一个3人的小作坊起步,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奋斗历程,使松下电器发展成为拥有职工2.5万人,年销售额超过300亿美元的电器制造商。他自己则认为除了运气好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是个弱者,从小既非生在富贵之家,也没受过高等教育,正因为这样,他经历了人世的酸甜苦辣,在摸索和实践中产生了自己的主见和独特的管理思想。他有很多企业管理思想为现代的企业家所推崇和应用,松下先生有“经营之神”的美誉。
松下幸之助有一句名言:“制造产品之前先制造人。”那么松下是如何制造人的呢?“你不诚实,我不要你!”这是松下公司在招聘过程中一贯坚持的原则。松下认为,诚实的态度是取得他人信任和理解的首要前提。
据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的人事部负责人说,他见过成千上万的求职者,聊几句话就能判断一个人的诚实程度,而诚实在松下公司看来是除了学历以外最重要的条件。
在招聘人员的时候,一般都会这样问求职者:“你进公司后,要从基层工作开始一直做3年,你能接受吗?”这时,许多求职者会毫不犹豫地答:“能。”但这样的员工松下是不会要的,因为这样的人大多没有抱负;有的求职者会这样说:“我就是要从基层做起,再一步一步往上走。”这样的求职者松下还是不会要的,因为这是故意讨人喜欢的回答。松下公司只想要真实的回答,例如求职者对自己发展方向的预期等。真话也许不好听,甚至听了会让人不满意,但正是松下公司所需要的,因为这有利于对应聘者做出正确评价,这种评价也是录用员工与否的前提。
小徐是某所著名高校的一名毕业生,他品学兼优,英语六级,日语国际一级,在松下面试时谈到公司和他的家相距太远,主考官问他是否介意,那名毕业生毫不掩饰地回答:“介意,非常介意,因为公司离家近一些毕竟是非常方便的事情。”在说了这句话后,那名毕业生也果断地表示:“但是我既然选择了这个公司,首先就要融入公司的环境。所以我会租房子住。”毕业生的这一番话赢得了主考官的赞许。他们认为小徐具有相当的独立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他很诚实,也就是这些品质让主考官感到他很有前途。小徐应聘的是培训中心讲师的职位。通过进一步观察发现,这位毕业生颇具口才,说话还透着严密的条理性。最终,小徐在受到主考官的四次约见后,最终迈进了松下公司的大门。
松下幸之助曾说:“一个人要达到道德上的圆满是非常艰难的。但是,它的修炼比才能、经验重要得多。当道德与才能、知识、经验产生冲突,需要做出选择时,松下公司一定会选择前者。”“根据道德标准而顺其良心采取行动胜过绞尽脑汁的计谋。”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松下幸之助强调:如果仅有知识而不懂得做人,那么,这个人的知识就很容易成为“恶智慧”。学历、知识好比商品上的标签,论才用人要看品质,不要只注重标签价码。
之所以如此注重员工诚实的品格,是因为松下曾说过:诺言所以能成为力量,就是因为守信用。他认为:信用能为企业带来顾客,为顾客带来信心;而信用的培养,必须以诚心诚意为顾客服务。诚恳的态度,是增加企业信用的条件。
松下深知建立信用很难。在从前,商店设立分号是件大事,担心伤害到商誉的人,绝不轻易设立分店。这种重视招牌的观念,还包括重视顾客的意思在内。重视顾客和重视招牌,两者是息息相关的。他就是这样以顾客为中心,以信用为中心,同时也以服务为中心。没有老招牌,而要新开一家商店,是很困难的。因为各个商店都是有互相联系的,要在其中新开一家,与人竞争,谈何容易?
但这并不是说,开新店是不可能的,新商店也不见得就卖不起好的东西。因此新商店也可以发展,要使新商店得到发展,就要有足以证明其信用的东西。也就是说,虽然是新开张的商店,但要一直很努力地追求品质,服务顾客,要有真正的表现才行。开新商店要争取信用,就得有这样的实质,要具有足以发展的条件,才会得到成功。
这种作为信用基础的“实质”,并非有意建立,就能够建立起来;必须以商人的诚实、对自己生意的重视,慢慢累积下来,才能得到信用,信誉才因而产生。
“诚信乃立身之本,无信则不立。”松下认为,作为精神、道德层面的东西,讲诚信,要靠自觉。要树立诚信的为人形象,关键在于个人的修身自律。所以松下在招人的时候,才会将诚信作为一贯坚持的原则。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诚信的品质,才能使商品和企业人格化,从而征服人心。
诚信宣言:
“人格”是人性中最优秀的部分融合而成的内在品格,是人性中最完美、最高尚的,而且在评价人物方面最具权威性的因素。一种伟大的人格不是一件能穿的东西,打扮得整整齐齐也不能表现它,矫揉造作只会更加反映你的微小。它是一种只能发自内心的东西,反映在你的性格里。
六、摩托罗拉——招聘员工最看重诚信
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德国)康德摩托罗拉
(中国)公司招聘现场,公司拟招聘一名毕业生,结果报名人数达四十多个,其中绝大多数是研究生。结果一位本科学历的男生在面试时因诚实取得了这一职位。面试材料是事先交上去的,参加面试时,看过材料的一位主考官问:“听说你在班上的成绩是全班第4名?”这位男生说:“不对,我的成绩是全班第14名。”事实上是考官浏览材料时没有记准确,倒不是有意这样。由此,考官对该男生的诚实品格非常赞赏,便毫不犹豫地录取了他。
摩托罗拉(中国)公司在发出招聘信息后,报名人数很多,一位本科学历的女生从众多的应聘者中脱颖而出,取得成功。
成功的原因除了她本身较为优秀外,有一件事给主考官留下了深刻印象:几轮测试后进入复试的有三名学生,两名是男生,水平都不错。复试时,主考官问了大家一个同样的问题:“如果你被录取,随后碰到待遇更高的单位,你会改变主意吗?”两名男生均表示不会。但女生回答道:“我想出国,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准备,我可能在贵单位只能供职一年。如果一年后我出国不成,有可能一直在贵单位干下去。”最后摩托罗拉(中国)公司录取了这名女生。公司领导非常信任地对她说:“没有关系,希望你在一年内能帮我们策划成功几个案例。”最终,这位女生策划了几场大的活动并取得成功。一年后,她没有选择出国,而是选择在摩托罗拉(中国)公司继续干下去。最后她成了公司的业务骨干,并几次被单位派出国去考察、访问。
摩托罗拉招聘员工时最看重的素质是诚信。诚信、勤奋、有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有团队精神,是摩托罗拉最看重的品质。由于摩托罗拉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产品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竞争相当激烈。所以,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被非常看重,能否正确看待这一变化并适应这种变化,成为摩托罗拉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在重视综合素质的同时,摩托罗拉针对不同的职位和技能要求,设计了不同的考核标准和人才测评体系,这些手段足以保证公司招聘到所需的各类合格人才。
迄今为止,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有正式员工13000名,平均年龄为27岁,摩托罗拉公司对应聘员工的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因为摩托罗拉的基本宗旨是顾客完全满意,通过员工的卓越工作,赢得顾客的高度信任。这就要求员工本身就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诚信的为人品质。摩托罗拉本身所从事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品和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所以这些人必须是勤恳耐学,勇于开拓创新的人。另外对于应聘者的工作激情和学习能力也要进行考核,比如你对哪些工作环境和条件不感兴趣,什么情况下你会带着情绪工作,有没有以自学方式获得新知识并成功运用到实际工作的例子等。
摩托罗拉筛选应聘者的最后一关,也是最重要的一节——对应聘者个人品行和职业道德的考核。摩托罗拉注重员工的品行和职业道德,如果一个应聘者的品行不符合摩托罗拉的要求,就算他的专业背景再好,摩托罗拉也不会录用。虽然一个人的品行很难量化,比如你出差异地,在一家酒店商务中心,你恰好看到了一份来自竞争对手的传真资料,并且这份资料与你的工作有着密切联系,在无旁人的情况下,面对这份材料,你会怎么办?在类似这些问题的交流过程中,摩托罗拉可以从多角度来判断一个人的品行。
摩托罗拉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托夫·高尔文曾说过:“时间会改变,我们的产品会改变,我们的员工会改变,我们的客户也会改变,但我们‘对人保持不变的尊重,坚持高尚的操守’的基本理念不会改变。”
在这里,“坚持高尚的操守”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对于摩托罗拉的员工而言,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讲究诚信,履行承诺;另一层是对于公司而言,摩托罗拉要遵从所在国家和社团的法律,在公司从事的所有业务中,保持最高程度的操守、道德——无论是对摩托罗拉的客户,供应商,员工,政府,还是社团,摩托罗拉都要保持诚信的态度。
诚信宣言:
一个人不诚实,造成的损失是个人的;但当他代表一个团队的时候,那损失是整个团队的。一个人因不守信而毁了自己的信誉,那毁的是他自己一个人;但当他代表一个团队的时候,就会因为他一个人的不诚实守信而毁了整个团队。
七、GE-—以员工的诚信作为防线
真诚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英国)杰弗雷·乔叟
通用电气公司(GE),名列财富世界500强,连续多年被《财富》杂志评为“全球最受推崇的公司”和“全美最受推崇的公司”。在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开展业务,全球拥有员工近30万人。GE的成功与其科学的用人之道是分不开的。
GE对人才有三方面的要求:第一,具备某个职位要求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标准。GE要考察求职者是否具备职位所需求的专业背景;第二,道德品质。主要是从GE的价值观来衡量——看求职者是否认同和具有“坚持诚信,渴望变革,注重业绩”的价值观;第三,个人发展潜力。GE是一个强调变革的企业,不会把招募的人放在一个位置上一辈子,而是不断地培养人才、发展人才。这就要求员工能够不断地挖掘潜力、提升自己。所以GE在招聘的时候,会把眼光放远,看人才是否具有足够的发展潜力。
GE是一家人性化十足的公司,由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组成,人们希望在一个有诚信的环境里工作,人们希望同有诚信的人打交道。GE的用人标准中,诚信永远都是首要的要求。应聘者无论是七步之才、八斗之才,还是学富五车,若他(她)没有诚信,一切皆茫然,肯定没门!GE宁愿失去一名某种意义上的人才也不愿意在诚信上做丝毫妥协!
每个加入GE的新员工从第一天开始,就要遵守诚信。不论在中国,在印度,还是在美国,他们进入GE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进行诚信的培训,每年都是如此。
经常有人这样问GE的前当家人韦尔奇:“在GE,您最担心什么?什么事会使您彻夜不眠?”这位在全球备受推崇的CEo回答:“诚信。”他明确告诫员工,诚信是GE全体员工一百多年来所创造的无价资产,如果违反了这两个字,公司将停滞不前。那么当员工不再诚信时,企业该怎么办呢?韦尔奇的回答是:“立即解雇!”因为员工的价值观与企业的文化产生了根本的对立,这是任何一个追求卓越的企业都不能容忍的错误。因为我们知道,有良好行为的员工对于企业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员工的诚信更是被视为企业的生命线,是支撑企业发展的最基本的理念。失去了诚信,即使你的功劳再大,在你失去的诚信面前,它们也都无足轻重了。GE的韦尔奇认为:“只要违规一次,你就完了。”
因此GE在招聘新员工时,除了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和对专业技能的软硬件要求(如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创造能力等)之外,诚信便是最重要的。在GE,诚信是公司衡量员工的首要条件。
作为一家全球性的跨国公司,GE在一百多个国家都有业务,员工的国籍也是各不相同的。为了能够规范公司的业务,经营活动以及员工的行为,GE制定了一系列的员工行为准则,并在此基础上又制定了一整套诚信制度。在执行诚信政策时,GE不仅要求自己的员工要严格遵守,还要求所有代表公司的第三方,如代理、销售代表、经销商等,都要承诺遵守GE的诚信政策。接触GE的员工时你会发现,这里的员工每个人手中都有一本公司诚信政策手册。每到年末,公司便与员工签署“员工个人的诚信承诺”。这一诚信政策涵盖了与客户和供应商的关系、与政府部门的交往、全球性的竞争、公司社区和保护公司资产等内容。诚信政策中规定,员工只能通过合法和符合道德标准的方式来开展业务,不能为获取不当利益而向客户或供应商提供任何好处,违背诚信。如果被公司发现员工有这样的行为,那么对不起,请你走人!
《尚书·君陈》曰:“明德惟馨”。意思是说真正能发出香气的是人的美德、诚信。《尚书·周官》曰:“作德,心逸曰休;作伪,心劳曰拙。”没有任何人愿意与虚伪的骗子打交道。诚信,永远都是做人的根本。
诚信宣言:
诚信是一个员工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只有诚实、守信,才能够与人合作,为公司作贡献,被社会所接纳,从而为实现自己的追求和梦想提供有利的个人信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