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怎样做人吃得开
15546400000050

第50章 锋芒太露,伤人伤己

人各有志,每个人各有自己的品行与特点,适时适度地展露自己的锋芒,可以获得一些机会或者使自己脱颖而出。然而物极必反,过分的外露自己锋芒会招致他人的嫉恨与陷害。所以,聪明的人要学会掩藏自己的锋芒。

如今的年轻人,总是希望在最短时间里,使人家知道自己是个不平凡的人。想让全世界都知道,当然不可能;使全国人都知道,还是不可能;使一个地方的人都知道,也仍然不可能;那么至少总要使一个团体的人都知道吧!要使人知道自己,当然先要引起大家的注意,要引起大家的注意,只有从言语行动着手,于是,便容易露出言语锋芒、行动锋芒。

锋芒是刺激大家最有效的方法,但如果仔细看看周围的同事,你会发现,那些处世已有历史,已有经验的人,往往“和光同尘”,毫无棱角,言语发此,行动亦然,深藏不露,好像他们个个都是庸才,谁知他们的才,颇有位于你上者;好像个个都很讷言,谁知其中颇有能言善辩者;好像个个胸无大志,谁知颇有雄才大略者,这是什么道理?

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他们已经懂得有所顾忌。言语锋芒,便要得罪旁人,被得罪了的旁人便成为你的阻力,成为你事业的破坏者;行动锋芒,便会引起旁人的妒忌,旁人妒忌也会成为你的阻力。假如环顾四周,都是你的阻力或你的破坏者,那么,你连立足点都没有了,哪里还能实现扬名立身的目的?

年轻人往往树敌太多,与同事不能水乳交融的相处,就是因为言行锋芒的缘故。言语所以锋芒,行动所以锋芒,是急于求知于人的缘故,而那些有经验的同事,之所以能“以缅合欢”,也是因为曾经受过这种教训。

陈先生在年轻的时候,以备有三种特长而自负:笔头写得过人,舌头说得过人,拳头打得过人。在学校读书时,是一员狠将,不怕同学,不怕师长,觉得别人都不及他。初入社会,还是这样的骄傲自负,结果得罪了许多人。不过,他觉悟得很快,一经好友提醒,便连忙负荆请罪,倒是消除了不少的嫌怨,但无心之过仍然难免,结果还是遭受了挫折。

俗语说,久病成良医,陈先生在受足了痛苦的教训之后,才知道言行锋芒太露,就是自己为自己前途所安排的荆棘,为了避免再犯无心之过,他就故意效法金人之“三缄其口”,但即使不能开口,也还是应多方审慎。因此,若听见旁人说你世故人情太熟,做事过分小心,不但不要反感,而要感到高兴才是。

当然,也许有人会说,采用这样的办法,不是永远无人知道自己了吗?其实,只要一有表现的机会,你把握住这个机会,做出过人的业绩来,大家自然就会知道你。这种表现本领的机会,不怕没有,只怕把握不牢,只怕做的成绩不能使人满意。如果你已有真本事,就要留意表现的机会,若没有就要赶快预备。《易经》上说:“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无此器最难,有此器不患无此时。锋芒对于你,只有害处,不会有益处,额上生角,必触伤别人,你自己不把角磨平,别人必将力折你的角,角一旦被折,其伤害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