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怎样做人吃得开
15546400000059

第59章 言词要低调,应对要巧妙

在言辞上低调,是做人的一种重要品质,与人谈话,切不可让人听出你有瞧不起人、教训人、挖苦人的感觉。当你非要阐明一些问题时,也不可把话说尽说绝,否则到最后难以收场的事你自己。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言辞并不是我们非说不可的,因而没有必要唇枪舌剑或信口开河,有些话,说得好未见得会有收获,弄不好反而还惹出许多是非来。

一个人,即便在事业上取得了一定成绩,或者有了一些特殊的优势,也千万不要傲气十足,牛气冲天,自以为高人一等,处处唱高调,时时摆身份,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只图自己痛快,不顾别人感受,否则,迟早会因失语伤人,既而殃及己身。

有一对大学生住在同一个宿舍里,一个家长是公司经理,他也跟着养成了说一不二、言必压人的脾气,而另一个性格内向,自尊心很强,家长只是个普通工人。

后来,这个性格内向的同学,不幸患上了轻度肺结核,同学们都很积极地关心他、照顾他,而那个高傲的同学却扬言要把他撵出宿舍,以免传染。这话严重伤害了患病同学的自尊心。

有一天,他们又因晚上熄灯问题发生了争吵,那位高傲的同学本来没理,却蛮横地叫喊:“你得给我跪地求饶,否则,你在这里住一天,我就欺负你一天!”骂完后,他没事人一般去休息了。那位性格内向的同学,则被劝到别的寝室住了一宿。

古人说:“刀疮易受,恶语难消。”这位被骂的同学终于再也忍不下去了,他从别处借了一把锤子,在一个深夜,趁那位出口伤人的同学熟睡之际,用锤子向他的头部猛击了十多下,将他打死之后,自己也被法律宣判了死刑。两个不满二十岁、入学刚刚不到一年的大学生,就这样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仔细想想,究竟是什么害了他们呢?其实就是盛气凌人的言辞,当然,也还有不成熟的性格。这样的教训难道还不够惨痛吗?

还有一位大学生,毕业后分到一家工厂,起初很得领导赏识,但好景不长,不到一个月,车间主任就对他越来越冷淡。他怎么也弄不明白个中原委,后来经一位好心师傅点拨,他才恍然大悟:原来他刚走出学校,讲话爱用术语,什么“程序化”、“控制论”、“结构定向”等。而车间主任是中专毕业生,最烦别人在他面前卖弄学识。这位大学生无形中触到了领导的“自卑感”,而致使自己处于不利位置。

平心而论,这位大学生不是要摆架子,卖弄学识,而仅仅是一副学生腔,满口的专业术语引起了别人的反感。这也是某些年轻人的通病,不能不引起注意。俗话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说话也应考虑适当的环境和对象。

其实,做领导的也一样,不管你有多么高的职位,都不要摆着脸子打官腔;放下架子谈话,丝毫降低不了你的身份,相反,你还会赢得更多的好人缘。谈话要讲究分寸,不必一针见血,有意把话留给别人去想象,以免给别人造成难堪,而迁怒于你。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前夕,美军将领艾森豪威尔在莱茵河畔散步,这时,有一个神情沮丧的士兵迎面走来。士兵见到将军,一时紧张得不知所措。艾森豪威尔笑容可掬地问他:“你感觉怎么样,孩子?”士兵直言相告:“将军,我特别紧张。”

“噢!”艾森豪威尔说,“那我们可是一对儿了,我也同样如此。”

几句话,便使那个士兵的精神放松下来,很自然地同将军聊起天来。

很明显,艾森豪威尔运用自己谦卑的态度,达到了与士兵闲聊的目的,又树立了自己良好的形象。然而,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的处世技巧,比起艾森豪威尔来却更胜一筹。

有一次,赫鲁晓夫率代表团到南斯拉夫参观访问,随行的有前苏联政府部长会议副主席米高扬和部分前苏联官员,以及一大群各国记者。一行人乘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着,突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赫鲁晓夫乘坐的汽车轮胎放了炮,汽车顿时停了下来。主宾的车一瘫痪,前后所有的汽车或堵或停,都横在了路边。

在如此重大的国事活动中,发生了这样的事故,可谓爆炸性新闻。记者们都异常兴奋地抓住这个消息,准备尽快发出去。南斯拉夫总统铁托派来的随行人员见此情景,直急得满头大汗,因为汽车是东道国特意为赫鲁晓夫准备的。他们急忙七手八脚抢修汽车,而一行人都站在路边,等着汽车修好,这使南斯拉夫主人更加难堪。

赫鲁晓夫站在一旁,心里非常清楚,如果就这样等着,再让记者们把这件事报道出去,不但会使主人铁托和南斯拉夫政府极为难堪,连自己也会觉得尴尬。于是,他灵机一动,转过身去,笑嘻嘻地向一旁的米高扬挑战,问米高扬敢不敢和自己比赛摔跤。总书记叫阵,米高扬欣然而从。顿时,两人就在路边众目睽睽之下较起劲来。两人各显绝技,拼力角逐,摔得不可开交。苏联领导人在南斯拉夫的马路上和部下摔跤,这可是前所未闻,人们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

记者们一拥而上,争相抢拍镜头。南斯拉夫的工作人员乘机迅速修好了汽车,然后一行人顺利上路,访问也没有耽误。

第二天,各国新闻记者纷纷向外发出了一系列描述两位苏共领导人在路边进行体育比赛的消息,而那令人难堪的汽车放炮事件,却早被记者们忽略,没有在报纸上出现。

有些时候,发生难堪的事情是难免的,但不能因此陷于慌乱,更不能胡乱掩盖,那样会欲盖弥彰。这时应沉着冷静,想办法转移人们的注意力和兴奋点。这不单单是为主人解围,其实也是一种礼节。作为客人,遇到主人有难堪的事情发生,如果能主动为之解围,主人力定会对你更加尊敬。

赫鲁晓夫不单单解了主人的围,也解了自己的围,更重要的是解了主人的服务人员的围,同时也在无形中为自己赢得了尊敬。其实,在苏联也发生过这样一件“丢丑”的事,而为他们解围的却是前美国总统尼克松。

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前苏联。有一次在苏联机场,飞机正准备起飞,一个引擎却突然失灵了。当时送行的前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十分着急、恼火,因为在外国政要面前出现这种事,是很丢面子的,何况还是处处跟自己较劲的美国。因此,他指着一旁站立的民航局长问尼克松总统:“我应该怎么处分他?”这等于说是给尼克松出了一道不大不小的难题,如果尼克松答得不妙,苏联人也可以借机让尼克松出点丑。“提升他,”尼克松很轻松地说,“因为在地面上发生故障,总比在空中发生故障好。”尼克松的话一出口,大家都笑了。这样的回答,既保全了面子,又消除了尴尬。

在总统的座机或者汽车身上发生故障,总统恼火发脾气是正常的,因为总统的身份已不属于个人,而是属于国家。即便是在这样重大的问题上,总统还是能凭借自身的修养,利用言辞来平和事态,不能不让人佩服其高超的处世技巧和做人艺术。

§§第六章 做人有自信,唯唯诺诺不讨好

古往今来,许多失败者之所以失败,不是因为无能,而是缺乏自信。没有自信,就会使可能变成不可能,实际上是由于放弃了争取实现可能性的努力。反之,成获得了巨大成功的人,首先是因为他具备足够的自信。自信可以是一个人从平凡走向辉煌,当我们满怀信心地对自己说:我一定能成功!那么,就没有什么东西能够阻挡你真正拥有它。两千多年以前,陈胜吴广高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固定不变的,没有什么事是不可以做到的,只要你有勇气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