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怎样做人吃得开
15546400000067

第67章 培养自信型性格

事实证明,自信中有天赋的因素,但这并不是决定性的,后天的培养,完全可以使一个人拥有强大的自信心。

当一个人还是孩子的时候,如果父母一直在旁边提醒他,你是天底下最优秀的,你的失败是暂时的,再做一次肯定会成功。并且在事实上,也要求孩子做错了再做,直至成功,这无疑就会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作为一个人,我们没有理由不自信。想一想,我们是多么幸运啊!在亿万竞争者中,从母亲的身体里脱颖而出,为什么不是别人而是我们?!在出生之前,我们就已经打了一场大胜仗,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找不出任何一个和我们一模一样的人,我们是天地间独一无二的存在。

父母对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起着关键的作用。孩子做事、学习,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需要父母的肯定。孩子取得成绩的时候,父母应该对孩子表示肯定,给予表扬和鼓励;而即使是失败,也要承认他的付出和努力,并且鼓励他再做一次。失败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次打击,在遭遇失败的时候,孩子最容易失去自信,他会因此认定自己是个弱者,这时,父母就应该帮他重建自信心。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孩子就有了自信心,就会很坦然地面对一切。

在工作中,任何人都需要别人的支持和鼓励,但是,这时我们已经不再是个孩子,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头脑分析解决问题。我们相信自己会做得更好,同时,我们也要允许自己失败。

中国足球队的范志毅在一次“亚洲十强赛”中,也在他生日那天,射失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点球,致使中国队丧失了进军法兰西的机会。事后,人们怨声载道,纷纷责怪教练戚务生。戚教练说:“谁都不敢踢,是小范主动要求踢的,不让他踢又让谁踢呢?谁又有把握一定踢进去呢?”

“亚洲十强赛”失败所带来的阴影还没有完全消散,中国队又在霍顿的带领下,参加了“东亚四强赛”。在这个时候,范志毅又射失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点球,使中国队失去了获得“东亚四强赛”第一名的机会。

也许有人会痛骂范志毅无能,连个点球也踢不进去。但事实上,无论是什么球,任意球也好,点球也罢,不踢是进不了大门的。范志毅能站出来,他就是个自信的人。

尽管把球踢飞了,尽管范志毅成为别人眼中的“废物”,但是,范志毅自己却明白了自己为什么把球踢飞,自己还欠缺什么。

1999年1月8日,《解放日报》刊出记者对在水晶宫队踢球的范志毅的专访文章《伦敦访范志毅》中写道:

范志毅现在的位置总算是定了,司职后腰。

“我现在寻找一切机会进球,主动要求踢定位球,罚点球我也不会放弃。”范志毅自信地说。

2001年的“亚洲十强赛”,在吴承瑛抢先罚定位球犯规被罚下,又是范志毅站在球前,一脚大力抽射,球越过人墙应声入网,为中国队进入世界,杯再一次吹响了前进的号角。

一个人性格的形成,有先天的成分,但起决定性作用的,还在于后天的培养,外因的诱导与内因的作用,促成一种性格的定位。

顺境可以让人自信,自信的人相信自己的能力——承受能力、应变能力、把握能力。这种相信应该是理智而不盲从,胆大而不冒失,对成功有足够的策略,对失败有足够的准备。

逆境同样能让人自信,自信的人在逆境中乐观、豁达、坦然。面对任何困难都不轻言放弃,不懈努力,他相信一切困难都是暂时的,都是可以解决的,光明一定会照在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