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怎样做人吃得开
15546400000008

第8章 生意好做,伙计难求——人脉是一种资源

如果只从表面上来看,人脉资源不是直接的财富,可是如果没有人脉,聚敛财富是很难的。所以,人际关系不仅是一种潜在的资产,更是一种潜在的财富资源。人、技术、资金,这创业三大条件的核心就是“人”,如果你有足够丰富的人脉关系网,那么资金和技术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台塑企业董事长王永庆在刚进军塑胶行业的时候,发展环境恰似一片荒芜的废耕地。面对的困难很多,资金缺乏、原料短缺、市场极其狭窄而且封闭。在这种困境下,从事PVC塑料粉的生产,就好比是一个缺乏工具的人,徒手在贫瘠的土地上耕耘。

当时,台湾当局设立了“经济安全委员会”,尹仲容召集人手,负责拟定玻璃、纺织、人造纤维、塑胶原料、水泥等建设计划,并且筹划运用美国提供的资金。尹仲容等人原本想让官方企业来承担塑胶原料项目,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才改由民营企业来承担。

一开始,尹仲容等人考虑的项目承办人首选,是早期从事化工业的永丰化学公司老板何义。早在1951年,何义就从日本引进了PVC技术,从事PVC生产,开创台湾生产PVC之先河,只不过规模很小。何义是一个非常精明的企业家,他听说投资兴建PVC厂可以得到美国的经济援助,还可以得到政府的辅助,就非常爽快地答应了。很快,何义就成立了福懋塑胶有限公司,为筹建PVC厂,他还亲自远赴欧洲、美国和日本进行实地考察。

何义从国外考察回来以后,得到的结论很不乐观。因为他发现美国、欧洲和日本等这些国家的厂商,日产PVC都是在50吨以上,而在当时的台湾计划仅仅是日产4吨,产出越少,成本肯定就会越高。除此之外,台湾全岛日消耗的PVC只有2吨,其余的2吨还得自己寻找出路。

何义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在市场上,成本高、价格昂贵的台湾PVC,要想战胜成本低、价格优的日本、欧洲、美国PVC,这简直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仔细思量之后,何义决定放弃这个项目,但是,他并没有把这个消息向外公开宣布。

王永庆在转行后主要从事工业生产,但是还不知道应该从哪里下手,而且,他也不知道台湾当局设立的“经济安全委员会”正在拟定玻璃、纺织、人造纤维、塑胶原料、水泥等建设计划的事情,不过,王永庆有一个生意上的好朋友,名叫赵廷箴。他们俩交情很深,王永庆曾经借钱给赵廷箴解决了困难。所以,在赵廷箴的心目中,王永庆是一个信誉卓著的生意人,更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好朋友。

有一天,王永庆找到了赵廷箴,碰巧两人都想从事制造业,商谈之后,王永庆采纳了赵廷箴的建议:投资水泥行业。随后,王永庆向台湾“工业委员会”递交申请报告,但是没料到,水泥申请项目已经被台湾水泥界前辈束云章老先生捷足先登了。两人再次商议,决定投资轮胎业,但是,轮胎业的项目也已经被别人抢走了,这时俩人都犯傻了。

后来,赵廷箴和王永庆又利用各种关系,认识了尹仲容。在这之前,何义在办塑胶厂的问题上一直都没有明确地表态,这使得塑胶厂的项目面临着夭折的命运。赵廷箴的出现,对尹仲容来说真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尹仲容如获至宝,于是,他便嘱咐手下严演存,要千方百计地说服王永庆和赵廷箴来参加PVC这个项目的投资。严演存找到了王永庆和赵廷箴,向他们详细介绍了有关PVC投资项目的一些计划,并且提出让王永庆放弃轮胎项目,转而投资PVC。

听了严演存对PVC项目的介绍之后,王永庆一时也没有办法作决定。为了保险起见,他拉着赵廷箴特地请教尹仲容,尹仲容似乎早就料到王赵二人会来找他,于是,尹仲容就详细介绍了塑胶行业的发展前景,并且还介绍了有关美国方面的援助。听了尹仲容的这一番话后,王永庆心里有了底。王永庆终于下定了决心,对赵廷箴说:“怎么样?咱们一起干吧!”赵廷箴点了点头,和王永庆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说道:“好,我们一起干吧!”

王永庆请教了有关专家和学者,私访了一些企业名人,并亲自到日本去考察,在周密细致的调查研究之后,他开始投资塑胶行业。

当时,有很多人都嘲笑王永庆自不量力,连塑胶是什么都没有搞懂,就做塑胶生产,预言王永庆及其合伙人最后肯定会倾家荡产。但是,在朋友赵廷箴、尹仲容的支持下,王永庆最终还是在塑胶方面做出了惊人的业绩。

有句话叫:“生意好做,伙计难找。”伙计不易找,而一个运筹帷幄的朋友就更难求了,寻找一位能独当一面、协助自己成功的朋友尤为困难。

生活中,很多人利用人脉关系获得了成功,这是因为他们具有获得成功的条件,他们结交了许多朋友,而且都可以借用他们的才能成就自己的事业。对于成大事者来说,除去环境、机遇和个人能力等因素外,处理好人际关系,也是不容忽视的环节。谁能把结交到好朋友,并恰当利用好朋友,谁就能借助来自各方朋友的力量成就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