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怎样做人吃得开
15546400000081

第81章 今日事今日做,不要拖到明天

有人说:“明天是空想家最强大的借口,行动者的利器是在今天。”如果你还希望自己能够取得一些成就,那么,你必须从今天开始做起,切勿依赖明天。

一个人,如果总是把问题留到明天,那么,明天就是他的失败之日。同样,如果我们的计划一切从明天开始,我们也将失去成为行动者的所有机会。明天,只是某些人愚弄自己的借口罢了。

著名作家玛丽亚?埃奇沃斯对于“从今天做起”,而不是“从明天开始”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见解,她在自己的作品中写道:“如果不趁着一股新鲜劲儿,今天就执行自己的想法,那么明天也不可能有机会将它们付诸实践。它们或者在你的忙忙碌碌中消散、消失和消亡,或者陷入和迷失在好逸恶劳的泥沼之中。”

电子游戏之父诺兰?布歇尔在被问及企业家的成功之路时,是这样回答的:“关键便在于抛开自己的懒惰,去做点什么。事情就这么简单,很多人都有很好的想法,但是只有很少的人会即刻着手付诸实践。不是明天,不是下星期,就在今天。真正的企业家是一位行动者,而不是什么空想家。”

从空想家到行动者的转变,可能需要我们付出极大的努力,才得以实现。但是,这一转变又是现实的,你不去行动,就永远不可能实现。小张的经历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小张在朋友圈中是出了名的幻想家。他的毛病主要在于缺乏自律、懒散、拖沓、不信守承诺、缺乏毅力等等。小张认识到自己的这些缺点之后,给自己开出了一剂药方——“明天”。然而,“明天”虽然能够让他的症状得到一时的缓解,却永远无法根治。当它们下一次光顾时,唯一的解药只能是另一副“明天”。显然,这种治疗只能治标不能治本。那么,如何才能标本兼治呢?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空想家与行动者之间的区别,就在于是否进行了持续而有目的的实际行动。实际行动是实现一切改变的必要前提。我们往往说得太多,思考得太多,梦想得太多,希望得太多,最终却以没有任何实际行动而告终。

生活中常遇到这样的事。朋友打电话来有事找,你不在。同事转告给你,叫你抽空给朋友回电话,但你没有立即回电话,而是一天天地向后拖延。直到有一天,突然记起来,才打电话给朋友,朋友在电话里说,前几天正好有一笔生意介绍给你,一直等不到你,只好告吹了。你听后,一定追悔莫及。在拖延中,你错过了一次致富的机会。又有不少人写信给你,其中有一些必须立刻回信,但每次你都会偷懒地想:“等明天吧,”直等到信都找不到了,才开始懊悔。或者,有不少人请你写稿,可是桌上尽管摆好了纸笔,却提不起劲来,等到对方催促时,才匆忙提笔疾书,而书稿的质量却总差强人意。

所以,做人应该一日有一日的理想和决断。昨天有昨天的事,今天有今天的事,明天有明天的事。今天的理想,今天的决断,今天就要去做,一定不要拖延到明天,因为明天还有新的理想与新的决断。

放着今天的事情不做,非得留到以后再去做,其实在这个拖延过程中,所耗去的时间和精力,已经足以把今天的工作做好。所以,把今天的事情拖延到明天去做,实际上是很不划算的。

命运常常是神奇的,好的机会往往稍纵即逝,有如昙花一现。如果当时不加以利用,错过之后就不可再得。

想好了的事情,拖延着不去做,往往会对我们的品格产生不良影响。人人都能下决心做大事,但只有少数人能够一以贯之地去执行他的决心,而也只有这少数人是最后的成功者。不知道你是不是这少数人中的一人?

一名作家说,当一个生动而强烈的意念突然闪现在他的脑海时,他就会生出一种不可遏制的冲动,提起笔来,要把那种意念描写在白纸上。但如果他那时因为有些不便,无暇执笔来写,那么,到了后来,意念就会变得模糊,最后,竟完全从他意识里消逝了。这种意念其实就是灵感。灵感往往转瞬即逝,所以应该及时抓住,要趁热打铁,立即行动。

没有什么习惯比拖延更为有害,更没有什么习惯比拖延更能使人懈怠、减弱人们做事的能力。如果拖延的习惯渐生渐长,则个人致富无望,国家兴盛无望,民族振兴无望。拖延的恶习不除,乃个人之大不幸,国家之大不幸,民族之大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