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长得漂亮不如说得漂亮
15547000000110

第110章 既不反对也不赞成

“并不反对”含有“反对”的成分;“不很赞成”结果也可能“赞成”。

“你赞成小王退出我们的社团吗?”问这种问题的人,多半是不怀好意,准备看你出洋相。

“赞成。”这样回答的人,对自己相当不利。不是被利用,便是被嘲笑。

“我反对。”回答这样的人,同样吃亏。不是被嘲笑,便是被利用。

精明的女人对待这样的问题,通常会提出反问:“你认为如何?”然后依据对方的论点,再适当地表示自己的意见。

如果被反问的人往往警觉于对方的态度,也不表示赞成或反对。“没有啦,我只是问问而已。”如此便会出现一种不了了之的结局。

如果被反问的人坚定地回答:“赞成。”我们虽然并不赞成,多半会随声附和:“我也不反对。”心里想:“不反对不一定表示赞成。”

被反问的人若是回答:“我反对。”我们就算赞成,也会笑着说:“我也不是很赞成。”因为我们知道:“不是很赞成并不一定反对。”

有些持西方观点的人,认为中国的精明人是“骑墙派”,见风转舵,专门以虚情假意来讨好人家,而且不够果敢,缺乏胆识,称不上有担当。

其实,中国的精明人不过是警觉性特别高,不轻易吃亏上当罢了。难道“明哲保身”、不愿意遭受伤害,这样也不可以吗?

精明人的基本立场,本来就是“既不反对也不赞成”,做到心里有数就可以了。

我赞成,事情往往发展到我非反对不可的地步,岂非找自己的麻烦?

我反对,事情也可能演变到我不得不赞成的情况,到时再来反悔,不如暂时先持保留态度。例如:

“第一方案,去澳大利亚;第二方案,到夏威夷。赞成第一案的请举手。”

某甲听得很清楚,马上举手赞成第一方案。

后来,澳大利亚案被上级否决,因为他只愿意带队到夏威夷,于是某甲转而赞成第二案,弄得自己很不乐意。早知如此,根本不应该拿出来征求意见的。但是,要怪谁呢?责怪谁又有什么用呢?

到头来还是怪自己粗心大意,警觉性不够高,为什么手举得那么快?过度反应,吃亏的毕竟还是自己呀!

某丙就做得很好,什么案也不赞成,哪一案也不反对,结果还不是去了夏威夷,还可以喜洋洋地说:“我一开始就认为夏威夷比较好玩。”那么,某甲听了也只好独自生闷气了。

精明人认为:凡事既不反对也不赞成,因为一切事务都在演变之中,早表态早吃亏,能拖即拖,能不表示意见便不说出来,等到时机成熟,才说“赞成”或“反对”。

“你赞成小王退出我们的社团吗?”这种问题,原本就不应该拿来问精明人。会提问题的人最好这样问:“你对小王退出我们的社团有什么看法?”

这时候,脑筋清楚的人自然会回答:“我并不反对小王退出,因为他再不退出,简直一点尊严也没有。不过,就算要退出,也不需要闹到这种地步。”

如果听的人满意,便会暂时告一段落。若是听的人不满意,可以接着说:“其实我也不很赞成他这样退出,因为他的退出,我们社团就缺了一个像他这样方方面面都比较精通的人才,如果他实在要退出,也没有办法。”你这样既不赞成,也不反对的说话态度,自然不会得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