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妈妈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全集
15549500000016

第16章 聪明男孩是“玩”出来的(3)

那么,妈妈应该怎样陪男孩玩呢?妈妈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第一,给年龄较小的男孩玩一些简单易行的游戏。

妈妈小时候的许多游戏,尽管道具非常简易,就是一根跳绳、一条猴皮筋、一个沙包、几个羊骨头,但是却能创造出无数玩法,不仅可以锻炼年龄较小的男孩手、眼、脚的协调性,而且有利于培养男孩终身受用的创新意识,并使孩子热爱生命。与此同时,在回忆、讲解这些老游戏时,也能让男孩更生动地了解妈妈,拉近彼此间情感的距离,让男孩切身体会到妈妈也经历了同他们一样的童年时代。

第二,常带男孩到大自然里玩,多进行户外活动。

英国科学家发现,最快乐的童年记忆都是一些简单的趣事,比如在户外建造沙堡、编织花环、放风筝、在池塘中游泳等户外活动。与之相比,电视、电脑和其他电子玩具都是童年记忆中最容易被遗忘的东西。到户外活动不见得非要到很远的地方,茶余饭后带男孩在小区里转一转,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可引导男孩结识一些新朋友,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到户外活动不见得要花费很多钱,带男孩到街边的小公园捉迷藏,到博物馆开阔视野,都会让男孩终身难忘。

第三,寓教于乐,让男孩在学习中玩。

学习本是枯燥的,但是妈妈通过巧妙的设计,可把知识贯穿到游戏中,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比如可以和男孩玩拼字游戏、组词比赛等,不仅可以激发男孩学习的兴趣,借机增加语文的识字、识词量,而且也让家长了解、掌握了男孩的学习状况,可谓一举三得。

第四,把陪男孩玩作为一项工作。

陪男孩一起玩,就像是“储蓄”一家人的亲密和生气,让男孩在欢乐和纯真的氛围中健康成长,这才是送给男孩的最好礼物。在一项唤起最珍贵记忆的研究调查中,所有参与调查的妈妈表示,男孩与朋友和家人在户外玩耍时,他们感觉最开心,没有一个人选择看电视或玩电子游戏等孤独的室内活动。

第五,妈妈不要让玩具替代自己。

如今的玩具琳琅满目,深受男孩的喜爱。特别是一些益智玩具,得到了家长的青睐。有的妈妈认为,玩益智玩具有助于男孩智力的开发,为此不惜重金买给男孩,而且认为这样家长也可以得到解脱,因为有了玩具的陪伴,男孩就不会缠着自己了。但是妈妈与男孩的亲情、沟通和理解,是玩具取代不了的。妈妈可以和男孩一起玩玩具,在玩中注意观察、引导、鼓励孩子,这比起让他独自一个人玩,会更加充实、有趣。

第六,在游戏中树立妈妈的形象。

妈妈陪男孩玩的过程,也是教育的过程。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对男孩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首先要有耐心,要理解男孩,学会用男孩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和解决问题,切不可轻易否定男孩的决定,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他们。其次是要有童心,要把妈妈的“面具”摘下,如同朋友一般和男孩玩在一起,这会让男孩与自己没有距离感,更加亲密无间。

总之,妈妈应当引导男孩学会“玩”,允许男孩玩、指导男孩玩、同男孩一起玩,在玩中,妈妈可以与男孩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7.让男孩享受玩的乐趣

如果妈妈能在休闲时间和男孩一起玩,并利用玩耍时接触到的事物和材料,对男孩进行因势利导的沟通与教育,这样不仅在轻松愉快、无拘无束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获得了许多知识和感受,而且也避免了男孩因缺少与同伴交往而产生的孤独感。

对妈妈来说,和男孩一起玩,男孩的良好情绪往往会冲淡自己因工作等方面原因而造成的不良情绪,并从中体味到童年的回忆和亲子之情。而且还能从中发现男孩的兴趣特点,以利于引导男孩潜能的发挥。但是有些妈妈,把和男孩一起游戏看成是“陪孩子玩”,男孩是发起者,妈妈是跟随者,妈妈被动地跟孩子走,自然是一件不太轻松和有趣的事情。

如果把和男孩一起游戏看成和孩子同在一个游戏的氛围中,一起笑,一起探究游戏中碰到的问题,一起动脑筋想出更好的玩法,共同享受和交流其中的乐趣,妈妈和男孩就会都很开心。

张硕现在是一位很有名气的建筑设计师,尤其在桥梁建筑上很有建树,深得业内人士赞赏。张硕能有今天的成就与他的妈妈是分不开的。

张硕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喜欢玩,妈妈一有空就和他一起玩。张硕总是把家中的凳子、椅子拖在一起,找些木板绳子和硬纸板搭成各种各样建筑物、高速公路、桥梁等,把盆和钵装上水当池塘。总之,只要他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家中的东西经常被张硕搞得七零八落。妈妈不但不责怪,反而总笑呵呵地指导他怎么玩。当张硕需要搬大件物品的时候,妈妈也很乐意地帮张硕搬。当张硕搭的建筑物要倒时,妈妈在一旁连忙上前扶住,并和张硕一起商量怎样搭才不会倒。这样一来,张硕忙得满头是汗,妈妈也忙得不亦乐乎,母子俩就这样在笑声中开始,在笑声中结束玩耍。张硕上小学时,因妈妈喜欢大海,经常到海边玩,有时带上张硕一起去,张硕去了两次后对海边的沙滩和石子感兴趣了。有一段时间,母子俩每逢周末都是在海边度过,而且都非常开心。因为妈妈迷恋海边的风光,儿子迷恋海边的沙滩。

有一个周末,母子俩大清早就乘车到了海边,张硕一到海边就忙开了。他这天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搭一个很大的城堡,可是光有沙子如何能搭成功呢?一个上午搭来搭去怎么也搭不高,沙子堆上去又下来了,张硕急得浑身是汗,最后张硕头上、脸上衣服上全部是沙,简直成了一个沙人。妈妈看见他这样,不禁捧腹大笑,接着说:“张硕,那样不行,不如先去吃饭,下午我来帮你一起搭。好吗?”下午,妈妈先搬来许多小石头,然后在海边捡些食品包装盒,材料备齐后就和儿子一起动手。先用石头围一个圆圈然后往里面填沙,又用食品包装盒进行加固,不一会儿,一个一人高的城堡搭成功了。

这时张硕又要在中间开一条隧道,说是做停车场用。但怎么弄都不行,因为刚挖一点,上面的沙又滑下来填满了。妈妈说:“算了吧,这不是一时半刻能搞定的,下次来再想办法吧!”张硕非要挖个隧道不可并说:“你一起想想办法吧。”妈妈非常为难,一时又想不出好办法,天色不早了,孩子又要把隧道挖成功才肯走。怎么办呢?最后妈妈和儿子商量去寻找一些大的饮料瓶,把饮料瓶底弄掉后插进沙里,然后让儿子的小手从瓶里慢慢把沙掏出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一条隧道总算成功了。儿子终于满意了。这天,虽然母子俩都很累,但都非常开心。

大自然为我们提供大量的天然玩具,而男孩在大自然中,又是天生的能工巧匠。他们在沙滩上挖隧道、建城堡、造高楼,玩得不亦乐乎,浑身满是泥沙也不在意。他们会对一个落在地上的小树枝兴趣盎然,还会因为一堆石子而流连忘返。如果妈妈能把自己的童心流露出来,进入角色和男孩一起玩耍,不仅能培养男孩的注意力、想像力、思维能力,还可以加强亲子沟通。这种亲子双赢的好事,妈妈们何乐而不为呢?

在男孩能充分发挥天性的地方,妈妈和男孩子一起游戏的时候,妈妈需要做的只是:

第一,让男孩在玩中发展个性。

男孩可能比父母更懂得利用天赐的玩具。这时候,妈妈应该放手让男孩尽情地发挥他的想像力,让男孩在自由玩中发展个性,而不要跟在男孩后面不停地说“别弄脏衣服”、“别扎着手指”等。

第二,赏识男孩的创造力。

当男孩找到一块他喜欢的小石头向你炫耀时,不妨夸夸男孩的眼光。男孩看到妈妈赏识他的杰作,会更有兴致创作更神奇的作品。

第三,一定要让男孩快乐起来。

帮男孩一起找玩的材料,帮男孩一起设计。还可以带些天然玩具回家,让男孩把这些天然材料和家中的玩具混合使用。别担心这些东西会把你的家弄脏弄乱,与男孩的快乐比起来,这些算不上什么!

8.有想象力的男孩最聪明

想像力是维持生命永久活力和创造力的基础,每个男孩都有想象的潜能。当父母遏制了男孩想象的天性,男孩就变得“笨”起来——问男孩们一个问题,得出的是一个死板的统一答案;还有很多大龄的男孩讨厌写作文,也写得不好,写作文是要用想象力去理解教材中的图形或图画、用恰当的描述方法表现具体事物的。男孩没有想象力,作文就会写得干巴巴,更别提生动形象了,这都是男孩缺乏想象力的表现。其实在正常情况下哪有天生的“笨”男孩,有时是我们忽视了男孩的本能和潜质,把男孩教“笨”了而已。

男孩的想象力主要表现为生动的形象思维和对问题的扩散性思考,比如遇到自己的知识解释不了的疑问时,在家长不能回答的情况下,他们就凭着烂漫的想像力去给自己“编织”答案,而且男孩还经常站在不同于大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在一本儿童文学书中有一个故事,其内容是这样的:妈妈正在做包子,5岁的小儿子坐在小凳子上看着。儿子忽然提了一个问题:“星星是从哪儿来的?”儿子注视着妈妈的动作。妈妈揉着面,揪面团,开玩笑说:“你说呢?”儿子看妈妈揉了好一阵子,她突然说:“我知道星星是怎么做出来的了,是用做月亮剩下的东西做的。”这种突发奇想,听起来很幼稚,男孩却是很认真的。

男孩的这种想象无疑是探索世界的需要,是男孩主动去思考问题的萌芽,是提高思维能力的极好契机。尽管妈妈最后必须告诉他知识和真理,但培养他想象的主动性却是必要的。如果妈妈打断男孩的想象,甚至直接告诉他答案,这无疑阻止了男孩继续思考,男孩以后遇到问题就只等着答案了,也不会去想象和创造了。

一般情况下,大致有下面几种原因造成男孩丧失想象力,使得男孩越来越没有灵气。

第一,标准答案束缚男孩的想象力。

学校和家庭常以死板的标准答案给男孩作评价,压抑男孩的想象力。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在某个学校的考试中,有这么一个问题:“雪化了是什么?”这个问题对于稍微有点常识的人来说,是很简单的,但是老师在后来的阅卷中发现,有一个男孩给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雪化了是春天。”这很有想象力和诗意。然而,这个别出心裁的答案被判为错误,原因自然是跟标准答案不符。

第二,妈妈的定性思维影响男孩想象力。

妈妈常常以自己的思维定势左右男孩的培养方式。某市少儿活动中心创办了一个想象绘画班。绘画班开办了一段时间后,活动中心为家长们开了一个绘画成果展。然而没想到的是,看着孩子们把马画成蓝色、绿色;把天空绘成五颜六色,家长们生气了。他们质问校方这是怎么教的,马怎么是绿色的?天空怎么画得乱糟糟的?认为这种绘画班是在误人子弟,尽管校方再三解释这是要给孩子一个想象的创作空间,最后班上百分之九十的家长还是让孩子退了学,让主办者哭笑不得。至少,这些妈妈的固执让孩子失去一次充分锻炼想象力的机会,妈妈的这种思维不变,以至孩子也极可能变成与他们一样没有想象力的人。

第三,妈妈经常用打骂或者暗示性的语言毁灭男孩的想象力。

比如,“别乱想了”、“你真笨”等话语都会毁灭男孩的想象本能。因此妈妈要充分发掘男孩的想象本能,妈妈必须站在男孩的心理的角度去教育引导他。

男孩具有爱想象的天性,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许多妈妈也都知道培养孩子想象力的重要性,但是,并非孩子的所有想象都是有益的,需要妈妈用心甄别。只有建立在正确的认识上,才能更科学有效地引导孩子的想象天赋和创造力。那么,妈妈应该怎么看待孩子的想象力呢?

第一,妈妈要看孩子的想象是属于有意想象还是无意想象。所谓有意想象是指为了某种目的而想象,或孩子为了创造某样东西而进行的想象,比如男孩的绘画。男孩的有意想象还表现在方向性上,比如男孩喜欢用泥塑或堆积木来表现自己的兴趣,那么他的想象会围绕着他的兴趣进行。有意想象是孩子智力和创造力的一部分,它需要妈妈的诱导和男孩的努力。无意想象则相反,无意想象就是个人的幻想,信马由缰,比如男孩某天看到一种玩具,于是就幻想自己得到这个玩具后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这种想象也是孩子特有的心理活动,但过多的无意想象对男孩的智力发展没有用处,因为这种想象不是一种创造,没有创新,也不需要花费努力。总之,想象是否有益就是看孩子的想象有无创新意识,有无显现出独特的方式。

第二,妈妈要看男孩的想象动机是什么。有些男孩是因思考而进行的想象,那么他的动机就是纯粹的、积极的,想像力的发挥就是自然和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