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妈妈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全集
15549500000034

第34章 培养男孩的男子汉气概(5)

哈克斯和同学要到山里去参加为期两天的野营活动。学校向他们介绍了营地的一些情况,并为他们的准备工作提出了建议,让他们自己回家去准备营地的生活用品。妈妈询问哈克斯是否需要帮忙,哈克斯说他自己能够照顾自己。在他出发前,妈妈检查了他的行李,发现他没有携带足够的衣服,因为山里要比平原冷得多,显然哈克斯忽视了这一点。妈妈还发现他没有带手电筒,这是野营必备的东西,但妈妈并没有给他更多的提示。哈克斯高兴地走了。过了两天,他回来了,妈妈问:“怎么样,这次玩得开心吗?”哈克斯说:“还行,不过我的衣服带得太少了,而且由于我没有带手电筒,每天晚上都要向别人借,这两件事搞得我好狼狈。”妈妈说:“为什么衣服带少了呢?”“我以为那里的天气会和这里一样,所以只带了平常穿的衣服,没有想到山里会那么冷!下次再去,我就知道该如何去做了。”哈克斯回答说。妈妈继续问:“下次如果你去夏威夷,也带同样的衣服吗?”哈克斯说:“不会的,因为夏威夷很热。”妈妈说:“是的,你应该先了解一下当地的天气情况,再做决定。那么电筒是怎么一回事呢?”哈克斯说:“我想到要带手电筒,可我忙来忙去,最后把手电筒给忘了。我想,下次野营时我应该先列一个单子,就像爸爸出差时列的单子一样,这样就不会忘记东西了。”

在母子二人的对话中,不能不佩服这位妈妈的聪明做法,她仅仅是引导儿子总结了他做事计划的不周。其实,这位妈妈完全可以事先提醒孩子,但她认为,让男孩学会自己处理问题对他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她没有提醒儿子,而是让他在这次体验中记住了教训,而且还让他具备了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

妈妈应该知道,善于处理自己问题的男孩是坚强的,在生活中,他会表现出坚强的一面,在面对困难时,他会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处理那些问题,而不会不知所措、无所适从。所以,妈妈一定要让男孩学会自己生活,让他自己去面对生活。

第一,支持男孩自己做的决定。

想让男孩学会自己处理问题,妈妈首先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决定,然后支持他自己做的决定。他只有自己做了决定,他才会努力去解决问题。

其实,放手让孩子做决定和老一辈革命家刘少奇教育子女的方法不谋而合。在教育子女上,刘少奇特别提倡“管放法”,他说:“对孩子一是要管,二是要放。什么叫放呢?吃苦耐劳的事情,经风雨见世面的事情,都要放手让孩子去干。这样可能孩子要跌跤,但只有这样做,才能使他们受到锻炼,更好地成长起来。”

当孩子有自己的决定的时候,妈妈不必担心孩子的将来会如何,只要能给予他足够的支持、肯定和适宜的指导,即使最终孩子的表现并不十分理想,但是由于父母的信任带给他的信心和勇气,会使他在总结经验的同时,有更大的动力朝向前方去拼搏去努力。

大多数妈妈都以为孩子的事必须由父母去决定,强迫孩子一定要听从安排。这样,孩子就不会有自主权,也没有做事的主动性,很可能会因为某些不得不去做的事而去应付差使。结果,孩子在无形中就会养成松散的习惯,甚至可能还会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进而造成父母与孩子之间难以沟通,甚至出现孩子反抗的局面。

强迫孩子听从父母的建议,服从于父母的人生价值观,这并不是好的教育方式,应该适当地听一听孩子内心深处的想法,有时给孩子一些自我行事的机会,他就会表现得十分优秀。

一旦父母愿意接受孩子自己的决定时,就会发现孩子的想法和做法有时并非不可取,有时甚至比父母的想法还要成熟。

第二,教男孩懂得自己的事自己做。

妈妈要知道,自己代替孩子的包办行为会让男孩失去责任心,他就不再想去自己处理问题了。所以,妈妈要让男孩尽早懂得,他自己的事情就要由他自己来做,并注意在他的学习和生活中纠正不良习惯。

在家庭中,妈妈应该给男孩明确分工,分配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当然,在刚开始的时候,妈妈要对他进行检查和监督。特别是要明确地让他明白处理自己的事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不是妈妈的责任。

孩子不能为自己负责,不能做自己分内的事情,这是父母造成的,怪不得孩子,因为父母没有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也没有让孩子明白,他自己到底应该做什么事情。

所以,如果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废物,就请父母把为孩子包办的一切都还给孩子,让他自己做。要让孩子的心里时刻有“这是我自己的事,我自己来做”的意识,否则,你的“善心善行”就会给社会造就一个“杰出”的累赘。

第三,让男孩体验做事的自豪感。

生活中,妈妈应该帮助男孩弄明白他该做什么事情,他一旦做了,父母就应该鼓励他,表扬他,从而让他体验到做事的自豪感。

今年,男孩程浩8岁了,妈妈要求他,洗完澡自己把换下来的脏衣服放进洗衣机,可程浩却经常忘记。于是,妈妈让他记下洗完澡后该做什么事,以便提醒自己。从那以后,程浩再也没有忘记把脏衣服放进洗衣机,他的母亲也为此经常表扬他,程浩也为自己的进步感到自豪。

所以,当要求男孩记住做某事时,不妨向程浩的妈妈学习,让孩子自己记下要做的事情,那样,孩子就会为记住提醒自己而沾沾自喜,为自己能够按照爸爸妈妈的要求做好而感到自豪。如此一来,孩子就会慢慢学会处理自己的事情,并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第四,把选择权交给男孩。

妈妈要把选择权给男孩子,让他成为自己的主人。虽然妈妈知道该怎么做,但是还是应该给他一个机会,让他学习独立决定。他从自己错误中学习到的比从父母正确的指导中学到的还要多。让他知道,有些事情父母只提供参考意见,最后的选择权是孩子,而且随着孩子的成长,这些事情会越来越多。

李开复说:“我记得我5岁时,父母要我读幼儿园,但是我想读小学,于是他们把选择权给了我:‘如果你能考上,就让你读。’这件事我会终身记得,因为那时的我第一次知道,一个5岁的小孩居然有选择的权利。我特别珍惜这个选择,于是我努力地读书,真的考上了我想上的学校。”

妈妈一定要树立一个观念:把选择权交给男孩。这样,他就会对自己负责,就会做出让妈妈也觉得吃惊的成绩来,当然,他就学会自己处理问题了。

8.培养男孩乐观幽默的气质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认为,乐观不但是迷人的性格特征,还有更神奇的功能,它能使人对生活中的许多困难产生心理免疫力。乐观的男孩不易患忧郁症,他们也更容易成功,身体也比悲观的男孩更健康。

每一位妈妈都应该让儿子成为一个乐观的人,从小就培养男孩的这种精神。

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尽如人意。当面对不如意、困难、不幸、灾难和厄运时,都应该让男孩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就像桑兰一样,首先要战胜自己,战胜了自己也就是战胜了别人。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把握人生,在未来的生活中游刃有余。

乐观心态成就孩子,悲观想不开只能是害了孩子。心态不乐观、心理脆弱的青少年在我国每年都呈上升趋势。据相关部门保守估计,目前我国至少有3000万~5000万心理素质脆弱的孩子。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妈妈一定要教孩子学会乐观。研究表明,拥有乐观的心态有助于男孩的身心健康,因为乐观心态促使男孩免疫系统的抵抗力增强,身体和心理上的疾病一般就很少去造访他。

第一,积极营造乐观的家庭氛围。

妈妈是男孩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男孩最好的老师。家庭是孩子的避风港湾,生活的基地,也是孩子健康心灵接受熏陶,获得精神安定的场所。孩子的积极乐观的心态首先源自父母,源自家庭,所以,培养男孩的乐观心态,妈妈要从自身做起。要做乐观的妈妈,给男孩营造积极乐观的家庭氛围,这对培养男孩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有很大的益处。

男孩的模仿能力极强,妈妈的优点与缺点一并吸收。如果妈妈希望儿子具有积极乐观的品性,妈妈就必须首先要有良好的思想与行为方式。所以,培养男孩的过程也是妈妈不断充实与学习的过程。妈妈不仅要尽量在孩子面前表现出积极乐观的态度,还要营造积极乐观的氛围,更重要的是要真正拥有一颗乐观的心。妈妈积极乐观处事的实例是男孩最好的教科书。

第二,不要压抑男孩的快乐情绪。

要想培养男孩的乐观心态,妈妈一定注意,不要压抑男孩的快乐情绪。快乐是一种基本的情绪,人本性中就有快乐的成分。快乐最重要的来源是成就或创造的成果以及完成了有意义的活动。

其实,男孩在出生后两个月左右,就有了会意性的微笑。对于男孩的想法、兴趣爱好,妈妈不要过分限制,不要压抑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在学龄前,尽量给他一个自由自在活动的空间,让他在有意义的活动中感受快乐。比如,刚学会走路的男孩蹒跚着从远处走到妈妈面前,他体验着的是真正的快乐,因为他做完了一件事,他有了成就感。在男孩体验成就感的同时,也体验到了力量、信心和肯定。因此,快乐是一种动机力量,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美国儿童教育专家认为,要培养男孩乐观开朗的性格,就不要对他“抑制”过严,而是要允许他在不同的年龄段拥有不同的选择权。例如,对于2岁的男孩,应该允许他自己选择早餐吃什么,3岁的男孩允许选择上街时穿什么衣服,4岁的男孩允许选择假日去什么地方玩,5岁的男孩允许告诉买什么玩具,6岁的男孩则允许选择看什么电视节目……

一般来说,只有从小就享受到“民主”的男孩,才会感受到人生的快乐。快乐的男孩很容易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因此,聪明的妈妈不妨做个“懒惰”的父母,让男孩自己去快乐地选择、处理自己的事情。

第三,教男孩学会幽默风趣。

幽默风趣是一种智慧,体现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和乐观积极的处世方式,同时,幽默风趣也是一种生存的技巧。专家解释,所谓的幽默感就是通过语言或肢体语言的表达方式,让与自己互动的对象感到愉快的言语或举止。有这种言行举止的人,就称为具有幽默感的人。

之所以让男孩学会幽默风趣,是因为具有幽默感的孩子通常会很乐观。其实,幽默感也有助于父母做到“让孩子充分展示自己的天性,有属于自己的快乐的童年时光”。

男孩学会幽默风趣后,就会在生活中不断地制造欢笑,让周围的人感到轻松愉快,自己也会富有成就感和自信。所以说,具有幽默风趣感的男孩,也较容易获得友谊,或在长大成人后也容易受到女孩的青睐。

幽默感三分天生,七分培养,所以在儿童教育专家的倡导下,许多妈妈甚至早在婴儿出世才6个星期时便开始了他独特的早期幽默感训练。实际上,不少比较聪明的婴儿在这个时候往往已开始萌发了与开玩笑有关的幽默意识。

1周岁左右的男孩对他人的脸部表情已十分敏感;3岁男孩的智力,已发展到能认识概念不和谐中潜藏的幽默;男孩在5~6岁时,对语言中的幽默十分敏感;8岁以后的男孩已初具幽默感。妈妈对于能起到增强男孩幽默感的活动,大多予以无保留地支持。

男孩的幽默性格一旦形成,对他的一生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具有幽默感的男孩大多开朗活泼,受欢迎度高,人际关系相对也就好得多。重要的是,幽默还能有效帮助男孩缓解学习中的压力和痛苦。所以,幽默的他往往比较快活、聪明,能较轻松地完成学业,拥有乐观向上的人生。

9.让男孩做勇敢的男子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