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妈妈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全集
15549500000039

第39章 培养口才出众的男孩(4)

第二,在快速阅读的过程中,不要有停顿,发音要准确,吐字要清晰,要尽量达到发声完整。如果孩子不把每个字音都完整准确地发出来,那么,如果速度加快以后,别人就会听不清楚孩子在说些什么,快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所以说快速阅读必须建立在吐字清楚、发音干净利落的基础上,这样的训练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我们都听过体育节目的解说专家宋世雄的解说,他的解说就很有“快”的功夫。宋世雄解说的“快”,是又快又清楚、准确,没有让人听不清楚的地方。我们希望孩子达到的快也是如此,不仅要快,也要吐字清晰,发音准确,不能为快而快。

第三,速读法的优点是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无论何时、何地,人员的多少、有无配合都可。只要拿到一篇文章就可以练习,一个人可以独立练习,多个人也可以在一起训练,可以让孩子找一位同学听听自己的速读练习,也可以帮助别人挑他们速读中出现的毛病。比如哪个字发音不够准确,哪个地方吐字还不清晰,等等,这也有利于自己有目的地进行纠正、训练。当然还可以借用录音机把自己的速读录下来,然后反复地听一听,从中找出不足,进行改进。长期坚持下去,速读的效果会很明显地提高。

9.让男孩进行语音训练

人要有良好的口才,首先应有正确的发音。在谈话时,我们都喜欢听那些富有磁性、圆润动听的声音,而不愿听干瘪难听、沙哑无力的声音。所以,锻炼出一副好嗓子,练就一腔悦耳动听的声音,也是口才训练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由于个人情况不同,所以有的人声音甜美,有的人洪亮,有的人沙哑,有的人低沉……虽然发音器官不容易改变,但是,后天的训练可以使发音情况有所改善。著名艺术家梅兰芳小时候嗓音并不好,但是,为了自己的事业,他刻苦训练,终于练出一副珠圆玉润、甜美动人的金嗓子。良好的语音有三个标准:一是吐字清晰、准确,不拖泥带水,更不能含混不清。二是语速适中,不宜太快也不宜太慢。三是注意抑扬顿挫,注意语调和重音。

为了提高男孩的口才水平,妈妈可以在家中对孩子进行语音训练。语音训练可以有下面几种形式:

第一,男孩的练气训练。

练声也就是练嗓子。要练好声首先要练气,因为气是人体发声的动力,它是发声的基础。气息的大小对发声有着直接的关系。气不足难免发出的声音干瘪无力。所以要练声,先要学会用气。

吸气:用气第一步是吸气。吸气一定要深吸,要让整个胸廓打开,把尽量多的气吸进去。注意吸气时不要提肩。

呼气:做好了吸气,就开始呼气。呼气时不要一下就把气呼出去,而要慢慢地把气呼出。最好是把两齿基本合上,留一条小缝让气息慢慢地通过。因为不论是在演讲、朗诵或论辩时,都需要较长的气息,只有呼气慢而长,才能达到好的效果。吸气与呼气的有效利用,需要长时间地坚持。妈妈可以要求孩子经常到室外、到公园去做深呼吸,时间长了,孩子就会运用自如。

第二,男孩的练声训练。

在练气的基础上就可以练声了。练声时,需要孩子先放松声带,用一些轻缓的气流振动它,让声带先有个准备过程。可以教孩子先发一些轻缓的声音,切忌张口就大喊大叫,这样做只会损伤声带。就像运动员在做剧烈运动前,要先做些准备动作热身,否则就容易使肌肉拉伤。练声时还要提醒孩子,不要在早晨刚睡醒时就到室外去练习,那样会使声带受到损害。特别是冬天室内与室外温差较大时,不要张口就喊嗓子,这容易使冷空气进入口腔,刺激声带,使声带受到损伤。

第三,男孩的口腔训练。

声带活动开了,接下来就是在口腔上做一些准备活动。口腔也是人的一个重要的发声共鸣器,声音的洪亮、圆润与否和口腔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不要小看了口腔对声音的影响。口腔活动开了,面部肌肉也就可以轻松自如地表现了。口腔练习可以按以下方法进行:

双唇练习:双唇堵住气流,然后突然放开,爆发出b或p音。双唇紧闭,用力撅嘴,嘴角后拉,前后交替进行。双唇紧闭,撮起,向上下左右,交替进行。双唇紧闭,撮起,左转360度,右转360度,交替进行。

舌部练习:刮舌面——舌尖抵住下齿背,舌中纵线部位用力,用上门齿刮舌面,将嘴撑开。舌尖练习——力量集中在舌尖,与上齿龈用力接触,然后突然打开,爆发出d、t音。舌根练习——舌根用力抵住软腭,阻住气流,然后突然打开,爆发出g、k音。舌的力度练习——先闭上双唇,用舌尖顶住内颊左右,交替进行;然后,舌在唇齿之间左右环绕,交替进行。弹舌练习——用舌尖连续轻弹上齿,使舌间放松灵活。

鼻腔练习:人体在发声时,还有一个重要的共鸣器,那就是鼻腔。有人说话时,只会在喉咙上用劲,根本就没有借助胸腔、鼻腔这两个共鸣器进行辅助发音,所以发出的声音苍白无力,音色较哑。如果辅以胸腔、鼻腔,效果会明显不同。妈妈教孩子练习用鼻腔的共鸣方法时,可以让孩子想象牛叫的样子。但是,妈妈也要提醒孩子,在平常说话时,如果只用鼻腔共鸣,很可能造成鼻音太重的结果。

第四,男孩的吐字训练。

吐字与发声两者息息相关。只有发音清晰、圆润,吐字也才能“字正腔圆”。

男孩都学过拼音,知道每个字都是由一个音节组成的,而一个音节中,又可以把它分解成字头、字腹、字尾三部分,这三部分从语音结构上来分,大体上字头就是我们常说的声母,字腹就是韵母,字尾是韵尾。吐字发声一定要先咬住字头,嘴唇一定要有力度,把发音的力量放在字头上,利用字头带响字腹与字尾。字腹的发音也要饱满、圆润,口形要正确。发出的声音应该是立体的,而不是平面的,应该是圆润的,而不是干涩的。字腹如果处理不好,就容易使发出的声音扁、塌、涩、不圆润。字尾主要是归音。归音一定要完整、清晰。不要念“半截子”字,要把音发完整、清楚。当然字尾也要能收住,不能把音拖得老长。如果孩子能经常按照上面的要求去做,那么发出的声音就会圆润、响亮,说话时也就会变得悦耳动听了。

第五,男孩的绕口令训练。

如果想让男孩口齿清晰、语速快,还可以做一些绕口令练习。

双唇练习:比如,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又如,八百标兵奔北坡,北坡炮兵并排跑;炮兵怕把标兵碰,标兵怕碰炮兵炮。

唇舌练习:比如,会炖我的炖冻豆腐,来炖我的炖冻豆腐,不会炖我的炖冻豆腐,别胡炖乱炖,炖坏了我的炖冻豆腐。又如,调到敌岛打特盗,特盗太刁投短刀,挡推挺打短刀掉,踏盗得刀盗打倒。又如,洪小波和白小果,拿着箩筐收萝卜。洪小波收了一筐白萝卜,白小果收了一筐红萝卜。不知是洪小波收的白萝卜多,还是白小果收的红萝卜多。

10.培养男孩出色的演讲能力

演讲是演讲者面对广大听众,以口头语言为主要形式、非口头语言为辅助形式,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或阐述某一事理,并互相沟通、交流信息真实的社会活动过程,也叫演说或讲演。演讲能起到迅速让人信服或明白的作用,从古至今,演讲活动和演说家层出不穷。

古希腊卓越的演说家德摩斯梯尼,在面对马其顿入侵希腊时,曾发表《斥腓力》等演说,严厉谴责了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扩张野心,极大地鼓舞了希腊人民对敌的斗志。他著名的演说词留传到今的有61篇。德摩斯梯尼成为卓越的演说家绝非一日之功,全凭长期刻苦磨砺而成。他天天黎明时就起床练声。据说,在他居住的房间里,安装了不少大镜子,他不断地面对镜子练习讲演,观察自己的动作和表情。每逢倾盆大雨,德摩斯梯都要登上高高的山崖,嘴里含着一块小石子,迎着风雨,高声朗读诗文,小石子磨破了他的舌头,他照样坚持练习。不仅如此,德摩斯梯还常常一边奋力攀登峻峭的山崖,一边背诵长诗,他总是越登越快,越诵越快。后来,德摩斯梯发现自己在讲演时,有耸动肩膀的毛病。为了纠正这一不雅姿态,德摩斯梯就在屋梁上悬下两条绳索,绳索上吊上两把尖刀,让自己站在两刀之间练习讲演。这些都足以看出德摩斯梯成为一个演说家付出的艰辛。

口才并不是一种天赋的才能,它是靠刻苦训练得来的。那些能言善辩的演讲家、雄辩家,无一不是靠刻苦训练而获得成功的。美国前总统林肯为了练口才,步行30英里,到一个法院去听律师们的辩护词,看他们如何论辩,如何做手势。林肯则一边倾听,一边模仿。林肯听到那些云游八方的福音传教士挥舞手臂、声震长空的布道后,也学他们的样子,对着树、树桩、成行的玉米练习演讲口才。

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少年时曾患有口吃病,但他不被困难所吓倒。为了克服口吃,练就口才,他常常朗诵、慢读课文。为了准确发音,他对着镜子纠正嘴和舌根的部位,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可见,要想成为一个出色的演说者,不仅要刻苦,要有一种毅力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顽强信念,还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那么,妈妈应该怎样对男孩进行演讲训练呢?

第一,选择合适的演讲材料。

一份优秀的演讲稿对于演讲的成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演讲者应围绕确定的题目准备好讲演稿,演讲时不宜念稿。演讲的内容要注重典型性、鲜明性。给孩子选择的演讲材料应该通俗易懂,最好是由孩子自己来撰写。

妈妈要教孩子,撰写演讲稿,不仅要强调语言生动,还要注意立意新颖,显示个性,结构清晰,感情充分,跌宕起伏。

第二,注意声音和腔调。

声音和腔调虽是与生俱来的,不可能一朝一夕就有所改善。不过音质与措辞对于整个演说影响很大,这倒是事实。即使是音质不好的人,也要让自己的声音清楚地传达给听众,并且断句、断词要准确,整篇演讲稿要有抑有扬,有张有弛。妈妈要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提醒孩子注意说话的声音和腔调,努力做到音质圆润,张弛有道。

第三,辅以自然的表情。

这里的表情主要指的是面部表情,即眼、眉、嘴以及头等配合说话的协同动作。家长要让孩子明白,演讲时的面部表情无论好坏都会给听众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演讲的内容即使再精彩,如果表情缺乏自信,畏畏缩缩,演讲就很容易失去听众。演讲者的眼神也很重要,要能“拢”住下面的听众,不可扬头看天,也不可低头盯地,而要自然地平直向前,目光触及到最后一排观众,最好能用目光加强和观众的感情交流。

妈妈要告诉孩子,在演讲中,不可能每个人都给自己报以善意的目光,为了巩固自己的信心,可以一面进行演讲,一面从听众当中找寻对于自己投以善意目光的人,把自己的视线投向那些点头肯定的人,而无视那些冷淡的眼光。这对顺利地进行演说很有好处。

第四,演讲时站位有讲究。

告诉孩子,演讲者可以随着讲稿内容的变化而变化站位。一般说来,演讲者一上台,就站在台前正中的话筒前。脚跟应靠近,腿站直,显得精神,但切忌双脚分立,那样显得松垮没信心。演讲时不要脚尖点地或脚跟颠颤,这是孩子的毛病。在演讲过程中,演讲者可以稍为自然地向左、右、前、后做些动作。

第五,手势语很重要。

在演讲过程中会用到很多手势语。手可以随着内容的需要做向上、下、左、右、前、侧各个方向挥动。一般来说,既可以用手掌挥动,也可以用拳。而且,手势可单手,也可双手,都没有硬性的规定。

妈妈应告诉孩子,演讲时使用手势语要注意三点:胳膊不要伸得过直,以免僵板;手指不宜弯曲,显得拙笨;手势语运用要和它所配合的演讲词同时运用,不要提前或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