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蒋介石宋美龄在台湾的日子
15551000000012

第12章 建立国际“反共防线”(5)

1953年3月19日,蒋介石令驻美“大使”顾维钧正式向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提出关于建立一项共同防御条约的建议。尽管蒋对缔约十分热心,但美国方面反应冷淡,并遭到了杜勒斯的拒绝。因为杜勒斯一直认为蒋介石不是一个理想的合作伙伴,一旦被蒋拖入中美大战的深渊,则悔之莫及,加之其他盟国也不支持美国扶蒋,所以美国尚处于犹豫之中,迟迟没有给蒋以答复。

见此,蒋不断派人前往美国游说,美国国内保台分子一再劝说杜勒斯。同时,中国人民解放军也正集兵于台湾海峡,准备渡海攻台,彻底消灭国民党残余势力,台湾海峡出现了战前的紧张局势,为了消除这一局势,与社会主义的中国对抗,杜勒斯口气出现了松动。

1953年11月,美国副总统尼克松访问台湾时,台湾“外交部长”叶公超向尼克松正式提出缔约共同防御条约的建议。1954年5月,美国国防部长威尔逊访台时,蒋介石再度提出签约建议。6月,叶公超告知兰钦:如果双方能够缔约,台湾同意在采取重大事件行动之前,先征求美方同意。美国认为可以进一步控制台湾,签约对自己亦无害。

经过讨价还价,1954年12月2日,叶公超与杜勒斯在华盛顿签署了美台“共同防御条约”,条约大意规定:

一、双方各自以自助及互助之方式,维持并发展各自及双方的能力,以抵抗武装攻击,保护领土完整及维持政治安定。

二、双方承认,“对在西太平洋区域内任一缔约国之领土上之武装攻击即将危及其本身之和平与安全,兹并宣告将依其宪法程序采取行动”。

三、就“中华民国”的领土而言,应指台湾与澎湖;就美利坚合众国的领土而言,应指西太平洋区域在其管辖下之岛屿领土。

四、台湾当局同意美国有在台澎及附近为其防卫所需要而部署其陆海空军之权利。

五、此条约并不影响台美在联合国宪章下之权利义务,或联合国为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所负之责任。

台美“共同防御条约”的签订,不仅使蒋家小朝廷获得了美国的保护伞,而且使美国在台湾的驻军长期“合法”化。

台美“共同防御条约”签字后,各方反应不尽相同。蒋介石通过顾维钧向艾森豪威尔总统发出一封信,信中称:“条约不仅使两国民众在其抗击共党侵略中的联结更为紧密,而且将激发千百万珍视自由的亚洲民众之信心。”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条约对台湾协防范围没有明确包括金门、马祖,这使蒋介石很不放心,他一再要求美方给予公开解释,以澄清“误解”。

在蒋介石的一再要求下,1955年3月,艾森豪威尔宣布:“为了不损害自由中国的士气,及断绝他们的希望,美国决心协防金门、马祖,以巩固台、澎的地位。”直到此时,蒋介石一颗高悬的心才落下来。

在签约的同时,杜勒斯就发表声明称:“这个条约将成为美国同西太平洋地区的其他国家已经缔约的各种集体防御条约所建立的集体安全体系中的另一环节。这些安排合在一起构成西太平洋自由国家人民抵御共产党侵略的中心体制。”并宣称这一条约是“防御性质的”。

日本官方祝贺美国同台湾签订“共同防御条约”,条约使远东形势大为明了。

英国宣布:“女王陛下政府对条约在实际上的纯防御性感到满意”,将“美国政府同国民党中国政府之间的关系置于这样一个基础上,使之能保持更密切的磋商”,很是赞同。

苏联《真理报》1954年12月10日登载署名文章,题目是《解放台湾是中国人民的主权》。该文指出“共同防御条约”为“企图使美国对中国领土台湾的武装占领合法化”。该文说条约第二条、第五条说明:“美国不惜任何代价,甚至用战争,来干涉中国内政”。该文还援引并支持周恩来的声明。该文表示“中国人民对解放其古老领土台湾的要求为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所理解”,但并没有提及苏联在“解放台湾”中的义务。12月15日,苏联外交部就“共同防御条约”发表了一份声明,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台湾是中国领土的立场,称该“侵略条约”,“加剧”了“国际紧张局势”。该声明未明确说明苏联将采取何行动,而仅称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的决心对苏联人民来说是“可理解的”,并警告美国政府必须对这一“侵略性的条约”的后果“负全部责任”。

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的签订,引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人民的强烈愤慨与谴责。12月3日,《人民日报》以“美国对中国人民的严重挑衅”为题,刊登了“美国与蒋介石卖国集团”签订条约的消息。12月5日《人民日报》刊登了题为《中国人民不解放台湾决不罢休》的社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周恩来12月8日发表声明,声明指出:该条约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的一个严重的战争挑衅”。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声明:台湾是中国领土,蒋介石是中国人民的公敌,绝不允许美国干涉中国内政和主权。

四、建立“反共同盟”

(蒋介石在“反共联盟”大会上发表演说)

台美“共同防御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台美“反共同盟”的正式建立,蒋介石反共有了强大的靠山。但蒋介石还不死心,也不满足于此,他四处活动,拉拢其他国家,在亚太以至世界建立“反共同盟”。

1.接待南朝鲜总统李承晚

蒋介石在酝酿签订台美“共同防御条约”之时,收到李承晚将访台的来函后,认为这是进一步加强与南朝鲜合作的一个好契机。

1953年11月,时值朝鲜停战协定达成不久,遣返战俘问题正在紧张商谈之际,蒋介石在台北接待了南朝鲜总统李承晚“出人意料的”、“突然的”来访。此时此刻,蒋李之间,台湾当局与南朝鲜之间,围绕朝鲜半岛和台湾海峡的局势,以及遣返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俘等问题,有着共同的利害关系。在此以前,李承晚曾与蒋介石有过两次会晤。第一次是1947年4月13日,李氏由美返朝,途经上海时,与担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的蒋介石进行了会晤;第二次是1949年8月上旬,蒋介石以在野的国民党总裁身份访问南朝鲜,与李氏再次相晤。

1953年11月27日下午1时45分,李承晚乘坐美国远东军统帅部统帅赫尔上将专用的四引擎星座式专机,在台湾当局16架空军战斗机的迎护下,飞抵台北松山机场。随同李承晚抵台北访问的有:南朝鲜外交部长卞荣泰、驻台湾“大使”金弘一、前南朝鲜驻联合国代表团团长德新等。台湾当局驻南朝鲜“大使”王东原亦同机抵达。蒋介石亲率“行政院长”陈诚、“外交部长”叶公超、“国防部长”郭寄峤、“参谋总长”周至柔等党、政、军要员至机场迎接。李承晚时年78岁,比蒋介石大12岁,眉发已经一片银白,着黑色西服,系花领带,外罩灰色外套。蒋介石则着五星上将军常服,外罩草绿色大衣。他们在舷梯旁边握手达数分钟之久。李承晚宣称,这仅是对蒋介石1949年访问南朝鲜的“礼节性”回访。实际上,在“礼节性”的背后,包藏着不寻常的内容。

蒋介石给予李承晚以特殊的礼遇。在其逗留台北的3天中,大部分的内容均为蒋李之间的交往。

27日下午,李承晚离开机场后,即被蒋介石接往自己的官邸休息,而卞荣泰外长以下的随员,则被安排在台北宾馆下榻。蒋介石夫妇于下午4时招待李氏进茶点,旋即陪同游览阳明山;7时,在简短的赠勋仪式上,李承晚将一枚南朝鲜的最高荣誉勋章——一等建国功劳大勋章,赠给蒋介石。李承晚称颂蒋介石为“全世界最早的反共领袖”、“伟大之先知先觉者”,并在致词中说:“鉴于蒋总统对自由世界的辉煌贡献,以及历来对韩国独立自由之协助,故特以代表韩国最高荣誉之建国功劳大勋章赠予蒋总统。”蒋介石则除了表示“荣幸”、“愉快”之外,更表示:“相信中韩两国必能密切合作,共同奋斗,消灭共匪,驱除俄寇,完成我两大民族的共同目标”。接着,李承晚一行,出席了蒋介石夫妇所设晚宴。席间,李承晚又说了许多恭维、奉承蒋介石的话,呓称“中国大陆的亿万人民正期待蒋总统去拯救他们”,并表示“坚信”,“蒋总统必能完成光复大陆的伟大事业”。

28日李承晚的早、中餐,均由蒋介石夫妇陪同共进。上午蒋、李举行正式会谈,宋美龄和双方“外交部长”叶公超、卞荣泰在座。双方重申了反共的共同立场,倡议建立亚洲“反共联合战线”。他们在当日发表了《联合声明》。

《联合声明》称,他们吁请亚洲一切自由国家之政府与人民,组织反共联合战线,并恳切期望其他爱好自由之国家,而尤盼位于太平洋之国家如美利坚合众国者,对于吾人促成世界此一区域团结之愿望,能予以道义及物质的支持,以消除共产主义在此区域之威胁,而恢复亚洲之安全与和平。

他们在会谈中,还在“自由遣俘”的口号下,共同表示,决将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俘,分别强行扣留在南朝鲜和运往台湾。蒋李会谈结束后,即乘车前往“国防部”,听取双方幕僚人员关于军事情势的汇报。

当日下午,李承晚应邀出席台湾“国大代表”、“立法委员”、“监察委员”联合欢迎会,并作演说。李氏在演说中呼吁:亚洲国家举行“反共会议”,由台湾和南朝鲜当局邀请东南亚反共领袖,商讨采取反共共同行动的方法,订立“东南亚集体安全协定”。他认为,“此种组织无须选出领袖或首长,所有参加国均将以同样的权利,以平等地位行动”,“所有这些国家的反共团体,均应邀来集聚一堂,讨论方案,以便在东南亚全境发动普遍反共运动”。

是晚,先由蒋介石、宋美龄以“总统夫妇”的名义,举行盛大的酒会,邀请台湾各界和外国“使节”出席,欢迎李承晚之来台访问。然后蒋、宋复以“国民党总裁夫妇”名义,率全体评议委员和中央委员,邀李出席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之欢迎宴会。评议委员于右任首先致词,赞扬李承晚“领导韩国志士为独立自由而革命的伟大精神”;称颂蒋、李此次会晤,“不但象征两大民族的精诚团结,而且是反共奋斗得到最后胜利的预兆”。李承晚在答词中竭力称颂国民党和蒋介石。

29日上午,李承晚与蒋介石举行40分钟会谈后,即借台北宾馆举行记者招待会,披露了他与蒋介石拟议召开亚洲“反共会议”的情况。李承晚说:他与蒋介石对于拟议中的亚洲“反共会议”的时间、地点、参加国家及其他事项,都没有任何成见,而希望太平洋国家的其他反共领袖们表示其意见;他与蒋介石虽然连日举行磋商,但是除了呼吁太平洋反共国家举行一次会议之外,并无任何秘密协定。他宣称:“中韩两国是反共最坚决的太平洋国家,两国间宜于形成一种坚强的共同阵线,以充分发挥两国现有的力量。”有记者问:李蒋是否讨论到,一旦朝鲜战争再起,即由台湾军队赴朝驰援或通过“反攻大陆”来开辟第二战场?李答称:李相信蒋介石对于这个问题,已有某种程度的计划,一旦时机到来,他们将再作商量。

同日上午11时10分,李承晚一行在蒋介石夫妇和陈诚、叶公超等人的陪送下,仍乘美国空军星座式专机离台返回。与抵台时相同,台湾当局派出16架战斗机护送其出境。台湾《中央日报》宣布,应李承晚要求,没有举行任何送别仪式,即抵机场送行者,亦只当局最高层之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