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左手赚钱右手花钱:想过好日子就要会算计
15553000000014

第14章 全面规划你的理财

在理财的过程中,投资者是通过相应的理财产品来实现自己的理财目标的。大家普遍能想到的理财工具不外乎银行存款、债券、基金、股票等等。收益性好的,风险就更大,这是每个投资者都熟知的。所以应该组合投资,但是面对特性各异的产品,如何确定组合的比例,恐怕不是每个人都擅长的工作。

因为每个投资者的实际情况不同,投资理财的思路也不同。所谓全面规划你的理财并不是一一介绍每种理财工具的特点,而是给投资者提供一条理财思路。存款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但其投资的意义不明显,数量不宜太大。而人寿保险是人们常常忽略的理财工具。许多人认识到了生活中各种风险的存在,所以就存了大量现金以备不测,其实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风险管理应该使用更加有力、效率更高的保险来解决。假如一个人想用15万元作为自己患大病时的治疗费,那么这15万元就相当于被锁定了,平时不能动用。实际上,他如果投保一份15万元的大病保险,每年的保险费也就3000-5000元。这样他就有了将近十几万元的资金可以拿去投资,投资的收益完全可以抵消每年的保险费。这就是保险的妙用。

投资者面对理财顾问的种种建议和五花八门的理财产品,往往感到茫然,很难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规划。投资者不妨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1)做好理财的准备工作

在理财之前,投资者要给自己做一定的准备工作。想要改变个人的理财行为,规划好适合的理财计划,最重要的是做好理财的心理准备。除非你愿意接受,否则,不论多么成功的理财顾问,或是多么优秀的理财产品,都不够吸引你走出实质性的一步。因此,要尊重理财顾问的意见。他们的建议才有可能对你发挥影响力,即理财规划只对主动的人有效。

其次,不要以为自己无法成为富翁,就花钱大手大脚的,也不要认为明天会有挣不完的钱,而把今天的钱花在不应该花的地方。要端正理财的动机,不论是否因为没钱,还是忧虑未来的退休生活,理财的动机是非常重要的。

(2)职业规划

所谓职业规划,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简称,就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它包括职业定位、目标设定、通道设计三部分内容。职业规划不但是人生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理财的第一步。对于理财者来说,职业的发展意味着收入的波动走势,这也直接关系到可打理的累积资产来源。在理财的同时,也要积极寻求升职、加薪的机会或转换有更好前途的工作,而并非为有限的现有资产寻找投资方向。人最大的投资本金就是自己的时间、精力、智慧和热情。只有源源不断的收入才能保证理财计划的顺利执行,否则一旦收入枯竭,只会面临“无财可理”的尴尬境地。

(3)全面规划理财目标,确定资产投资组合

多数投资者一般只考虑短期理财目标,对一些中长期理财需求却容易忽视。所以先要将自己一生的各项理财目标整理明确并加以量化,然后结合自己的风险特性确定资产组合。目前,理财产品的品种非常多,需要根据自己确定的风险层次按照比例进行分散投资。

在理财的过程中,为了防止无计划地购买股票和共同基金,需要建立一个目标投资组合,明确在大公司股票、小公司股票、外国市场、债券和房地产上分别要投入多少资金。每月从工资账户和银行账户中划出10%以后,你可能会感到手头有些吃紧。当然,这样才是目的所在。你将迫不得已多动些脑筋,节省在度假、住房和消费等方面的开销。

另外,还要进一步考虑到全盘的理财规划,包括你的住房,退休金,薪金和债务。例如,如果你专门从事风险投资工作,你的收入主要依靠市场成交量,那么就该减持股票,增持债券。这样,当股市崩盘而成交量枯竭时你可能会失业,但至少你的毕生积蓄不至于血本无归。

同样,当你计算投资组合中债券的数量时,应该把你的债务排除在外,并将你的退休金和每月的社会保险考虑在内。因为你获得的退休金并未经过通货膨胀调整,这就如同从债券中收取利息。此外,走出无债一身轻的理财误区。并不是有贷款就不好,也不用一有闲钱就把贷款还掉。贷款能使我们提前享受较高的生活品质,并灵活掌握一部分资金自如应对突发事件,也不会错过较好的投资机会。最后,不要盲目遵循传统的投资观念。我们经常被告知要尽可能购买最大的住房,贷尽可能多的款,购买五倍于收入的人寿保险,还要预留大笔应急资金。

(4)足够的理财资源

所谓理财资源,包括是否有足够的收入来源以及做出理财决定前是否能获得充分的相关资讯。个人理财的能力直接决定着理财的收益,而决定个人理财能力和水平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投资者是否具有足够的理财资源。因此,投资者必须在平时多学习,多请教,通过专业的理财规划顾问搜寻充足的资讯,了解不同理财产品的风险特性与预期收益,要尽量避免在资讯不对等的弱势下,仓促做出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另外,不论做出什么决策,至少要对自己的决定有信心,这样才能在面对重大理财问题时做出正确的决策。

(5)关注风险转移,为理财行为负责

在选择理财产品的时候,无论预期收益多么诱人(同时风险也很大),最终的选择决定还是由投资者自己做出,因此,不论收益是高是低,投资者自己就要承担理财决定的后果。即使理财顾问能提供资讯和理财建议,充分说明各种不同选项的收益与预估风险,终究还得你凭借自己的风险偏好来做出选择。买股票还是买基金,要卖还是不卖,投资者必须对个人的理财行为负责,并且承担理财活动所产生的一切后果。为了减少意外事故给自己造成的财产损失,投资者可以通过风险转移的方式降低财产损失,例如重大疾病保险、意外赔偿等来填补风险漏洞。另给保险的重心也应该有所侧重,比如,家庭中的“顶梁柱”,也就是家庭主要经济来源的创造者应该加大保险的额度,这样才能转移部分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