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从是第一执行力
狼族在动物界是执行力最神速的族群。在共同捕猎时,狼王就是最高首领,狼群的一切行动都要听它的指挥。在狼王的指挥下,每条狼都有自己的任务。对于自己的任务,每条狼都是无条件地绝对服从,即使是为了试探对手的实力而佯攻的狼也毫无怨言,即使它们很有可能因为狼群的整体利益而受伤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
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是否具有狼族那样的服从精神呢?试问:当上级安排一项任务让你执行时,你首先会表现出怎样的态度?
有的员工会说:"好的,我一定完成任务"。然后立即行动起来,投入到执行中去。
有的员工会说:"是让我做吗?好吧。"可能将任务放在一边,上级查核时才不得不做。
有的员工会说:"这样的工作我从没做过呀,小张这方面有经验,是不是让小张做?"倘若这个借口推辞不掉,接着寻找别的借口。
这三种态度,哪一种是正确的呢?哪一种是领导最想听到的回答呢?下面的故事也许能告诉你答案:
1898年,美国准备对西班牙宣战,麦金利总统认为赢得这场战争的关键是和古巴起义军合作,尽快同卡利斯托·加西亚将军,这位古巴起义军的领导人联络上。当时,加西亚将军正率部为独立而战,西班牙人正全力搜捕他,谁也不知道他确切的消息。
麦金利总统召见了美国军事情报局局长阿瑟·瓦格纳上校,问到哪儿找一个信使能把信送给加西亚将军。瓦格纳上校推荐了一位年轻的军官--安德鲁·罗文中尉。
一个小时之后,罗文来到瓦格纳上校跟前。"小伙子,"瓦格纳上校说,"你的任务是把这封信送给加西亚将军,他也许在古巴西部的什么地方……你只能独立执行并完成这项任务,它是你一个人的任务。"
说完,瓦格纳上校和罗文握了握手,又强调说:"把信送给加西亚。"
罗文一个字都没问就走了,历尽险阻把信交给了加西亚,并将加西亚的回复转达给了麦金利总统。
从罗文身上,可以挖掘出很多现代卓越员工必须具备的优秀品质,如敬业、忠诚、自动自发,这都是执行的要素。对于执行来讲,还有一种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品质,那就是服从。当瓦格纳上校交代完任务后,罗文绝对地服从,一个字都没有问,立即动身出发了,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为赢得美西战争、解放古巴作出了重要贡献。
再来看看前面的三种态度,哪一种正确自然是不言而喻了。当领导安排一项任务时,优秀的员工会很坚决地说:"好的,我一定完成任务"。
也就是说,首先要服从,无条件地服从。这是一种责任,是对工作高度负责的表现。因为只有无条件地服从,才会立即无任何借口地执行;也只有无条件地服从,才会斩断推诿和拖延的念头。
试想,当一个人第一时间服从并决定立即执行任务时,还有时间琢磨怎样推诿甚至拖延工作吗?一旦树立起了无条件服从的责任意识,执行就会立竿见影,在这个讲究效率和速度的时代,还意味着抢占了先机,赢得了时间。从这个意义上讲,服从是第一执行力,唯有坚决的服从,才能确保执行的效果,也才能创造出大的业绩和作为来。
如果罗文中尉向瓦格纳上校问这问那,甚至抱怨任务的艰难,不情愿地接受任务后,又不竭尽所能去寻找加西亚将军,甚至在丛林里开起了小差,结果会是如何呢?那肯定会影响到麦金利总统的决策,甚至贻误战机,改变战争的结局。
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一个优秀的狙击手没有任何自我观念,他所需要做的就是服从命令,只用一颗子弹完成任务。在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军中一位叫迈肯·里德的狙击手虽然完成了既定任务,但他仍然被开除出队,因为他没有按照原先制定的计划行事。绝对服从,是军队的核心精神。同样,服从也是现代组织文化的重要组成,员工必须服从于领导。
马上动手,立即执行
在深圳某家公司的一次会议上,老板忽然命令全体员工站起来,看自己的座椅下,结果员工们都发现了一张钞票,小的一元,大的一百元。这是怎么回事?员工们交头接耳议论。
这时老板说了一句发人深省的话:"你们看,如果坐着不动,就永远赚不到钱。"
这位聪明的老板其实是想让员工们明白,一个人要获得财富,不能一味地空想。而要马上行动起来。当你坐着犹豫不决的时候,真正的智者便已经果断地站起来"捡起了自己座椅下的纸币",然后转身再拾起属于你的那一份。
你的理想是干出一番大作为,登上更高的位子,但只有理想而不行动,只会消磨你的意志,你将一无所有,灰心丧气。
最削弱生命活力的事情,莫过于总是梦想身居高位、富甲天下,却不去用行动来实现这些梦想。拥有宏大的志向,但又因为疑虑、困惑和拖延而停滞不前,不能立即执行,就像有魔鬼守在门口一样,使你永远无法叩开成功的大门。
在美国内战中,林肯总统花费三年时间寻找一位能一统南北的将军。林肯的条件是:这个人勇于行动,敢于负责,而且善于完成任务。用今天管理界的时髦的话来说,就是寻找一位有很强的"执行力"的人。
谁是这样的人?
林肯在后来的回忆中说道:
"那些年是我一生最困难的时刻。战争已经爆发,国家处于动乱之中,战火焚烧了老百姓的房舍。政客们为了各自的利益每天争吵不休。而战局对联邦一点儿也不利。我常常在想:为什么这么大的一个美利坚合众国,拥有像西点军校这样的全世界最著名的军事学府,为什么就找不到一个可以独当一面的人?庆幸的是格兰特适时出现了。他真是一个不错的家伙。你把任务交给他,嘿,你从来不用再去费神,他一定斗志昂扬地告诉你:没问题。然后他就雷厉风行地去实施,把胜利的捷报传回来。"
为什么许多人看上去比格兰特优秀,但事实却证明格兰特是最优秀的呢?
原因之一就是,命运不再垂青那些仅仅懂得基本生存技能的人,而是垂青那些像格兰特一样马上行动的人,主动执行的人,不找任何借口保证完成任务的人。
这个世界的机会是留给这些人的:他们懂得完成任务的技巧和艺术,他们不仅保证完成任务,还知道怎样执行任务,怎样把事情做得最好。
美国管理学者托马斯说:"一个合格的战略,如果没有有效地实施,会导致整个战略的失败。但有效的实施不仅可以保证一个适合的战略成功,而且还可以挽救一个不适合的战略,或者减少它对组织的损失。"
当今的组织员工唯有像格兰特那样去立即执行,才能跃居"将军"的"宝座"。
当今各种组织呼唤执行力强的员工,领导器重的是能够立即执行的员工。在管理界有句俗话,叫做"三分策划、七分执行"。日本软银公司董事长孙正义曾说:"三流的点子加一流的执行力更好。"没有执行,制度就形同虚设;没有执行力,想法就不能真正落到实处。执行才是组织成长壮大、个人成功的关键。
哪怕是最简单的理念或者想法,只要坚持去执行,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回报。可以说,执行是连接组织战略与目标实现的桥梁,缺少强大的执行力,组织的战略目标将是无本之木、无水之源。战略决定方向,执行则会决定成败。许多组织的不成功并不是缺乏制度,不是缺乏发展战略,不是缺乏资金,而是缺乏持之以恒的执行力,缺乏具有卓越的执行力的"格兰特"式的员工。
当今的职场骄子,无一不具有强大的执行力。他们不仅能立即执行,而且使执行一以贯之。
如果把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造就大作为的职员的成功仅仅归功于深思熟虑的智慧和高瞻远瞩的眼光,那就失之片面了。他们有一项共同的特质就是在审时度势、做出决定之后能在第一时间付诸行动。这才是他们出类拔萃、身居最高最好"位子"的原因。"马上动手,立即执行"是他们的口头禅,正是这句口头禅铸就了他们的作为与地位。
主动工作,自发作为
著名成功学家阿尔伯特·哈伯德先生,在其影响全球职场的畅销书《致加西亚的信》中曾写到--"世界会给你以厚报,既有金钱也有荣誉,但是你必须具有一种这样的品质,那就是'主动自发地去工作'"。
阿尔伯特认为,大致而言,在现代职场,存在以下几类员工:
第一类的人,不用别人告诉他,他就能出色地完成工作,这是组织最需要的员工,也是领导最器重的员工;
第二类人,就是别人告诉了他一次他就能去做,在组织内部会得到领导很高的称赞和荣誉,但不一定总能得到相应的报偿;
第三类人,就是别人告诉了他两次,他才会去做,这样的人不会得到荣誉,报酬也非常微薄;
第四类人,只有在被形势所迫的情况下才能把事情做好,他得到的只是冷漠而不是荣誉,报偿更是微不足道了--这种员工是在磨洋工;
第五类人,就是这样一种员工:即使有人追着他,告诉他怎么去做,并且盯着他做,他也不会把事情做好--这种员工到哪里都不会长久,永远面临着被淘汰掉、"下岗"的危机。
德尼斯在杜兰特的公司工作时,只是一个很普通的职员,但现在他却成了杜兰特先生的得力助手,成为一家分公司的总裁。他能如此快速地得到升迁,是因为他总是自动自发地多做一些工作。
德尼斯说:"我刚来到杜兰特的公司工作时,我发现,每天大家都已下班后,杜兰特先生依旧会留在公司工作到很晚。于是,我决定自己也留在公司里。是的,谁也没要求我这么做,但我觉得我应该留下来,在杜兰特先生需要时给他提供帮助。"
"杜兰特先生在工作时经常找文件和打印材料,最开始他都是亲自做这些工作。后来,他发现了我时刻都在等待他的吩咐,于是,便让我代替他去做这些工作……"
杜兰特之所以愿意召唤德尼斯为自己工作,是因为德尼斯自愿留在办公室,使杜兰特可以随时见到他。尽管德尼斯并没有多获得一分钱的报酬,但他的主动自发的精神为自己赢得了更多的机会,让身为领导的杜兰特先生认识他的能力,为自己的晋升创造了条件。
德尼斯无疑是阿尔伯特所说的第一类员工的典型代表。一个主动自发地工作的员工必有一番大的作为,其地位的晋升是注定的了。
在现代组织的管理体系中,每一个组织的高层领导者都扮演着多重角色:首先他得扮演一个乐队指挥,要能最大限度地充分发挥出每个人的特长,共同完成一首奏鸣曲;同时他又要是一个教育者、训练家,把每位员工都带上路;随着管理组织结构的扁平化、部分工作的模糊化,他还得是一个设计师,为每位员工都规划好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员工如果能够自发地做好自己领域里的各项工作,无需依靠领导指挥和指导就能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并且还能主动找事情做,积极地替领导分忧解难,这样的员工怎能不受到领导的赏识和提拔呢?
如果有一天,你主动地就本部门的重要工作这样向领导建议:"我认为这个工作应该这样做,因为……";如果有一天,领导提醒你,要注意某某问题,你回答说:"我已经查过了,情况是……"那么足以证明你是一个有主动自发精神的员工了,你在工作深度上已经赶上了领导,你同他一样也是一个思想者了。从此以后,你将不再仅仅是一个成熟的员工,你已经是所在领域的专家了。以后针对该领域的所有问题,领导将与你讨论、协商办法,你将成为领导的合作者。这是一位普通员工的最高境界--在短时间内就可以真正地与领导一样坐在会议室圆桌边上,成为一名"准"领导者了。
然而,让人遗憾的是,在当今的职场上,阿尔伯特所说的第一类的员工很稀缺。
在我们周围确实存在这么一些员工,他们受过高等教育却依然与那些受低等教育的员工在一起工作,并且在工作上不如那些受低等教育的员工出色,作为和业绩也赶不上后者。关键原因是他们不但不能够主动地去工作,还有一种吹毛求疵、怨天尤人的恶习。他们不愿意主动自发地工作,总是在一种被迫和被监督的情况下才能工作。要知道,被动地工作与主动工作的效果往往有着天壤之别。
一个不具备主动自发精神的员工,其职业前景是黯淡的。美国著名成功学家卡耐基曾说过:"有两种员工是根本不会成大器的:一种是除非别人要他做,不然打死也不主动做事的员工;另一种则是即使别人要他做,也做不好事情的员工。"
在别人的喝令和监督下被动干活的员工,不可能有大作为,不可能升迁到高位子上,相反,单位裁员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他们。
"我钦佩的是那些不论老板是否在办公室都会努力工作的人,这种人永远不会被解雇,也永远不必为了加薪而罢工。"阿尔伯特在《致加西亚的信》一文中如此说。
如果只在别人注意你的时候你才有好的表现,你将永远也达不到成功的巅峰。卓越员工都会自觉地为自己设定最严格的工作标准,而不是等待上司去要求自己,督促自己。
如果领导对你的期许还没有你自己对自己的期许高的话,你将永远也不可能被辞退,反而你将永远面临着晋升的机遇。
自动自发地工作吧!这样一种积极作为的工作态度将会把你塑造成为组织中的高层人员。因为成大事者和平庸的人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成大事者总是主动地工作,自发地创造一番大作为。
执行,就应该激情四射
大多数中国人都知道"新东方",这所学校的副校长徐小平先生,可以说是当今赫赫有名的成功人士。
徐小平自认为自己的成功之源,在于当初在美国满怀激情地送比萨的经历:
"我扫地洗碗,给必胜客送外卖。把滚烫的比萨在没有变冷或变硬之前送到客户手上,成了我唯一的艺术追求--同事笑我:送个比萨也这么有激情!可我感到自豪,激情不是浮躁,也不是幻想;激情是执著于当下,全身心投入,激情是做好眼前事的一种素质。"
是激情成就了徐小平此后的"新东方"事业,促使他创造出惊天动地的大作为。
最佳的执行效果来自于执行过程中四射的激情。更多的时候,工作的激情,不在于工作本身的有趣与否,而在于我们有没有将热情倾注到工作中去。只要激情四射地去执行,再枯燥的工作,也会变得有趣起来;而再有趣的工作,如果情绪低落地去干,也会变得索然无味。
其实很多时候,激情四溢和活力四射并不需要喧哗和轰轰烈烈地表现,它更多地体现在平凡的工作中。一位优秀的医院护士长,可以几十年如一日,每天心平气和地做好在别人眼中看起来是刻板、无趣的工作。看似简单、平凡,如果有激情作支撑,则会执行得很好。
优秀的员工都能在平凡的工作中点燃工作的激情。优秀的教师会以导演的热情去讲好她的每一堂课,一流的厨师会用艺术家的执著去配制出一流的拼盘。
就是一个扫大街的清洁工人,如果她满怀激情地挥动扫帚,每一次扫帚划过大街的声音都会变得悦耳动听。而正是这种激情,使一个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作为来。
田秀丽是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环卫6所的一线清扫工人,在清扫岗位上已经默默工作20多年了。
20多年来,田秀丽脚踏实地,任劳任怨,把全部的激情和心血都投入到她所热爱的环卫工作中,用爱为社会服务、用心为城市美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闪光的业绩。
田秀丽自1980年参加工作以来,就一直坚守在清扫岗位上。她主要负责望花南街近1万平方米的路段清扫工作,这条路是沈阳市的主要干线。她经常是脏活、累活抢着干,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
清扫工作看似简单、易学,但做好却并不容易,尤其是始终如一、一如既往地常年做好,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多年的清扫工作使田秀丽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也总结出了一些提高工作效率的好方法。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如初春的积冰、夏季的积水、秋季的落叶、冬季的积雪,都会给清扫工作带来很多困难,处理得不好,不及时,不到位,就会直接影响工作进度和作业质量。每当这时,田秀丽总是凭借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热情主动地提前处理好自己路段上存在的各种问题。她以自己的苦干、巧干、实干,赢得了班组同事们的敬佩。2002年,她被大家推选为清扫班长,在她的带领下,她所在的班组胜似一个温馨的大家庭,团结得像一股绳。她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清扫工人的好姐妹、好楷模。
2003年10月,田秀丽做了一次大手术,手术后很长时间她的身体都没有完全恢复。但她想得更多的还是工作,无论是日常工作还是集中突击整治,田秀丽总是干在最前头,哪里的活最脏、最累、最难干,哪里就有她的身影。
她说:"我是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我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尽我最大的努力,把工作做到最好。"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冬季刨冰,有时男同志都吃不消,而她却总是二话不说,抡起镐就刨,汗水湿透了衣服也全然不顾。同志们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多次劝她回家休息,她却说:"我没事,我多干一锹,你们就少干一锹,最辛苦的还是大伙。"
田秀丽住在沈阳市沈河区五爱市场附近,每天要骑40多分钟的自行车才能到单位,但她从来没有因为家远而向组织上提出任何要求。
20多年来,每天清晨4点30分,精神饱满的田秀丽准时到岗,对自己所管辖的路段和人员认真负责,无论刮风下雨、酷暑寒冬,从未迟到、早退过。
试想,没有对清扫工作的满腔激情,谁能做到的20年如一日呢?
生命有一半是献给工作的。如果我们缺乏对工作的激情,只有被动地执行任务,甚至对工作感到厌恶,那么,工作就会变成一种无休无止的苦役。没有什么比这种苦役对生命的惩罚更严厉和更可怕了!当然,很少有人在苦役中创造出辉煌的作为来。
没有人愿意跟一个整天提不起精神的人打交道,也没有哪个领导愿意提拔一个精神萎靡不振的员工。
一位微软的招聘官员曾对一个记者说:
"从人力资源的角度讲,我们愿意招的'微软人',他首先应是一个非常有激情的人:对公司有激情、对技术有激情、对工作有激情。可能你也许会觉得奇怪,在一个具体的工作岗位上,怎么会招这么一个人?他在这个行业涉猎不深,年纪也不大,但是他有激情,和他谈完之后,你会受到感染,愿意给他一个机会。"
很多人在刚刚参加工作时有一种激情四射的状态,这份激情来自对工作的新鲜感,以及对工作中不可预见问题的征服感,但仅仅是"三分钟热度"。一旦新鲜感消失,工作驾轻就熟,激情也往往随之湮灭。一切开始平平淡淡,昔日充满创意的想法消失了,每天的工作只是应付完了即可,既厌倦又无奈,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里,也不清楚究竟怎样才能找回曾经让自己心跳的激情。时间长了,便在领导眼中由一个前途无量的员工变成了一个平庸无奇的员工。
所以,保持对工作的新鲜感是保证对工作有激情的有效方法。
首先,必须改变工作只是一种谋生手段的认识,把自己的事业、成功和目前的工作连接起来。
其次,给自己不断树立新的目标,挖掘新鲜感;把曾经的梦想拣起来,找机会实现它。再次,审视自己的工作,看看有哪些事情一直拖着没有处理,尽快把它解决掉,当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后,自然就产生了一些小小的成就感,这种新鲜的感觉就是让激情每天都陪伴自己的良药。
以残疾之躯创造出生命的奇迹、被评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的海伦·凯勒,有一句非常形象而生动的话:"当一个人感觉到有高飞的冲动时,他将再也不会满足于在地上爬。"激情正是源自这样的"冲动"。
那些无所作为、自甘平庸的人,在他们心中,工作时肯定没有一种想"高飞的冲动"。他们茫然而漫无目的,让自己生命的激情消逝在消极的完成任务和碌碌无为的平淡中。对这样的人,是不可能期望他们做出卓越的业绩,创造出大的作为来的。
要想把自己变得充满激情,这完全取决于自己。在充满竞争的职场里,在以成败论英雄的工作中,谁能自始至终陪伴你,鼓励你,帮助你呢?不是领导,不是同事,不是下属,也不是朋友,他们都不能做到这一点。唯有你自己才能激励自己激情四溢地去执行,意气风发地迎接每一次挑战。
始终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工作,让领导觉得你是一个值得信赖而又富有激情的人。越是疲倦的时候,就越穿得好、越要显得有精神,让人完全看不出你的一丝倦容。
每天精神饱满地去迎接工作的挑战,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去发挥自己的才能,就能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你的内心同时也会变化,变得越发有信心,别人也会认识到你的价值,受到你的感染。
激情四射的精神状态不是财富,但它会给你带来财富,更会让你得到更多的晋升到高位的机会。
高效率才能有大作为
在今天的组织结构里,有许多员工也认同立即执行的理念,他们不是坐着不动,他们也马上执行,看起来他们也非常繁忙,似乎有许多事情要做,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但是出成果却很慢。也就是说他们的执行效率很低。只讲执行而效率很低的员工也是不会有大作为的,因为现在是一个"快鱼吃慢鱼"的高效率时代。
在过去"大鱼吃小鱼"被视为常理,可是在当今的信息时代,有时不论大小而论快慢,"快鱼吃慢鱼"的事时有发生。有人曾形容说,美国人第一天宣布某项新发明,第二天投入生产,第三天日本人就把该项发明的产品投入了市场。
现代社会一切竞争都围绕着速度,与速度密切相关。谁抓住了速度,谁就走在了时代的前头,谁就抓住了未来。因此思科CEO钱伯斯认为:新经济时代,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在这种时代大环境中,企业为了生存和立足,当然要求其员工不仅要立即执行,而且要快速出成果。事业单位的办事效率不高,当然会贻误良机,使国民经济遭受损失,所以更要求工作人员有很高的办事效率。
衡量一个员工执行力强弱,归根到底就是一个速度问题,一件事让一名员工做只花七天时间,但是让另外一名员工做却需要花半个月,谁的执行力强、谁能为组织创造更大的效益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当今的管理界发出了"效率第一"的呼唤。
只有高效率执行的员工才能为组织的发展壮大做出大的贡献,这样的员工无疑是领导者最赏识的员工。
要提高执行的效率和速度,关键在于解决好时间的利用问题。
高效执行的员工首先不会用拖延和等待去浪费时间,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分清工作的轻重缓急,进行科学的时间管理,使每分每秒的时间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有些员工之所以完不成手头的工作,并不是因为浪费了时间,而是对于工作的轻重缓急没有把握好,把时间都花在不重要的事情上,导致重要的工作却没有及时完成。
所以,在执行的时候,应把握好任务的轻重缓急,重要性最高的事情,应该优先处理,不应该和重要性最低的事情混为一谈。更不能本末倒置,优先处理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
有一位老教授讲的关于时间管理的一堂课,应该对执行效率低的人有所启示:
这位教授在桌子上放了一个罐子,说,"同学们,请仔细观察,然后我问几个问题。"
然后,他从桌子下面拿出一些正好可以从罐口放进罐子里的鹅卵石,把石块放完后,他问道:"同学们,你们说这罐子是不是满的?"
这还不简单吗?一看就知道满了嘛!"是。"所有的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说。
"真的吗?"教授笑笑,然后又从桌底下拿出一袋碎石子,把碎石子从罐口倒下去,摇一摇,再加一些,再问学生:"你们说,这罐子现在是不是满的?"
这回学生们都不敢回答得太快。最后坐在后面的一位同学小声地回答道:"也许没满。"
"很好!"教授说完后,又从桌下拿出一袋沙子,慢慢地倒进罐子里。倒完后,再问班上的学生:"现在你们再告诉我,这个罐子是满的呢?还是没满?"
"没有满。"这下全班同学学乖了,没经过思索就回答了。
"好极了!"教授再一次称赞,然后从桌底下拿出一大瓶水,把水倒在看起来已经被鹅卵石、小碎石、沙子填满了的罐子。水倒进去了,原来看似很满的罐子并没有冒出水来,看起来真神奇!
当这些事都做完之后,教授认真地问:"同学们,我们从这个实验中能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呢?"
班上的同学沉默了好久,一位同学回答说:"无论我们的学习多忙,时间安排得多满,如果要调整一下的话,还是可以多做很多事情的。"
教授听后,微笑道:"答案不错。但并不是我要告诉你们的最重要的信息。"
说到这里,这位教授故意顿住,用眼睛向全班同学扫了一遍说:"我想告诉各位最重要的信息是:如果你不先将大的鹅卵石放进罐子里去,你也许以后永远没机会把它们再放进去了"。
在工作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事情,它们可能有时让人束手无策,不知道该从哪儿下手。其实,为什么不按重要性和紧急性的不同把这些事情也分作"鹅卵石"、"碎石子"、"沙子"、"水"等几类呢?要提高执行的效率就必须学会判断什么是重要工作,什么是次要的,为自己的工作分出一个轻重缓急,排定优先顺序:
第一,急迫而重要的。非尽快完成不可。
第二,重要但不急迫的。虽然没有设定期限,但早点完成,可以减轻工作负担,增加工作表现。如工作的长远规划。
第三,急迫而不重要的。
第四,既不急迫又不重要的。如"鸡毛蒜皮"的小事。
分清轻重缓急,设计优先顺序,立即做最重要的事情是时间管理的精髓,也是高效率员工在相同的时间里比平庸员工作为大的秘诀。
记住上述原则,并把它融入工作当中,对最重要的、最具价值的工作投入充分的时间;否则你永远都不会感到安心,你会一直觉得陷于一场无止境的赛跑里头,时间永远不够用,而自己又"吃力不讨好"。
按照上述原则统筹时间,制定一个高明的工作进度表,你一定能真正掌握时间,在限期之内出色地完成领导交付的工作。不断创造出优异的业绩来,使领导认为你是一个能高效执行的干练之人,那么,若你还担心不被领导赏识和晋升,就是杞人忧天了!
全力以赴,作为无止境
在NBA04-05赛季,曾诞生了神奇的"麦迪时刻"。那是休斯敦火箭队对阵圣安东尼奥马刺队,比赛还剩最后的35.13秒,火箭队还落后马刺队10分。
火箭队的麦克·格雷迪先是运球到前场直接出手投中了一个3分球,接着麦迪又投中了一个不可思议的3分球,并引诱马刺队的邓肯对他犯规,打4分成功。时间只剩16秒时,麦迪接住难度极大的传球,再次3分命中,这时火箭队仅比马刺队落后2分。最后时刻,又是麦迪在左侧三分线附近再次投出3分,并再次命中。
在35.13秒时间里,火箭队和麦迪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神奇般地战胜了马刺队,获得了一场伟大的胜利。在采访中,麦迪说到:"我们必须学会尊重比赛,热爱比赛,在场球上时刻充满激情,全力以赴,努力打好每一球。要对自己充满信心,要学会永不满足。"
火箭队和麦迪正是以"连上帝都感动得落泪了"的全力以赴的拼搏精神,创造了奇迹。职场如赛场,企业中最稀缺的如同麦迪那样的全力以赴的去执行的"超级员工",因为一个人只有全力以赴,才能使自己的业绩无止境,作为无止境。
许多高层管理者在谈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员工时,都特别强调全力以赴积极进取的精神,正如一位经理所说:"我们所亟须的人才,是意志坚定、工作起来全力以赴、有奋斗进取精神的人。我发现,最能干的大体是那些有全力以赴的做事态度和永远进取的工作精神的人。做事全力以赴的人获得成功的几率大约占到九成,剩下一成的成功者靠的才是天资过人。"
当今各类组织结构中常见的有三种人:
一种是试试看的人。
他们从不尽力去做好任何一件事,总是用怀疑的眼光去看待别人的作为和成功。不知道他们把进取心和干劲遗忘在什么地方,或者说他们从来就没有过积极进取的干劲。这种人永远不可能有什么大的作为,即使成功的机会摆在他们面前,他们都会视而不见,他们有的只是借口和抱怨。
一种是尽力而为的人。
尽力而为虽然已经难能可贵了,但他们总是有所保留。那保留下来的看似很少,却是最重要的。面对一项工作和任务,当一个人说"尽力而为"时,实际上已经不可能期望他会有什么出色的表现了,更不能指望他创造什么奇迹。
一种是全力以赴的人。
全力以赴意味着不惜一切代价地去执行任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全力以赴更意味着要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努力和艰辛,但大作为属于全力以赴的人,成功只偏爱全力以赴的人。
全力以赴,折射出的是一个员工的忠诚和信念,折射出的是他的决心和毅力。只有全力以赴的人,才是组织中最宝贵的财富。因为这样的员工总是能焕发出高昂的斗志,想尽一切办法把工作做到出色,务求执行的效率和完美,务求有大的作为和杰出的贡献。
正如戴尔·卡耐基所说:"要想获得成功,仅仅尽力而为不够,还必须全力以赴。"全力以赴地执行任务,不仅可以使人保持强烈的进取心和始终如一的昂扬斗志,而且可以促使一个人再接再厉,不断地扩大战果,由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所以,全力以赴的员工其业绩是没有限度的,其作为是没有止境的。他们的口头禅是:"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遗憾的是,有许多人都学有所成,颇具才学,似乎具备了成就大作为的种种能力,但他们终其一生,却只能从事一些平庸的工作,没有大的建树。原因在何方呢?因为他们缺乏全力以赴的精神,这种缺失让他们一遭遇微不足道的困难与阻力,就立刻退缩,裹足不前;或者浅尝辄止,避重就轻。他们对工作的态度是消极的,这样的人怎么可以担当重任呢?又怎么会有超乎常人的业绩呢?他们的作为当然是有限的,对组织的贡献当然是微不足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