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怎样对学生进行美育素质教育
15555000000032

第32章 杨门忠廉

杨震,东汉后期,陕西华阴人,是当时著名的儒学家。他一生忧国忧民,清廉正直,敦行品德,为他的后代树立榜样,逐渐形成忠正廉洁、刚正不阿、坚贞守节的家风,并为他的五代子孙相继承。

杨震少年时候,家贫而与母亲独居,靠租借别人家的地养活母亲,乡里人称赞他孝顺。他在敦行品德的同时,还特别注意笃学儒家学说、被人称为“关西孔子”。所以后来成为远近有名的贤良才子。他还善于清廉独处,几经朝廷邀请才出仕做官。先后任过东来和涿郡太守、太尉。任职后,也不忘品德修养,秉公办事、不恂私利。

一次,他的学生王密,拿了十斤黄金深夜来访,谢他栽培之恩。他说:“我是看你有才,才荐你做官,你怎么不了解我呢?”王密说:“夜里无人知晓,收下吧!”他说:“天知、地知、我知,你也知,怎么能说无人知晓呢?做官一任,造福一方,为民当官,以廉为本,如以为人不知晓而受贿,岂不是伤天害理,欺世盗名!”说得王密十分惭愧,持金而退。

非但如此,杨震还要把清正廉洁家风传给后代。一些亲朋故友见他公而忘私,就劝他为儿孙打算,置办些家产留给儿孙。他说:“让后代成为清官后代,不也是一份很贵重的遗产吗?”

东汉末年,宦官当道,外戚专权,统治黑暗腐败。杨震因揭露樊丰、周广等人假传皇令,耗费巨资,“竞修宅第”,受到陷害,太尉印绶被收、罢免官职,朝野都被震动。他满怀悲愤慷慨回到故里,对儿孙家人说:“死,是做官的本分……怕只怕那些狡猾的奸臣不能杀掉,恨只恨那些作乱的妃后不能禁止,我有什么面目重新见到日月!我死之后,用杂木做棺,用单被盖上即可,…不要设置祭祠。”说完饮鸩而死,以此正气守节教育他的儿子们。

杨震生有五个儿子,都受到家庭熏陶。其中杨秉尤为出类拔萃。杨秉字叔节,少年时秉承父业,博通书传,在家乡教书。直到四十多岁被举荐,拜侍御史,后相继任为豫州、荆州、徐州刺史,终拜太守。他不仅继承了父亲的学问、气节,还继承了父亲清廉刚直品格。身为刺史,“计日受禄”,余下俸禄一文不取。杨秉任官执法如同父亲,秉直刚正,疾恶如仇。一次,他检举揭发地方贪官昏官五十人,上报朝廷,严肃处理,“天下莫不肃然”,全国为之震动。他一生与宦官斗争,有智有谋。晚年他总结说:“我有三个不能被诱惑:酒、色、财。”无欲则刚,所以他能大智大勇、大公无私。杨秉不但承继了好家风,且有发展。

杨秉的儿子杨赐,也继承正直清廉家风,因“少传家学,笃志博闻”,被推荐为皇帝刘宏的讲学老师,后来拜为太尉,经常为国直言上书。熹平七年,他上书抨击朝政,用人不论德才,善恶同流。皇帝刘宏不以为然。光和元年,终因向皇帝刘宏面谏:改弦更张,罢斥奸邪的官吏;而触怒宦官曹节。杨赐只因对皇帝有“师傅之恩”,才免于死罪。中平二年杨赐病逝,皇帝刘宏在策书中赞扬他为士林楷模。

杨门第四代杨彪为杨赐的儿子,也少传家学,举为孝廉,终生不畏强暴。最初因通晓典章制度,被朝廷征为议郎,与父杨赐同时为官。宦官王甫使门生独占官府财物价值七十万,杨彪发现之后立即揭发,灵帝准奏后,王甫的养子王荫、王吉、太尉段颎同被处死。这件为民除害的事,大快天下,杨彪本人名声也大震。后因阻止奸臣董卓乱权,被董卓罢官。献帝当皇帝后,即任太尉。为了有利于国家统一,他一直“尽节卫主”,几经被害。到建安元年之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专权跋扈,只因杨彪声望影响很大免于一死。告病在家。后曹丕还建立魏国自立皇帝,要杨彪出任太尉,杨彪固辞不受,表现他对汉王朝的忠诚。杨彪的儿子杨修“好学,有俊才”。曹操嫉恨他的才能,借故把他杀了,解了自己杀不了杨彪之恨。杨修虽没有像他的前辈铸成那样彪炳品德,但也表现了他的为人耿直,也为人们所崇敬。

《汉书·杨震列传》载文说:“自震至彪、四世太尉、德业相继”,“能守家风,为世所贵”。这个家风,就是忧国忧民,刚正廉洁,公而忘私,忠诚守信,持节不渝,代代相传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