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32辑
15555200000014

第14章 教育人生(2)

匡亚明还携夫人到魏荣爵教授上海路3号的居所串门。当时魏荣爵不到50岁,却患有失眠症,匡亚明说:“50岁是人生最佳的年龄,是顶峰,既有足够的生活和工作经历,精力又尚充沛,千万抓住这在好的时光做一番事业。”他动员魏荣爵丢开一切、外出休养以解决失眠问题。还亲自与在省委工作的彭冲同志招呼,安排魏荣爵到广州疗养数月。1992年秋,魏荣爵教授在京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时不慎跌跤,造成右足骨折,匡亚明夫妇居然不避寒冷,几次登门探望。匡亚明病逝后,年过八旬的魏荣爵院士以“人亡国瘁、痛失良师”八字表达他的哀痛之情,他还说:“人生本如白驹过隙,可我自认识匡亚明以来,情谊深厚,岂桃花潭水深千尺可喻!”

历史学家茅家琦教授与匡亚明也有一次鲜为人知的交往。茅家琦是研究中国近代史,尤其是太平天国史的专家。1964年秋,关于李秀成评价的学术争论逐步升级,并在极“左”思潮影响下不断上纲上线。茅家琦被诬为江苏地区“吹捧李秀成投降变节”的“一号代表人物”,省报用两个整版组织文章点名批判,各种批判会也相继召开,一些人则对他冷眼相待。这种阵势使茅家琦不免紧张、慌乱。一天,他与前来参加批判会的匡亚明在历史系办公室门口不期而遇,茅家琦无可奈何苦笑一下便想回避,未料匡亚明把他喊住,轻声安慰说:“不要紧张,不要紧张,再写好文章!”在当时“左”的思潮不断蔓延、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情况下,匡亚明的几句轻声安慰,无疑是对青年知识分子的最大爱护和关怀。

1978年4月,当时任哲学系副主任的胡福明在北京修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一稿,回宁后他将写稿、改稿情况告诉复出不久的匡亚明。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约名义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两天后,胡福明向校长请示工作,匡亚明见面就赞许说:“你的文章《文明日报》发表了,我祝贺你,我看了,写得很好嘛。”当时对这篇文章有多种议论,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之,社会上一度还有一些诬蔑说法。南大组织了关于真理标准讨论的座谈会,匡亚明亲自到会并首先发言,旗帜鲜明地赞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批判“两个凡是”的谬论。后来,江苏省委推选匡亚明出席对林彪集团和“四人帮”的公审活动,匡亚明热情推荐胡福明去参加,“因为他在解放思想和拨乱反正中有突出贡献”。

三顾茅庐聘贤才

匡亚明始终强调:办大学要依靠教师,特别是学有所长的老教师。他认为“一所大学水平的标志不是看别的,而是看学校拥有教授的数量和学术水平,如果没有可观的教授就不成其为大学”。

在东北人大(后更名为吉林大学)的创建过程中,匡亚明三顾茅庐请古文字学家于省吾“出山”被传为美谈。调至南京大学工作以后,匡亚明依然尊重人才,求贤若渴。他派人三下武汉、礼贤下士,延聘古典文学家程千帆,成为杏坛又一佳话。

原在武汉大学任教的程千帆教授,被错误地划成右派18年之后才获准摘帽,而几乎与摘帽同时,就不得不“自愿退休、安度晚年”。文革前的三级教授,只能赋闲在家成为街道居民,领取每月49元的退休金。他的夫人、词学家沈祖盞又不幸遭遇车祸身亡。程千帆的厄运,引起在苏州参加一个学术会议的南大中文系教授洪诚、山东大学教授殷孟伦、南师教授徐复等同门好友的关注。他们公推洪诚教授回宁后向匡亚明汇报。匡亚明了解到程千帆确有真才实学,当即做出决定:这样的人才,别人不用我们要用。如果调动手续办不成,南大就包吃包住,一定要让他有用武之地。

匡亚明派当时任中文系副主任的叶子铭去武汉接洽,叶子铭花了两个多小时,转辗找到程千帆当时所住的紧邻小渔村的破屋,转达了匡亚明聘他为南大教授的意向。时已65岁的程千帆到南大中文系上第一堂课时,匡亚明约了范存忠副校长一起前来听课,并叮嘱所有同事都应以教授称呼程老。

当时武大还有一位被划为右派的研究外国文艺理论的张月超,也愿回母校工作(张原为中央大学外文系高材生),匡亚明果断地决定一起接受。

程千帆、张月超被聘至南大后,财务处在按哪一级职称待遇发工资的问题上一筹莫展。因为右派帽子已摘,但工资待遇仍未恢复。南大党委专门研究后决定:每人先按150元月工资发放。财务处仍为此款从何名目下支出而为难。匡亚明果断表示:“从哪里支出我不管,但每月必须先把这一笔钱发到他们手里。”财务处坚决照办了。

1979年初,中央下达甄别错划右派的决定,匡亚明立即让中文系派员在正月初八前专程乘飞机赶到武汉,磋商为程千帆、张月超平反的手续,但关于程千帆的平反却磋商无果而返。匡亚明专为此事呈请江苏省长惠浴宇,由他写信给当时任湖北省委书记的陈丕显,请他出面干预,才圆满解决了程千帆的平反问题。

中文系文革后第一届系主任陈白尘,也是匡亚明从北京延聘来的,陈白尘是著名剧作家,创作了《岁寒图》、《升官图》、《乌鸦与庥雀》、《宋景诗》等剧本与电影剧本,享有副部长级待遇。但文革中被诬为“叛徒”,由中组部立案审查,当时尚未有结论。匡亚明深知陈白尘是一个忠诚的革命者、一个有才华的剧作家,甘冒风险,聘他南下就职,当时曾引起文化界、高教界不小的反响。

匡亚明慧眼识珠于风尘之中、伯乐相骥于困厄之境,事实证明了他的胆识与魄力。陈白尘、程千帆和张月超三位学者在南大重新焕发了学术青春,很快成为中文系的学术带头人,为中国古代文学、戏剧学等专业争取博士学校授予权(前者还成为重点学科)作出了重要贡献。程千帆曾动情地说:“是匡亚明给了我20年的学术生命,我终生感激他老人家。”

陋室生辉留佳话

上世纪60年代我国与原法属非洲国家的交往日益频繁,1964年中法建交,对法语人才的需求量激增,而当时能扩大法语专业招生的,只有北大、北外和南大。匡亚明急国家之所急,应教育部要求,将法语本科的招生数由20人扩大为30人,并着手筹建法语专科,当年招生200人。当时既无教室,又缺师资。匡亚明果断决定,要求后勤在暑期中赶搭起三栋简易平房,在一个月内将校部机关从所住的庚字楼等三栋楼房中全部迁至平房,庚字楼等改造为法专教室。有些干部觉得难以理解,私下嘀咕。匡亚明说:“为什么我能到简易房办公,你就不能去?我有言在先,只要我当一天校长,就要把好房子供教学科研第一线使用。”他说到就做到,从1964年至文革骤起,从复出至1982年辞去校长职务,校部机关一直在三排平房办公,而他的校长“官邸”,是只有10平方米的简易旧房。在他之后出任代校长、校长的郭令智、曲钦岳等,也在陋室办公,直至20世纪90年代,才搬入北大楼。有记者曾写了一篇《陋室生辉》的文章,记叙这一全国大学绝无仅有的佳话。

赤诚敢为天下先

法专的教室解决了,但法语师资仍无着落。匡亚明做出了一个在那个年代常人不敢想更不敢做的决定:到法国去请教师!他跟教育部长打电话,给我国驻法大使写信,在国务院外国专家局的支持协助下,先后从法国、瑞士聘来20多位法语教师。法语本科、法语专科一下子办得十分红火。尽管文革中断了招生,但南大培养的人才大多成为法语战线的骨干,有4位本科毕业生还先后出任我国驻外使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