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叔湘不仅在语言研究领域著述宏丰,而且一直关注并研究着语文教学及其改革,写下了大量的文章。其内容博大精深,对语文教学提出了一系列的真知灼见。
吕叔湘是杰出的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是海内外汉语学界,以及活跃在基础教育第一线的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崇敬和深切怀念的大师。
1984年11月,当《光明日报·语言文字》专刊在胡乔木同志和语言学界众多专家、学者共同倡议下筹创时,吕叔湘慨然应允担任编委。在办刊过程中,他是所有9位编委中对专刊支持最有力,对编辑的工作指导最具体和写稿最多的。从1984年底到1988年初的3年多的时间里,他为专刊写稿达17篇。
吕叔湘的撰稿,主要涉及语文的实践和语文的规范问题,其中所显示的他关于语文研究、教学与应用等方面的精湛思想,无疑对我们研究语文问题和继续发展祖国的语文事业,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宏观看待语文应用
吕叔湘能够从更高的、更为宏观的立场上俯瞰。对于报刊等社会应用中时常出现的语文失范现象,他归纳为以下两条原因。
一是文风不正。倡导平实质朴的文风,是他语文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语文的问题,当然有字、词等的理解与掌握,当然有句子的安排调适,也当然有篇章结构的布局组织等纯技术性的学问要研究。但是,再丰富的文字、词汇,再纯熟的语句调适,再高超的布局谋篇,都只有在正确的思想意识、端正的文风统帅下,才能达到好的宣传效果。所以,早在上世纪50年代吕叔湘就专文论述过文风。他认为“从思想方法到选词、造句、使用标点符号”,甚至包括“字迹潦草、错字、落字”等都与文风有关系,这就使我们对语文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宏观境界。
1985年3月5日,吕叔湘在《光明日报·语言文字》专刊第1期发表了题为《语文问题种种》的文章,在为“使用语文”的问题分类时,他将“文风”列在首位,针对当时的“假大空”提出了严肃批评,指出“报纸上的地方通讯常常掺假,不论是表扬还是控诉,都可能有不尽不实之处,不认真核实就要上当”。他推崇于光远当时在《福建日报》上发表的关于《我为什么写小文章》中的有关意见和《人民日报》所开设的“长话短说”专栏。一方面他肯定了语文使用中“言之有物,长而不空的文章还是很多的,甚至可以说是主流”,另一方面又指出“不长而空的文章也不是没有”,接着,提出了他关于“文章的大小,应当因文制宜”的明确主张。
《做好文字工作不仅仅是文字问题》是吕叔湘1985年7月23日在“语言文字”专刊发表的另一篇短文的标题。吕先生开宗明义地指出“做好文字工作不仅仅是文字问题,也就是不仅仅是文从字顺,不写错别字的问题。除了跟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修养以外,至少还有两件事一、肯动脑筋;二、肯查资料。”他以有关报章记者将某厂“一年”节约一千多吨煤,误记为“一天”,而编辑却未予校正,以及某作者把陆游那“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名句误写为“深巷有人叫卖花”,而编辑也未予核对的事实为例,告诫我们“无论是当记者,还是当编辑,或者做其他文字工作,都要善于怀疑,也就是肯动脑筋,把该问的问清楚,该查的查清楚。”
面向现代,是吕叔湘语文思想的又一重要内容。表面看来,这仍是一个文风问题,但是它关系到语文研究与应用的指导思想是前进,还是倒退;是奔向未来,还是复古的大局。
1963年3月,吕叔湘在北京景山学校所作的关于《谈语言的学习和教学》的报告中,曾根据一些同志的意见将文言文学习的目的归纳为四点:一、为了了解现代文章里出现的成语和典故;二、为了欣赏古典文学作品;三、为了接受文化遗产;四、为了写好白话。这里,不仅没有要人们写作文言文的内容,而且在谈到第四条时,他还特别指出“末了这一种提法,如果理解为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借以丰富自己的语言,那是正确的。可是也要提防一种流弊,那就是主客不分,古今无别,写出一种半文半白,不文不白的怪文字来。”
对于那种认为“不学文言就写不好白话文”,或者反过来就是“能写好文言文就一定能写好白话文”的意见,吕先生明确表态,指出“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理论,……事实并不支持这种理论。五四以后一段时期,很多受过长期文言训练的人改写白话,就是写不好。而现代有许多作者并没有受过多少文言训练,写的白话也挺漂亮。”
吕叔湘的古文功底相当深厚,但是他不局限在十分熟悉的古文笔法中,而是始终向前地进行语文理论和应用的研究,直到耄耋之年,不曾消减。1985年,他81岁高龄,在《光明日报·语言文字》专刊发表了题为《“偃旗息鼓”和“圆满结束”》的短文,深刻挖掘了一些人崇尚古典,鄙夷白话的心理状态,写道“我们有些同志老爱用成语,搬古典,而且三回有两回用错。不用行不行不行那不成了大白话了吗不让人瞧不起了吗”并且指出“存着这份儿想法的人多了去了,从作家到记者,从老师到学生,不计其数”。
吕叔湘有一段这样的精彩议论“不错,汉语有丰富的宝贵遗产,值得咱们骄傲。可是毕竟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语言,现代人说现代话,听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好得很,干吗老想掏老祖宗的兜儿呢依我说,咱们做人要做现代人,写文也要写现代文。多向前看,少向后看,这不是很好吗?”
语文教学与语言研究
早在1961年发表的《汉语研究工作者的当前任务》一文中,吕叔湘就指出“语言文字教学的研究也是语言研究工作份内的事情。”比如,上文中所提到的相关文稿,虽然不都是因教学问题而作,但是在他给《光明日报·语言文字》专刊的这些稿件中,却随时有关于教学问题的经典论述。这些论述,常常被一些基础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引征。有的,其中《“偃旗息鼓”和“圆满结束”》那篇精粹小文章就已收入教材,成了广大教师和学生们丰富语文知识、养成语文素质的宝贵滋养。
不仅如此,1986年2月18日,吕叔湘还在专刊发表了题为《新的和旧的语文教学》的文章,专门讨论与基础教育息息相关的语文教学。在对比了新旧语文教学法的各自利弊之后,他指出旧的教法不能适应我们这个新时代,提出“语文教育要不失时机地、全面地发展儿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强调“要不失时机地发展儿童的智力,丰富他们的知识”,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儿童早期语文教育”。
吕叔湘就曾指出“我们研究语言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和使用语言,那就不容许忽视语言文字的教学问题。”他批评“有些高等学校的语文系不仅不愿意把语文学习问题列入科学研究计划,甚至不设语文教学的课程”,他号召语言学家在原则问题上给从事实际教学的同志以帮助,协助教学工作者进行实验,证明新的教学法的优越性,把它在广大教师中推广开来。
转变语文教学观念
吕叔湘在1964年就指出,在今天的中学和小学里,语文课的教学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现在有一个相当普遍的观点,认为多数青年人在学校里没把语文课学好,使用语文的能力差,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语文教师、校长以及学生家长都很着急,都希望改变这一情况。
1978年,吕叔湘又在《人民日报》上大声疾呼:“10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这个问题是不是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是不是应该研究研究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吕叔湘的这篇文章,被誉为“一声惊雷”,曾引起语文教育界很大的震动,使语文教学的研究与改革掀起一个高潮。许多年过去了,语文教学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教学质量已有较大提高。但中学生的语文水平从总体上说还比较低下,特别是在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方面还没有取得显著的成效。这是为什么?今后又怎样才能更快更好地实现语文教学改革的目标?对此,吕叔湘认为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他指出,每逢在种种具体问题上遇到困难,长期不得解决的时候,如果能够退一步在根本问题上重新思索一番,往往会使头脑更加清醒,更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他曾说,对于语文教学首先得有两点基本认识。
语文的性质,主要是语言和文字的关系。吕叔湘指出,关于语文性质的认识,30多年来一直争论不休,致使语文教学走了不少弯路。语文的性质决定语文教学的目的、内容、方法、效果等。搞清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实现语文教学改革,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使语文教学科学化的必要前提。吕叔湘认为: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字,“语言文字本来只是一种工具,日常生活离不开它,学习以及交流各种知识也少不了它。”,“语文教学应该语言和文字并举,以语言为基础,以文字为主导。”这十分清楚地阐明了语文(口语和书面语)的社会功能是交流思想感情,它可以通过口语(听、说)来交流,也可以通过书面语(读、写)来交流,因此,可以说语文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吕叔湘这个工具论的观点正是抓住了语文的本质特征,抓住了特殊性。他以工具论为核心,形成了自己整个语文教育思想和理论体系。
关于学习语文的过程问题,吕叔湘说:“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由于语言技能是一种心智技能,它要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一系列的认识活动来完成。语言的模仿要着眼于认识活动的模仿,把观察、思考与表达结合起来。学习语文的过程是一个正确模仿、反复实践、养成习惯的动态过程。所以,他说:“教师的任务是指点学生摹仿什么,怎样摹仿,检查学生的实践,是否正确,是否熟练。技能的获得要通过学生的活动,教师是无法包办代替的”。
正确处理语文教学中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