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先生是于1958年3月,实际上是以“充军”的方式,把他发配到当时被认为是最革命的“大熔炉”——武汉,目的是要改造这位赫赫有名的全国“大右派分子”。当时,自上而下还交待了对曾昭抡先生的政策:“政治上改造、工作上使用、生活上关心。”学校由一名副校长分工管理曾先生工作,每月谈话一次,其他任何人不得插手。我是这一年7月毕业留校任教的,被分配在新成立的元素有机化学教研室,曾先生是教研室主任。幸好,这个教研室基本上都是青年教师,我们对曾先生以师长相待,尊重尤加,从没有把他当作“阶级敌人”看待,甚至没有丝毫的恶意。曾先生虽然是被“下放”到武汉大学的,但无论是对于他或是对于我们这批青年教师,都是因祸得福。就曾先生而言,他本是一个书生,得以重操旧业,从事化学教学与研究工作,并从中得到慰藉。对于我们来说,能有幸拜教于这位名师,在他指导下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的确是机会难得。因此,我们都十分珍惜这种特殊原因组成的师徒关系,并决心干出一番事业来。
根据曾先生的建议,在元素有机化学研究大方向之下,成立了有机硅化学科研组、有机氟化学科研组、有机膦化学科研组、有机硼化学科研组和元素有机高分子化学科研组,分别由当时都不到30岁的几个年轻教师担任科研组组长,我被指定为有机氟化学科研组组长。当时国家没有给我们下达科研任务,由我们结合国防、工业建设的需要和基础理论自己选题,自行进行研究。在“解放思想、破除迷信”精神的鼓舞下,曾先生率领我们这批青年人,奋战在各个研究领域里,打破了武大化学系的教师们长期不作研究的“万马齐喑”的局面,不仅对于化学系而且对于全校,兴起研究的风气,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其影响是深远的。
我作曾先生的科研助手,前后两段共四年多的时间。自1958年8月至1960年12月,在曾先生的指导下,我们有机氟化学科研组共5人,先后开展过聚四氟乙烯和氟油的研究,由于这两项研究所需的原料和设备,在当时的武汉不能解决,因此被迫中断。后来改为研究含氟航空灭火剂,于1960年获得了成功,并完成了中间试验,建立了化工厂,批量生产含氟航空灭火剂,广泛用于新疆油井、东北森林、飞机、舰艇上的灭火。这项成果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特等奖,它凝聚着包括曾先生在内的众多人20年所付出的心血。
1961年元月至1963年7月,我在苏联科学院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攻读副博士学位研究生,师从国际著名有机氟化学家克努扬茨院士。这是根据曾先生的建议选定的,他对我抱着很大的希望,期盼我学成以后,为发展我国的有机氟化学和有机氟工业作出贡献。然而,由于国际变故,我被苏方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被迫中断学习回国,重新回到了曾先生身边,直至灾难性的文化大革命暴发之前。
在这两年中,根据曾先生的安排,我一边从事科学研究,一边参加由他任主编《元素有机化学》一书的编写工作。我是担任这套大型参考书《元素有机化学》第二分册《有机氟化学》的撰写,经过一年半的艰苦的努力,一部25万字的书稿,终于在1965年3月杀青,经曾先生审定后交给科学出版社。由科学出版社委托专家审查通过,由责任编辑作了编辑加工,于年底发至印刷厂排印。至1966年春,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有机氟化学》的出版工作也被迫停止,原稿部分散失,以至最终未能补充修改出版。这与曾先生的遭遇相比,只是一桩小事,文化大革命不仅剥夺了他的自由,最终还夺去了他的生命。
我作为曾先生的助手,虽然时间不算太长,但受到的教益却是很多的。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12个字上:“道德文章,勤严治学,开拓创新。”首先是道德文章,对此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把它作为一词意来理解,每个知识分子,都要学好修身这一课,作好道德这篇文章;二是把它作双词意来理解,道德文章分别代表道德修养和学术文章两方面的内容,每一个文人都要一肩挑两头,既要有高尚的道德又要有高深的学问。古人说:“身高为师,学高为范”,而曾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位大师,他的炽热的爱国之情、献身科学的精神和洁身自好的美德、坚实的理论功底、娴熟地驾驭多种外语的能力和下笔如有神的才思等,都为我们树立了楷模,无时不激励着我奋发前进。
其次是勤严治学,勤与严是相辅相成的。“勤而不严必疏”,而“严而不勤必惰”。同时聪与勤,有时又是难得两全的,聪慧的人往往不勤奋,而刻苦的人往往又缺乏天资。如果一个人既聪明又勤奋,那简直是“如虎添翼”,而曾先生就是这样一位不多见的著名化学家。对于一位年届花甲的老人,从清早到深夜不倦地工作,决不浪费分秒光阴。为了节约时间,他中午不回家,就到餐馆吃一碗面条。他每晚都要到图书室阅览国外文献资料,在漆黑的夜晚,沿着半山腰的小路回家,不止一次发生碰到树上或跌倒在沟渠里的不幸事故,但这一切都没有难倒他。他的这种精神,极大的激励着我们青年人上进,也催产出了更多的科研成果。
再次是开拓创新,要不断有所发明、有所创新。曾先生在武大工作近10年,但有效工作仅有7年时间,这是开拓新领域的7年,他创办了全国第一个元素有机化学专业,开展了许多兴新领域科研项目,招收研究生,培养进修教师,开设选修课等等。曾先生的创新精神,对我影响很大,逐渐地使我养成了一种“求异、求变、求新”的思维习惯。后来我提任了学校的领导工作,开始转向研究创造教育,着力培养创造性的人才;同时,率先在全国开展金属有机固体光电子材料的研究,这一切都与受到曾先生创新思想影响有关。
曾先生离开我们已经32年了,当我们缅怀他的业绩、追思他的教诲,特别是回想起他所遭受的不幸,我的内心总是极不平静。历史虽然已经过去,但我认为,应当从中吸取有益的教训,肃清错误的影响,这对于办好武汉大学,乃至于发展我国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都是十分必要的。
缅怀曾先生的教曾和对我们的启示,概括起来,主要有:(1)一定要坚持“把大学办成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科学研究中心”的办学方针。
关于“两个中心”的办学思想,最早是于1809年德国的著名教育改革家洪保提出的。美国人一向对新思想是很敏感的,他们很快引进了德国的教改经验,倡导在美国办研究型的大学。目前,世界著名大学几乎无一例外都是研究型大学,而且大多数都分布在美国。
曾昭抡先生早于二三十年代就在中央大学和北京大学提倡高等学校要既搞教学又搞科研。50年代在教育部和高教部主管理工科大学工作期间,又坚持这一办学方针。1957年他在民盟中央主持起草的《关于有关我国科学体制问题的几点意见》中,也体现了要把大学办成科研和教学两个中心的思想。然而不幸的是,他们的这一真知灼见,被诬蔑为向党进攻的“毒箭”,而因此遭受罹难。既便如此,曾先生到武汉大学后,仍坚持既搞教学又搞科研,亲自实践“两个中心”的办学思想,对只搞教学、不搞科研的保守思想占主导地位的武汉大学是一个冲击。
实践已反复证明,“两个中心”的办学思想是完全正确的。但是,阻力和干扰还是存在的,具体表现在:一是对“两个中心”的认识问题,相当多的学校的作法是,分配一部人专搞教学,而另一部分人专稿科研,以为这就是实现了“两上中心”的模式。其实,这不是结合,是两张皮,对于每个教师来说,依然还是单打一。真正的教学与科研相合,必须要落实到每个教师身上。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如果只搞科研而不搞教学,那是一个未履职的教师;反过来只搞教学而不搞科研,那是一个不合格的教师;二是如果不把主要精力放在“两个中心”上,为国家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和担负起科学研究一个重要方面军的作用,而是花费很大的精力搞成人教育、函授、自学考试、办封闭班和从事一些乡镇企业都可以开发的技术项目,这实际上是放弃了重点大学的奋斗目标,也是违背要把重点大学办成“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科研中心”的办学方针。
(2)一定要纠正宗派主义的用人路线,坚持“用人唯贤”,集天下英才而用之。
曾先生早年就学于清华,留学于美国,长期在中央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联大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作。他来到武大似有掺沙子的作用,但是绝非几粒沙子所能够松动。配备领导班子,选拔科研助手,如果不论才华,按照“唯亲”和“唯顺”标准挑选,不仅做不到“远缘杂交”,而且会使优秀人才受到压抑或打击,振兴教育和科学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节选自刘道玉1999年5月25日在武汉大学纪念曾昭抡先生诞辰100周年大会上的发言)
主要论著
1.CLTseng.MITDSc.THESIS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1926
2.曾昭抡炸药制备实验法南京:国立编译馆,1934
3.曾昭抡原子与原子能上海:三联书店,1950
4.曾昭抡,梁家道元素周期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6
5.曾昭抡元素有机化学(第一分册通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
6.曾昭抡东行日记天津:大公报馆,1936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重版7.曾昭抡,侯家骕译有机物质分类反应及鉴定实验南京:国立编译馆,1934
8.曾昭抡吴屏译化学战争通论南京:国立编译馆,1936
9.梁家道,曾昭抡译原子学说的进展与现况上海:三联书店,1953
10.曾昭抡,陶坤编译苏联化学手册(第二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
11.曾昭抡一个改良的测熔点的仪器及几种测熔点仪器的比较中国化学会会志,1933,1:143~182
12.曾昭抡,胡美酚的亚硝化以制备对
13.曾昭抡,胡美,朱汝华醌的研究I用水解其单肟的方法制备蒽醌和菲醌中国化学会会志,1934,2:47~56;Ⅱ水解亚硝基百里香酚制备百里香醌1934,2:136~152
14.曾昭抡,胡美,蒋明谦有机卤的测定IParr法中国化学会会志,1935,3:39~51;ⅡСТелаНоВ法1935,3:223~237
15.曾昭抡,孙承谔,陈初尧αω系二元酸的熔点计算中国化学会会志,1937,5:202203
16.曾昭抡,孙承谔,姚昌学已二酸的偶极矩和结构中国化学会会志,1937,5:236~238.
17.曾昭抡,董世华,张国敏通过脱氢苦烃制备元素有机化合物IO-烷氧苯基硼化合物的合成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63,(1):112~115;Ⅱ硼化合物与脱氢苯的反应的进一步研究化学学报,1964,30(4):415417;Ⅲ从脱氢苯合成有机汞、锡化合物科学通报,1964,(2):165166;Ⅳ从脱氢苯合成有机磷化合物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64,(1):8890
18.曾昭抡,徐汉生等用糠氯酸合成农业杀虫剂及杀菌剂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64,(1):103~105
19.曾昭抡,卓仁禧,董晓和β-氰乙基硅油的试制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65,(12):73~75
20.曾昭抡,卓仁禧,马纯俊通过卡宾反应合成有机锡化合物科学通报,1966,(2):77~8
21.曾昭抡科学之最近进步科学,1928,13(2):153~155
22.曾昭抡有机化学百年来进步概况科学,1928,13(12):1593~1677;1930,15(3):358~400;(4):547~572;(5)696~711
23.曾昭抡最近有机化学之进展化学,1934,1(1):5661
24.曾昭抡最近生物化学之进展化学,1934,1(1):61~65
25.曾昭抡中国化学研究之进展北大自然科学季刊,1935,5:283~287
26.曾昭抡江南制造局时代编辑文化学书籍及其所用之化学名词化学,1936,3(5):746~762.
27.曾昭抡最近十五年来中国化学的进步图书月刊,1941,1(5):315
28.曾昭抡关于促进中国化学发展的几点意见化学,1943,7(2):99~100
29.曾昭抡中国之化学研究化学,1944,8:1
30.曾昭抡化学物质命名扩大座谈会的总结报告科学通报,1953(6):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