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妈妈最想要的1000例宝宝游戏书
1555700000048

第48章 认知篇2-3岁

打电话

游戏目标:培养宝宝的记忆力及反应能力。

游戏准备:一个玩具电话。

游戏方法:

①右手握半拳,同时伸出大拇指和小指当电话筒,凑到耳边打电话,让宝宝跟着这样做。

②家长先问宝宝:“喂,你是谁?”“你家住哪里?”“你爸爸叫什么名字?”“他在哪儿上班?”宝宝按家长所提的问题一一回答。

贴心提示:家长在平时可以不断更换话题来玩这个游戏,宝宝会非常开心的。

串门

游戏目标:帮助宝宝学习有关动物生活习性的常识,提高宝宝的社交能力。

游戏准备:玩具熊、布娃娃、小猫等玩具。

游戏方法:

①家长扮演玩具熊,到宝宝家串门。

②家长模拟敲门声“咚咚咚”,对宝宝说:“你好,我是小熊,来做客,我肚子饿了,请你招待我吧!”请宝宝根据小熊的生活习惯招待小熊。

③家长扮成布娃娃,到宝宝家串门,请宝宝用自己的方式招待布娃娃。

④让宝宝根据不同的客人选择不同的招待方法,比如给小鸡准备虫子等。

贴心提示:在游戏中,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加入一些礼貌用语,使游戏更有教育意义。

换一换

游戏目标:让宝宝愿意与同伴分享,体会分享的快乐。

游戏准备:一个玩具手偶、一个宝宝喜欢的玩具。

游戏方法:

①戴上一个玩具手偶,并拿着一个玩具,对宝宝说:“宝宝,你的玩具真好玩儿,我们可以交换吗?”

②在交换玩具时,你可以说:“小玩具,换一换,小朋友,真友好!”或说:“你的给我,我的给你,好不好?”宝宝会很愿意照做。慢慢地,在以后同样的跟小朋友交换玩具的场合,他也会这么做,并把这样的交换也当成是一种游戏。

贴心提示:刚开始,家长要选择对宝宝有吸引力的玩具进行交换,才更容易成功。

慢慢吃

游戏目标:培养宝宝的耐心。

游戏准备:宝宝喜欢吃的两个水果或饼干。

游戏方法:

①妈妈告诉宝宝,今天爸爸要和宝宝进行一场关于吃的比赛,妈妈做裁判。

②比赛内容是看谁吃得慢。谁吃得慢,谁就赢了,赢的一方可获得一个水果或饼干。

③妈妈宣布比赛开始,爸爸和宝宝开始吃东西。

④最后爸爸可以故意输给宝宝,让宝宝获得成就感,领会到做事要有耐心。

贴心提示:做游戏的时候,爸爸可以说一些有趣的话,做一些表情动作来诱惑宝宝吃东西。

盒子里藏猫猫

游戏目标:增强与宝宝之间的亲情,减少宝宝的压力。

游戏准备:一个能让宝宝爬进去的大箱子。

游戏方法:

①先在箱子上挖一个足以让宝宝的头伸进去的洞。

②家长在盒子外面,让宝宝待在盒子里面,做藏猫猫的游戏。

③家长和宝宝都可以将头伸向洞口叫道:“藏猫猫!”

贴心提示:头伸向洞口时,可以变换不同的方式,你可以扮一个滑稽的鬼脸、在头上或脖子上系一条围巾等,这会使宝宝觉得更有趣。

家族树

游戏目标:让宝宝和亲戚培养感情,为他接触他人、融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游戏准备:一些家族成员的照片。

游戏方法:

①家长把家族成员的照片拿出来,让宝宝说出称呼,再把家族成员按照家庭分类,哪些是姥爷家的,哪些是爷爷家的等。

②家长和宝宝一起用照片做一个家族树,可从上往下做,第一排贴爷爷奶奶的照片,问问宝宝:“爷爷奶奶的儿子是谁啊?”然后在爷爷奶奶的下面贴上相应的人的照片,依此类推。

贴心提示:刚开始,可只做父亲一方的家族树,如果宝宝能很清晰地理顺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就可把父母双方的家族树连在一起来画。

爱的信箱

游戏目标:加强宝宝与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

游戏准备:鞋盒。

游戏方法:

①用鞋盒做信箱,并教宝宝如何制作信封。

②家长和宝宝各自给对方写一封信,宝宝不认识字,不会写字,可以用图画来表达。

③让宝宝在信封上画上收信人的样子。

④家长收到信后,如果不能明白宝宝信中的内容,可请宝宝解释一下图画的含义。

贴心提示:这个信箱可以一直作为亲子交流的小平台,父母都可以给宝宝写信,而且可以将来往的信件保留,以做纪念。

妈妈哭了

游戏目标:让宝宝学会安慰他人,培养宝宝最初的同情心。

游戏准备:一壶开水、杯子若干。

游戏方法:

①爸爸不在家,妈妈假装生病,引导宝宝要照顾妈妈,帮妈妈倒水、拿药,安慰妈妈等。

②家长也可假装很难过的样子,引导宝宝学会安抚别人。如果宝宝不知所措,家长可提出要求,如“宝宝抱抱妈妈,妈妈心里就会舒服一些”等。

③要及时对宝宝的付出表示感谢。

贴心提示:真的有情绪变化或身体不适时,家长可以用直接沟通的方式向宝宝表达,这有助于宝宝正确地认知他人的情绪。

小大人

游戏目标:从小培养宝宝的责任感。

游戏准备:一家人外出旅游时。

游戏方法:

①在旅途中给宝宝分配一个小任务,如保管某样东西,可以是宝宝出行时最喜欢带的玩具,也可以是野炊时的调料等。

②在旅途中,家长要先教宝宝如何保管物品,然后让宝宝独立去做好这件事。

③回来后,家长要对宝宝良好的保管工作给予表扬,让宝宝觉得自己是个“小大人”。

贴心提示:如果宝宝把被保管的东西弄丢了或弄坏了,家长不要批评宝宝,但要提醒宝宝,让宝宝意识到这是自己的责任,那么下次在类似工作中他会更加负责。

怎么办

游戏目标:提高宝宝解决问题的能力。

游戏准备:一个塑料桶。

游戏方法:

①这个游戏可由家人共同参与。

②家长可指着屋里任意一样东西,比如塑料桶,问宝宝它除了装水还可以做什么。

③请大家轮流回答,看谁答得多,不管回答得多离谱都没关系,这是个脑力激荡的过程。

④家长进一步问:“如果这个塑料桶坏了怎么办?”请大家轮流回答,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看谁的答案最多。

贴心提示:家长可从中选几个答案作为最佳回答,并表扬提供解决方案的人。

学会赞美

游戏目标:教育宝宝要懂得赞美别人。

游戏准备:一些宝宝很熟悉的人物相片。

游戏方法:

①家长说出一个人的名字或他的称呼,请宝宝挑出他的相片。

②先对这个人(如戴发卡的女孩)赞美一句:“她的发卡真漂亮!”然后问宝宝:“你觉得她哪里最漂亮?”

③宝宝回答后,家长再把宝宝要表达的意思完整地重述一遍。

④如果宝宝能理解的话,你还可以用更多的形容词来赞美这个人,如“善良”、“可爱”、“乐于助人”等。

⑤再拿其他的人物相片,重复这个游戏。

贴心提示:家长也可以拿出宝宝的玩具并让宝宝说说每个玩具的优点。

发现之旅

游戏目标:锻炼宝宝的平衡性及身体的灵活性,使宝宝注意力集中,学会自我控制。

游戏准备:卷纸、一些小盒子、一些小玩具。

游戏方法:

①家长用卷纸在房间的地板上铺一条路线,可以从一个房间到另一个房间。

②在不同的地方放上一些小盒子,盒子里面装上一些宝宝喜欢的小玩具。

③让宝宝沿着卷纸铺成的路走,一路上会有很多乐趣和惊喜。

贴心提示:让宝宝遵守游戏规则,即使看到前方有礼物,也不能离开“路线”而直接去拿礼物。

也请你帮忙

游戏目标:锻炼宝宝的自我控制能力。

游戏准备:宝宝希望家长能帮他做一件事的时候。

游戏方法:

①宝宝想请家长一起玩吹泡泡的游戏时,家长就可以说:“好啊,那请你帮妈妈把手机拿过来好不好?”

②如果宝宝想要一个玩具时,家长可请宝宝帮忙浇一周的花,再满足他的愿望。这个过程中,宝宝其实就在等待和忍耐。

贴心提示:家长要注意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用这种方法,这会让宝宝养成功利心,以为任何事情都是要交换的。 “也请你帮个忙 ”的说法是比较容易被宝宝接受的。

宝宝学洗手

游戏目标:培养宝宝的自理能力。

游戏准备:洗手液、毛巾。

游戏方法:

①家长带宝宝到洗手池边,教宝宝将袖子挽起,打开水龙头,将手冲湿,再关上水龙头,抹洗手液。

②家长边唱儿歌“搓搓搓,搓手心;搓搓搓,搓手背;换只手,再搓搓;冲冲冲,冲冲手;冲冲冲,冲干净;关上龙头甩三下,1、2、3”,边教宝宝用手搓洗手的各个部位,再打开水龙头把手冲干净。

③关上水龙头,家长把毛巾递给宝宝,让宝宝用毛巾将自己的手擦干。

贴心提示:以后每次饭前便后都让宝宝自己洗手并将手擦干,让他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今天心情不错

游戏目标:提高宝宝的情感表达能力。

游戏准备:在某次很愉快的外出旅游后进行这个游戏。

游戏方法:

①家长拿出录音笔,说一小段今天游玩的感受,其中要提到跟宝宝相关的情节以及描述心情或感受的词语(如 “开心 ”、 “快乐 ”等),以及 “因为 ”、“由于”等表述心情原因的句子。

②家长录音后,跟宝宝一起听一遍。

③鼓励宝宝也来说几句和今天活动有关的话语并录音。

④过几天可以把录音播放给宝宝听,一起回忆快乐的时光。

贴心提示:具体词汇难度和录音长度要以宝宝能够接受的程度为准。

不乖的雷电

游戏目标:提高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宝宝能积极地面对恐惧情绪。

游戏准备:儿歌《雷声轰隆隆》。

游戏方法:

①当宝宝对雷声、闪电或暴风雨表现出焦虑情绪时,家长可给宝宝念下面的儿歌:

雷声轰隆隆,轰隆隆,让我听一听,听一听!

为啥把大鼓敲响,吓得小猫没处藏?

我才不给你鼓掌!闪电亮闪闪,亮闪闪,

让我看一看,看一看,为啥把天空撕开?

原来你爱搞破坏,肯定没有红花戴!快快回家吧,做个小乖乖!

②每次都让宝宝接上最后一句:“快快回家吧,做个小乖乖!”

贴心提示:等宝宝熟悉这首儿歌之后,再遇到雷电天气,他就会自己说这首儿歌来排解紧张情绪。

做个小帮手

游戏目标:培养宝宝的劳动习惯和劳动能力。

游戏准备:手帕、宝宝的玩具。

游戏方法:

①家长洗衣服时,给宝宝一块手帕,让他学着洗,并告诉宝宝手帕的用处,培养他讲卫生的好习惯。

②让宝宝收拾自己的玩具,并分门别类地放好。

③可让宝宝一边做事,一边说儿歌《洗手绢》:

小手绢,四方方,天天带在我身上。

又擦鼻涕又擦汗,哪里脏了它来擦。

擦脏了,泡水里,自己动手洗一洗。

贴心提示:如果宝宝给家长帮了倒忙,家长注意不要因此责备、阻止宝宝,以免打击宝宝的积极性。

爱心小天使

游戏目标:教会宝宝重视友善的价值,帮助宝宝感受快乐和更加自爱。

游戏准备:宝宝喜欢的玩具、衣服等。

游戏方法:

①为你们即将参加的一次捐助活动作准备。家长先拿贫困地区儿童的照片给宝宝看,并用宝宝能理解的语言描述,尽量用宝宝熟悉的事物来打比方,如 “他们买不起书包啊 ”、 “他们穿着破衣服 ”等,尽可能地让宝宝了解到被捐助者的生存状态。

②可引导宝宝挑选一些自己喜欢的玩具、衣物送给贫困地区的小朋友。

贴心提示:在帮宝宝选择捐助物品时,家长一定要尊重宝宝的意见。

电梯小卫士

游戏目标:培养宝宝的公德意识和对他人的关爱之心。

游戏准备:带宝宝到有电梯的地方。

游戏方法:

①乘坐电梯时,在上下乘客不多的情况下,可教宝宝如何按开门键和关门键等基本电梯操作常识。

②进入电梯后,如果后面还有其他家人或其他乘客没进来,要帮忙暂时按住电梯的开门键,以方便大家能及时赶上电梯。等大家都站好后,再按关门键。

③到达目的楼层时,电梯门开全后,家长也按住开门键,等待其他人顺利走出,再带着宝宝离开电梯。

贴心提示:宝宝学会如何操作后,可由宝宝来按按钮,家长在一旁监督并提醒。

不同的职业

游戏目标:让宝宝了解不同的职业。

游戏准备:各个行业典型的人物图片。

游戏方法:

①家长拿出各个行业典型的人物图片,一一展示给宝宝看,让宝宝判断他们的职业。

②挑选一个你们能观察的对象,让宝宝观察一阵子,看看他们是如何工作的,比如交通警察、售货员、理发师等。

贴心提示: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扮演不同职业的人,让宝宝也扮演一定的角色,进行游戏。

木头人

游戏目标:考验宝宝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宝宝的专注力。

游戏准备:选择一个适宜活动的空间。

游戏方法:

①家长和宝宝手拉手,边摆动手臂边念儿歌:

一二三四五六七,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

②说到最后一个“动”字时,两个人把手分开,分别保持一个动作不动,先动或先笑的人就输了。

贴心提示:宝宝一般好动,所以这个游戏每次进行的时间不宜太长。有时家长可故意输给宝宝,让宝宝获得成就感。

安静一会儿

游戏目标:让宝宝慢慢学习控制身体和调整情绪。

游戏准备:播放一段轻柔的音乐。

游戏方法:

①家长可让宝宝沿着家里的瓷砖线慢慢向前走,让宝宝闭着眼睛听自己呼吸的声音,也可以在轻柔的音乐中静坐一会儿。

②家长也可抱起宝宝,让宝宝的头靠在家长肩上,彼此不说话,在室内慢慢地散步几分钟。

贴心提示:这些活动,都需要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

做个好妈妈

游戏目标:使宝宝愿意重复去做与生活相关的事情,让宝宝体验与同伴或大人交往的乐趣。

游戏准备:小锅、小铲、小碗、小勺等。

游戏方法:

①家长在洗碗或扫地的时候,一边做一边向宝宝解说如何操作,引导宝宝模仿大人做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事情。

②在与宝宝玩儿的过程中,家长要经常提示宝宝:“你在干什么?” “妈妈是这样做的。”以丰富游戏的内容。

贴心提示:在家中,家长可有意识地引导宝宝观察家长在干什么,是怎样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