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训从困苦中体会到读书的重要,因为自己没读书不识字,无法有大作为,所以他决心要办义学,让穷人家的小孩也能读书,不愿别人再像自己一样,因为没钱而错失了学习的机会。于是他白天乞讨,晚上搓麻绳,经过三四十年的努力,武训的学堂——“崇贤义塾”果然兴办起来,嘉惠了许多学子。
武训十分关心学生的课业,对老师更是敬重。但是如果遇到不认真教书的老师和不用心学习的学生,他就跪在他们面前,请求他们要各尽本分,好好努力,因此师生都大受感动,不敢懈怠。武训办学的精神感动了许多人。
柳林崇贤义塾
1888至1889年春,武训用其历年所积资金在堂邑县柳林镇东门外创办“崇贤义塾”。该义塾占地3.87亩,有瓦房20间,“一”字排开,分别为书房、饭堂、学生斋舍和塾师住室。另有大门、二门各一座。四周筑垣墙,院内植白杨、国槐、垂柳。招收经、蒙两班,蒙班30余人,经班20余人,学生均免费入读。武训过世后,因来塾人增多,1897年,武训的账房武茂林于崇贤义塾重门外增建东西瓦房6间,碑楼三座。1899年,武茂林又于武训墓旁建武训祠堂6间。至此,义塾更显整肃、壮观,成为学童读书谋求上进的大好场所。
“崇贤义塾”的组织领导机构为校董会。1905年,清廷颁布“废科举兴学堂”谕令后,“崇贤义塾”奉饬改为私立武训第一初等小学堂。“崇贤义塾”在武训精神的感召下,义学学风甚佳,塾师勤于执教,生童发愤攻读,严守义塾学规,因此,“崇贤义塾”一方面普及了文化,一方面也培养了不少热衷于仕途功名的士子。民国初年,该塾改为私立武训小学校,开办初、高两等班级,抗日战争初期,该校曾一度变为日伪进行奴化教育的场所。1942年柳林解放后,抗日政府以其校址改为抗日高小,兼办过初中班,但因灾荒严重而停办。不久,学校又恢复为武训小学。1945年10月,冀南行署在其旧址创办武训师范学校,武训小学随改为师范附小。1951年武训遭批判后,师范和附小分别改名为平原省堂邑师范和堂邑师范附小。1956年堂邑县撤销,柳林划归冠县,学校随改称冠县师范和冠县师范附小。1962年,师范被裁撤,附小改为柳林完小。1977年后随着武训名誉的逐步恢复,1984年“武训小学”的校牌又在“崇贤义塾”的旧址悬挂了起来。
育英堂义塾
1889年,馆陶县庄科村(现属临清潘庄镇)千佛寺主持了证,因受武训的感化,捐出积蓄和部分庙产,典买土地,筹建义学。武训闻讯往谒,并将所蓄300千文捐出,共兴义学。嗣后武训又捐赠土地40余亩作为该塾学田。这是武训创办的第二所义学,义学命名为“育英堂”。该义塾设于馆陶县(今属临清市八岔路镇)杨二庄北街西头路南,占地4亩有余。靠街有大门一座,院内有东、西、南瓦房各3间,为学生教室,另有北屋2间,是师生的厨房。迎门墙左右各植苍劲挺拔之翠柏两株。院落不大,却清秀整洁。该义塾纯为蒙学,为三乡五里的贫寒子弟打开了读书求知大门,声誉遐迩,深得民众赞扬。1910年,杨二庄义塾改为武训初等小学堂,民初改为武训小学校。1926年,该校迁往距杨二庄三华里的艾寨张氏祠堂,并改为武训完全小学。
临清御史巷义塾
1891年,武训来到临清继续化缘募捐。当时临清被满清官兵骚扰得穷困不堪,无力读书的贫家子弟比别县更多,此情再次触动了武训“修个义学为贫寒”的念头。临清钞关街绅士施善政平素钦慕武训的为人,闻知武训到来亲自到破庙把他请到家里,叙谈了好几天。武训恳托施善政同当地绅士们商议,在临清筹设义学。在施善政、刘辉堂等人的赞助下,武训当年就募集了许多学款。1893年,武训捐出行乞之资先在御史巷买了一处房宅,后修理添造、扩充发展,至1895年学舍落成。它是武训亲自创办的第三所,也是最后一所义塾。因地址在御史巷内,故命名为“临清御史巷义塾”。
义塾建成之初,有校舍3座,19间,其中3间作为教室,其余分别为师生和工役的住室、饭堂。另有大门、二门、三门各1座。武训乞请士绅组成校董会,经理义塾的一切事务。聘请施善政为学董,贡生王丕显为塾师。王丕显为人笃实好义,苦心孤诣,经理义学,使该校在数年之间发展很快。该义塾在清廷诏令“停科举,兴学堂”之后曾改称武训蒙学堂、武训初级小学堂。民国时期曾改称私立武训小学。1945年临清解放,改为公办武训小学。1951年因武训遭批判,校名中的“武训”二字被强行裁没,改称临清镇第一小学。该义塾校址虽曾迁移而后复始,规模却不断扩大,至1945年,其规模已达到1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达600余名,先后毕业学生千余人,现该校已成为临清市重点小学,并命名为临清市武训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