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教育思想是我国近现代教育理论宝库中的精华,他与陶行知、陈鹤琴教育家相辉映,与蔡元培等教育理论相媲美,并且更有他独特的思想、人文、教育部分。其教育思想是凝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西方现代先进科学和高尚的爱国主义思想而集其大成,他的教育哲理、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
求是精神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是反映大学在长期办学历程中所拥有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以及逐步形成的传统、风格和特色等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是维系大学运转的内在精神力量,是学校的凝聚力的体现。
20世纪上半叶,蔡元培、竺可桢、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等教育家分别对大学精神作过深入而精辟的阐述,并在各自的教育实践中孜孜以求,发扬光大。其中,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独树一帜。他在继承学校传统的基础上,大力倡导并亲自实践,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浙大“求是”精神,影响了一代代的浙大人。
竺可桢出任浙大校长不久,日本侵华战争就全面爆发了,国家到了最危急的时刻,因而他对大学培养目标的认识,尤其关注严酷的社会现实,充满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1936年秋,他在开学典礼上向新生提出了两个简单但意味深长的问题:“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人?”他告诫学生“万勿存心只要懂了一点专门技术,以为日后谋生的地步,就算满足”,而要成为“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尚,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显然,竺可桢所要培养的不是一般的实用人才,而是栋梁之才。这种人才固然要有广博的知识,但必须具备“求是”的品质。他们既要努力学习,寻求学问之“是”,更要胸怀大志,追求振兴中华之大“是”。
在竺可桢的心目中,具备“求是”品质的英才除了要爱国以外,还必须具备以下三方面的素质:一要具有“清醒而富有理智的头脑”,养成“缜密深沉”的思考习惯。他指出,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最需要的不是科学技术,而在于国人是否拥有科学的头脑。“若是一般国人无科学头脑,则虽满街引擎,遍地电气,科学还是不能发达”。二要具有“明辨是非而不恂利害”的气概,“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知”的精神,不盲从、不附和。竺可桢认为科学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而追求真理的人必须要突破常人之所见、所识、所思,不为习俗所惑,不随大势所趋,一切以理智为依归,敢于向传统的权威提出质疑与挑战,就像西方近代的科学先驱者布鲁诺、伽利略、达尔文、赫胥黎那样,即便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三要具有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在竺可桢看来,“大学所施的教育,本来不是供给传授现成的知识,而重在开辟基本的途径,提供获得知识的方法,并且培养学生研究批判和反省的精神,以期学者有主动求知和不断研究的能力。”
浙大校歌开头两句写道“大不自多,海纳江河;惟学无际,际于天地”,这是竺可桢等老一代浙大人开放精神的一个写照。竺可桢是一位办学思想非常开明的教育家,他既有早年接受儒家传统文化教育的经历,又留学美国接受了现代科学和民主思想的熏陶,形成了“包容、开放、民主”的办学理念。他坚持民主办学,虽然是一校之长,但却从不独断专行,而是集众家之长,共同管理学校。他成立了校务委员会和各专门委员会作为学校最高权力机构,凡重要规章制度、重大校务问题,概由校务委员会和专门委员会审议决定。在竺可桢的领导下,专家学者贯彻教学民主思想,秉持学术自由理念,使得全校的学术气氛非常浓厚。在引进人才上,竺可桢豁然大公,“决无门户之见”。他“三顾茅庐”恭聘马一孚先生,礼聘前校长邵裴子先生,敦聘在不同学校任教、具有不同学术经历的学者来校,进一步反映了他开放的胸襟。
竺可桢不仅倡导“求是精神”,更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为师生树立了“求是”的典范。在他的宣传、带动和影响下,“求是”成为浙大的精神内核,并内化到浙大人的思想、意志及品质之中。抗战西迁期间,浙大集聚了一大批年仅三四十岁但学问精湛的中青年教授,如苏步青、王淦昌、束星北、贝时璋、谈家桢、蔡邦华、梅光迪、张其昀等,他们“不惮生活之困苦”,筚路蓝缕,艰辛探索,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并以其创造性的思维,熏陶、培养了一大批青年学子。如著名生物学家贝时璋教授,“一家四口居泥墙草屋,晚间一盏油灯,几根灯草”,生活异常艰辛,但教学和研究不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1944年入学浙大的李政道先生后来回忆道:“一年‘求是’校训的熏陶,发端了几十年来我的细推物理之乐。”在“求是”精神的激励下,竺可桢掌校13年间,浙大共培养三千多名学生。这些学生毕业后,在不同的领域开拓创新,成为改造社会、“转移国运”的栋梁之材。
竺可桢倡导的“求是”精神被一代代浙大人奉为圭臬,传承弘扬。浙江大学师生们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养高素质创造型人才为根本,为加快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而不懈奋斗。“求是”精神永远激励着浙大人奋勇前进,不断开创新的辉煌。
通才教育理念
竺可桢倡导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并重的通才教育理念。1936年4月,竺可桢受命出任浙江大学校长,为我国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为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到校就职演说中,竺可桢讲到办学方针时指出,“我们应凭借本国的文化基础,吸收世界文化的精华,才能养成有用的专门人才。同时也必须根据本国的现势,审视世界的潮流,所培养的人才才能合乎今日的需要。”他又说:“大学所施的教育本来不是供给传授现成的知识,而重在开辟基本的途径,提供获得知识的方法,并且培养学生研究批判和反省的精神,以期学者有自动求知和不断研究的能力。”他要求大学生不仅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而且要成为公忠坚毅,以天下为己任,为祖国、为真理献身的领袖人才。正是出于以上的办学方针和培养目标,他主张大学应当是以文、理为基础,多科性、综合性的,且以通才教育为主。他一再强调大学生的知识面要宽,应有稳固的理论科学知识基础,然后再进而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他指出“若侧重应用科学而置纯粹科学人文科学于不顾,这是谋食而不谋道的办法”。
同时竺可桢还提出,办好大学最重要的是要能聘到一批好教授,还要有充分的图书、仪器。竺可桢接任后,首先废除了前任推行的法西斯军事化管理办法,逐步实行民主管理和学术自由,改年级分系为只分院不分系,并以较强的教授讲授基础课。此外,又大力增聘好教授,加强了教师阵容,并对课程设置等进行了必要的改革,还在各大学中首先实行教书育人的导师制,使浙江大学的办学水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两年之内浙江大学四易校址,辗转2500公里。迁校过程中,虽极尽艰难,但图书仪器完好无损,教学、科研活动始终不缺,尤为难能可贵。
爱生思想
竺可桢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出于强烈的爱国和正义情感,从接任浙江大学校长之日起,始终赤诚爱护学生,热情支持学生的抗日救国活动,尽力抵制国民党党部势力对学校的干预和对进步师生的迫害。1942年初,浙江大学学生在遵义举行反对孔祥熙的游行集会时,竺可桢为防止国民党军警进行袭击,毅然率先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面,防止了流血事件。
竺可桢认为,宇宙间有两种很伟大的力量,一种是“爱”,一种是“恨”,而人类的命运就系托于“爱”能否战胜“恨”。世界现在还充满了仇恨、残暴和妒嫉,霸道横行,这还是因为仁爱的教育没有普及之故,因此办教育者,该有“人皆可以得善”的信心,对学生充满爱,无论自己是否同意学生的思想观点。竺可桢对学生这种无私、无畏的爱应成为所有教育者的楷模。在1949年以前,作为留学美国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对国民党的所作所为大有不满。由于校长的身分,他对左派学生组织的“学潮”十分反感,多次公开表示反对,认为学生的首要任务是读书。然而,在几次学潮中,他虽反对却走在队伍的前列,为的是保护学生,怕手无寸铁的学生“吃亏”。他虽不赞同、甚至反对左派学生的“闹事”,然而却坚决反对国民党抓捕学生,保护了不少他并不赞同其政治观点的学生。而且一旦有学生被捕,他总是极力营救,一定要到狱中看望他们;如果受审,他一定要到庭旁听。
重视音乐教育
竺可桢主持浙大校政13年,将浙大从一个地方性学校转变成全国知名学府,并享有“东方剑桥”之美誉。实践表明,他不但是知名的科学家,也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内含丰富。重视音乐教育也是他全面教育教育思想的闪光之处。
竺可桢在1941年的一次讲话中指出,大学生要全面发展,音乐教育也应该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此外,从一些具体事实中也可以窥见他在思想上对音乐教育的重视。
聘请音乐教师。浙大并无音乐系,但竺可桢到浙大后,考虑到全面培养的需要,开始为学校聘请音乐教师。1937年,首先聘请王政声先生。抗战爆发,学校西迁,在广西宜山稍稳定时,也开出过音乐欣赏课。学校到达贵州,1942年聘请沈思岩、杨增慧夫妇二人为音乐教师。他们二人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教学,直到1952年院系调整离开浙大,前后共11年。在此期间内,不但每年开出声乐、钢琴、音乐欣赏等课(师范学院同学必修其他选修,选修人数以百计),而且,大力推动校园文化,先后组建了浙大合唱团和浙大钢琴班,并指导其他有关社团的音乐活动。单以杭州时期的浙大合唱团为例,同时参加练唱的团员近百人,约占当时全校学生总人数的百分之五。许多浙大学子通过这些音乐活动陶冶了情操、培养了爱好、丰富了人生。
添置音乐器材。西迁途中,在宜山时,音乐教师告诉竺可桢,学校无唱片,很难教音乐。竺可桢遂以私人带出的全部12张唱片赠与学校供教学用。到贵州后,1940年11月,竺可桢因公去重庆时遇见有关人员,得知杭州艺专已将音乐部分划归音乐学院,并将三架钢琴中之二架送出,于是要求有关人员将所余一架送浙大。1942年9月又决定以18000元在贵州购一钢琴。1945年复员回杭后,学校当时仅有旧琴一架,难以满足学生练琴的要求,在学校经费颇为紧张的情况下,答应音乐教师的要求,增购新琴一架,并建一简易琴房。尤其令人感动的是,竺可桢1946-1947年间出国考察时,在繁忙工作之余,还专门选购了西方音乐史上各流派代表人物的作品唱片四百余张,并添购一台性能较好电唱机。返校后,嘱毛昭晰为其分类编目,并嘱咐利用这些唱片,每周开音乐欣赏晚会,供师生欣赏。
创作并推广校歌。校训和校歌对一个学校十分重要,它体现出办学的思想和精神。1938年12月8日,浙大在宜山召开的一次校务会议上论讨了校歌问题。在那之前不久己确定校训为“求是”。校歌的词也已请马一浮先生写好,该次会议决定,拟请人谱好曲后一并通过。竺可桢对马一浮先生写的歌词,内容是满意的,但对文字觉得诘屈聱牙、不太顺口,曾想请丰子恺先生重写,但丰未应允。故在1941年6月,致函应尚能先生请为该词谱曲,两个月后,应先生寄来歌谱,经过学生歌咏队试唱,竺可桢认为可以,但嫌较长。1941年8月14日,竺可桢召开了各院院长及有关教授的会议,并请了一些歌咏队的学生八九人来唱校歌。竺可桢想取其二段或二三两段,但与会者多数认为校歌词曲为一整体,不宜分割,遂整体通过。到11月的一次周会上,竺可桢请中文系郭洽周教授给学生讲解歌词。先由歌咏队学生唱一遍,竺可桢认为唱得很好,解释亦极精详。在下一次纪念周上,则由竺可桢亲自向学生讲解校歌。以后,讲解并教唱校歌便成了新生始业教育的一部分内容,并在纪念周上传唱,从而使校歌得到推广。
创建地理学系
竺可桢根据自己留学与教学实践中的体验,至1920年筹建东南大学时,提出应在南京师范学校地理系的基础上,设立包含地理、气象、地质、矿物四个学科的地学系的建议。东南大学采纳这一建议,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地学系并任竺可桢为系主任。
竺可桢之所以建议创办地学系,从他1921年发表的《吾国地理学家之责任》一文,可知其主要目的在于不断培养不受帝国主义控制,查清本国自然条件和资源,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的地学工作者。正是如此,竺可桢把东南大学地学系办得蒸蒸日上,开拓成当时中国培育地学英才的一片新天地。竺可桢自回国,直至1928年初,致力于地学教学十载,造就了大批人才,为我国现代地理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学术成就
创立物候学研究
竺可桢是我国物候研究的开创者,在20世纪20年代,他自美国留学回来第二天,便开始了物候的观测研究,数十年如一日。他把物候研究与农业联系起来,服务于农业生产。他说:“一个地区的物候历,只要一个普通农民受短期训练,从一小块地面上,持之以恒进行观测便可作出。对于预告当地一年四季的农时,就大有裨益。这比单纯依靠有关节气的农谚来预测农时,更为确实可靠。”1931年,他在《论新月令》一文中,根据1921到1931年南京的物候记录,提出用物候安排农事比二十四节气更为适用,主张新的农历应建立在物候的基础上。
自1934年起,他在我国组织物候观测,1962年发起组织了全国物候网,物候观测至今一直在进行。竺可桢主持编写的《物候学》,全面论述了物候学的发展历史、基本原理和方法。在以我国自己古今物候资料研究阐发了前人提出的物候变化规律——南北、东西、高低差异以外,还增补了另一古今差异。他还在《一年中生物物候推移的原动力》一文中,通过气候环境与动植物体内因素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探讨了生物物候的变化,奠定了我国物候学的基础。通过他们不断的努力,1983年,我国统一了物候季的划分标准和制作自然历的方法,已有22个省、市的45个地区相继完成了适用该地区的自然历,1989年编辑出版了竺可桢亲自命名的《中国动植物物候观测年报》第1至11号(1963到1988年)为物候学研究提供了基本资料。
科学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