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9辑
15558100000006

第6章 轶事趣闻

殿试风波

清末,教育改革如火如荼。为了达到选才的真正目的,光绪帝重新集合了一批学识高深而且精通时务的大臣,如张百熙、张之洞等人,让他们重新审核书生们的试卷,并从中选出不仅文采好而且还要有远见卓识的英才,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本着优胜劣汰的原则,力争选出的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张百熙是同治年间的进士,在晚清民初的教育界可以说叱咤风云,光绪帝非常敬重。他曾赴西洋考查教育,回国后大力支持新学,并起草了振兴晚清教育的宏伟规划——《学堂章程折》,成为新学制的开端,后被任命为管学大臣,全力负责京师大学堂的事务,此间他锐意革新,广求人才,为京师大学堂的壮大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被称为近代中国的“大学之父”。虽然现在他的才华还没有尽显,但是由于他出众的能力,已经担当过多个省份的学政职务。

于是,为了给即将到来的教育改革注入一针强心剂,光绪一纸调令,直接将张百熙从四川学政的位置上给调到了中央,并委任他为礼部侍郎,现又委托他为国家遴选状元之才,不惑之年,张百熙就有如此造化,足见光绪对他的重视。

张百熙接到委任状后,立即就投入到了重整考生试卷的紧张工作中去了。由于他和众考生没有任何裙带关系,且擅长慧眼识英才,因此遴选起来也就比较公正、合理。在张之洞等人的大力协助下,张百熙历时十余日终将考生的成绩核对完毕,将那些因为翁徐个人爱好而被刷下去的优秀人才给重新挖掘了出来,之后他们根据考生的文采以及他们对问题的应对能力,最终决出了三甲和其余进士的人选,其中张謇、康有为、邱逢甲凭着绝佳的才华得以位列三甲。

这三人的胜出,是张百熙和张之洞等饱学之士进行多次比较之后而决定下来的,他们认为此三人不仅熟识古今经典,而且还精通时务,心系国家安危,所提兴国之主张,非常切合实际,是国家之急需栋梁之材。在这三人中,他们又特别器重张謇,通过张謇的试卷,他们发现此人不仅善于舞文弄墨,而且还有一套精细的治国方略,所论教育和商业之主题堪与西方名家媲美,可以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治国良材;康有为文风豪迈,胆略过人,虽然所论主张有夸张之嫌,但仍不失为一名青年才俊;邱逢甲琴心剑胆,对国家安危很有心得,有“袖中一卷英雄传,落日来登黄帝陵”的气概。总之,张之洞和张百熙对遴选出来的这三名才俊,非常欣赏。除了张、康、邱三人之外,二张还选出了文廷式、张振清、沈本元等一批优秀的进士,而徐桐的公子徐耀祖的试卷,他们连看都没看,就直接让他名落孙山了。

名单初步确定后,张百熙和张之洞就将进士大名单以及他们的文章上奏给了光绪,请他审批。光绪拿到名单之后,满意地点点头,心想看来还是张百熙和张之洞能知人善任,若不是经过重选,这些才子可能会永远被埋没了。看完名单之后,光绪又拿起张謇、康有为、邱逢甲三人的试卷仔细品阅了一番,看到文章中的精彩语句接连蹦出,光绪不禁连连称赞,指出这三篇文章真不愧为佳品中的上品,字字珠玑、意味深长,品读此文胜读十年圣贤书。为了彰显自己对这三篇文章的喜爱,光绪命人将这三篇文章刻在石碑上,立于皇宫大门外,以供世人瞻赏。之后,光绪又下诏钦点张謇为光绪十五年乙丑金科状元,康有为为榜眼,邱逢甲为探花,后又将其余进士的名字一一列举。

诏书宣达以后,紧接着皇榜就张贴出来了。在五千名考生中,共有八百名考生得以进士及第,可以说是历年殿试中录取人数最多的一次。虽然人数较以前多了许多,但仍有极大一批人名落孙山。皇榜张贴那一天,几家欢喜几家忧,看到自己得以进士及第的书生高兴的手舞足蹈,而看到自己又一次名落孙山的人则是满脸的失落与惆怅,怏怏然看着别人欢喜。

为了殿试的事情,光绪帝已经很长时间都没有好好休息,皇榜公布当天,光绪觉得事情终于告一段落了,由此他特地给自己放假一次,很早就休息去了。次日天光大亮的时候,光绪仍然昏昏欲睡,却不知此时外面已经发生大乱子——近四千名书生因为这次殿试正在养心殿外向其静坐示威。

此时张百熙和张之洞两人正在毓庆宫客厅里焦急地走来走去,恭候光绪帝的大驾,但考虑到光绪已经好几日没有好好休息,两人也不敢把光绪吵醒,只能在外面干着急地等待。

又过了半个小时左右,光绪才从睡梦中悠然醒来,他刚坐起来,小张子就赶紧凑了过来:“皇上,两位张大人说有急事要面奏于您,他们已经在客厅恭候多时。”

光绪一听就大为一愣,接着就深感不妙,猜想一定发生什么不祥的事了。他没有整冠洗刷,径直来到了大厅。看到光绪出来后,两人也顾不上行礼,就开门见山地说:“皇上,大事不妙了,众书生也不知受何人指使竟聚集在养心殿外面静坐示威?”

“静坐示威?有这等事?他们为何要静坐?”

“听说他们是因为对这次殿试的考试内容不满,说这次殿试偏离了科举的方向,背离了四书五经的内容,是有意为难天下的读书人,而成就一些不读圣贤书的小人;另外还有人宣称这次殿试是科举制可能被废除的一个信号,从此读书人通向仕途的道路可能就因此断了。为此他们认为皇上您数典忘祖,败坏祖宗之法,实是大逆不道之举,因此他们希望能通过静坐的方式力劝皇上不要忘了祖宗之法。”

张百熙说:“虽说此次的题目较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但皇上您并没有完全压制四书五经的内容,而是让考生在多道题目中任选自己熟悉的一道或多道题目进行作答,由此那些熟悉四书五经的人尽可以选择就这些题目发挥,以形成一片佳文。微臣在整理考生试卷的时候,也发现大多数人都是选择了四书五经的内容进行作答,成绩优异者也得以进士及第,就是张謇、康有为等人也对四书五经的题目进行了一些论述,这些书生将静坐理由归之于题目的偏激上实在是过于牵强。”

“此次殿试之所以要增加非四书五经的内容,也是一片良苦用心,主要是出于拓宽考生的视野,为国家遴选一些更专业的人才而已。所以微臣觉得考生反应如此激烈,题目偏离科举方向仅仅是一个借口而已,微臣相信这其中一定有人煽动这些书生对抗朝廷。”张之洞补充说。

“朕也觉得事情有点蹊跷,这些书生一定是被人利用了,看来有人不想看到科举制度丝毫被侵犯。朕只是稍稍变更一下题目,就引来如此大的乱子,若朕真把科举给废了,朕的皇位都有可能被端了啊。走,咱们到养心殿前去探个究竟。”

说完,三人就直接向养心殿走去,走近到养心殿的时候,光绪就看到在大殿前面黑压压地跪着四千多名书生,他们挺着笔直的腰杆,眼睛直勾勾地注视者着养心殿。虽然有很多官员一再劝说他们离开,他们仍然不为所动,急得几名大员在那团团转。

当看到光绪来到养心殿前面的时候,众书生立即叩拜起来:“皇上,科举制度废不得啊,否则就会要了千万书生的命啊。”

“皇上,我们是在为祖宗之法不被践踏而跪,是在为天下数以万计的书生而跪,天下的书生们含辛茹苦,头悬梁、锥刺股,拼命阅读圣贤书,其目的是什么,就是希望能出人头地、享受点甲的殊荣,并将自己的才能报效国家,而科举制一旦废除,将会使数以万计的读书人丧失对朝廷的信心,读书人少了,百姓的道德教化将会陷入混乱的境地,由此朝廷也会步入人心涣散的境地。希望皇上您能明查草民们的一片良苦用心。”

看到众人一再拿科举的存废说事,光绪就知道一定有人从中搅局,因为关于科举的存废问题,现在朝中还没有议论,怎么就传出来科举要被废除的消息呢?虽然光绪对害人害己的科举没什么好感,但鉴于大清当时的现实,光绪也不敢采取激进的方式断然就把科举给废了,他的想法是先了解一下诸臣对科举的看法,通过一两次对科举的大讨论,使天下书生都了解科举的弊端,然后再采取适当的措施完善大清的考试制度,当然改革以后,科举仍是选举贤能的一种方式,但不再是一试定乾坤,而仅仅是众多考试的一种。光绪打算再以后的考试中逐步压缩科举选才的数量而增加理工、法学、农医,以此推动国家科技的发展。可现在自己的想法还没下达于众臣,就已经有人传言自己要把科举给废了,这肯定是有人蓄意作梗。

光绪明白此次殿试,题目的选择和以往相比确实是大相径庭,也因此为难了不少皇亲贵胄,更让那些死读圣贤书的老夫子们大感不妙,并根据自己的想像而从中闻到一些硝烟味,认为大清的科举可能就此走向灭亡。接下来徐桐和翁同龢的免职也许更让他们意识到了科举生存的危险。但是普通书生一般不会考虑这么深远的,这其中一定有人在后台指使他们。

思考良久,光绪觉得还是先稳定局势为第一要义,以免引起天下更多读书人的声讨。

“诸位,明确告诉你们,朕无意废除科举,科举是为我大清举贤荐能的重要举措,朕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废除科举的,大家齐聚养心殿足见你们对科举对大清的忠诚,朕非常感动。但朕也希望你们不要盲目听信谗言以此对抗,这样非但不会维护你们的利益,反而会成奸人之美。诸位都是心系国家安危的贤才良士,你们应该明白怎样做才是报效国家之举。还有从今年的殿试中,朕也希望大家能有所反省,随着时势的变化,我们的思维也应应跟着时代前进的步法,古人之传统与经典固然重要,但若墨守成规,岂不有固步自封之嫌。所以,朕希望大家以这次考试为契机,能发奋学习一些新鲜的东西,以报效朝廷。穷则变、变则通,这是句至理名言,还望大家深深体会。”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摆平书生静坐的事后,光绪立即召见了负责北京治安的石永活,严命他查处这件事的真正主使,以绳之以法。通过多方调查,终于查处恶意散发谣言的真凶,他们是大学士徐桐以及已故大臣李鸿藻的两个得意门生,也是顽固派的骨干于连尘和沈曾挚,这几人一向以维护祖宗之法文明,时不时地就拿违背祖宗之法向光绪上递奏折,诋毁新事物。此次看到光绪竟然出了一些和四书五经不着边际的题目,他们马上就从中嗅出了异味,认为光绪要拿科举开刀。在徐耀祖被革除功名后,于连尘就找到了徐桐密议在这次科举上做足文章,以防光绪再“胡作非为”。

就在皇榜公布的当日,他们暗中向那些无助的书生散发了很多光绪决定废除科举的谣言,并约定次日凌晨起齐聚养心殿前静坐示威,就这样很多不明真相的书生就被骗到了养心殿前,起初事态的发展还是按照他们预想的态势往下发展,把整个皇宫差点闹得鸡犬不宁。

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光绪立即以煽动书生对抗朝廷的罪名,将徐桐等人缉拿归案,此次殿试风波终于告一段落。

平息这场风波,以张百熙为主的大臣起了重要作用,他们极力支持光绪有条不紊的改革,由此被光绪帝继续委以重任,进一步完善清末的考试和教育制度。

求贤一跪

扑通一声,张百熙跪在地上,朝珠哗啦啦地一阵响。吴先生连忙站起来,侧着身子,表示不敢当。但是张百熙长跪不起。跪拜礼久已不兴,求婚时偶尔一用。胡适见溥仪,虽然口称“皇上”,但只是握手而已。近代只有两次跪,让人不能忘怀。一次是黄侃为了传刘氏经学,拜刘师培为师,行三跪九叩大礼,一次就是张百熙的下跪。

张百熙是京师大学堂第一任管学大臣。戊戌新政中,唯一被西太后留下的,就是这个大学堂,连她也知道再不办教育,国就要亡的道理。让张百熙当管学大臣,算是选对了人,易宗夔《新世说》称其“爱才如命,顾不喜善谄者”。曾经有一个年轻人,很为张百熙所看重。他的宠妾生了病,这个年轻人居然在家里设香案,为张家姨太太祈祷。张百熙听说这件事(一定是年轻人故意放的风),叹息道:“我本来很爱他的才,但是我没想到……”后来就渐渐疏远了这个佞人。

张百熙来管大学堂,第一个问题就是请谁当总教习。他看中了桐城派大家吴汝纶。后来的新派如胡适,是不大看得起“桐城谬种”的,可是胡适也承认,最负盛名的桐城三大家俞樾、王闿运和吴汝纶中,吴“思想稍新,影响也稍大”。“稍”是什么意思?俞樾没什么好弟子,王闿运门下出了一个杨度,而严复、林纾都是吴汝纶的弟子。“并世译才数严林”,这两个人以古文译西方名著,对近代文风影响之大,只有梁启超可以比肩。

张百熙去请吴汝纶。吴年纪已经很大了,不肯应聘。一而再,再而三,张百熙竟然当场跪下,非要吴汝纶答应不可。且不说当时张百熙是朝廷大吏,吴汝纶只是一介文士。就是在现在,一位大学校长要请一名教导主任,也不会有如此之举动。张百熙“爱才如命”的高贵品质可见一斑。

可以看出,张百熙这样的校长,实在是难得。学界有人指出,从热情和能力来说,他不逊于蔡元培,但是,他却没有蔡元培那样的机遇。学生闹着要“伏阙上书”,西太后马上把张百熙痛斥一顿,并派满人荣庆(此人极昏)来会办学务。他的继任者是晚清第一能臣张之洞,也没能办成什么事。形势比人强,自古皆然。难怪大学堂第一届毕业生邹树庆感叹道:“我们现在人知道景仰蔡孑民先生,而忘记了张冶秋先生任管学大臣时代创办之艰苦,实在比蔡先生的处境难得许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