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阳初公民教育的实施并非零零散散,而是有一套系统方式的。在实践的基础上,他提出了三大实施模式,即学校式、社会式、家庭式。
学校式教育主要以青年为对象,通过开办各种平民学校的方式来进行。这种模式注重工具知识的传授与基本训练,注重个人教学。具体办有初级平民学校、高级平民学校和平民大学。初级平民学校主要是对12岁以上已超过入学年龄的文盲进行扫盲工作,采用的教材是晏阳初他们用白话文编写的《平民千字课》,学完后经过考试,毕业后就取得了继续学习的识字工具。进入高级平民学校后,这些学员已掌握了识字的工具,并且脑筋灵敏,思想活泼,可以对他们进行比较系统的训练,以培养乡村领袖。学校设置的课程主要有社会、政治、历史、经济学、农学等。学校教育中除了采用普通的讲授方法之外,为了方便识字,还使用了挂图、幻灯等工具。学校教育中还采取了导生制的方法,以学生传授学生的方式最经济、最迅速地普及教育,弥补了教师不足的缺憾。这种形式的学校在“定县实验”的基础上推广到全国各县及社区。再就是平民职业学校,主要对农民进行生产技术、选择良种、防虫治病等技能的训练。平民职业学校后来发展成为平民大学,为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培养高层次人才,培养县以上的专家和领导人。晏阳初等人在定县创立了中国乡村建设育才院,抗战时期在重庆歇马场进一步完善,改为本科性质,定名为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由张群任董事长,晏阳初任院长。20世纪60年代,晏阳初又在菲律宾创办了国际乡村改造学院,其目标和宗旨是为乡村建设培养专门人才。要达到的目标是:一、劳动者的体力。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亲自参加劳动,使身体素质得到锻炼和提高;二、专门家的智能。要有“一技之长”,有了知识还要能应用;三、教育者的态度。因为“人皆可以为尧舜”,作人师的要有“诲人不倦”的精神,才能使受教育者“学而不厌”;四、科学家的头脑。因为过去我们中国人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叫做“遇事马虎”,遇事只注意皮毛,不重视深刻了解,所以,“要我们的民族能生存在这样科学的世界里,我们就要有追求真理的精神”;五、创造者的气魄。“中国人最爱享现成的福,自己却缺乏创造的精神,墨守成规,不求进步”,因此,要培养青年学生的创造精神,以“创造国家民族的新生命”;六、宗教家的精神。“我们做一件事,必须要有相当的忍耐力,钉子愈碰得多,愈不要灰心,在中途不变节,只要有坚忍力,总会成功的”。
社会式教育以高级平民学校或平民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各种活动为中心,使毕业生按照四个方面继续受教育。这主要针对成年人和妇女。青年农民在平民学校毕业后加入“毕业同学会”(或校友会),他们可以利用“流动图书馆”阅读农民周刊,并向该报投稿。此外还有组织戏剧社和辩论俱乐部,为村民办无线电广播,传播农业知识;举办墙报、板报,刊登当天新闻及知识技能;调解民事纠纷;植树、修路、农业展览、反毒品买卖、禁毒拒赌运动等等。“同学会”会员还可当“表证农家”,向广大农民表演与解说农村建设的知识技能。根据成人的特点,社会性教育多采用讲演、戏剧、展览、电影等直观教育方法,注重团体的共同学习。
家庭式教育是针对我国社会结构而提出的实施平民教育的模式,是我国的特殊教育方式。它主要通过家庭会进行,“联合各个家庭中地位相同的分子施以相当的训练”,即用横向联系的方法把不同地位的家庭成员组织起来,使家庭中的男女老少都能得到相当的教育,分别有户主、主妇、少年、闺女、幼童五种组合。这种方式常与学校式、社会式结合进行,目的是帮助改良家庭的日常生活,帮助解决家庭与学校之间的矛盾,扩大家庭的责任感,减少对上学青年、儿童的反对和阻力,使家庭社会化,增进家庭的社会责任。
另外,晏阳初还特别提出了采取“表证”式的教育形式进行平民教育的观点,他指出凡从事空谈理论而没有实验证明往往不易使人信服;尤其是平民厌听空话,爱看实验。因此,“平教会”通过培养“农民学人”、“表证农民”、“推广农民”等梯队式的表证示范带动广大农民积极参加学习活动,较为顺利地达到了预期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