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45辑
15559200000014

第14章 教育人生

唐文治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从事教育文化和高等工程教育事业。他除旧布新,锐意改革,积极进取,勇于开拓,为发展中国文化和近代工程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谋求教育近代化

唐文治在是一位先进的中国人。1902年他出使英、法、比、美、日五国,使他有更多机会接触许多海外奇闻。他在《由英回京条陈》等著述中,对西方国家“致治保邦之略”有较深的感受,“其中切近易行为中国所万不能缓者,厥有三事”。第一件是兴商务,第二件是办路矿,第三件是开学堂。从中可以看到,他在考察中深感中国要富强必须走实业救国之路,首要的是大办自己的民族工业,培养科技人才,大兴教育事业,并留心取回了许多经验。

趋重实学

他在清廷商部任职期间,做了不少有益于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工作。在他的推动下,清政府批准了一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立案,这是近代中国最早的一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1907年8月,他出任上海高等实业学堂监督,对专科设置进行调整,把铁道工程班改设为铁路专科;又停办商科,增设电机专科,使该校成为培养工程技术方面的专才场所。1909年,唐文治主持在校内专门设航海学科。1911年8月,航海专科独立为吴淞商船学堂,唐文治兼任该校监督。1912年,改校名为交通部工业专门学校。此后改铁路科为土木科、电机科为电气机械科,增设铁路管理科。铁路管理科的诞生标志着中国高校的系科设置由工科转向工管结合,这是一大进步。与此同时,对各科的课程设置亦作了改革。铁路科开设的课程为18门,改为土木科后,又增加了10门课。电气机械科增加了9门课,达到了工科大学的要求。

强化国文、外语

为了保证大学有合格的学生,他决定在附中、附小增加数学、物理、国文、外语等教学内容,尤重国文、外语。每年在校内举行一次国文大会,亲自命题、阅卷,优秀者发奖,同时设立英文大会,并规定英语为教学用语。

精选教师,严格要求

所聘外籍教师均学有专长,招揽大批留学生来校任教。规定教师住宿校内,不得缺课,不得兼职,有随时向学生解答疑难的义务。

唐文治殚精竭力,锐意改革,积极进取,兴实业,办教育,育人才,其主旨在于认识、探寻中国社会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道路,为中国教育开创了新天地。

倡导民族崇高人格

唐文治为了维持人道,挽救世风,积极倡导中华民族崇高之人格。他说:“《诗》有之‘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今日吾国是何等景象,外人方讥我为无礼义、无教化之国,痛心曷已,剥极而复,当在此时,愿吾学者共雪此耻,更愿吾国民共雪此耻也。”

倡导中华民族人格

1912年,唐文治著成《人格》一书,示人以立身处世之标准。在《学生格》一文中,阐述了作为学生应具备的基本品格,分为诚、有恒、有耻、尚志、爱敬、尊师、公德等。在《师友格》一文中,阐述了对教师的要求和取友的重要,指出“务实”、“教法”、“爱护学生”三端,而最重要者,尤在以身作则。在《社会格》一文中,他反复申诫提高国民道德水平的重要性,他提出:一是要重信,这是做人的根基。二是要责己者严、责人者恕,做到勿偏私,勿争名争利,而要多为他人着想。三是要讲求操守,在辞受取与之间,要合于道义。

教育首重道德

他针对当时人心披靡,公德不明,礼义扫地,学风不正之通病,提出教育宗旨应以民德为先,然后于民智、民生、民力,次第注意,要有所先后。1913年,当时上海工业专门学校章程第一章宗旨曰:“本校隶属交通部,为国立专门学校,教授高等工业专门学科,养成工业人才,并着意注重道德,保存国粹,启发民智,振作民气,以全校蔚成高尚人格为宗旨。”他要求学生切记正人心、救民命,强调人道教化,教育为先,提倡取人为善,与人为善,先要有克己工夫,要能躬行实践,在日常行事中修养身心。他在1923年为《南洋大学年刊》作的序言中曾这样说:“夫人心正,而后有真正之学问,而后有真正之是非,而后有真正之人才。”

唐文治是著名的国学家,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道德有深刻的研究,有真实的体验,认为传统道德是研究人的心性、提高人格、净化心灵的学问,它探讨的是人生的方向,触及的是人的心灵的最深层次,认为必须以自己的生命去体验,以自己的身心去研究,以自己的心灵去撞击,以自己的人格去呼应与契接,才能达到“正人心,救民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目的。

高举振兴的旗帜

唐文治始终把国家、民族乃至天下苍生记在自己的心坎上。

1.他办教育的指导思想就是为国贮才。唐文治在《蓄艾编》的《论整理学部》中指出:“人才者,国家之命根也;学堂者,又人才之命根也。”他把培养人才的学堂,看成国家、民族的命根子。在他看来,唯有造就大量奇才异能的第一等人才,才能救中国,才能超过欧美各国,才能振兴中华。

2.唐文治提出的立教方针是明耻教战、振兴中国。“九·一八”事变之后,国难深重,在中华民族存亡之际,他讲授文章,如诸葛亮的《出师表》、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通过这些至性至情之文,激发学生爱国爱民之感。他以爱国爱民的思想出发,提倡为国贮才,主张正人心,救民命,其目的就是为了挽救危亡,振兴中华。

唐文治是中国近代高等工程教育的开拓者,是中国近代改革封建旧教育的杰出代表。他的教育思想是非常丰富的,集中到一点,那就是教育为立国之本,教育要为振兴中华服务,教育不应片面地理解为科学技术知识的传递,还应强调道德人格和人文精神的重建。中国传统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民族精神,淳化代代人风,提高人的心灵素质,帮助人们修养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