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46辑
15559300000015

第15章 对祖国抗战的贡献

领导华侨捐款捐物支援祖国长期抗战。1937年“七七事变”,祖国掀起全面抗战。南洋华侨纷纷成立各种不同名义、以支援祖国抗战为目的的群众组织,在新马成立华侨筹赈祖国伤兵难民委员会,推举陈嘉庚为主席。南洋各地也相继成立类似组织,举当地侨领为负责人,积极发动华侨捐款捐物、多寄侨汇、抵制日货、惩办奸商、以支援祖国抗战。

1938年10月,来自南洋各埠的168名代表,一致同意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会址设在新加坡,选陈嘉庚为主席,庄西言(印尼)、李清泉(菲律宾)为副主席。大会通过一项庄严《宣言》,历数近代以来日寇侵华种种罪行,揭露日寇不仅企图吞并中国,还妄想征服世界的野心。

南侨总会的成立,标志着南洋华侨在抗日救亡大前提下,实现了空前爱国大团结,标志着陈嘉庚是南洋华侨众望所归的领袖。在南侨总会领导下,南洋各地筹赈会进一步扩大和发展,支援祖国抗战各项实际行动高潮迭起,效果也极为明显。

向华侨募捐、支援抗战,是南侨总会的首要任务。总会通过各地分会,采取种种有效方式开展爱国募捐:有特别捐、常月捐、纪念日捐、货物舟车助赈捐、游艺义卖捐、迎神拜香演剧捐等等。当时,华侨捐献情形正如陈嘉庚所生动描绘的那样:“对祖国战区的筹赈工作,风起云涌,海啸山呼,热烈情形,得曾未有;富商巨贾既不吝啬,小贩劳工也尽倾血汗。”陈嘉庚在所属企业已经收盘情况下,自己仍带头认常月捐每月2000元,直到抗战胜利。为了加强南侨总会领导,他索性住进恬和轩俱乐部(新加坡上层华侨活动中心之一),不分昼夜地领导抗日救亡工作,同时一再勉励各地分会同仁:“不因环境险阻而惊心,不以筹募艰难而气馁,领导华侨奋斗到底。”由于陈嘉庚领导有方,助手得力,华侨拥护,捐款所得数额甚巨。据南京政府财政部统计,华侨自1937至1945年,八年中捐款共达十三亿多元(国币),平均每年一亿六千多万元。其中,南洋华侨捐献比重最大。

以财力支援抗战的另一项是侨汇,是华侨寄回祖国赡养亲属汇款,数额比捐款更大。仅从1937年至1943年通过银行途径的侨汇,据统计共达55亿元(国币),平均每年约8亿元,数额巨大。其中南洋侨汇居多。1942年后,南洋各地相继沦陷,侨汇和捐款中断。欧美等地华侨继续以侨汇和捐款为祖国抗战做贡献。

海外华侨在物力方面对祖国抗战贡献也甚为可观。截至1940年10月不完全统计,共捐献飞机217架,坦克27辆,救护车1000辆,大米10000包,以及大量药品、雨衣、胶鞋等用品,自1937年至1940年总数达3000批以上,每月平均100批。以上物资多数亦为南洋华侨所捐献。

抗战后,海路被封锁,支持祖国抗战的大批海外战略物资只能靠滇缅公路运输。当时,国内机工及汽车奇缺,运输十分困难。陈嘉庚受国内西南运输公司委托,自1939年至1940年间,通过南侨总会从新马等地招募“经验丰富、技术精良、胆量亦大”的机工10批共3200人,并捐赠汽车310辆及其他物资。这些华侨机工,满怀爱国热情,离别南洋亲友,回到祖国大西南,在异常崎岖艰险的千里运输线上,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运送各种国内急需的战略物资,平均每天300吨以上,日积月累运量可观。

反对和谈,主张抗战挺身而出声讨逆贼。抗战期间,陈嘉庚领导华侨在经济上对祖国做出巨大贡献,在政治上对祖国抗战的有力支持,更是惊天地、泣鬼神。华侨领袖陈嘉庚,政治敏锐,目光远大,爱国心强烈,处处从国家民族利益出发,“敢言人之不敢言,敢为人之不敢为”,特别是在揭露汪精卫之流投降卖国方面干得更加出色。陈嘉庚爱国壮举必将流芳百世,汪精卫投降卖国定当遗臭万年。

辛亥革命前后,汪精卫曾追随孙中山,后任国民党副总裁。陈嘉庚早年侨居南洋时曾与其相识,创办厦大时,陈拟聘汪为首任校长,彼此私谊甚好。抗战后,特别是南京失守后,陈嘉庚风闻汪主张对日和谈,起初不信,认为汪身为“党国要人”,怎会这样无耻。1938年10月,武汉、广州相继失守,外电报道汪已公开发表和平谈话,才引起陈嘉庚警觉,认为这是坚持抗战的最大危险。遂以南侨总会主席名义直接电汪,询外电所传是否属实。并说明日本占我国大片领土,对日和平绝不可能。次日汪复电,大意说:两国战争终需和平,以我国积弱,非和平即亡国,所以和平为救亡图存上策。为此,陈嘉庚再去二电,大意说我武力虽弱,但敌寡我众,民气旺盛,长期全面抗战,侨汇外汇源源增加,敌人决不能亡我,英、美、苏也决不会坐视。若与日寇言和,国内各省必起来反对,由此造成分裂。但汪来电仍坚持其和谈反动立场,不思悔改。至此,陈嘉庚认为汪已不可救药,便一面致电蒋介石:“汪先生谬谈和平,公必被误,万乞实践庐山宣言,贯彻长期抗战三大策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以博最后胜利……若中途妥协,即等自杀。秦桧张昭无世不有,幸公明察。”一面将与汪来往电文交南洋及重庆各报刊登,过后南洋报纸照登,重庆无动静。当时(1938年10月28日),重庆参政会将开幕,陈嘉庚以华侨参政员身份提出经修改后的“敌未出国土前言和即汉”十一字电报提案,经大会多数通过生效。此举给妥协投降派当头一棒,震动海内外。同年12月,汪潜逃出境叛国投敌,激起国人及华侨公愤。陈嘉庚致电蒋介石,强烈要求:“宣布其罪,通缉归案,以正国法,而定人心。”后来,陈嘉庚看到国民党当局只开除汪精卫党籍,而未通缉归案和绳之以法,非常气愤,遂再电蒋:“今前方将士浴血挥戈,后方民众卧薪尝胆……今独容汪贼及其党羽逍遥法外,实南洋八百万侨胞所莫解。”此电实质上是严词质问蒋介石:纵容包庇国贼者,又该当何罪?

汪精卫叛国投敌后,仍恬不知耻,暗中指使其党羽到南洋以妖言惑众,妄图破坏抗战大业。为了使海外侨胞进一步擦亮眼睛,善辨忠奸,加强团结,以利抗敌,陈嘉庚以南侨总会名义发出通告,详列汪精卫卖国罪行,号召广大侨胞辨奸讨逆,继续捐资救难、输财救国,抗战不达最后胜利,支援抗战活动决不停止。各地华侨积极响应号召,讨逆活动一浪高过一浪。新马华侨普遍举行“反汪宣传周”,参加讨逆人数达170万人次。仰光侨胞筹款100万元作为缉拿汪贼经费,欧美华侨与南洋华侨并肩战斗,讨汪活动遍及各大侨居城市,舆论界也在报纸上公开表示“誓与汪贼不共戴天”。

陈嘉庚为了国家民族利益,不顾个人私谊,不怕得罪执政的国民党当局,在抗战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向汪精卫之流开炮,并给予穷追猛打,有力地打击了妥协投降派的嚣张气焰,进一步鼓舞了全国军民斗志,在政治上为祖国坚持抗战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回国视察慰劳将士,敦促国共一致对外。1940年,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海外侨胞对祖国抗战和亲人安危异常挂念。陈嘉庚肩负华侨重托,组织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一则慰劳前方抗日将士,鼓励他们继续英勇杀敌;二则实地视察国内状况,以便向侨胞通报并增强其爱国心,继续以强大财力物力支援祖国抗战。

陈嘉庚侨居新加坡几十年,深知日寇之所以敢于明目张胆侵略中国,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祖国太穷太弱。何况国内长期陷入内战,焉能对外?为此,他想趁回国之机,实地了解国共纷争和摩擦真相,敦促双方以大局为重,大敌当前务必一致对外。

同年3月26日,陈嘉庚组织好慰劳团起程后,经仰光直飞重庆。在重庆机场欢迎茶会上,陈嘉庚激动地向重庆各界人士说,“我离开祖国已经十八九年了,对于国内情形,很欠明悉。但是,我有一颗心,这颗心随时随地都惦念着祖国。这次我们回来,带来的是一颗心,一颗赤裸裸而又热诚的心。”讲话中他还把祖国比作华侨的父母,华侨援助祖国,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责任。华侨希望大家精诚团结,共同战胜日寇。陈嘉庚一踏进国门,就向国人显示出海外赤子的一片忠诚。

陈嘉庚在重庆期间,利用各种大小欢迎会、个别交谈、参观访问等机会,表达海外华侨对祖国军民慰问之情,视察国内实施抗战状况,劝说国共两党要团结抗战,不要分裂,不要让华侨失望。

例如,在国民党要人白崇僖做东的招待会上,听说白祟僖将出面调解国共纠纷,陈嘉庚感到欣慰。说在南洋风闻国共摩擦严重,以为是汉奸造谣,到这里之后才知道情势确实危急。如不幸分裂,则无异自杀,心中忧虑无穷。今闻将军有排解之策,深望极力斡旋,若得化险为夷,一致对外,实国家民族无穷之福也。

又如,在八路军驻渝办事处举行的茶话会上,叶剑英、林伯渠、邓颖超等人在座。陈嘉庚在会上也着重阐明国共两党要团结抗战。他说,今日国共两党名义上虽不一样,而为国家民族奋斗的心则一,可以说是兄弟党、姐妹党。万望两党关系人,以救亡为前提,勿添油助火,国家幸甚,民族幸甚。若国共两派意见日深,发生内战,海外华侨必痛心失望。叶剑英对陈嘉庚的讲话表示欢迎,并希望他到国民党处亦作如此表示。接着,陈嘉庚还询问了到延安的路线和交通,叶剑英一一作答。几天后,毛泽东拍来电报,盛情邀请陈嘉庚访问延安。

陈嘉庚在重庆考察一个多月,耳闻目睹,深感失望,更加强了他必须到延安去看个究竟的决心。随后他路经成都,蒋介石设宴款待,饭后与陈交谈。当问及陈到成都后欲往何处,陈答:“兰州、西安,延安如有车可通也要去。”蒋一听陈说要去延安,便情不自禁地破口大骂。陈嘉庚感到事态确实严重,但仍耐心解释说,余代表华侨回国考察,凡交通无阻地区,都要前往考察,以便回南洋后向华侨报告真实情况。蒋介石见劝阻无效,只好勉强说:“要去也可以,但不要受人欺骗。”

蒋介石耍尽两面手法,当面说要去也可以,背后却设置障碍。陈嘉庚一路上好不容易冲破重重阻挠,终于到达延安,受到延安各界五千多人的热情欢迎。在欢迎会上,陈嘉庚首先代表南洋千万华侨向大家致意,并说,“我早就希望访问延安,今天实现这愿望我感到很高兴”。他还说,“南洋广大侨胞出钱出力,全力支援祖国抗战,……广大华侨迫切希望国共两党坚持合作,坚持抗战,实现这两条是海内外同胞的共同愿望。”

陈嘉庚在延安期间,边慰劳考察,边与各界人士交谈,还多次与八路军总司令朱德促膝谈心。当谈及国共关系时,朱总司令列举几项对方违约的事实,如严重歧视八路军,擅自停发抗日军政费用及武器弹药等,讲得有据有理,给陈嘉庚留下深刻印象。

与中共领导人毛泽东会晤,是陈嘉庚此行重要目的之一。两人从未见面,一次幸会,十分难得,互相间开诚布公,有啥说啥,其中心议题仍是团结抗战大事。

陈嘉庚恳切地说:“一是希望坚持抗战,把日寇赶出中国去;二是希望国共合作,兄弟间一切摩擦都等打败了日寇再解决。”

毛泽东说,“陈先生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共产党是主张国共合作团结抗战的。我们现在的立场,从我们对蒋委员长的态度上就可以看出来。过去十多年,我们被他打得遍体鳞伤,还悬赏要我的首级。但我还是想请陈先生见到他的时候转告他,我对他并无恶意,只要他坚持抗日,我便拥护他的领导。”

交谈中,毛泽东还对陈嘉庚的爱国主义精神表示赞赏。他说,“我们大批中国人在海外,他们都是我们的同胞,要好好宣传爱国主义精神,大家团结起来,联合起来救国。”

陈嘉庚通过对重庆和延安两地的深入考察对比,终于弄清了涉及抗战前途与祖国命运的两大关键问题:一是中国的希望究竟在哪里,二是国共两党摩擦真相究竟何在。他认为,重庆虚浮乏实黑暗腐败,国难当头仍灯红酒绿纸醉金迷,行政机构不负责任,抗战气氛淡薄,营私舞弊严重……总之,“绝无一项令人稍感满意”。到了延安,始知那里别有天地,人民安居乐业,上下打成一片,军民同仇敌忾,处处团结抗战,令人“喜慰莫可言喻,如拨云雾见青天”。此外,陈嘉庚一路上,特别是从西安到延安来往途中,“亲见两党不洽者五次……如在西安阻止慰劳团赴朱德之宴,唆使洛川少数人投递反共信函,宜君县(蒋管区)发生抢劫却嫁祸共产党,陈立夫到西安寓所专讲……两党摩擦,其是非曲直,已有客观依据,事实胜于雄辩。”

陈嘉庚从西北归来后,冒着被国民党当局视为眼中钉的风险,仍风尘仆仆到南方各省区慰劳视察,继续为抗战呼号,为民众请命。并于同年12月底回到新加坡,受到当地华侨的盛大迎接。

陈嘉庚以南侨总会主席身份千里迢迢组团回国,历时十个多月,行程数万公里,走遍大江南北,历尽千辛万苦,慰问前方抗日将士和后方受难同胞,呼吁国共团结抗战,不要分裂。同时又将回国见闻如实向华侨报告,鼓励他们继续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出钱出力,多寄汇款支援祖国抗战。

陈嘉庚此行收获甚丰,既明察了重庆和延安真相,又认清了蒋介石与毛泽东两人不同的为人。他胸中烦闷一扫而光,心情格外舒畅。他确信抗战有了指望,中国有了希望。